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马属动物的肿瘤病例在国内鲜有报道,了解肿瘤的临床大体病变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有助于马类肿物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护理 [1] [2] [3]。马属动物因为其自身组织学特征,有其自身特征性好发肿瘤,根据肿物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判读,详细记录并观察肿物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物的质地和大小,是否有界限,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是否有核分裂像,周围或肿瘤组织内部坏死、出血等反应情况,可以帮助初步判读肿瘤的良恶性程度。认真观察肿瘤细胞与周围血管淋巴管和其他结缔组织的关系等,可以帮助判读肿瘤是否有转移倾向或侵袭性 [4]。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是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恶性上皮细胞组成,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可能性的肿瘤。但它们趋向于局灶性侵袭,很少发生转移。如果发生转移,一般首先是通过局部淋巴结开始的。原位的鳞状细胞癌由恶性角质细胞组成,它们仍然在上皮区域,未突破上皮基底层的基底膜。肉样瘤(Sarcoids)是马属动物最好发的皮肤肿瘤,其次即为鳞状细胞癌。皮肤的光化损伤可能诱发鳞状细胞癌,因此增加皮肤在紫外光(比如,随着年龄增长,色素沉着减少,毛发稀疏区域,高海拔地区等)下的暴露可能会增加该肿瘤的发生几率。肉样瘤常发于马,骡子,驴和斑马,是一种非转移性局灶侵袭性成纤维细胞的皮肤肿瘤。肿瘤细胞具有双相性,既包含上皮组织成分又包含真皮组织成分。虽然尚未有证据证实这种肿瘤细胞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方式进行传播,但是肉样瘤与牛I型和II型乳头瘤病毒(Bovine papillomavirus types 1 and 2, BPVI and BPVII)的感染有一定关系。临床大体病变特征上,肿瘤的外观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包括:疣状型、成纤维细胞型、结节状型、混合型等。肿瘤可能由多个肿物或者仅由一个肿物组成,好发于马属动物的腹侧部,腿部,颈部,和头部(在头部的好发部位为耳部,眼部和唇部)。肿物切除后容易复发,好发于之前有外伤的区域。纤维瘤(Fibromas)和纤维肉瘤(Fibrosarcomas)是起源于纤维母细胞的肿瘤,可能发生在真皮层或皮下组织。肿物的临床特征为坚硬的实性生长,外观边界清晰。纤维瘤好发于腿部,颈部和眼周皮肤;纤维肉瘤好发于腿部,躯干部和眼睑处 [5]。
2. 材料与方法
2.1. 送检肿物基本情况
第一块肿物来自一匹10岁骟马前肢腿部皮肤肿物,第二块肿物来自一匹14岁雌性温血马前肢蹄部皮肤肿物。肿物切除后浸泡在10%甲醛固定液中。
2.2. 试验方法
本实验室收到送检样品,清点无误后进行病理系统编号。标本经常规固定,修块,脱水,石蜡包埋,2 μm切片,H.E.染色后,在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数码图像采集。
3. 结果
3.1. 前肢腿部肿物病理学观察
低倍镜下(图1),肿物呈旋涡状、波浪状、巢状生长排列,边缘有结缔组织包膜。肿物周围有炎症反应,新生大量蓝染的小血管结构。高倍镜下(图2和图3),肿瘤细胞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排列紊乱,往往呈螺旋状或交错状束状结构。成纤维细胞细胞核呈纺锤形或梭形,胞浆甚少。胶原纤维密度较高,或者因为水肿而排列松散。此病例中,纤维瘤没有基质分隔。
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纤维瘤。

Figure 1. Observation at low magnification (HE 40×)
图1. 低倍镜下观察肿物(HE 40×)

Figure 2. Observation at higher magnification (HE 200×)
图2. 较高倍镜下观察肿物(HE 200×)

Figure 3. Observation at high magnification (HE 400×)
图3. 高倍镜下观察肿物(HE 400×)
3.2. 前肢蹄部肿物病理学观察
病例2可以观察到马蹄部的大体病变,肿物突出于蹄部背侧面,外观菜花状,粉红色,表面无毛,中心处紫红色(图4)。低倍镜下(图5),增生的肿物区域呈岛状、巢状、乳头状,与周围结缔组织嗜性差异较大,呈强嗜碱性,中心呈强嗜酸性,中心形成癌巢结构,中心嗜酸性红染的结构构成“癌珠”。肿物周围被结缔组织包裹。较高倍镜下,肿物外侧局部区域有大面积的化脓性炎症区域,大片坏死的嗜碱性细胞碎片、分叶核或多核的嗜中性粒细胞,夹杂增生的小血管结构和结缔组织(图6)。

Figure 5. Observation at low magnification in and around the area of tumor (HE 40×)
图5. 低倍镜下观察肿物中心及周围区域(HE 40×)
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胞体较大,胞浆丰富,核仁明显,核质比较低,细胞活跃,可见典型的核分裂像,呈菜花状或棒状(图7)。偶见某些炎性反应区域有大片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有的部位嗜酸性粒细胞内丰富的颗粒呈脱颗粒现象(图8)。

Figure 6. Observation at higher magnification of the neighboring tissues around the tumor (HE 100×)
图6. 较高倍镜下观察肿物周围区域(HE 100×)

Figure 7. Observation at higher magnification of the Keratin pearl in the center of the nests (HE 200×)
图7. 较高倍镜下观察癌巢中心的癌珠结构(HE 200×)

Figure 8. Observation at high magnification of the neighboring tissues around the tumor (HE 400×)
图8. 高倍镜下观察肿物周围区域(HE 400×)
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鳞状细胞癌(2.5级/最高级为5级)伴发严重的化脓性炎症(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 [4]。
4. 讨论
4.1. 马属动物纤维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纤维瘤是一种成纤维细胞的良性肿瘤,在各种家畜中都可见,特别是成年和老龄动物。没有品种和性别倾向性。纤维瘤经常发生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但是也有可能发生在任何有纤维结缔组织的部位。纤维瘤由分化良好的皮下结缔组织构成,瘤体生长缓慢,当肿瘤发展至一定程度后一般不再生长。以切除为主,术后注意观察是否复发。纤维瘤的临床特征主要为皮肤纤维瘤边界清楚,通常质地坚实。纤维瘤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结节,呈穹窿状隆起,有蒂或呈乳头状,直径约1 cm,通常不超过2 cm。纤维瘤呈浅灰白色,被覆皮肤光滑或粗糙,表面可能有溃疡或继发感染。一般为单发,或2~5个,偶发或多发。
4.2. 马属动物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和临床特征
对于马属动物,鳞状细胞癌是皮肤第二位好发的肿瘤,趋向于局部侵袭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但不排除转移的可能性。慢性炎症,烧伤,紫外线造成的皮肤损伤,年龄增加,皮肤色素沉着减少,毛发稀疏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发原因。临床观察,大体病变表现为大小不一,界限不尽相同,坚实的白色结节肿块,有的区域可呈红色、溃疡和坏死。眼睛或外生殖器相关的病变可能会有明显的增生或呈菜花状生长。
基金项目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项目(2019QNR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