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指在40岁以前发生的,以月经不正常、月经稀发等症状为主,连续两次检查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 25 IU∙L−1 (间隔4 w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1]。我国POI女性发病率为1%~5% [2],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指数性翻倍[3]。相较于自然绝经女性,长期处于低雌激素状态的POI患者易出现血管收缩症状、骨质疏松、心血管问题及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这些不仅对身心健康构成负面影响,还显著增加了不孕的风险。POI在中医范畴内涵盖月经异常(如月经先期、后期、量少、闭经)、以及生育障碍等多种症状。吴克明教授从事结合妇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近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POI伴随不孕症患者的实践经验。认为“肾精亏虚,天癸早衰”为其根本病机,并提出“治病求本,守治则而调方”的原则和“补益肾精、活血化瘀”的根本治疗策略,屡见成效。我有幸跟随他学习并随诊,现将他的经验概述如下。
2. 病因病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4]。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吴师认为肾藏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先天之精藏于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故肾精亏虚、天癸早竭是卵巢早衰的根本原因,故主张治疗时应以补肾为主。如果肾气充足,月经就会准时到来,但如果肾气不足,就会使血液的生化失去来源,冲任不畅,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肾与肝同根,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温养肾中之阴血,进而推动冲任之间的气血循环转化成女性特有的经血。如果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亏虚,则会出现经量过少,闭经等症状。气血的生化,除了需要先天的滋养之外,还需要后天的脾胃来帮助,脾胃和肝经结合,生出乳汁,也可以和肾中的先天精气一起,形成月经。故本病发病之本在于肾气亏虚,经血无源,加之肝郁脾虚,更致后天滋养无源的同时外生他邪,进一步加重卵巢功能的损伤。
3. 治疗特色
3.1. 明确疾病诊断及分期治疗
吴教授强调,将西医诊断工具与中医的四诊法(望、闻、问、切)相结合,对于准确诊断卵巢功能衰退类疾病至关重要。查明其因、正确认识疾病所处阶段及预后转归,尽量避免误诊误判。吴医生根据严重程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卵巢功能衰退分为四个阶段:卵巢储备下降阶段(DOR)、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阶段(POI)、卵巢早衰阶段(POF)和早发绝经。其中对POI又分为早期和晚期,认为若POI患者月经周期较规律,雌激素不是很低患者又未出现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当FSH水平超过25 U/L时,建议在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并进行全面病情评估后,采用中成药及中药如新加苁蓉菟丝子汤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补肾益精、养血活血,旨在提升卵巢功能。同时,强烈建议患者积极筹备生育计划。而对于已经达到卵巢功能减退晚期的POF患者,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一般会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并辅以中药,并进行肝、肾的凝血功能检测,以期能够迅速解决更年期综合征,降低病人的精神压力,改善生殖萎缩和心血管疾病。
3.2. 以新加苁蓉菟丝子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
吴教授以“肾气亏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补肾益精、养血活血”为治疗大法,以明代医家武之望的《济阴纲目》“苁蓉菟丝丸”和卓雨农的《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苁蓉菟丝丸”为基础,基于40年的临床经验,创制新加苁蓉菟丝汤,本方在临床上对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以及不孕不育等病症展现显著价值。成分包括菟丝子、肉苁蓉、黄精、淫羊藿、覆盆子、山茱萸、熟地黄、当归、泽兰、乌药、山药及枸杞子。其中菟丝子、肉苁蓉、黄精、淫羊藿、熟地、覆盆子不仅可以补肾益精,同时已被证实可通过多种细胞通路,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活性氧成分,抑制氧化应激,增强细胞内抗氧化活性,促进大鼠卵泡发育、升高雌激素水平,改善生殖功能[5]。