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宣传思想工作指以政治宣传为主导和核心,围绕决定重大问题、事件和形势变化,引导社会各界用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推动全民族精神文明提升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一种信息传播过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导向性、教育性等多重功能,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航天企业与航天人才不懈追求的梦想,探索具有航天企业特色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既对于引领航天科技工作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引领航天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2. 新时代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现状及实践困境
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背景之下,理论界对于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竞相涌现,逐年上升,为航天企业开展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但在路径创新、价值探寻等层面有待强化。与此同时,新时代航天企业在加强宣传思想过程中已形成诸多有益探索,但仍面临多重困境亟待解决。
2.1. 新时代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截至2023年7月,共得到有效文献1139篇,包括期刊论文1061篇,会议成果19篇,报纸文章58篇,学位论文1篇。从发文趋势来看,理论界针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如图1所示)。聚焦提供企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方略,例如有学者以青年为对象,针对宣传思想工作话语面向的自我革新展开论述 [1] ,亦有学者从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五个层面进行分析 [2] 等。但在现有成果中,针对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仅有8篇,且多以宣传思想工作场域变化为思路,探讨航天企业在全媒体发展、数字化传播进程中如何转型,有待从价值、路径等层面进行拓展研究。
2.2. 新时代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困境
笔者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样本,利用文件收集、实地访谈等方式展开专题调研。研究发现,

Figure 1. Annual trend of publication on the theme of “Corporate propaganda ideological work”
图1.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主题发表年度趋势
在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中仍存在两大共性问题。首先,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日臻完善但专业度有待增强。新时代十年来,航天企业集团公司多次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但在队伍建设方面,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岗位专业人员依然不足,且一人兼多岗等现象普遍存在,受评职晋升、人员替换等问题影响,骨干人员流失、“青黄不接”现象已初步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常抓不懈但创新性有待增进。多数企业已打破传统“理论灌输”模式,逐步适应传播途径与工具迭代,能够统筹报、网、新媒体等多个宣传平台,在理论学习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等环节实现突破性进展。但部分工作者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时对于新技术、新媒体领域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及时拓展传播途径。一项有关新时代航天企业思想引领实践路径的实证分析中发现,“29.09%的受访者认为教育手段缺乏创新,新媒体、视频教学等多种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3]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参与理论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旨在归纳探析新时代新征程航天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3. 新时代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1 + N”创新模式探索
与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模式不同,“1 + N”模式的宣传矩阵旨在形成具有航天特色的企业宣传品牌。“1”指以党的科学理论学习教育为重点,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是航天企业开展宣传工作的“根”与“魂”航天企业要始终立足这一核心内容,将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作为重中之重。“N”指宣传思想工作的平台、队伍、形式、环境等多重构成要素,其功能为“1”的内容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持续推动航天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新时代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1 + N”创新模式即围绕学习贯彻党的科学理论,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建设输送情理兼具、特色鲜明的理论素材、利用数字技术逐步拓展宣传思想工作阵地等多种形式,在企业内部迅速掀起“学理论、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热潮。
3.1. 立足“1”的内容: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核心素材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在于“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其中,“举旗帜”是开展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与首要方向。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将广大干部职工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上。
3.1.1.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4] 唯物史观认为,科学的、彻底的理论可以作为“精神武器”,通过掌握群众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5] ,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新时代航天企业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有益于呈现其凝聚、激励功能,是把牢政治方向、夯实群众基础、凝聚发展共识的必然要求。传统模式中,难以避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时从文本到文本、从文件到文件的僵化步骤。在“1 + N”创新模式中,以培养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研究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开展系统化理论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宣传思想队伍,将外部培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岗位工作人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筑牢广大员工的理想信念之基。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使广大员工明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企业新阶段的战略计划、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主旨等内容,进一步强化角色认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重大决策和部署中,把干事创业的动力聚集到加快航天企业发展建设这一任务上来,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3.1.2. 深挖航天特色铸就企业之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在国家大的战略布局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航天强国意义重大。加快建设航天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立足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时代诉求,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1 + N”创新模式中,除通过理论教育、理论宣传、理论学习等方式提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之外,还将进一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航天精神等诸多内容内化为思想认同与理论认同,使其能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将科学理论转化为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和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勇于创新突破的自觉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人才基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人才力量。
3.2. 凝聚“N”的合力:驱动多重要素实现同频共振
重视宣传思想工作,要在旗帜引领的基础上,切实把宣传建设、力量协同、方法创新等重大问题抓稳,凝聚起推进新时代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
3.2.1. 以人为本:精心锻造宣传思想人才队伍
传统宣传思想工作人才建设中由于专业人才不足、人才理论素养不高经常导致理论宣传“不精”“不深”等问题。因而,在“1 + N”的创新模式中以引育并举为出发点,着力打造“专兼结合”、政治过硬、与全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新时代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一是强化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升。通过专家讲学、技能交流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于新领域新知识进行理论普及和技能教学,根据工作者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分层分类灵活地调控教育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二是聚焦对青年宣传人才的培训管理。青年人才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相关人才制定相应管理计划与合理培养标准,优化队伍年轻人员占比,培育大批优秀的青年宣传思想文化人才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为推动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青春动能。三是突出人才储备前瞻性。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6] ,根据新时代航天企业对宣传思想人才的多样化、专业化需求广开渠道引智,提升企业引育人才的积极性。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制定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引育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人才引育年度目标任务,通过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带动整体队伍建设,从而实现队伍数量与质量跃升。
3.2.2. 因时而进:数字赋能宣传思想方式方法
传统宣传思想工作在载体、平台、手段使用中缺乏创新,新媒体、视频教学等多种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运用不足。但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相关技术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之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在与时俱进中拓宽宣传思想工作的场域空间,使工作的途径更多元、内容更生动,奋力开辟航天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一是创新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坚持和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宣传思想常态化发展。突破传统理论教育、理论培训方式,与时代发展接轨。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借助移动传播、可视化呈现特征,打造企业宣传“爆款”内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系列报道、在线访谈、互动分享等形式丰富宣传思想途径。二是加深对科学理论的宣传阐释。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在企业宣传版面发布理论创新成果,专题专栏呈现金句解读,集聚经典著作电子版、微党课视频等内容,为员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表达方式的创新和转变,与时俱进创新和转化语言表达方式,让受众易于接受,乐于分享。探索宣传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弘扬航天精神,将其融入企业员工教育过程,加强员工对老一辈航天人、老一辈企业家爱国情怀与奋斗意志的赓续传承。深化与兄弟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依托党建联建,探索合作新起点,结合航天事业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特点策划推出精品课程,形成联动宣传思想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