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海南的积雨云带强降水具有时间短、局地性、强度剧烈等特点,海南2020年4月22日16时~19时出现持续性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强对流天气由于具有突发性和强破坏力,一直是气象预报业务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使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以及NCEP/NCAR的FNL 1˚ × 1˚每6 h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强降水的高低空配置,气象环境条件,降雨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其物理量特征;主要研究FNL再分析资料的各高度层(1000 hPa、925 hPa、850 hPa、500 hPa和300 hPa)空间结构的相对湿度、温度、风场、涡度场、位势高度等影响,还分析了最大风层、对流层、对流有效位能、云水、可降水等物理量场。探究降水云带的机制及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 - [13]。
2. 形势背景分析
海南2020年4月22日有一次重要的天气过程,受冷空气偏西下锋消天气过程 [14] (WF)影响,08时~20时,925 hPa海南岛为东南气流;850 hPa,切变线在两广北部,南压缓慢,海南岛吹反气旋式偏南风;500 hPa,副高控制华南沿海及南海海域,海南岛偏西风。全岛北半部局地午后有雷阵雨,个别乡镇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由天气降水实况显示,4月22日16时~19时,降水主要集中在海南岛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以白沙(最大雨量94.2 mm、平均雨量14.8 mm、温度23.7℃、湿度64%~95%,如图1)、琼中、屯昌、海口、五指山、澄迈一带降水量较大,其中最大的白沙县南开乡政府94.2 mm。岛四周海区风力5级、阵风6级,北部湾北部海面雷雨时阵风7级;平均气温22.2℃~30℃,地面湿度49%~100%。

Figure 1. Statistics of ground observation at related areas (16:00 to 19:00 on April 22)
图1. 市县地面要素统计(04月22日16时~19时)
FY-4卫星产品分析表明,4月22日16时36分,海南岛西部陆地及北部地区有大面积混合云系持续发展(如图2)。
(a)
(b)
Figure 2. FY-4 satellite cloud observation (16:36 on April 22). (a) Visible imagery; (b) Colorful cloud imagery
图2. FY-4卫星云图(4月22日16:36)。(a) 可见光云;(b) 彩色云图
3. 探空数据分析
根据4月22日海口和三亚站探空监测(表1)数据分析。
海口08时的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520.4 J/kg,降雨过后,20时变为0;三亚08时的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134.8 J/kg,20时比08时低245.8 J/kg;三亚08时的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比海口08时高385.6 J/kg,三亚20时的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比海口20时高889 J/kg。08时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在1134.8~1520.4 J/kg之间,降雨过后,20时湿对流有效位能变小。
K指数在26.4~39.9℃之间;海口的K指数比三亚的大,08时大6.1℃,20时大13.5℃。海口和三亚的K指数08时和20时变化不大。
抬升凝结高度TCL_P在936.1~975.1 m,海口的抬升凝结高度TCL_P和三亚的相差不大。
海口08时的0℃层高度4709 m,20时比08时高114 m;三亚08时的0℃层高度4969 m,20时比08时低7 m;三亚08时的0℃层高度比海口08时高260 m,三亚20时的0℃层高度比海口20时高139 m。0℃层高度在4709~4969 m之间。
海口08时的−20℃层高度8080.7 m,20时比08时高45.4 m;三亚08时的−20℃层高度8149.4 m,20时比08时高192.8 m;三亚08时的−20℃层高度比海口08时高68.7 m,三亚20时的−20℃层高度比海口20时高216.1 m。−20℃层高度在8080.7~8342.2 m之间。
海口08时的−30℃层高度9449.9m,20时比08时高149.2 m;三亚08时的−30℃层高度9523.7 m,20时比08时高158.5 m;三亚08时的−30℃层高度比海口08时高73.8 m,三亚20时的−30℃层高度比海口20时高83.1 m。−30℃层高度在9449.9~9682.2 m之间。

Table 1. The radiosonde data of Haikou and Sanya
表1. 海口和三亚站探空监测数据
