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模式的创新已成为提升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3]。在此背景下,各类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其中,BOPPPS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和系统化的结构化教学方法,因其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已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 [5]。
BOPPPS教学模式起源于北美,其核心环节包括引入(Bridge-in)、目标设定(Objectives)、课前评估(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课后评估(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这些环节的设计旨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系统化的结构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实际应用能力[6]。该模式的广泛应用表明其在医学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但具体应用情况仍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计量学,即对书面出版物的统计分析,是评估研究趋势、量化科学产出、确定特定领域内关键研究主题和影响力研究的有力工具[7]。CiteSpace作为一种文献计量学工具,可以帮助揭示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和知识结构[8]。为了全面了解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为进一步的教学模式优化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医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2. 资料与方法
2.1. 检索策略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来源,文献检索时间为2024年8月16日,在高级检索中以检索式(篇关摘 = “BOPPPS”OR“BOPPPS教学”OR“BOPPPS模式”)进行精确检索,发表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4年7月31日。学科范围限定为“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语言为“中文”,文献类型为“学术期刊”。由2名独立作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核对。排除标准为:① 重复发表的文献;② 学位论文、报纸、图书、会议、专利等非学术期刊文献;③ 不能获取全文的文献;④ 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献。共检索到824篇相关文献,排除学位论文5篇、会议文章16篇、研究成果1项以及与主题不相符文献8篇,最终纳入794篇符合条件的文献。
2.2. 文献数据提取与评价
将纳入文献的题录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download_.txt格式保存,应用CiteSpace软件(6.2.R7版本)进行数据转换及综合分析。参数设置如下: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至2024年7月,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作者、机构、关键词,作者和机构分析时阈值设置为Top N = 50,即每个时间切片中提取前50个频次最高的节点。关键词分析时筛选标准设置为g指数(k = 25)。
对所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绘制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知识图谱。网络图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线数量代表联系程度。聚类图谱中聚类模块Q > 0.3,认为该算法下的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 > 0.5,表明得出的聚类内连接紧密,聚类间边界清晰[9] [10]。突现图谱中Strength表示强度大小,红色部分表示突现时间。此外,利用Excel 2019 (微软,雷德蒙,华盛顿,美国)对年发文量进行了统计和可视化分析。
3. 结果
3.1.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年发文量分析
本研究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794篇,我国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图1展示了2015~2024年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年发文量的趋势。实线表示每年的实际发文数量,虚线表示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的趋势线,用以预测未来发文量的变化趋势。趋势线方程为y = 4.2662x2 − 17202x + 2E+07,决定系数R2 = 0.9826,表明模型与观察数据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数据表明,从2015年到2023年,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020年之后,发文量迅速增加。趋势线拟合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热度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攀升。这一趋势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考,显示出该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Figure 1. Trend analysis of annual publication volume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图1.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年发文量趋势分析
3.2.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发文作者分析
(A)
(B)
Figure 2. Author collaboration network (A) and author cluster map (B)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图2.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作者合作网络图(A)和作者聚类图(B)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每个节点代表了不同的作者,节点的大小提示该作者发文量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些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得到2874个节点、648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6 (图2(A))。发文量 ≥ 4篇的作者有17位,王志萍发文量最多(6篇),主要研究方向为BOPPPS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其次为李甜(5篇),杨静、李娟、邓海霞、赵越、张云萍等15人均发表4篇。在作者间合作强度方面,王莉(21)参与的合作最多,主要研究领域为BOPPPS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其次是张玲(19)、王志萍(19)和杨静(18)。作者聚类分析(图2(B))显示,虽然研究者数量较多,但仅形成了5个较大聚类(#0实习护生#1内经选读#2自我导向学习#3教学效果#4口腔组织病理学),同一聚类内作者研究领域类似,如王莉与杨静均在#0聚类内,表明她们的研究领域与实习护生相关,另外部分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但没有形成大的聚类。综上,该领域研究的作者数量较多,但不同作者的发文量相对于论文总量占比都较小,研究较为分散。
3.3.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发文机构分析
2015年以来,国内共有938个机构参与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构成了498次合作。根据不同机构的发文量及合作关系,构建了机构合作网络图(图3),网络密度为0.0011。发文量 > 5篇的机构有7个,分别为广西中医药大学(19篇)、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10篇)、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9篇)、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篇)、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院(6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6篇)、江苏护理职业学院(6篇)。开展合作最多的机构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眼科(8),其次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7)。由机构合作网络图可以看出,各机构之间在该领域合作相对较少,多以独立机构或内部合作为主。
Figure 3.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network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图3.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机构合作网络图
