1. 引言
地处在乡村区域、具有分布不均、依托乡土而存在的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是以工业遗产为基础开发的新兴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资源丰富、规模可观,有很大的保护性开发价值。但是,在乡村发展转型过程中红河州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面临着巨大困境,比如:厂房面临荒废,利用率低;保护意识薄弱和措施不力;乡村工业遗产旅游的整体环境活力缺乏 [1] 等。因此,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保护性旅游开发刻不容缓。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遵循规划先行,以保护为前提,处理好工业遗产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适合红河州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使其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对于红河州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红河州利益相关者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技术、社会关注度等方面,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因此,红河州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任务任重道远。同时,由于当地基层政府、企业、居民等利益相关者间存在分歧,利益分配不均使得利益相关主体在旅游管理与保护性开发过程中存在巨大的矛盾冲突,造成当地工业遗产的价值得不到充分挖掘与创新利用,相关利益主体也不能从中获益,导致了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业的发展滞后。
本文尝试运用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理论,将其与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价值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构建,并探讨利益相关者群体与工业遗产的价值展现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分析利益相关者间及其与工业遗产间的矛盾冲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为利益相关者间利益分配提供合理方案。同时,为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提供新思路,提升工业遗产的价值与良好的旅游形象。
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
“Stakeholder”一词最早是在1963年斯坦福研究中心的内部文稿中出现,研究中心最初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定义为“那些失去其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的个体或团体”。随后,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逐步兴起,其定义又表示为“企业要重视股东的利益,同时也要重视员工、消费者、债权人和供应商等人群的利益,这些人是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缺少这些人的支持企业同样不能够有效生存” [2] 。然而,真正给出定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如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该定义成为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一个标准 [3] 。
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研究国外做得比较多,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内容有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旅游规划以及管理等方面 [4] [5] [6]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利益相关者引入旅游领域的研究较晚,但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重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和旅游目的等方面。总的来说,相关研究已表现出以合作为核心理念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所具有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写作形式、优化途径等问题还需要找寻方法来协同分析和解决。
3. 研究区概况
3.1. 红河州旅游发展现状
红河州全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辖区面积32931平方公里,辖4市9县,135个乡(镇),1285个村委会(社区)。红河州是典型的西部多民族地区,除汉族外,境内还居住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拉祜、布朗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0%,是全国唯一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北回归线穿过境内,使得当地气候温湿、生物多样。红河州境内的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植物、矿藏等自然资源物种丰富,数量较多;旅游资源、多民族文化等人文资源风光无限,绚丽多彩。
近年来,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红河州旅游业发展较快。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18年),红河州全州旅游总收入514.12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7.4%,比2017年的旅游总收入增加了54%,同比增长87.2%;2018年接待旅游者共计4823.72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次的8.4%,同比增长37.2%。其中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数量众多,近年来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也受到人们的重新认识和关注。

Figure 1. Distribution map of som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Honghe area
图1. 红河州部分主要工业遗产分布图
3.2. 红河州主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统计
根据《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红河州人民政府网以及实地调研,本文涉及的红河州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8处,分别分布在各市县(见图1),包括铁路机械设备、历史建筑、路桥、电厂几大类。总体来说,红河州的工业遗产现状不容乐观,多处工业遗产虽皆被纳为国家级、省级保护单位(见表1),但由于资金、管理、政策等问题并未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红河州工业遗产仅仅作为“物的存在”,忽略了其中承载的工业发展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价值。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更应该侧重于展现工业遗产具有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注重工业遗存物质化、功能化赋予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Table 1. A survey of some major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in Honghe area