而当归[6]、泽兰[7]、乌药[8]除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等功效外,被证实还可改善脂质过氧化物堆积,促进卵巢微环境的稳定,有助于恢复卵巢功能。吴教授灵活运用此方,若胸闷胀痛、乳房胀痛,并伴有弦脉者,加香附、木香以疏肝理气,缓解经期疼痛;如经色晦暗,腹痛夹有血块,则多因胞宫瘀阻而致,可加蒲黄、五灵脂等活血化瘀;如果出现腰膝酸软、耳鸣、潮热汗出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肾阴虚、肾气虚所致,加用盐杜仲、知母、盐黄柏;中药汤剂与中成药交替使用,既符合慢性病“丸药缓图”的理念,更便于患者稍长时间坚持服药,因此,吴师常选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为主,与通脉大生片/定坤丹/加味逍遥丸/益血生胶囊等中成药两两相配服用。
3.3. 重视情志因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吴教授强调,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考虑情绪因素和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正如《傅青主女科》言:“妇人有怀抱素恶不能生子者,人以为天心厌之也,谁知是肝气郁结乎女子”。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女子之身以肝为根本,其主要职责是调节血液循环和情绪疏泄。若肝脏郁结不畅,便会导致气滞血行不畅,从而引起血瘀的症状。在临床上,这种情况经常可见,患者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易怒暴躁等情感障碍。因此,在面临这类问题时,吴老不仅仅关注于询问患者近期的情绪状态,还会仔细观察她们的面部表情和言语表达,这些都是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信息。在治疗方法上,吴教授强调要针对肝郁气滞的病因进行调理。他常常使用能够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的药物来调和体内的气血,如香附、木香、柴胡等药,吴教授在治疗妇科疾病时,不仅仅依靠传统的中药治疗,更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他相信,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外卖盒、收据小票以及常用的指甲油、香水及一些清洁产品中含有的邻苯二甲酸酯都会降低卵子之质量,损害卵巢功能。有的病人因为饮食不当,喜欢吃辛辣肥甘的食物,从而伤了脾胃,积湿为痰,或者是缺少锻炼,忧思劳累,起居无常,损耗肝肾精气,造成气机紊乱,阴阳失衡,从而引起妇科病。所以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类疾病也有很大的帮助。
4. 典型病案
刘某,女,27岁,已婚。初诊(2019-12-24):主诉:“未避孕未孕1+年,发现卵巢功能明显下降5+月”。孕产史:G0。该患者14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6-7/25-33d;LMP:12.10~8天净,量偏少,色偏深,无血块,经期腰酸,余(-); PMP:11.17~6天净,量偏少,余同上。2019-12-13查抗缪勒氏管激素(AMH):0.11 ng/mL,促卵泡生成素(FSH):50.4 mlU/mL,黄体生成素(LH):24.77 mlU/mL,雌激素(E2):18.64 pg/mL,孕酮(P):0.5 ng/mL。西医诊断:1) 原发不孕;2) POI;中医诊断:天癸早竭?辨证论治:肾精亏虚–治以补肾益精养血。处理:1) 予杞菊地黄丸4瓶(A) + 定坤丹3瓶(B) + 益血生3瓶(C),AB/AC每日交替服用,每日2~3次;2) 中药自备(外院已购);3) 嘱患者4周后复诊查饿血激素+B超+查肝、肾、凝血功。
二诊(2020-05-26):(未按要求复诊)。LMP:5.24~至今,量偏少,色偏深,无血块,经期腰酸,无血块,无经前乳房胀满等不适。白带量可,色清稀,无异味、瘙痒。平素情绪状态欠佳,易怒,纳眠可,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脉弦有力。2020-05-12:FSH:49.36 MIU/mL、LH:31.98 MIU/mL、E2:59.57 pg/mL、P:0.45 ng/mL、肝肾功、凝血未见明显异常。2020-05-26 (阴超检查):子宫前后径3.5 cm,单层内膜厚度0.15 cm,肌层内回声均匀,右侧卵巢2.0 × 1.3 × 1.0 cm,左侧卵巢1.9 × 1.4 × 1.1 cm,左右两侧各有2~3枚小卵泡,右侧最大的大约0.5 × 0.3 cm。诊断:1) 原发不孕;2) 卵巢早衰(早期反复)。辨证:肾虚血瘀。治以补肾益精、养血活血。处方:新加苁蓉菟丝子汤(肉苁蓉15 g、盐大菟丝子20 g、盐覆盆子15 g、当归10 g、淫羊藿15 g、制黄精15 g、鸡血藤20 g、乌药15 g、泽兰15 g、山药15 g、熟地黄10 g、山萸肉15 g、枸杞子15 g) 7付(加水久煎3次,分6次2日1剂,每日3次)。同时予以中成药杞菊地黄丸(A) + 定坤丹(B) + 益血生(C),AB、AC每日换服,嘱患者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三诊(2020-06-30):LMP 6.17~7天净,量中,色红,无血块,腰酸较前减轻。2020-06-30:E2:256 pg/mL、P:1.25 ng/mL、HCG:<0.1 mIU/mL;2020-6-30阴超:子宫前后径4.0 cm,内膜厚度为0.6 cm (单层),在宫腔内发现一个大小约为1.5 × 0.3 cm的稍强回声区。右侧卵巢可见最大卵泡,直径约1.7 × 1.6 cm,其余未见异常。建议继续使用新加苁蓉菟丝子汤治疗,并指导患者自行监测排卵并试孕,一周后进行孕三项检查以及FSH检测。
