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冠词误用研究
A Study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ticles’ Misuse
DOI: 10.12677/ml.2025.137745, PDF, HTML, XML,   
作者: 罗莉容: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初中英语冠词错误分析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Articles Error Analysis
摘要: 英语冠词虽然是一种虚词,但它却属于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众多难题之一。由于英语冠词本身复杂的语义功能和语用规则,对于母语中没有冠词的学习者而言,其学习和掌握一直是初中生的症结。本研究旨在分析初中生英语冠词使用中的高频错误,例如冠词遗漏、冗余和混用。本研究通过分析93篇学生作文语料,总结出了冠词误用的原因,并据此为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英语冠词教学建议,希望能帮助中学英语教师更有效地进行英语冠词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减少英语冠词使用错误。
Abstract: Although the English article is a kind of function word, it is one of the many difficult point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Due to the complex semantic functions and pragmatic rules of the English article itself, for learners whose native language does not have articles, its learning and mastery have always been a bottleneck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high-frequency errors in the use of English articles b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uch as omission, redundancy and misuse of artic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93 student composition corpora,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e misuse of articles and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uggestions for English articles to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hoping to help them teach English articles more effectively and thereby help students reduce errors in the use of English articles.
文章引用:罗莉容. 初中生英语冠词误用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5, 13(7): 584-59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5.137745

1. 引言

冠词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虚词,本身无意义,需要依附于其他词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冠词在句子中的使用却非常重要。冠词有三种,不定冠词a(n)、定冠词the以及零冠词(不使用冠词的情况)。虽然只有三种,它的用法十分复杂,一般用在名词或名词词组前,起指代或限定的作用。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冠词的使用上存在很多偏误,尤其是对于像初中生这种初次真正接触英语语法的学生来说,其错误使用率更甚。其中,最常见的是冠词的混用,遗漏和冗余。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冠词的定义

传统语法将冠词视为名词或名词短语的限定词,分为不定冠词(a/an)、定冠词(the)和零冠词(不使用冠词的情况)。在英语中冠词是置于名词之前说明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一种虚词。冠词也可以说是名词的一种标志,所以它不能离开名词而单独存在[1] (毛梅兰,2004)。

2.1.2. 冠词的功能

冠词不能独立存在于一个句子并充当某个句子成分,但当它与所修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一起时,则成立。郭奕勤(2002) [2]提出冠词是衔接语篇的手段之一,具有指称作用,包括内指和外指,冠词的使用与语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商云香(2018) [3]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冠词的类指用法,将可数名词的单数情况和复数情况,不可数名词与冠词连用表类指时做出了明确的区分。

2.1.3. 冠词误用分类

李景泉,蔡金亭(2001) [4]按冠词使用错误的特点可分三大种类:一是冠词省略错误,二是冠词冗余错误,三是冠词混用错误。Al-Mohanna (2014) [5]确定了六种类型的冠词使用错误:第一,学习者省略不定冠词“a”和不定冠词“an”错误;第二,学习者错误地在名词及形容词前面使用冠词;第三,学习者用不定冠词“a”和不定冠词“an”代替定冠词“the”;第四,学习者用定冠词“the”代替不定冠词“a”和不定冠词“an”;第五,学习者省略不定冠及定冠词的错误;第六,学习者在不可数名词之前冗余使用不定冠词“a”、“an”或使用定冠词“the”。Adhesion,Eid,Daya Ram Gaudel,Khalid M. Al-Zuoud (2017) [6]发现不定冠词的错误频率高于定冠词;不定冠词“a”的错误使用在写作文本中比不定冠词“an”的错误率更高。贺志宏(2020) [7]将冠词的误用分为三类:省略误用、多余误用和错误使用。

