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包括风速和风向,人们利用风造福人类,如风帆航行、风力致热和风力发电,风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但是当风速大到一定程度,则是人类不可控制的,大风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人们生活都造成重大危害,人类只能加强防御,将灾害降到最低。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风对民航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飞机一般会利用风向飞行,逆风起降会增加升力或阻力,缩短飞机起飞或着陆的滑跑距离,获取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当出现强风、侧风、阵风、旋转风和风切变等时,则严重威胁飞机安全,使飞机不能正常起降。对于大风的破坏性,比较好的考量指标是极大风速(风速 ≥ 17 m/s时段内瞬时风速的最大值),这是飞机在起降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与大风相伴的沙尘、雷暴、飑线和强降水等也是对飞机安全造成威胁的重要因素。
国内目前对大风研究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内蒙等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方面 [1] [2] [3] [4],对山东特别是济南机场大风的研究较少。济南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济南遥墙机场位于济南的东北方向,地势开阔,大风是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所以研究济南机场大风的气候规律和特征,对今后提高大风的预报准确率和观测精度、保障飞机的起降安全、提高运行效率有重要意义。
2. 资料来源
利用济南遥墙机场2000~2020年21a基准观测点风的观测资料,应用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分析济南机场大风时间分布特征,并对风速、风向、与跑道夹角及伴随灾害天气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 [5] 标准:以瞬时风速 ≥ 17 m/s作为大风标准,以世界时16时为日界进行统计,一天中有一个或若干个时段风速达到大风标准时,就作为一个大风日。统计得出,21年有64个大风日,共103个时段出现了 ≥ 17 m/s的大风。气象季节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
3. 大风时间分布特征
3.1. 大风年变化
21a共有64个大风日,平均每年3.0天,最多2011年出现7个大风日,其次2013、2015、2017和2020年每年均出现6个大风日;而2000、2002、2003和2008年没有出现过 ≥ 17 m/s的大风。图1可以看出,大风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2010年之前离散度较高,忽多忽少,平均每年1.7个大风日;2010年之后为高发期,平均每年5个大风日。

Figure 1. Annual distribution of strong wind days from 2000 to 2020 (straight line is trend line)
图1. 2000~2020年大风日数逐年分布(直线为趋势线)
3.2. 大风日数的季节、月分布
表1看出,21a中春季出现28个大风日,占总数的43.8%,夏季出现30个大风日,占总日数的46.9%,春夏两季占总日数的90.7%,秋冬季节明显减少,总共6天,占总日数的9.4%,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

Table 1. Seasonal proportion distribution of strong wind days and frequency (%) from 2000 to 2020
表1. 2000~2020年大风日数和频次(%)四季比例分布
图2为2000~2020年大风日数逐月分布,由图2看出,3月份大风日数开始增多,3~8月份是大风高发期,有两个峰值,出现在7月和4月,分别有15个和13个大风日,9月迅速减少,9月~次年2月每月大风日在0~2之间。
3.3. 大风日变化
统计2000~2020年大风出现的时间(UTC),64个大风日中共有103个时段达到了大风标准,发现大风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图3),主要出现在上午到上半夜,占总数的89.3%;01UTC后开始增多,中午前后到傍晚最集中,01~10 UTC占总数57.3%;16~22 UTC出现次数最少,占10.7%。

Figure 2.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strong wind days from 2000 to 2020
图2. 2000~2020年大风日数逐月分布