分析可知:08时海南岛上空为不稳定层结,存在较好的对流不稳定能量,水汽条件较好,午后西部内陆、北部局地抬升条件较好;且边界层有逆温,北半部局地有雷阵雨,个别乡镇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20时降水过后,海南岛存在弱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层水汽条件一般,抬升条件减弱。
4. 云系雷达监测分析
受冷空气偏西下锋消天气过程(WF)影响,偏西路径的冷空气往往势力强,伴随着低层暖湿空气的东南气流,使得中尺度辐合抬升运动增强;中低层的切变线南压,海南岛吹反气旋式偏南风;高层的副高控制华南沿海及南海海域,海南岛偏西风;锋区内垂直风切变增大,不稳定能量得以增强,及充裕的水汽,给海南岛的西部、中部和北部带来降水。
2020年4月22日15时,雷达回波在海南岛西北部地区存在辐合,云带主要位于海南岛北部和西部区域。16时03分~19时01分的时段降水最大,雷达回波(基本反射率仰角0.5、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1小时降水)分析如下:
如图3(a) 所示,16:03的雷达回波在临高、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白沙的回波最强达53 db;17:00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口、澄迈、屯昌、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最强达57 db;17:58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文昌、海口、澄迈、定安、屯昌、白沙、昌江、乐东、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最强的屯昌达54 db,回波强度有所回落;19:01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南岛的东面边缘的文昌、琼海、万宁的一条带上,回波强度减弱,岛上最强的回波在文昌,达46 db。

Figure 3. Radar echo in Haikou. (a) Basic reflectivity of elevation angle 0.5; (b) Top height of radar echo; (c) Vertical cumulative liquid water; (d) 1 hour precipitation
图3. 海口雷达回波。(a) 基本反射率仰角0.5;(b) 回波顶高;(c)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d) 1小时降水
如图3(b)所示,16:03的雷达回波在临高、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白沙的回波顶高最高在东方的江边乡达15 km;17:00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口、澄迈、屯昌、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顶高达17 km在白沙和澄迈;17:58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文昌、海口、澄迈、定安、屯昌、白沙、昌江、乐东、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顶高达12 km,回波强度有所回落;19:01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南岛的东面边缘的文昌、琼海、万宁的一条带上,回波强度减弱,岛上回波顶高达10 km。
如图3(c)所示,16:03的雷达回波在临高、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白沙的回波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最大在白沙达25 kg/m2;17:00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口、澄迈、屯昌、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达28 kg/m2在白沙和澄迈;17:58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文昌、海口、澄迈、定安、屯昌、白沙、昌江、乐东、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达22 kg/m2,回波强度有所回落;19:01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南岛的东面边缘的文昌、琼海、万宁的一条带上,回波强度减弱,岛上回波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达17 kg/m2。
