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驱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Driven by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DOI: 10.12677/ecl.2025.1441051, PDF, HTML, XML,   
作者: 董週棋: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电子商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E-Commerc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摘要: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着力点。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兴的商业模式,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广阔的行业前景,其优化创新与转型升级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本文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与显著特征,探讨其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并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背景,提出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策略,旨在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行业力量。
Abstract: As a concentrated manifestation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new era,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have become an intrinsic requirement and a key focu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commerce, as an emerging business model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has demonstrated strong developmental vitality and broad industry prospects. Its optimization,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ing role of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s and salient features of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explores the intern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e-commerce, and propose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e aim is to build a core competitive edge that is adapted to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mmerce industry, and to contribute industry strength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文章引用:董週棋. 新质生产力驱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4): 1624-1629.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41051

1. 引言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竞争加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重大挑战在当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1],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随后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3]。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正深刻重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已然成为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电子商务是生发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商业模式,这种新兴业态的产生正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现。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虽已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但仍面临物流成本高昂、同质化竞争激烈、技术迭代压力大等现实挑战与转型难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依托新质生产力驱动电子商务向高质量方向转型升级,成为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命题。本文试图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及显著特质,深度挖掘新质生产力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耦合联系,进而提出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现实参考。

2.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及显著特质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承继与创新。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这也就意味着,生产力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4]。而新质生产力正是顺应数字时代科技发展要求而产生的生产力新形态,是指在科技创新资源转化、整合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生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是超越了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能源消耗的生产方式,摆脱了传统生产力增长路径,突出科技创新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更能体现融合交叉发展特征的新型生产力[5]