表1. 红河州部分主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统计表
4. 研究方法
4.1. 实地调研
2018年10月以云南省红河州为案例点,具体地点有碧色寨、蒙自海关旧址、开远米轨小火车、云南大学。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针对红河州各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满意程度的相关意见,进行数量统计与分析。在实地调研时,还需留意与研究相关的一些现象,如知晓当地居民与开发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冲突,进而应询问当地居民对此不满意的原因,他们理想中的状况应该是怎样的等。
4.2. 问卷调查
以红河州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为主要调查对象,全程采取当面填写问卷与参与式访谈来获取第一手数据,同时也发布网络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5份,并全部回收,但仍然存在少数选择缺漏、信息不完善的问卷,因此最终收集的问卷中的有效问卷数量为251份,问卷有效率为91.27%。主要目的是探析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满意程度、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出工业遗产的价值,使用Excel进行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绘制出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的价值展现模型,更直观地呈现其相互作用关系。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据问卷调查统计,74.56%的游客对当地开发与保护现状不满意;85%的居民支持红河州工业遗产的开发与保护;75%的居民认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利大于弊。红河州工业遗产利益相关者间存在较大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指各利益相关者基于权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矛盾、对立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但最终以利益冲突为主要表达方式 [7] 。
1) 旅游社区与旅游者之间的供需利益矛盾。由于景区商业化大趋势,红河州当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仅限于骑马、租赁军装、拍照、买卖小商品等有限的几个项目。景区缺乏建设力度,多年前的规划一直得不到落实与推进,导致景区现状仍然较为落后。比如,开远小火车沿线没有其他景点可供游览,可供游览的选择少,虽得以开发但与游客的期望值相差较大;垃圾桶、公共厕所、沿线站点的休息椅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数量少且落后,各旅游社区提供的旅游商品与服务质量都处于初级阶段。
2) 旅游地管理当局与工业遗产归属方的权利冲突。旅游地管理职责没有理顺,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着市县直管、管委会管理、企业经营等多种管理模式,有些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未实现有效分离,影响了景区整体效益的发挥。比如滇越铁路,沿线有依托铁路而建的景点,但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铁轨、站台和机车库并没有进行维护与对外开放,因为铁轨及其附属建筑实际管辖权在铁路部门而非当地旅游部门。
3) 当地居民与开发商间的利益分割冲突。红河州各工业遗产的规划建设、开发保护等方面都会牵涉到当地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分割问题。访谈中了解到普遍谈到的矛盾在于居民与开发商签订协议之后,开发商未按照承诺给予相应的赔偿以及住房、再就业安排,而是强行将居民赶出这片区域,占有旅游地资源进行规划建设,招致了诸多“民怨”,所以大量居民不愿意搬迁,导致二者之间矛盾日益剧烈化。
以上关于红河州工业遗产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工业遗产利益相关者间利益分配存在较大分歧,难以进行科学的协同合作,在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问题上达不成共识,直接阻碍了在保护性开发前提下的工业遗产价值发掘与创新利用,无论是工业遗产本身的价值还是文化、社会属性方面的价值,都无法充分地展示给社会大众。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价值模型构建及阐释
衡量工业遗产价值的因素颇多,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于它的价值判断有着不同的理解。工业遗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活动时必须以保护性开发为前提,充分利用它自身的“物”的价值及其附加价值。如何在众多工业遗产建筑与遗存中判定“哪些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哪些是需拆除土地重新利用的”,需要综合分析其旧工业主体、附属构件、价值等方面 [8] 。
针对红河州工业遗产的特质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是对红河州工业遗产进行价值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其中,关注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是对工业遗产进行价值研究的重点(见表2)。借鉴前人的经验,将红河州工业遗产的价值分为“本征价值”、“功利价值”两大类 [9] 。“本征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等,“功利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红河州工业遗产不同于其他地区工业遗产的最突出价值是历史价值与科学技术价值。

Table 2.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value on stakeholders in Honghe area
表2. 红河州工业遗产价值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5.1. 红河州工业文化遗产的“本征价值”
1) 历史价值
与其他文化遗产相同,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它的无法再生性和无法重复性之中。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断被社会淘汰和更新的工业遗产,对认识人类的工业活动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红河州的工业遗产具有文献资料不具有的考古价值,蕴含着红河州工业遗产的数据记录和相关档案,承载着当时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社会发展状态;其次,红河州工业遗产蕴含着与历史生活关联的信息,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例如,碧色寨的三面钟,是当时法国人在当地修建火车站是引入的器械,可知当时有国外引进的技术,建筑多以法式风格为主等信息;第三,红河州工业遗产与重要事件相关性。滇越铁路原是法国殖民当局根据不平等条约修建的,从而可知当时社会的殖民历史,政治、经济、技术多方面信息都有证可取。由此可见,红河州工业遗产已成为人们把握近代历史、解释近代社会进步和工业文明进化的重要实物证据。
2) 科学技术价值
红河州工业遗产的科学技术价值体现在“三性”,分别是开创性、技术先进性、工艺独特性。首先,滇越铁路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云南百年前唯一的运输“大动脉”,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是南方的重要运输通道;再者,著名的人字桥采用钢结构且以精准的计算角度来建设,很少维修,在当时是全球顶级技术,反映了当时红河州的工业技术水平;红河州锡矿的蕴藏量丰富,个旧市是我国著名的锡都,含锡量高而硬度大,抗氧化能力强,产品白如银,明如镜,光洁程度、耐磨程度在国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其锻造工艺独特深受法、德等国人民的喜爱。