如图3(d)所示,16:03的雷达回波在临高、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白沙的回波1小时降水最大在白沙达10 mm;17:00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口、澄迈、屯昌、儋州、白沙、昌江和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1小时降水达20 mm在澄迈;17:58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文昌、海口、澄迈、定安、屯昌、白沙、昌江、乐东、东方的一条带上,回波1小时降水达21 mm,回波强度有所回落;19:01雷达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到海南岛的东面边缘的文昌、琼海、万宁的一条带上,回波强度减弱,岛上回波1小时降水达35 mm。
5. fnl再分析资料特征分析
NCEP/NCAR再分析资料FNL 1˚ × 1˚,每6 h一次(0 h,6 h,12 h,18 h),在2020年4月22日的降水过程中,16时03分~19时01分的时段降水最大,所以利用FNL 1˚ × 1˚的18 h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各高度层(1000 hPa、925 hPa、850 hPa、500 hPa和300 hPa)空间结构的相对湿度、温度、风场、涡度场、位势高度等等影响,还分析了最大风层、对流层、对流有效位能、云水、可降水等物理量场。
5.1. 降水过程特征分析
分析22日18时,各层(1000 hPa、925 hPa、850 hPa、500 hPa和300 hPa)空间结构的湿度、温度、风速、涡度场和高度等要素的物理量场。
5.1.1. 高度1000hPa层分析
RHprs1000 (Relative Humidity, pressure = 1000 hPa [%])海南岛的相对湿度在75%~90%之间,如图4(a)所示。
TMPprs1000 (Temperature, pressure = 1000 hPa [℃])海南岛的温度在24℃~25℃之间,在西北方向的海面上有冷空气,温度低于20℃,温度梯度增加方向为西北向东南,如图4(b)所示。
(a) RHprs1000 [%]
(b) TMPprs1000 [˚C]
(c) UGRD_VGRDprs1000 [m/s]
(d) ABSVprs1000 [10−5 1/s]
Figure 4. Analysis of 1000 hPa layer. (a) Relative humidity; (b) Temperature; (c) Wind speed; (d) Vorticity
图4. 高度1000 hPa层分析。(a) 相对湿度;(b) 温度;(c) 风速;(d) 涡度
UGRD_VGRDprs1000 (U-V of Wind, pressure = 1000 hPa [m/s])海南岛的中西部风速度较低,在0.2~1.4 m/s之间;北部、南部风速较高,达到7.9~10.3 m/s间;全岛风向为东风,如图4(c)所示。
ABSVprs1000(Absolute Vorticity,pressure=1000hPa [1/s])海南岛的西北部海面处于正涡度区,中心值19.4 [10−5 1/s];正涡度区在岛上的为4.6~11.4 [10−5 1/s]之间,如图4(d)所示。
HGTprs1000 (Geopotential Height, pressure = 1000 hPa [m])海南岛的位势高度在11~12 m之间。
5.1.2. 高度925 hPa层分析
RHprs925海南岛的相对湿度在84%~94%之间,如图5(a)所示。
(a) RHprs925 [%]
(b) TMPprs925 [˚C]
(c) UGRD_VGRDprs925 [m/s]
(d) ABSVprs925 [10−5 1/s]
Figure 5. Analysis of 925 hPa layer. (a) Relative humidity; (b) Temperature; (c) Wind speed; (d) Vorticity
图5. 高度925 hPa层分析。(a) 相对湿度;(b) 温度;(c) 风速;(d) 涡度
TMPprs925海南岛的温度在19℃~21℃之间,温度等值线为西北向东南向,如图5(b)所示。
UGRD_VGRDprs925海南岛的西部风速较低,在0.3 m/s之间;其余的风速较高,在3.6~7.8 m/s之间;全岛风向为东南风,如图5(c)所示。
ABSVprs925海南岛的西北部海面的正涡度区南伸,中心值23.3 [10−5 1/s];正涡度区在岛上的为5.3~11.9 [10−5 1/s]之间;在西部有负涡度,中心值−13.6 [10−5 1/s],负涡度区在岛上的为−6.5~−2.1 [10−5 1/s]之间,如图5(d)所示。
HGTprs925海南岛的位势高度在79~80 m之间。
5.1.3. 高度850 hPa层分析
RHprs850海南岛的北部相对湿度较高,在60%~89%之间;中部相对湿度在52%~59%之间;南部相对湿度较低,在40%~54%之间,如图6(a)所示。
TMPprs850海南岛的温度在16℃~20℃之间,温度梯度为西北东南向,如图6(b)所示。
UGRD_VGRDprs850海南岛的风速较低,在0.08~1.8 m/s之间;全岛风向为南风,如图6(c)所示。
ABSVprs850海南岛的西北部海面的正涡度区东南延伸,中心值13.4 [10−5 1/s];正涡度区在岛上的为3.6~6.1 [10−5 1/s]之间;在西部有负涡度向东延伸,中心值1.8 [10−5 1/s],负涡度区到岛的中部;在岛的东北部有有一个很小的负涡度,如图6(d)所示。
HGTprs850海南岛的位势高度在1524~1527 m之间。
(a) RHprs850 [%]
(b) TMPprs850 [˚C]
(c) UGRD_VGRDprs850 [m/s]
(d) ABSVprs850 [10−5 1/s]