2.1.4. 错误的定义和分类

我们在学习一种新语言的过程中犯错不可避免的现象,实际上,错误贯穿于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戴炜栋,束定芳[8] (1994)将错误定义为“因为对某种语言规则的无知而出现的语言使用上的偏差”。Corder [9] (1967, 1985)将错误分为“error”和“mistake”,他将“错误”和“失误”与“能力”与“表现”联系起来。他认为错误是由缺乏能力导致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尚未掌握如何构建目标语言。而失误是由于表现不佳而非能力薄弱所致[10]

2.2. 理论基础

2.2.1. 概念迁移假说

概念迁移假说认为,母语中的概念知识和概念化方式会影响二语的理解与产出。它分为两个层面:概念迁移和概念化迁移。概念迁移是指母语中形成的概念直接影响二语概念的习得,比如汉语的“那”兼具定冠词和指示代词功能。概念化迁移是指母语的概念表征方式影响二语的语言表征策略比如汉语用光秃名词表类指[11] (刘秋芬,2020)。当母语与目标语的概念表征方式不同时,学习者可能将母语概念结构迁移到二语中。

2.2.2. 错误分析理论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学习过程产物,反映了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阶段性特征,是检验语言规则假设的必要手段。错误具有系统性,可归纳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12] (侯民吉,2011)。“错误分析”理论即研究者对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及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探索学习者造成该错误产生的具体原因,以进一步帮助学习者意识到目的语使用中出现的错误,同时也能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正确地指导。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文本分析的对象是重庆市万州区某初级中学中抽取的该校初三年级某两个班(共93人)一次随堂测验的英语写作文本的93份,通过整理发现有8份是无效文本,因此本研究的数据只在剩下的85份写作文本中进行统计。由于零冠词不方便统计,故本研究只讨论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3.2. 研究问题

通过阅读各方面文献以及本研究的需要,本研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 该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哪些类型的冠词使用错误?

2. 造成这些冠词使用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3.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冠词教学,提高学生对冠词使用的正确率?

3.3.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3.3.1. 文献综述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有关于初中生英语写作、冠词使用以及初中生冠词误用的相应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便有助于本研究的顺利有效进行。

3.3.2. 文本分析法

本研究基于所抽取的重庆市万州区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其中两个班级的一次随堂测验写作文本,基于错误分析理论分析其冠词错误使用情况。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1. 冠词实际使用次数统计

在所收集的文本中,学生们总共使用了冠词184次,其中,学生们共使用不定冠词a 153次、不定冠词an 3次、定冠词the 28次。

3.4.2. 冠词使用错误次数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incorrect Uses of articles

1. 冠词使用错误次数统计

类型

冠词遗漏

冠词冗余

冠词混用

共计

次数

68

10

5

83

百分比

81.92

12.04

6.04

45.10

表1可见,在冠词使用的三种错误中,冠词遗漏最多,冠词冗余其次,冠词混用是最少。由此可知,该班学生对使用冠词的意识不强。

1. 冠词遗漏错误

Table 2. Statistics of article omission errors

2. 冠词遗漏错误统计

类型

不定冠词a遗漏

不定冠词an遗漏

定冠词the遗漏

共计

次数

52

4

12

68

百分比

76.47

5.88

17.64

81.92

在此三种错误类型中,冠词遗漏错误共计68次。由表2可见,在学生的冠词遗漏错误类型中,学生犯得最多的不定冠词a遗漏,其次是定冠词the遗漏,最后是不定冠词an遗漏。

2. 冠词冗余错误

Table 3. Article redundancy errors

3. 冠词冗余错误

类型

不定冠词a冗余

不定冠词an冗余

定冠词the冗余

共计

次数

4

0

6

10

百分比

40

0

60

12.04

表3中数据可见,在冠词冗余错误中,定冠词the冗余最多,不定冠词a冗余其次,不定冠词an冗余在该班没有出现。

3. 冠词混用错误

在本研究中,冠词混用错误共记5次,主要分为六类。第一类错误标记为“a-an”是不定冠词a混用为不定冠词an;第二类错误标记为“an-a”,是不定冠词an混用为不定冠词a;第三类错误标记为“a-the”,是不定冠词a混用为定冠词the;第四类错误标记为“an-the”,是不定冠词an混用为定冠词the;第五类错误标记为“the-a”,是定冠词the混用为不定冠词a;第六类错误标记为“the-an”,是定冠词the混用为不定冠词an。

