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针对终身学习,则要重点抓住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通过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事业,明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印发的诸多政策文件均对老年教育作出了决策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了“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当前,伴随着全球老龄化浪潮,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1] 。
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积极老龄化的一种表现,本文基于CGSS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2021的数据,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样本,考察个体认知能力、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是否为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合国家政策与实际情况,以期理解老年人自主参与终身学习的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可持续性建议。
2. 文献回顾
近年来,学界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度越愈渐增加,同时关注到老年教育的途径除了通过开放机构进行学习外,更多有老年人通过自主学习意识参与远程教育、社区教育或是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等来进行学习。在CNKI上搜索主题为“老年学习”的北大核心与CSSCI文章,总共仅出现221篇,整体研究量较少,且该领域中的权威认知不足。“学习”是更强调主动性的一种行为,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的行为应从老年人自身、政府、教育机构及社区得到重视,助力构建好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影响因素时,均运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种方法,探究的对象是不同层次的老年人群。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分类标准,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关于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影响因素的多种观点,这些观点为老年人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建议。如胡杨名,林慧(2022) [2] 从积极老龄化角度出发,主要从健康,保障和社会参与3个方面分析影响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因素,并建议丰富社会活动和互联网教育,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积极融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社会。李宗华等(2011) [3] 分析了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参与意愿,得出文化程度,年龄,性别以及社区组织活动频率等因素对老年人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个人特征变量中是否参加过社区活动以及是否有良好的社团组织是影响老年人参与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学者张晓、许玲等(2019) [4] 等构建了一个老年人自我导向学习的框架,该框架涵盖了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社会交互环境四个方面,旨在帮助老年学习者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这些理论观点都强调了老年学习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老年学习者不仅是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人,更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改变生活态度,实现了终身学习对人生发展的推动作用 [5] 。老年人群体的自主参与学习意愿和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相互影响,因此研究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影响因素对于积极推动老年人参与全面终身学习体系、响应终身学习政策、促进老年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终身学习的视角来探讨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目前,国外关于老年自主学习意愿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多,而针对我国老年群体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通过筛选出CGSS2021调查数据中的3342名60岁以上老年人(样本>=60岁)来进行相关研究,分别从个体认知能力、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即个体、社会、社区等三个方面探究其是否能对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行为的产生显著影响。
3.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和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样本选取CGSS2021数据(即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从CSGS2021数据中运用SPSS20.0软件来筛选老年人样本,根据现行标准,在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的人群则可以划分为老年人群体,在软件中选择个案,通过设置“出生年份<=1963”得出新的数据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样本共为3342份。整体人口特征如表中所展示,男性1597人,女性1745人;在学历上,小学及以下频数为1717,所占百分比51.376%,初高中/职高/中专所占百分比43.627%;大专/本科所占百分比4.877%;研究生及以上频数为4,所占百分比0.12%。其中小学及以下(51.376%)最高,研究生及以上(0.12%)最低;在政治面貌上,共产党员人数为512,所占百分比15.32%;非共产党员的人数为2830人,比例为84.64%;在户口性质上,居委会所占百分比51.257%;村委会所占百分比48.743%。
老年人个人的自评幸福与健康状况也从表1可以了解到整体情况,在3342份样本中自认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的老年人为2952人,占比达到了88%,我国老年人的幸福度是在不断增长的;在自评健康状况中,认为身体“好”“很好”“非常好”的老年人仅为430人,占比13%,有约87%的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不高。接下来通过问题“在过去一年中,您是否经常在您的空闲时间学习充电?”了解老年人一年内自主参与学习的频率,“从不”的频数为2024,所占百分比60.563%;“很少”频数为603,所占百分比18.043%;“有时”频数为334,所占百分比9.994%;“经常”频数为260,所占百分比7.78%;“非常频繁”频数为116,所占百分比3.471%;从该题回答情况可以了解到老年人群体在自主学习充电的行为频率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见表1)。

Table 1. Overall sample characteristics
表1. 总体样本特征
3.2. 变量说明
3.2.1. 因变量
本研究将老年群体主动参与“学习充电”作为因变量,CGSS调查了老年群体在过去一年的空闲时间里进行学习充电的频率。本文将“在过去一年中,您是否经常在您的空闲时间学习充电?”设定为被解释变量。将“是否参与学习充电”设定为二分类离散型变量,主要考察老年人的自主参与学习的意愿;将“从不”“很少”“有时”“不知道”合并为“基本不参与”,将“经常”“非常频繁”合并为“会主动参与”两类变量。前者赋值为“0”,后者赋值为“1”(见表2)。

Table 2. Basic summary of ordered categorical dependent variables
表2. 有序分类因变量基本汇总
3.2.2. 自变量
自变量中包含个体、社会、社区三个方面。个体认知能力用问卷中A49~A52题来表示;社会保障用问卷中A61“您目前是否参加了以下社会保障项目”中的四个小题来表示。居住环境选取环境模块下的E36题“在您家周围一公里(步行约15分钟)范围内的情况,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下面的说法?”
3.2.3. 控制变量
主要包括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即性别、受教育程度、户籍状况、政治面貌等,以及老年人的幸福与健康状况,包括自评幸福感及自评健康状况。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CGSS2021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频数分析,了解样本中老年人群体的基本特征。其次,本研究将因变量过去一年中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充电的情况划分为“基本不参与”和“会主动参与”划为二分类变量,因此本研究运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究老年人个体认知能力、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同主动参与学习充电行为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影响作用。
4. 实证研究
有序逻辑回归结果
模型一为基本模型,只加入了性别、户籍情况、政治面貌、最高教育程度、自评幸福感、自评健康状况等控制变量;模型二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变量个体认知能力;模型三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社会保障这一自变量形成的;模型四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居住环境这一变量,模型五为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同时加入个体认知能力、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这三个自变量。所有模型的显著性都通过了检验,说明建立的有序逻辑回归模型是有效的(见表3)。

