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海昏侯墓葬文化是近年来学者们较为热议和关注的话题,海昏侯墓出土当卢纹饰的形式和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国纹饰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之一。有关当卢研究的学术文献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对商周时期当卢的类型或当卢纹饰中四神纹样的文化与艺术形式的研究,对海昏侯墓出土的当卢纹饰的学术研究则更少,本文拟对海昏侯墓出土当卢朱雀纹饰做一深入解读并运用。
2. 海昏侯墓当卢及纹饰
当卢即“当颅”,古称“钖(yáng)”,为古代马额头上的金属装饰器具,一般系于马额头中央偏上的部位,其上端或分出两歧角,或不分而呈叶状,通过额带固定在马鼻革与额革的交接处 [1]。
海昏侯墓出土的“当卢”有80多件,这些当卢的外形和材质多种多样,有圆形、圆叶形、尖叶形和长叶形四种形状,也有银、铜、错金三种材质 [2]。形状不同的当卢上都装饰有山羊、朱雀等不同的图案,纹饰最丰富、精美的当属三件青铜错金当卢,它们的整体造型并不大,呈尖叶形。其中一件青铜错金当卢的正面大约錾刻有八种精美的动物图案(图1),如青龙纹、白虎纹、朱雀纹、玄鱼纹、玉兔纹、蟾蜍纹、金乌纹、凤鸟纹等吉祥纹样,在动物纹样周围錾刻线条飞舞的云气纹与卷草纹,粗细不均却生动活泼。据史料记载,汉代贵重物品上通常根据主人的身份地位绘制着不同的纹饰,它们不仅有装饰、美化的作用,还隐含着十分重要的象征性和示意性。海昏侯墓当卢以纹样直观图为主,构成有层次、有内涵的理想化图案。为了便于说明,笔者对朱雀纹和凤鸟纹加以提炼并绘制出来。

Figure 1. Bronze inlaid with gold Danglu
图1. 青铜错金当卢
3. 海昏侯墓当卢纹饰的渊源与寓意
当卢在商周时期出现,汉代盛行。商周时期的当卢纹饰风格简洁粗犷,表面多装饰有几何纹、兽面纹等图案,一般分为歧角形、长条形、马面形和鱼形等四种形制 [3]。马面形和鱼形当卢表面多装饰有几何纹样,线条勾画十分随意,纹样布局稚拙古朴。部分马面形、歧角形和长条形当卢的表面饰有兽面纹样,它们有首无身,双目圆睁,额上长有两个弯曲的角,好似牛头,形象较为怪诞。随着青铜器纹饰朝着复杂化演变,商代中期当卢表面的兽面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神秘,常在其两侧出现两条蛇形的辅助纹样,排列成对称状。商周时期的青铜装饰纹样,大多隐喻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之情以及对其支配欲望的幼稚幻想。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消亡和封建社会萌芽的交替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十分活跃,新兴力量不断崛起,使得装饰艺术从过去古拙、严谨、规则的风格向活泼、奔放、流畅的风格方向发展。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化艺术非常突出,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论》中指出“楚国传统文化是巫官文化,民间盛行巫风,祭祀必用巫歌。”楚国尊崇巫文化,楚人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巫术跟上天神灵联系在一起,将神灵具象化,创想出形态各异的神兽图案作为人间与上天神灵联系的纽带,以期受到神灵的庇护。在这种背景下,装饰图案逐渐从几何抽象形向写实化的方向转变。纹样的产生与演变深受艺术文化流行风气的影响,而艺术文化又与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人文风俗、宗教信仰等因素有着关联 [4]。西汉时期处于繁荣强盛、兵强马壮、多民族统一的时代,社会经济和工艺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故此,统治阶层的帝王贵族为求国泰民安、永享权威,寄予一份心灵的祈盼,越来越追寻“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十分盛行,道教的神话图案流行开来。西汉时期的装饰纹样向着细致化、多元化、写实化的方向改变,其中,朱雀是当时主流文化中羽化升天思想的象征符号,海昏侯墓出土的当卢纹饰即为西汉时期的,朱雀纹样自然不可或缺。
4. 海昏侯墓当卢朱雀纹饰的造型艺术
海昏侯墓出土的当卢种类多,如图1是汉代青铜错金技艺的集大成者,笔者选取这件青铜错金当卢来分析研究。秦汉时期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用不同的纹饰器具来反映主人的社会地位及等级高低,其装饰纹饰分为主体纹饰与辅助纹饰,主体纹饰起关键性的作用。辅助纹饰依赖于主体纹饰而存在,围绕并点缀主体纹饰。