3) 社会文化价值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红河州工业遗产本身就带着文化因子,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其次它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息息相关,比如,在铁路轨道的设计、法式建筑的设计、机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都体现出了历史时期盛行的文化,不仅仅是体现了科学技术,更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第三,红河州工业遗产在对外交流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滇越铁路的建设搭建了对外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影响着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当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因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而被淘汰的工业遗产时,它们在建筑设计、建造方面和设备工艺等方面已显现出了文化价值,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值得长久留存。
5.2. 红河州工业文化遗产的“功利价值”
1) 经济价值
红河州工业遗产大多保存了原来的风貌,特别是铁路、沿线厂房库房、机械设备,多是保留了法式建筑风格,具有巨大的改造再利用潜力。这些工业遗产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反映出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而通过对其原有的主体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改造、重组、创新设计,可以提升工业遗存内部发展潜力,为红河州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 社会价值
第一,教育价值。工业遗产是展示红河州历史与建筑工程的活例子,其中凝聚了大量科学技术信息和知识,记载了当时当地的状况,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使人们从中学习、了解和感知工业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相关知识。如西南联大旧址,展示了当时生活状态、历史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情况,能让人们置身其中去感受、回顾、总结红河州的过去,是进行科技、文化、教育的绝佳场所,可称为“立体教材”。
第二,精神价值。红河州的工业遗产有较强的地域性、外来性特征,体现了红河州的文化特征和创造精神。如滇越铁路、人字桥修建过程中体现的劳工的艰苦奋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云南第一条属于自己的铁路等。这既是红河州深层次的精神体现,也是红河州地区时代的象征。
5.3. 利益相关者与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价值关系的模型构建
笔者参考借鉴国内外已经运用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经验与成果,将工业遗产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界定为游客、当地居民、企业、政府四类。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价值研究与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而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又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和价值展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做到“各利益相关者与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价值二者互利共生,既能提升工业遗产的整体价值,又能满足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分配”,从功能上、组织上、效益上达到最优效果,既互相协调又相互牵制是当前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合更易取得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信任。
就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价值和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主要依靠的是利益相关者群体,即游客、居民、企业、政府间的协同合作。具体来讲,就是借助各利益相关者(游客、居民、企业、政府)的力量,从政策、体制、管理等方面入手,在工业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充分地挖掘和创新利用,使得红河州工业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地展现,对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整体有提升作用。因此,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外来投资,而这些游客和投资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又直接作用于红河州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上,如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促使工业遗产“物”的价值和附属价值都能得到深层次的体现。
当然,红河州工业遗产在其价值得以深层次体现情况下所获得的利益也会驱动利益相关者群体更好的去完成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工作。红河州工业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对游客来说可以游览到更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可以追寻红河州工业时代记忆,能真切地感受近代工业文化进步留下的重要实物证据;对当地居民来说,首先能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有效改善生活水平。其次,能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促进当地与外界的交流。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使其更加热爱故土,增加保护当地工业遗产的意识;对企业来说,针对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企业效益。也能及时有效的宣传企业文化及产品,有利于打造本土品牌;对政府来说,可以促使部门之间明确责任,优化管理。同时能增加财政收入,对改善红河州整体旅游形象大有好处。由此,各利益相关者与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价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与利益相关者间互利共赢、“人–物”整合共生的效果,共同促进当地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见图2)。

Figure 2. Value-driven diagram of industrial heritage 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
图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工业遗产价值驱动图示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结论