Table 3.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表3. 有序逻辑回归结果
注:***、**、*分别代表1%、5%、10%的显著性水平。
模型一是将多个控制变量加入到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中形成的,分析其与老年人群体是否主动参与学习的关系。据表3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户籍情况对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具有显著影响,政治面貌、自评幸福感与自评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从性别来看,男性比女性老年人主会更多地去主动参与学习;在最高受教育程度的结果来看,基于最高教育程度为大专或本科的变量,显著性P值为0.000***,水平上呈现显著性,表示其对是否参与学习会产生显著性影响,以及OR值为2.312,意味着最高教育程度为大专或本科每增加一个单位,是否参与学习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等级的概率增加了131.244%。而最高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显著性P值为0.000***,水平上呈现显著性,OR值为0.289,意味着最高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每增加一个单位,是否参与学习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等级的概率减少了71.117%,整体来说学历更高的老年人对于自主参与学习的意愿是更为积极的,但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其基础性学习需求往往已经在未进入老年阶段就得以满足,因此在此积极自主参与学习的行为并不明显;从户籍情况来看,居住于农村的老年人与是否主动参与学习呈现负相关,可一定程度上说明相较于农村老年人,城市中的老年人更有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意愿。
模型二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将自变量个体认知能力置入进模型当中。有序逻辑回归数据表明,个体认知能力这一自变量对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存在显著影响(P = 0.015**),回归系数为0.049,说明两者间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个体认知能力,显著性P值为0.015**,因此个体认知能力对是否参与学习会产生显著性影响,OR值为1.051,可以判断个体认知能力每增加一个单位,是否参与学习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等级的概率增加了5.053%。
模型三也是在模型一基础上加进了社会保障这一自变量。通过数据结果,可以看到性别、受教育程度、户籍情况这些控制变量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仍具有显著影响;自变量社会保障参保情况对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暂未发现显著影响作用。
模型四在模型一的基础上纳入了居住环境这一自变量。结果显示居住环境的显著性P值为0.003***,水平上呈现显著性,则居住环境对是否参与学习会产生显著性影响,其中OR值为0.592,意味着居住环境每增加一个单位,是否参与学习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等级的概率减少了40.788%。可以初步判断在不同的居住环境当中,如果有适合体育锻炼的地方,有更新鲜的蔬果选择,有足够的公共教育设施且生活条件安全,邻里相处和睦,老年人则会对居住环境满意度更高,这类的老年人群体相较居住满意度低的老年人群体更愿意主动出门或利用信息技术来参与学习充电,充实生活、提升自身的意愿更为积极。
最后模型五加入了所有的控制变量及自变量,包括自评幸福与健康状况、性别、最高受教育程度、户籍状况、政治面貌、个体认知能力、社会保障和居住满意度。首先根据似然比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显著性P值0.000***,水平上呈现显著性,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在前面模型涉及的控制变量及自变量对老年人是否主动参与学习的显著性并没有明显变化。可以预想的是,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其实会以满足休闲娱乐需求为主要目的,或是表现为一种补偿性心理而进行学习,但已不是在探索更多的生存技能和实用技术 [6] ,故此在本次研究中,老年人自评幸福和健康状况、社会保障参保情况与是否自主参与学习尚未体现出显著性。总体来看,本研究与现有研究结果结论基本一致,2003年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一项调研报告中指出老年学习突出特点是低龄、健康、文化水平高等 [7] ,学者李琦、王颖(2021) [8] 在研究中论证了老年人参与学习是其自身特征、认知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本研究选取的自变量对老年人是否主动参与学习中的影响作用是基本一致的,本研究根据现有数据了解到,人口特征(性别、最高受教育程度、户籍情况等)、个体认知能力及居住环境满意度对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见表3)。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CGSS2021年数据,对于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与我国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基本了解到我国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的意愿与频率仍较低。老年人因自身健康状态、身体素质、心理防御等内部因素制约,极大地对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的意愿及行动产生了阻碍 [9] ,老年人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难被调动。老年人自主参与学习的其次,我国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影响因素表现在人口特征、个体认知能力、居住环境三个方面。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状况影响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的意愿;个体认知能力和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群体自主参与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整体来说,男性、居住在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在个体认知上普通话和英语掌握的水平更高,对居住环境满意度较高的老年人群体是有更大的概率去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
5.2. 研究启示
首先应针对性地关注不同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多元化老年人学习渠道。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其次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教育模式,包括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健全相关制度规范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在推进老年学习的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那些具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群体,如随迁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农村老人等,以提高老年教育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10] ,从而增强老年教育的公正性和效能。再次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为了激发老年人群体的自主学习热情,社会和社区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内容,以满足不同特征的老年人的需求。
最后应积极落实老年教育的普惠性发展,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在当今强调终身学习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创造一个鼓励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从长远来看,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力度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开展各类活动以提高老年人自主学习的参与度。在确保老年人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应特别关注他们在文化、健康、兴趣和社交等方面对老年教育的需求。为了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应建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老年教育体系,政府应当制定全面的普惠政策,并积极宣传政策内容,激发他们的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以鼓励更多的老年人自觉加入终身学习的行列。同时需要结合老年人群体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和调整老年教育学习点,深入到街道和社区,提高老年教育地点的普惠性,以确保更多老年人群体能够平等地参与学习。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攀升,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老年教育的应有价值,填补终身教育的短板,推动老龄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学的完善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