图1的主体纹饰中有朱雀造型,朱雀是秦汉时期一种主流装饰纹样,是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位列“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鱼)之一 [5]。由于此处朱雀与凤鸟(图2)形态十分相似,故对朱雀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朱雀是凤鸟的别称;另一种认为朱雀和凤鸟是两种不同的灵物,凤鸟的出现早于朱雀,朱雀的造型受到了凤鸟的影响,因此两者十分相似。多数学者还是赞同第二种观点,将图3的纹样称作“朱雀纹”,其纹样特征与凤鸟纹样有相通亦有不同之处。朱雀的形体特征与仙鹤、孔雀类似,与凤鸟相比,不像凤鸟那般丰腴华丽,其体态更加清秀飘逸。图3的朱雀,双足稳立,双翼闭合,细长的颈部回首昂视;其花冠更加纤细修长,尾部翘起并向里微卷,以几缕尾羽填补空间,羽毛鳞片似在风中摇动 [6]。
朱雀形象表现形式自由而率性,散漫中不失秩序,奔放中不失韵律。它强调整体造型的美,营造身姿动态的气势,这种动物造型样式在中国古代装饰艺术史上最具有艺术气质。
5. 当卢纹饰在现代礼服中的运用
海昏侯幕出土的当卢纹饰既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有极好的文化价值。为了传承与活化传统艺术,寻找适当的载体进行创新运用,使其进入当下社会生活,故笔者尝试将其运用于礼服设计中。
笔者通过对朱雀纹样造型的简化提取,取其优美有力的尾羽之形,将尾羽纹样再设计后与礼服相结合进行运用。
5.1. 纹样再设计
从海昏侯墓出土当卢纹饰中提取出朱雀尾羽的局部纹样作为创意设计的主要元素,在不改变提取纹样基本神、形的前提下,变化纹样的结构线,结合现代审美对其进行平面上的创新设计,使之产生对称图形、对比线条的造型结构特点。对称的图形结构具有规整严谨、端正平衡、庄重安静的特点,同时能强调中心、稳定重心、聚集焦点,而且装饰意味毫不逊色。而将起伏不平的波浪线与光滑的弧线相结合,打破了对称图形形式带来的沉静和严肃之感,揉进了跃动、活泼的愉快感受。在对纹样色彩的设计上,笔者选用黄色、橘色、绿色和灰白色来作为纹样的基础底色。黄色与橘色的选用灵感源于青铜错金当卢的色彩印象,再搭配绿色,似有今年极为流行的牛油果绿的观感,而灰白色的加入使纹样的整体配色得以调和。将填充好颜色的单个图案呈放射状排列,重新组合成一个更大的新纹样 [5]。
受当卢装饰工艺产生的凹凸立体效果启发,该创新纹样拟以立体装饰的手法运用于礼服上,故先将其做成独立的装饰布片,再运用烫钻、镂空、拼贴、锁边绣和钉线绣工艺,充实纹样的细节表现,呈现立体肌理效果,使纹样更加精美有质感。目前,烫钻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工艺表现形式,闪亮的钻饰既张扬了创新纹样的个性气质,又迎合了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使独立装饰布片具有很强的审美感受(如图4、图5)。

Figure 5. Schematic diagram of pattern process
图5. 纹样工艺示意图
5.2. 纹样运用于礼服的创意设计
图6是纹样与礼服设计相结合的效果图。为了利于表现纹样,凸显纹样的魅力,纹样运用于礼服上时,该礼服的款式造型宜简洁不宜复杂,外轮廓造型采用礼服常见的A型,运用堆积、叠加的手法将创新后的纹样布片反复拼排于礼服上,达到统一中又有变化的视觉效果。这种反复运用同一纹样元素的表现形式,给人均一、稳健之感,而在重复过程中纹样发生了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故又显活泼、自由之态,可强化观者对礼服的审美体验。
此系列创意礼服的色彩选择了白色和绿色为基色。白色属于无彩色系,是色光中补色光混合后的表现与平衡状态,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单调的、空虚的,另一方面又集所有色彩成一体,是丰富的、完美的。巧妙地使用白色可以创造出清爽明朗的视觉效果。由于创新纹样的色彩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绿色,所以礼服的局部也运用绿色与纹样色彩相呼应。礼服的面料选择,可选用华丽高贵的丝绒,丝绒面料手感光滑柔顺,色泽柔和亮丽,具有极好的悬垂感。将创新纹样运用在礼服中,既美化了礼服的外在形式,又起到了丰富礼服内涵的作用,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从而被认同。
6. 结语
海昏侯墓出土当卢纹饰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服装设计还是以西式化为主流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纹饰不应被遗忘,传统纹饰的传承和创新运用是设计师应该多加以关注的。设计师要从中华传统纹饰的创新运用方面不断深入探索,运用先进科技与前沿设计理念,将中国之美弘扬到世界各地,让中国传统纹样艺术备受瞩目。随着时尚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设计实践的不断积累,海昏侯墓当卢纹样应能以更时尚、更深入、更多样的设计形式重生于现代社会中。
基金项目
2017年江西省“十三五”社科规划课题“汉代海昏侯服饰艺术研究”,课题编号:17YS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