四诊(2020-7-28):LMP 7.15~6天净,量中,色红,无血块,经前轻微乳胀,2020-7-11:FSH:2.3 mIU/mL、E2:478.7 pg/mL、P:11.33 ng/mL、HCG:<0.1 mIU/mL;2020-7-28我院B超:子宫内膜厚0.5 cm(单层),右卵巢探及最大卵泡约2.5 × 1.9 cm,余(-);诊断:1) 原发不孕;2) 卵巢恢复排卵。嘱患者继续口服杞菊地黄丸(A) + 定坤丹(B) + 益血生(C),AB、AC每日换服,右卵巢见大卵泡,嘱患者同房试孕,下周日早上查孕三项;
五诊(2020-08-20),患者自诉停经37天,LMP:7.15~6天净,量中,色红,无血块,经前轻微乳胀,孕三项:E2:264 pg/mL、P:0.16 ng/mL、HCG:<0.1 mIU/mL;中药守方不变,嘱患者自购排卵试纸同时监测卵泡,见优势大卵泡时同房试孕,同房后一周查孕三项;
六诊(2020-09-14):月经周期第21天。LMP:8.24~6天净,量中,色红,夹少许血块,经前乳房胀痛;2020-09-14我院孕三项:E2:159 pg/mL、P:11.5 ng/mL、HCG:5.95 mIU/mL;2020-09-14我院B超:子宫4.8 × 4.6 × 4.4 cm,子宫内膜厚0.7 cm (单层),宫颈2.5 cm,积液1.1 cm。右卵巢2.4 × 1.8 × 1.3 cm,左卵巢显示欠佳。诊断:早早孕?予以地屈孕酮10 mg bid、维生素E 0.1保胎治疗、继服叶酸;后嘱患者定期监测孕三项,注意休息、保暖,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半周后早上查P、HCG;
七诊(09-22),P:22.2 ng/mL、HCG:504 mIU/mL;
八诊(09-30):停经37天。今日查血:319 pg/mL、P:26.3 ng/mL、HCG:17272 mIU/mL;
九诊(2020-10-12):停经49天。查血:E2:1668.000 pg/mL、P:20.30、HCG:92361;B超提示子宫大小7.4 × 6.3 × 6.0 cm,宫腔内发现一3.2 × 2.1 cm的孕囊,其中可见长约0.6 cm的胚胎芽,并且已检测到胎心搏动。宫颈前后直径为2.9 cm,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诊断:1) 宫内早孕——单活胎(孕酮较低),2) POI临床治愈;处理:予地屈孕酮10 mg bid、黄体酮40 mg qd、自备维生素E、叶酸;嘱患者后定期复查孕三项直至12周后于产科建卡;
此后患者回原住地定期复查孕三项调整常规保胎药剂量继服,直至孕12周后于产科建卡。后通过电话随访,患者于2021年5月足月顺产一健康男婴。
5. 诊疗思路分析
患者首次就诊主诉“未避孕未孕1+年,发现卵衰5+月”,有强烈生育需求,月经周期以往较为规律。初次检查显示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升高,而抗缪勒管激素(AMH)和雌二醇(E2)则下降,基于患者的年龄,吴师判断为POI的早期阶段,建议谨慎采用激素替代疗法,通过全面评估病情后,采用中药“新加苁蓉菟丝子汤”配合适宜的中成药,旨在补肾益精、养血活血,以期改善卵巢功能。经过第三次和第四次诊疗,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卵巢可见一个约1.7 × 1.6 cm的大卵泡,这表明卵巢功能可能正在恢复。因此,建议再次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并强调持续治疗的重要性。五诊时中药守方不变,嘱患者自购排卵试纸同时监测卵泡,见优势大卵泡时同房试孕,同房后一周查孕三项;六诊时患者的血液HCG检测结果显示为妊娠状态,然而激素检查显示孕酮水平偏低。此后患者回原住地定期复查孕三项调整常规保胎药剂量继服,直至孕12周后于产科建卡。后通过电话随访,患者于2021年5月足月顺产一健康男婴。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调治是一个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于未生育女性,严重其工作质量。西医治疗POI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但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罹患乳腺肿瘤、血栓栓塞性疾病、妇科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的风险[9]。吴克明教授提出,卵巢功能低下的主要病机均为肾精亏虚、天癸早竭、冲任虚损、瘀血阻滞,在临床上对其进行治疗时,要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早进行干预,早期可以中药治疗,不要着急使用激素代替,如果到了后期,已经发展到POF或者是过早绝经,在排除禁忌症后,可以使用激素替代结合中药进行治疗。还要注意多做运动,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卵巢的功能恢复。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