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增强现实(AR)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文化和创意产业中。AR技术通过将数字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为用户创造了一个既真实又虚拟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使得文化遗产和景点得以重新定义和再次呈现。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古老运河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然而,如何将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之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始终是业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此外,为了使文创产品更具吸引力和市场价值,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
2. AR技术与文创产品的结合
2.1. AR技术简介
增强现实(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像机影像的位置和角度并添加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真实世界中看到虚拟信息的技术 [1] 。与虚拟现实(VR)不同,AR并不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而是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的内容,为用户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2] 。
2.2. 京杭大运河文创产品现状
随着消费者对于文化和创意内容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文创产品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体创业者涉足这个领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创意产品。相关调研显示有游客认为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创新性不足、价格过高、实用性不强 [3] 。随着AR技术的进步和文创市场的扩大,大运河AR文创产品可以用AR技术为契机更好的迎合未来市场。
2.3. AR技术在文创中的应用案例
AR技术与文创产业的结合,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在古迹或历史文化景区,通过AR技术可以模拟古代的场景和人物,让游客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在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团队的研究下,“数字圆明园”能够利用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不破坏现存遗址的基础上,全方位再现圆明园的历史风貌,游客可以在遗址地通过手持设备还原圆明园的昔日盛况 [4] ;一些儿童图书和教育材料通过AR技术,可以使图书中的角色或场景“活”起来,为孩子们提供更为生动的学习体验,让AR科普读物不仅带有技术的色彩,还有读物作为书籍最纯粹的颜色,让读物中充满快乐的种子 [5] ;现代艺术馆和博物馆使用AR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深入的艺术解读,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动态地展示展品信息,启发参观者的观察与思考,使参观者在交流互动中加深记忆,实现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
3. 京杭大运河文创产品的设计
3.1. 京杭大运河的文化特色和城市IP设计
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更是一条充满了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文化长廊”。运河文化是由沿线的各个运河城市共同缔造和积淀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景点都深深地承载了运河的文化印记和历史记忆。如图1所示,设计的出发点是从这些景点中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运河景观节点,进一步提炼它们的独特特征,将复杂的运河景观“化繁为简”。如图2所示,如这些精炼后的文化元素汇集起来,便组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城市IP,共同形成了一条独具魅力的数字运河文化带。

Figure 1. 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and shaping the landscape of some canals and the urban IP of Hangzhou on the Beijing-Hangzhou Canal
图1. 部分运河景观提炼造型过程和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市IP
3.2. AR在大运河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
京杭大运河中的每个城市IP不仅仅是一个硬件产品,它还同时担任着“印章”的角色。这些印章在底部拥有独特的图案,这些图案抽象地刻画了运河的走势和各个景观节点,好似一种现代的运河“图腾”。这种设计赋予了文创产品一种神秘的魅力。以杭州城市IP为例,其底部刻有特色的图案。当这一图案被盖印下来,它能够被AR摄像头捕捉并识别,进而与AR软件《AR运河记忆》相互结合,为用户带来AR的沉浸式体验。

Figure 2. Urban IP building digital canal cultural belt
图2. 城市IP构建数字运河文化带

Figure 3. AR virtual canal city layout and AR basic gaming
图3. AR虚拟运河城市版图和AR基础玩法
《AR运河记忆》是基于Unity3D和Vuforia开发的。Unity游戏引擎由Unity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它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支持多平台的游戏引擎 [6] 。Vuforia则是Unity中制作AR应用的主要插件。如图3展示的是城市IP与AR玩法的结合:用户只需通过AR摄像头扫描运河“图腾”,屏幕上便会呈现一个更为宏大和丰富的虚拟运河城市版图。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来放大、缩小或查看细节,为用户带来一种与运河城市互动的有趣体验。
除了这种基础的AR体验,如图4展示,用户还可以在浏览模式中体验到AR的3D模型动画,直观地感受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沿着运河发展的古镇和村落因为运河运输而逐渐繁荣,旧的建筑逐渐消失,新的建筑则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这种变化更为明显。这种设计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体验到运河城市的历史变迁和运河带来的繁荣。