Figure 3. Diurnal variation of strong wind from 2000 to 2020
图3. 2000~2020年大风次数的日变化
3.4. 一天中大风出现次数特征
在64个大风日中,一天内大风出现次数不同,有的只出现一次,有的则连续出现多次,大风持续时间越长、出现次数越多,对飞机影响越大,可造成长时间飞机延误。其中50个大风日均只有一个时段出现了 ≥ 17 m/s的大风,占78.1%;一天内出现大风次数最多的是2018年4月6日01:01~06:04 UTC,5小时03分钟内有 9个时段风速达到大风标准,风速17~20 m/s,风向300˚~340˚,该大风是受强冷空气影响造成的。
大风持续时间最长个例,2019年8月11日,05:08~09:29 UTC,共5小时21分,6个时段风速达到或超过17 m/s,最大20 m/s,风向10˚~50˚,该大风是受台风“利奇马”外围影响造成的。
4. 极大风速分布特征
风速越大,破坏力越大,对飞机安全性威胁也就越大。根据风力等级和风速对照表,13.9~17.1 m/s为7级风,17.2~20.7 m/s为8级风,20.8~24.4 m/s为9级风,24.5~28.4 m/s为10级风。由于民航测风风速精确到个位,本文将17 m/s的风划为7级,18~20 m/s的风为8级,21~24 m/s为9级风。
图4为2000~2020年各极大风速出现次数。可以看出,17~18 m/s风速出现的次数最多共60次,占总次数的58.35%,19 m/s及以上出现次数迅速减少。按风力级别分17 m/s (7级)极大风出现35次占总时次的34.0%,18~20 m/s (8级)的极大风出现44次占总数的42.7%,21~24 m/s (9级)的极大风出现23次占总数的22.3%,25 m/s (10级)的极大风出现一次。7级风次数之所以小于8级风次数,是因为本文只统计了风速17 m/s及以上的样本,14~16 m/s (7级)的样本不在本文统计范围。

Figure 4. Frequency of maximum wind speeds from 2000 to 2020
图4. 2000~2020年不同极大风速出现次数
5. 风向及其与跑道夹角分布特征
风对飞机的影响表现在风速和风向两个方面,其中危险系数最高的就是侧向风,对飞机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遭遇强侧向风时,飞机不能正常起降。
5.1. 年及四季风向特征分析
统计103次大风分布在各个方位(16个方位)的次数,图5为大风年、春、夏季风向次数玫瑰图。
由图5(a)看出,一年中西北风出现次数最多24次,占总次数的23.3%;其次出现次数较多的是北西北风16次和西南风13次,频率分别为15.5%、12.6%;东东北风11次频率10.7%;其它风向出现次数较少。
图5(b)看出,春季共出现大风70次,西北风出现次数最多17次,频率为27.9%;其次是东东北风11次和北西北风10次,频率分别是18.0%和16.4%。
夏季共36次大风(图5(c)),西北风出现次数最多6次,频率为16.7%;其次是西南风5次、东北和北东北风均4次,频率分别是13.9%、11.1和11.1%。
由于秋冬季节大风出现的次数较少,代表性较差,不再分析。

Figure 5. Annual, spring and summer frequency rose chart of strong wind from 2000 to 2020
图5. 2000~2020大风年、春、夏季风向次数玫瑰图
5.2. 风向与跑道夹角的统计特征
当风速相同时,风向与跑道夹角越大,风在与跑道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也就越大,对航空器安全威胁就越大。济南机场跑道风向10˚~190˚,那么与跑道一致风向是10˚和190˚的风,夹角为0˚,与跑道垂直风向是100˚和280˚的风,夹角90˚,风向与跑道之间夹角取锐角和直角(0˚~90˚)。表2是极大风风向与跑道夹角α出现次数分布。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occurrence times of angle α between maximum wind direction and runway (unit: ˚)
表2. 极大风向与跑道夹角α出现次数分布(单位:˚)
由表2看出,风向与跑道之间夹角集中出现在10˚~60˚,与跑道一致的风向出现次数不多,样本中没有与跑道垂直的风向。按夹角大小0˚~30˚、40˚~60˚和70˚~90˚划分,春季夹角在40˚~60˚的极大风出现次数最多29次,频率为47.5%;夏季0˚~30˚夹角极大风出现次数最多24次,占66.7%。全部103个总样本中,0˚~30˚夹角有52次占50.5%,40˚~60˚夹角有37次占35.9%,70˚~90˚夹角14次占13.6%,夹角越大危害越大,正测风是危害最严重的风向,虽然70˚~90˚夹角出现次数较少,但是危险性更大。
6. 大风伴随的天气现象
风出现时常伴随沙尘、雷暴、飑线、冰雹和强降水等危险天气,而这些天气现象同样严重威胁飞机安全。
由表3看出,春季28个大风日中,伴随沙尘天气的有16天,占57.1%;有13天伴随降水,占46.4%;有8天伴雷暴天气,6天伴随飑线,即有50%伴有对流天气。其中3月份5个大风日全部伴有沙尘天气;4月份13个大风日,有8天沙尘2天雷暴4天飑线天气;5月份10个大风日,有沙尘3天雷暴6天飑线2天。从3月到5月,大风日中伴随沙尘天气逐渐减少,雷暴天气逐渐增多,即早春大风日多伴沙尘天气,晚春大风日多伴雷暴。