3.4.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3.4.1. 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被引文献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列举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前10位高被引文献(表1)。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发表于2017年,探讨了BOPPPS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探索,已被引用78次。从研究内容上来看,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涉及BOPPPS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西医诊断学、肿瘤科临床带教微课、社区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神经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西医内科学、循证医学、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这些文献表明,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影响。
Table 1. Top 10 most cited publica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表1.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前10位高被引文献
题目 |
发表时间 |
被引次数 |
杂志 |
第一作者 |
BOPPPS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探索[4] |
2017 |
78 |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
高烨 |
BOPPPS教学法在西医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11] |
2016 |
75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沈旭君 |
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肿瘤科临床带教微课程体系建设及应用[12] |
2016 |
65 |
中国护理管理 |
丁轩 |
基于e-教学平台的BOPPPS模型用于社区护理学教学[13] |
2018 |
60 |
护理学杂志 |
薛俊琳 |
BOPPPS联合情景模拟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14] |
2021 |
59 |
护理学杂志 |
冯玉 |
情景案例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5] |
2019 |
56 |
解放军护理杂志 |
石莉红 |
BOPPPS教学模型在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16] |
2020 |
54 |
护理研究 |
谭杨波 |
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17] |
2017 |
51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沈旭君 |
BOPPPS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18] |
2019 |
49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马彬 |
BOPPPS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设计[19] |
2015 |
46 |
教育教学论坛 |
何昱 |
3.4.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中节点的大小代表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而节点之间的连接线则表示了这些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共现关系。本研究得到242个节点、61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211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临床教学、雨课堂等关键词在网络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反映了这些主题在该领域研究中的重要性。此外,图中还展示了线上教学、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微课、思维导图、情景模拟等关键词的紧密连接,这表明BOPPPS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与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等宏观主题有着密切联系,还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越高,表明这一主题在该领域越热门,表2列举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领域出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前10位的关键词。“教学模式”以68次的高频次和0.44的中介中心性位居首位,“教学改革”紧随其后,频次为59次,中介中心性为0.24,表明其在医学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总体而言,这些高频次和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揭示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多维度应用和核心研究方向。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图4.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Table 2. Top 10 keywords in frequency and central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表2.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领域出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前10位的关键词
排序 |
关键词 |
频次 |
排序 |
关键词 |
中介中心性 |
1 |
教学模式 |
68 |
1 |
教学模式 |
0.44 |
2 |
教学改革 |
59 |
2 |
教学改革 |
0.24 |
3 |
教学设计 |
56 |
3 |
教学设计 |
0.21 |
4 |
课程思政 |
44 |
4 |
临床教学 |
0.16 |
5 |
临床教学 |
37 |
5 |
线上教学 |
0.15 |
6 |
雨课堂 |
36 |
6 |
雨课堂 |
0.14 |
7 |
教学效果 |
33 |
7 |
教学效果 |
0.12 |
8 |
教学方法 |
30 |
8 |
教学方法 |
0.11 |
9 |
线上教学 |
29 |
9 |
课程思政 |
0.10 |
10 |
教学 |
25 |
10 |
教学 |
0.08 |
3.4.3. 关键词聚类分析
采用对数似然比(likelihood rate, LLR)聚类算法,最终得到9个聚类,聚类模块Q = 0.4643 > 0.3,认为该算法下的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 = 0.8047 > 0.5,表明得出的聚类内连接紧密,聚类间边界清晰。图5(A)展示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词聚类图谱,每个聚类代表了研究的不同主题领域。“#0临床教学”为最大的聚类,含有32个关键词,包括护理教育、手术室、神经外科、临床实践、儿科教育等。其次是“#1教学改革”和“#2教学模式”,分别含有31个和29个关键词。“#1教学改革”“#2教学模式”“#4教学方法”“#5教学设计”“#6教学效果”从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等宏观角度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领域,“#0临床教学”“#3微课”“#7线上教学”“#8药理学”则分别代表了BOPPPS教学模式在不同医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些聚类展示了该模式在教学设计、实施、效果评估等多个环节的广泛应用。图5(B)展示了上述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图,进一步揭示了各个主题领域的研究演变过程。图中可以看到,早期研究集中在“教学设计”和“临床教学”等基础领域,随后逐渐扩展到“线上教学”“雨课堂”等应用领域。特别是在2020年后,“课程思政”“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政策相关的关键词开始频繁出现,表明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应对新兴教学需求中的适应性和发展趋势。整体来看,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清晰地展示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
(A)
(B)
Figure 5. Keyword cluster map (A) and keyword cluster timeline (B)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图5.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词聚类图谱(A)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B)
3.4.4.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图谱可以反映某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并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图6展示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词突现图谱,反映了2015年至2024年研究热点的变化。根据图中数据,“教学设计”在2015年开始突现,并持续到2021年,具有较强的突现强度(3.22),表明在这一时期内该主题得到了广泛关注。类似地,“课堂教学”在2019年至2021年突现强度达到了3.72,是这段时间内最为显著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时间序列上看,2020年起“线上教学”成为了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4.45),反映了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BOPPPS教学模式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研究显著增加。最近的突现关键词包括“护理教学”“本科生”、“线上线下”、“云班课”等(2022年至2024年),这些词反映了当前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教育模式的转变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混合式学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Figure 6. Keyword burst map of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ducation