Figure 6. Analysis of 850 hPa layer. (a) Relative humidity; (b) Temperature; (c) Wind speed; (d) Vorticity
图6. 高度850 hPa层分析。(a) 相对湿度;(b) 温度;(c) 风速;(d) 涡度
5.1.4. 高度500 hPa层分析
RHprs500海南岛的北部、中部相对湿度较高,在57%~75%之间;南部相对湿度较低,在26%~40%之间,如图7(a)所示。
TMPprs500海南岛的温度在−6℃~−5℃之间,如图7(b)所示。
UGRD_VGRDprs500海南岛的北部、中部风速较高,在8.4~14.4 m/s之间;南部风速较低,在6.4~6.9 m/s之间;全岛风向为偏西风,如图7(c)所示。
ABSVprs500海南岛的西北部海面的正涡度区在岛上的为0.1~1.9 [10−5 1/s]之间;东部、西部的负涡度影响减少,如图7(d)所示。
HGTprs500海南岛的位势高度在5891~5901 m之间。
(a) RHprs500 [%]
(b) TMPprs500 [˚C]
(c) UGRD_VGRDprs500 [m/s]
(d) ABSVprs500 [10−5 1/s]
Figure 7. Analysis of 500 hPa layer. (a) Relative humidity; (b) Temperature; (c) Wind speed; (d) Vorticity
图7. 高度500 hPa层分析。(a) 相对湿度;(b) 温度;(c) 风速;(d) 涡度
5.1.5. 高度300 hPa层分析
RHprs300海南岛的东南相对湿度较低,在57%~69%间;其余的相对湿度较高,达到97%~100%之间,如图8(a)所示。
(a) RHprs300 [%]
(b) TMPprs300 [˚C]
(c) UGRD_VGRDprs300 [m/s]
(d) ABSVprs300 [10−5 1/s]
Figure 8. Analysis of 300 hPa layer. (a) Relative humidity; (b) Temperature; (c) Wind speed; (d) Vorticity
图8. 高度300 hPa层分析。(a) 相对湿度;(b) 温度;(c) 风速;(d) 涡度
TMPprs300海南岛的温度在−32℃~−31℃之间,如图8(b)所示。
UGRD_VGRDprs300海南岛的北部风速较高,在14.8~19.4 m/s之间;中部、南部风速在9.0~12.1 m/s之间;全岛风向为西南风,如图8(c)所示。
ABSVprs300海南岛的东南部的正涡度区在岛上的为1.1~9.1 [10−5 1/s]之间,西北部的正涡度区影响减少;东北部的负涡度在岛上的为−1.9 [10−5 1/s]、西南部的负涡度在岛上的为−2.9~−1.8 [10−5 1/s]之间,如图8(d)所示。
HGTprs300海南岛的位势高度在9691~9706 m之间。
5.2. 最大风和对流风及其对应的温度和高度分析
5.2.1. 最大风及其对应的温度和高度
22日18时,UGRD_VGRDmwl (max wind U-V of Wind [m/s])海南岛的最大风为西南风,风速在22~27 m/s之间,如图9(a)所示;此时,TMPmwl (max wind Temperature [℃])海南岛的最大风温度在−65℃~−59℃之间,温度北低南高,如图9(b)所示;HGTmwl (max wind Geopotential Height [gpm])海南岛的最大风位势高度在13,280~13,947 m之间。
(a) UGRD_VGRDmwl [m/s]
(b) TMPmwl [˚C]
Figure 9. (a) Maximum wind; (b) Temperature
图9. (a) 最大风;(b) 温度
5.2.2. 对流风及其对应的温度和高度
22日18时,UGRD_VGRDtrop(tropopause U-V of Wind [m/s])海南岛的对流风为西到西南风,风速在7~16 m/s之间,如图10(a)所示;TMPtrop(tropopause Temperature [℃])海南岛的对流风温度在−78℃~−77℃之间,如图10(b)所示;HGTtrop (tropopause Geopotential Height [gpm])海南岛的对流风位势高度在16,080~17,264 m之间。
(a) UGRD_VGRDmwl [m/s]
(b) TMPmwl [˚C]
Figure 10. (a) Convection wind; (b) Temperature
图10. (a) 对流风;(b) 温度
5.2.3. 对流有效位能、对流冰点位势高度、柱体云水和柱体可降水量分析
22日18时,CAPEsfc(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J/kg])海南岛的对流有效位能在海南岛的南部较高,在1377~1650 J/kg之间;西部在365~716 J/kg之间;北部较低,在270~284 J/kg之间。为云带降水的发生提供了能量,如图11(a)所示。
(a) CAPEsfc [J/kg]
(b) HGTtop0C [m]
(c) CWATclm [kg/m2]
(d) Pwatclm [kg/m2]
Figure 11. Factor analyses. (a) CAPE; (b) Convective ice point potential height; (c) Air column cloud water; (d) Air column potential precipitation
图11. 要素分析。(a) 对流有效位能;(b) 对流冰点位势高度;(c) 柱体云水;(d) 柱体可降水量