由于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过程中的价值研究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分歧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致使红河州工业遗产得不到充分挖掘与创新利用,工业遗产价值得不到充分展现,导致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滞后。故本文在探讨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前提下的工业遗产价值时,尝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在与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共生整合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与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价值关系的模型构建,对红河州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工作、工业遗产的价值展现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可有效地分析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中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能详细地解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提出适合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的“提升–驱动”良性循环模式,既让工业遗产“物”的价值与附属价值皆得以充分展现,也使利益相关者获益,为当地工业遗产旅游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6.2. 对策及建议
当然,工业遗产在保护性开发前提下,其价值的充分展现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够得以运行。就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而言,工业遗产旅游责任主体不明、景区旅游产品严重同质化、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10] [11]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改进:1) 建立政企协同机制。企业为主导,政府部门为组织协调方,二者相互协作,积极解决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力度不足以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企业以发掘、改善和提高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为目标,做好红河州工业遗产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制定适合于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政策及法规,加强政策引导、服务和监督职能,提升红河州整体的旅游质量;2) 树立本土品牌,提升红河州辨识度。主要结合工业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记忆以及人们的怀旧情怀,树立自己的品牌,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也是工业遗产价值的延续;3) 区域协同,科学发展。对红河州工业遗产资源进行整合,以点穿线延伸至面,覆盖全区并涉及各个景点,加大力度发展各自的优势方向,中间空缺部分可以其他休闲娱乐方式代为填充,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旅游区域,科学地开发与保护当地工业文化遗产;4) 加强网络宣传,在各大平台增设工业遗产旅游模块。大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如历史背景、文化知识、优惠政策等方面。同时,当地居民和游客可直接对当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状况进行监督和意见反馈,增强政府与相关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意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31)。
附录1:
红河州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调查问卷
(当地居民)
调查地点:__________ 问卷编号:__________
尊敬的各位居民:
您好!我们是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配合调查,您的真实与严谨回答将有助我们做出科学的分析,为红河州当地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有意义建议。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不涉及个人隐私,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祝您生活愉快!
云南大学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一、您的基本信息(请在您认为适合的选项上打“√”)
1.性别:£女 £ 男
2.年龄:£ 18岁以下£ 18-29岁 £29-39岁 £ 39-49岁
£ 49-59岁 £ 60岁及以上
3.民族:
4.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
5.政治面貌:£党员或预备党员£团员 £群众 £其他党派
6.职业:£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商店经营者£ 农民
£学生 £ 离退休人员 £自由职业 £ 其他
7.您在当地生活的时间:£2年及以下£3-5年 £6-10年£11年及以上
8.您是否从事或有亲属从事旅游相关工作:£ 是 £ 否
9.您的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 £2001-5000元 £ 5001-8000元
£8001-12000元 £ 12001元以上
10.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10% £10%-40%£40%-70% £≥70%
二、居民对工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感知调查(请在您认为适合的选项上打“√”)
三、居民对工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态度调查(请在您认为适合的选项上打“√”)
附录2:
红河州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调查问卷
(旅游者)
调查地点:__________ 问卷编号:__________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是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配合调查,您的真实与严谨回答将有助我们做出科学的分析,为红河州当地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有意义建议。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不涉及个人隐私,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祝您生活愉快!
云南大学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第一部分:您的基本信息(请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打“√”)
1.性别:£女 £ 男
2.年龄:£ 18岁以下£ 18-29岁 £29-39岁 £ 39-49岁
£ 49-59岁 £ 60岁及以上
3.家庭总人口:
4.民族:
5.您居住的城市:
6.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
7.政治面貌:£党员或预备党员£团员 £群众 £其他党派
8.职业:£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商店经营者£ 农民
£学生 £ 离退休人员 £自由职业 £ 其他
9.您家庭年收入:£20000元及以下 £20001-50000元 £ 50001-80000元
£80001-120000元 £ 120001元以上
10.您每年用于旅游的支出:□5%以下□5-10%□10-20%□20-30%□30%以上
11.您去年外出旅游的时间:□元旦 □清明 □五一 □端午 □中秋
□十一 □春节 □周末 □寒暑假
12.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红河州工业文化遗产:□亲朋好友 □电视广播 □互联网 □报刊杂志
□其他
13.旅游目的:□探亲访友□休闲度假□公务会议□学习
第二部分:请据您所了解红河州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情况(请您做出选择“√”)
三、游客对红河州工业文化遗产的满意度调查(请您做出选择“√”)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