图6.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词突现图谱
4. 讨论
本研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而为探究该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BOPPPS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献数量自2020年以来显著增加,表明医学教育领域对这一模式的关注和认可度不断提升。其次,虽然广西中医药大学在BOPPPS模式的研究中发文最多,但相关机构间的合作相对较少,作者间的合作网络较为分散,这反映了在研究合作和资源共享方面仍需要加强。最后,研究热点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还扩展到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云班课等新兴主题,表明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4.1.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热点分析
4.1.1.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实践中具有独特优势且应用广泛
BOPPPS模式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教学需求,并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BOPPPS教学模式相关研究不仅涉及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等宏观角度,而且在临床教学、护理教学、课程思政等不同医学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这充分体现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具有显著的适应性。与此同时,多项研究[5] [20] [21]表明BOPPPS模式通过结构化的教学流程和形成性评估机制,不但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知识掌握水平,而且在个性化和自主学习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这也是其在医学教育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BOPPPS模式的核心在于其系统化的结构设计,前期的目标设定和课前评估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参与式学习则能帮助学术认识到短板,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技能;课后评估和总结环节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掌握情况,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此外,BOPPPS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参与式学习和形成性评估,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进度调整学习策略,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并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4.1.2. BOPPPS教学模式可以与在线及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整合
在线平台的使用使得BOPPPS模式能够实现更为灵活的教学安排和即时的学习反馈,这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冠疫情期间,BOPPPS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在线教学,并在疫情后继续得到推广,同时产生了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新兴教学模式,这表明其在应对教学挑战中的有效性[22] [23]。温赫玲等人[24]将109名接受心血管专科培训的护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BOPPPS结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的学习模式,另一组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的学习模式,所有参与者均接受培训并完成课程前、后的测验,结果显示BOPPPS结合CBL显著提高了护理学生的心电图解读能力,优于传统的LBL。此外,BOPPPS教学模式还可以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微格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整合,促进混合式学习模式更加多样化[25] [26]。BOPPPS模式与CBL结合,可以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PBL结合,能够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与微格教学结合,则有助于细化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提升教学质量。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法整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教学策略。
4.1.3. BOPPPS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推进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对教育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其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和形成性评估机制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BOPPPS模式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并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林敏琳等人[27]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将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理学教学,结果显示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创新。随着“新医科”理念的提出,医学教育正逐步向跨学科整合、课程创新和综合素质提升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郭鹏威等人[28]的研究表明,在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见习中,基于BOPPPS的教学设计有效支持了课程创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与综合素质。同时,郑晓丹等人[29]探讨了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与BOPPPS模式的结合,发现这种整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在口腔正畸学的学习成效,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4.2.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BOPPPS模式在医学教育中表现出色,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BOPPPS模式可能受到资源限制的影响,例如师资培训不足和技术支持不够,这些挑战可能限制了BOPPPS模式在某些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其次,虽然BOPPPS模式在结构化教学和形成性评估方面表现出色,但过程相对复杂,在某些医学教育领域,其适用性和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混合教学”和“精准教学”等新兴理念与BOPPPS模式的整合研究逐渐增多。未来研究可探索以下方向:(1) 教学模式整合:将BOPPPS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有效结合,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增强教学效果;(2) 个体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更精准的教学支持;(3) 技术创新的应用: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BOPPPS模式,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30];(4) 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倡导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以促进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为BOPPPS模式的推广提供更坚实的实践基础,推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5. 结论
综上所述,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价值和适应性。研究热点分析显示,BOPPPS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临床教学、在线学习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教学模式整合、技术融合以及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并加强机构和作者之间的合作,以推动BOPPPS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通过不断探索和优化,BOPPPS教学模式有望在新时代医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学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