新质生产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创新性。不同于传统生产力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投入和规模的扩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实现生产效率的飞跃式提升。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的革新上,更体现在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以及管理理念的变革中。新质生产力强调知识的创造与应用,将智力资源作为生产的核心要素,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二是融合性。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跨越了行业与地域的界限,实现了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上,如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智能制造;还体现在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融合,如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的融合性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生产流程更加优化,从而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三是可持续性。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引下,新质生产力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它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绿色技术等手段,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和无害化。这种可持续性的特征使得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新质生产力还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开放性意味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理念,保持其活力与竞争力;共享性则体现在新质生产力通过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与利用的最大化。这些特征使得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好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融入全球生产力发展大潮。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具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优势。具体而言,着眼于经济学领域,生产要素、生产组织形态、产业体系与技术创新等主要因素的变革构成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其中,生产要素是生产的基础[6],生产组织形态影响资源配置与生产效率[7],产业体系反映产业结构和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关系[8],技术创新则是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9],四者都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今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其首先会提高生产要素质量,进而优化生产组织形态,还能促进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并推动技术创新发展,进而呈现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3. 新质生产力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子商务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它们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正在塑造着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10]。电子商务依托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出契合社会需求的物质与精神产品,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数字生产力,不仅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增添产品附加价值,还能有效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全面彰显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质。从本质上讲,电子商务本身就可视作新质生产力的一种具体呈现形式,二者存在诸多内在耦合点,具体如下:第一,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与电子商务耦合的关键。新质生产力中的前沿技术与电子商务相互影响、深度融合。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电子商务发展,实现智能推荐商品、智能客服解答疑问、智能管理仓储等功能,显著提升了电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打造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购物环境。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为前沿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丰沃土壤。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海量的交易数据随之产生。这些数据涵盖消费者行为、市场动态等多维度信息,成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与迭代的宝贵资源。技术研发人员基于这些丰富的数据,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改进模型,推动技术的持续升级与创新,进而形成技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又反哺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循环。第二,模式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与电子商务耦合的桥梁。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模式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升级和转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在线交易和配送。这种模式的创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购物方式,也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电子商务还催生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给和消费者选择。第三,制度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与电子商务耦合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握时代潮流、尊重经济规律、结合中心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相应政策来推动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跃升[11],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扩散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例如,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激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保障创新成果得到合理回报;科学的产业政策能够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而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4.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4.1. 加强技术创新,构筑电子商务核心竞争力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构建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第一,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应当着眼于对技术研发的部门投入,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另一方面,积极与高校、政府以及其他企业研发部门展开广泛合作,以充分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知识与技术的互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12]。此外,企业应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将资金投入到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技术研发项目中。第二,构建数据分析体系。电子商务企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消费者偏好数据、市场发展趋势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挖掘潜在的商业机会。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提前备货,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周转率。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应当善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其作为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商品搜索、智能推荐、个性化定价等多个方面。同时,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构建弹性可扩展的电商系统,应对高峰期的流量压力,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2. 推动模式创新,拓展电子商务发展新边界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应关注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将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打造全新的购物体验。社交电商通过社交网络和口碑营销,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新热点。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资源和社交属性,进行商品推广和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社交电商还可以实现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分享,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其次,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为电子商务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布局跨境电商业务,优化跨境物流体系,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应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独特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计划,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最后,电子商务企业应关注如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等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共享经济通过共享闲置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消费成本。电子商务企业可以探索共享经济在电商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如共享仓储、共享物流等,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无人零售通过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购物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可以探索无人零售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4.3. 深化制度创新,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也面临着制度供给不足、市场秩序待规范等深层次问题。为此,亟需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构建适应新业态发展的治理体系。首先,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当前网络交易中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市场的健康发展,本质上反映出法律规制滞后于技术创新。政府应加强对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同时,政府还应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立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和快速响应机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主体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经营者资质全链可溯,明确平台、商户、消费者三方责任边界。其次,建立精准的政策扶持机制。针对中小电商企业融资难问题,可通过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可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其研发数字支付、智能物流等关键技术。此外,建立健全反馈沟通机制,收集企业实际需求,动态调整支持政策,确保政策措施与行业发展同步。具体而言,政府可以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孵化器,为电子商务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生态。最后,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速度,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4. 促进产业融合,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产业融合推动生产力的升级和转型。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应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实现协同发展。首先,电子商务企业应加强与制造业企业的合作,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方向转型。通过产销对接和协同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销售渠道支持,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定制化生产和柔性化生产。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应加强与农业、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的融合,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例如,电子商务企业可以与农业企业合作,推广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与文化企业合作,推广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模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旅游企业合作,推广在线旅游预订服务模式,提高旅游业的智能化水平。最后,电子商务企业还应加强与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的融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优化物流配送体系、提高支付结算效率等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4.5. 贯彻绿色理念,助力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应推广绿色包装和环保材料的使用,减少塑料垃圾和环境污染。通过优化包装设计、提高包装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可降解性等方式,电子商务企业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包装成本,还能增强物流效率,同时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此外,鼓励消费者参与包装回收与再利用活动,不仅能够提升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还能增强其参与度,形成企业与消费者共同促进绿色发展的良好循环。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应优化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能耗。通过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优化物流路线和配送方式等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能耗和排放。同时,优化物流路线与配送模式,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展开广泛合作,共同推广绿色物流理念与实践,推动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后,电子商务企业还应关注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器的能耗问题,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技术。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优化服务器配置和利用率等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排放、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与数据中心运营商合作,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共同推动电子商务的绿色发展。

4.6.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电子商务创新能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12]。电子商务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首先,电子商务企业应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开展技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等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帮助员工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趋势,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鼓励员工参与创新项目和创业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其次,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提高电子商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团队,为企业带来新的思维和技术资源。最后,电子商务企业还应关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来支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通过加强与海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广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培养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5. 结语

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入洞悉和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守正创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概念,成为指导全国发展实践的根本思想遵循。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于助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之上,探寻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子商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既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的实践载体,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迸发与涌流,又为电子商务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语境。

参考文献

[1] 周文, 许凌云. 论新质生产力: 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 改革, 2023(10): 1-13.
[2]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 人民日报, 2023-09-10(01).
[3]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 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23-09-09(01).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 张林, 蒲清平.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9(6): 137-148.
[6] 朱紫雯, 徐梦雨. 中国经济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首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 2019, 54(3): 194-198.
[7] 陈佳美. 组织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影响分析[J]. 经济学家, 2013(12): 36-41.
[8] 尹艳林. 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验、要求与任务[J]. 经济研究, 2023(8): 32-42.
[9] 任保平, 文丰安. 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 改革, 2018(4): 5-16.
[10] 谭颖. 电子商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4): 595-601.
[11] 魏崇辉.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J]. 理论与改革, 2023(6): 25-38.
[12] 人民网.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4/0301/c1003-40186428.html,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