(a) 浏览模式感受城市动态发展
(b) 用户在博物馆通过纸质门票体验AR互动
(c) 探索模式
Figure 4. AR interaction in different modes
图4. 不同模式下的AR互动
4. 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4.1. 纸质博物馆门票盖章的策略
在现代高度数字化的背景下,纸质门票仍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情感连结和珍藏价值。京杭大运河的AR体验与纸质门票的盖章策略的结合,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这样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增加游客的互动体验,也有望提高文创产品的商业吸引力。
在与运河文化相关的博物馆,可以设置纸质博物馆门票盖章的策略。如图5所示,游客在购票时即可获得这样的纸质门票。门票上印有安装《AR运河记忆》APP的二维码,与此同时,留有专门的盖章区域。在博物馆的主要展区,设有打卡盖章服务,通过设计问答奖励机制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博物馆鼓励游客完成门票上的全部盖章,以此为契机提供更丰富的AR体验。如图4所示,当游客在门票上收集到1/4的印章后,他们可以利用AR技术体验到单独的虚拟运河景观。当所有印章都收集齐全时,游客可获得特别奖励,一个精美的运河模型小船,或是购买硬件的优惠券。搭载了《AR运河记忆》APP的这艘小船在AR模式下,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小游戏体验:模拟小船在运河中的航行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体验者需要将小船恰当的控制以避免其碰到两侧的障碍物。
此外,游客还可通过《AR运河记忆》APP在线购买10个主要运河城市的特色印章。每一个城市印章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独特的AR虚拟城市版图。与传统的文创产品相比,这种创新的方法使游客可以通过纸质门票以较低的成本初次体验到APP的魅力,随后通过新颖、有趣的AR体验来激发他们购买实体印章的欲望。随着APP的不断更新,已购买的硬件产品也能为用户带来更多丰富的AR互动体验。

Figure 5. Users experience AR interaction through paper tickets in a museum
图5. 用户在博物馆通过纸质门票体验AR互动
4.2. 硬件配套产品的营销策略
在当今的AR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硬件产品的营销策略显得尤为关键。为了确保京杭大运河的AR文创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以下是我们为硬件配套产品规划的一些关键营销策略:
1) 体验先行:首先,在各大旅游景点、博物馆或者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体验亭,让游客能够免费或低价体验硬件产品,并直接感受到AR技术为传统旅游带来的创新。这不仅可以为产品创造口碑,还能够激发潜在用户的购买欲望。
2) 套餐推广:推出与纸质博物馆门票结合的套餐,让游客在购买门票的同时可以以优惠价格购买硬件产品。这种捆绑营销策略既可以提高硬件产品的销量,也能进一步推广AR体验。
3) 持续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迭代硬件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可以推出与当地文化、节日或事件相关的限定版硬件,以吸引收藏家和忠实粉丝的关注,还可以结合《AR运河记忆》推出运河故事相关的小游戏,软硬件结合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运河文化。
4) 线上社区建设:《AR运河记忆》中有线上社区,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AR体验和故事。这不仅可以增强用户的归属感,还能通过社区口碑进一步推广产品。
5) 合作与联动:与旅游机构、学校或其他文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广硬件产品。例如,可以与学校合作,在历史或地理课程中使用AR硬件产品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体验京杭大运河的文化历史。
5. 结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R技术已从科技圈的边缘逐渐走向大众视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方式。从AR技术与文创产品的结合,到京杭大运河的文化特色,再到具体的设计应用,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每一个环节,纸质博物馆门票的盖章策略以及硬件配套产品的营销策略都是基于对目标用户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旨在创造出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产品。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和策略,能够使京杭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同时,这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展示了技术与文化如何完美结合的无限可能。
注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