Table 3. Seasonal proportions of strong wind days and associated weather phenomena from 2000 to 2020
表3. 2000~2020年大风及伴随天气现象日数和频次(%)四季比例分布
夏季30个大风日,其中27天伴随雷暴,占90%,17天伴有飑线,占56.7%,全部伴有降水,出现沙尘天气4天,占13.3%,夏季大风主要有对流天气产生,偶尔也由台风引起,台风大风虽然出现次数少,但持续时间长,出现瞬间极大风的次数多。
秋冬季节极大风日数较少,不再赘述。
7. 影响系统
济南机场大风主要有强冷空气大风、气旋大风、冷空气和气旋结合大风、雷暴大风和台风大风。
春季是由冬到夏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地面气温回升较快,常出现地面气旋,主要有以下4种大风: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可出现偏北大风;蒙古和东北气旋影响时出现偏南大风;气旋后部有冷锋时形成北(西)高南(东)气压形势,气压梯度增大,出现偏北大风;或东部沿海变性高压入海,与气旋结合形成南高北低形势产生偏南大风;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对流天气逐渐增多,雷暴大风随之增多。
夏季主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热低压控制,当有冷空气南下影响时,常产生强对流天气,出现雷暴大风和降雨。另外,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常有台风生成,影响山东时会带来大风和降雨,台风大风持续的时间较长,出现极大风的次数多。
秋季是大气环流由夏到冬的转换季节,山东逐渐转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对流天气减少减弱,由单一冷空气影响产生17 m·s−1及以上的极大风不多。冬季影响济南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产生偏北大风,但是达到17 m·s−1的极大风却不多。
大风的日变化主要由太阳辐射造成,白天随着太阳辐射增强,近地层气温迅速升高,能量得到积累,主要有2种形势下容易出现大风:白天冷锋过境,冷锋前空气气温升高气压下降,水平方向冷锋前后温差增大,气压梯度增大,风速即加大;同时垂直方向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空气上下扰动加强,冷锋大风和扰动风叠加,风速增强。另一种情况,当地面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遇有冷空气、高空槽或局地受热不均匀,均可发生强对流天气,出现雷暴大风。夜里地面不仅没有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反而向大气进行长波辐射,所以近地面气温逐渐下降,后半夜降温更明显,即使有冷锋过境,冷锋前后温差减小,气压梯度随之减小,所以同样强度冷空气夜间影响时风速要小于白天;同时,夜间对流趋于减弱。
8. 结论
1) 21a大风呈显著增多趋势,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以4月和7月为高发期,有明显的日变化,多出现在白天到上半夜。
2) 一天中大风出现次数不同;风速越大次数越少,17~18 m/s风速最多,19 m/s及以上风速迅速减少;西北风发生次数最多占23.3%,与跑道夹角70˚~90˚的风向占13%左右。
3) 伴随的灾害性天气主要为沙尘、雷暴、飑线和强降水,春天沙尘频次最高,夏天雷暴频次最高。
4) 大风主要有冷锋大风、气旋大风、冷锋和气旋结合大风、雷暴大风和台风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