HGTtop0C (highest tropospheric freezing level Geopotential Height [gpm])海南岛的对流冰点位势高度在4826~4988 m之间,如图11(b)所示。
CWATclm(Cloud Water [kg/m2])对应雷达回波的整个柱体云水为0.06 kg/m2,如图11(c)所示。
pwatclm(Precipitable Water [kg/m2])对应雷达回波的整个柱体可降水量为45.9~54.1 kg/m2之间,如图11(d)所示。当大气可降水量达到某一阈值时将出现降水,其表示整层大气在饱和状态下容纳的最大水汽量,大气必须达到一定层次的饱和才能成云致雨。
6. 结语
冷空气沿西北路径扩散南下,与海南岛上南海输送来的暖湿气流汇合形成云带,使海南岛地区的水汽比较充裕。高空湿层和低层水汽的维持,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同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1) 地面站在16时~19时,降水主要集中在海南岛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以白沙、琼中、屯昌、海口、五指山、澄迈一带降水量较大,其中最大的白沙县南开乡政府94.2 mm。平均气温22.2℃~30℃,地面湿度49%~100%。
2) 海口和三亚站探空;08时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在1134.8~1520.4 J/kg之间,降雨过后,20时湿对流有效位能变小。08~20时,K指数在26.4℃~39.9℃之间;抬升凝结高度TCL_P在936.1~975.1 m;0℃层高度在4709~4969 m之间;−20℃层高度在8080.7~8342.2 m之间;−30℃层高度在9449.9~9682.2 m之间。
3) 天气雷达分析表明,16时03分~19时01分,海南岛西部及北部地区有大面积混合云系持续发展,且有一条回波带呈西南−东北向,从西边往东边移过海南岛,移动过程中,地面有强降水发生。
4) fnl再分析资料22日18时分析表明:
a) RHprs1000、RHprs925低层海南岛的相对湿度在75%~94%之间;RHprs850、RHprs500中下层的北中部相对湿度在52%~80%之间,南部相对湿度较低,在26%~45%之间;RHprs300上层相对湿度有所增大,东南相对湿度在57%~69%之间,其余的相对湿度达到97%~100%之间。从低层到上层,中下层的相对湿度变化不大,上层有水汽补充。
b) TMPprs1000海南岛的温度在24℃~25℃之间,TMPprs925海南岛的温度在19℃~21℃之间,TMPprs850海南岛的温度在16℃~20℃之间,TMPprs500海南岛的温度在−6℃~−5℃之间,TMPprs300海南岛的温度在−32℃~−31℃之间。西北方向的海面上有冷空气,温度梯度增加方向为西北向东南。
c) UGRD_VGRDprs1000、UGRD_VGRDprs925海南岛下层风速在0.2~10.3 m/s之间,低层全岛东风,UGRD_VGRDprs850的风速在0.08~1.8 m/s之间,全岛南风。UGRD_VGRDprs500、UGRD_VGRDprs300中上层风速在6.4~19.4 m/s之间,西南风。
d) ABSVprs1000海南岛的区域有一个正涡度区;ABSVprs925海南岛有一正一负涡度,西北部海面的正涡度区南伸,且在西部有负涡度产生;ABSVprs850、ABSVprs500海南岛有一正和二负涡度,海南岛的西北部海面的正涡度区向东南延伸,在岛的西部和东北部各有一个负涡度,东北的负涡度很小;ABSVprs300海南岛有二正和二负涡度,变为鞍马型,西北部的正涡度区影响减少,东南部的正涡度区影响增加。
e) HGTprs1000海南岛的位势高度在11~12 m之间,HGTprs925在79~80 m之间,HGTprs850在1524~1527 m之间,HGTprs500在5891~5901 m之间,HGTprs300在9691~9706 m之间。
f) UGRD_VGRDmwl海南岛的最大风为西南风,风速在22~27m/s之间;TMPmwl最大风的温度在−65℃~−59℃之间,温度北低南高;HGTmwl最大风的位势高度在13,280~13,947 m之间。
g) UGRD_VGRDtrop海南岛的对流风为西到西南风,风速在7~16 m/s之间;TMPtrop对流风的温度在−78℃~−77℃之间;HGTtrop对流风的位势高度在16,080~17,264 m之间。
h) CAPEsfc海南岛的对流有效位能在南部较高,在1377~1650 J/kg之间;西部在365~716 J/kg之间;北部较低,在270~284 J/kg之间。
i) HGTtop0C海南岛的对流凝结位势高度在4826~4988 m之间,探空的0℃层高度在4709~4969 m之间,数值几乎一样。
j) CWATclm海南岛的的柱体云水为0.06 kg/m2。
k) pwatclm海南岛的柱体可降水为45.9~54.1 kg/m2之间。17:58雷达回波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达22 kg/m2,柱体可降水比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大一倍,但都可以很好反应降水的潜力。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热带暖底积雨云人工播撒吸湿性催化剂机制与效果研究(4186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