Table 4. Errors in the Misuse of articles

4. 冠词混用错误

类型

a-an

an-a

a-the

an-the

the-a

the-an

共计

次数

0

3

0

0

2

0

5

百分比

0

60

0

0

40

0

6.02

表4可见,在冠词冗余错误中,不定冠词an混用为不定冠词a的错误最为明显,其次是定冠词the混用为不定冠词a的错误。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结果分析

表1:冠词使用错误次数统计可见,该两班学生在冠词遗漏上的错误最突出,而在遗漏错误中,由表2:冠词遗漏错误统计可见,不定冠词a的遗漏错误是最多的,由于汉语中没有冠词,这导致学生对冠词使用的意识不够,所以在使用英语的时候很容易遗漏冠词;其次是冠词冗余错误,由表3:冠词冗余错误可见,学生在冠词冗余错误中,定冠词the的冗余错误是最多的,而且多为学生对于固定短语搭配掌握不够牢固所致,不定冠词冗余错误较少但也不可忽视,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可数名词单复数语法点认识不够深刻所致;由表4:冠词混用错误可见,学生冠词混用错误较少,主要是对特指和泛指的理解并没有很清楚,从而出现了将定冠词the误用为不定冠词a/an。

4.2. 错误成因分析

第一,学生出现冠词遗漏这一错误,闫丽莉(2003) [13]指出,该类型错误主要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它会随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熟悉程度增加而有所减少,甚至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出现。

第二,学生出现冠词冗余这一错误,闫丽莉(2003)提出中介语的不稳定性,即当学习者对某一规则似懂非懂时,学生会在冠词使用上时对时错,前后不一致。简单来说,对于定冠词the的冗余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英语中的某些固定搭配的模糊记忆;对于不定冠词冗余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英语可数名词单复数这一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

第三,学生出现冠词混用这一错误,闫丽莉(2003)提出中介语的系统性,即学习者在学习冠词的使用时,他们已经意识到英语里要用冠词,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时他们却出现冠词混用错误。这类错误则主要是语内错误,它是由目标语语言规则自身特征造成的错误,类似“一知半解”或“过度泛化”。

5. 教学建议

对于汉语为母语的英文学习者来说,冠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此,作为未来的中学英语教师,解决汉语为母语的英文学习者在冠词学习和运用上的问题刻不容缓。根据以上分析的关于初中生英语冠词的误用现象,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5.1. 正确利用母语迁移,减少写作中的冠词遗漏错误

“语言迁移”是指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不熟悉目标语的语法规则,下意识地用母语的语法规则来解决此类问题的现象。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共性有助于习得者的学习,反之,则会妨碍习得者对第二语言的认识[14] (王萍,2023)。因此,在进行冠词教学时,不仅要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更要着重消除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首先找出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共性,促进母语正迁移。汉语中虽然没有冠词,但是我们会通过“这个/那个”、“一种/一类”等表达指代,限定和类别的概念,这与英语冠词的核心功能存在语义关联,可以作为认知桥梁为学生搭建学习脚手架。比如将汉语中的类别词“一种/一类”类比英语冠词的泛指功能。例如:“A dog is a pet.”(狗是一种宠物。)。其次,将母语与目的语进行对比学习,转化负迁移的影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汉译英 + 改错”的组合练习。比如:请学生翻译我看见天上有月亮。学生可能会译为“I saw moon in the sky.”在改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这里的“月亮”表特指,强调冠词的必要性。

5.2. 冠词教学循序渐进,避免写作中的冠词冗余错误

首先,为学生建立冠词存在意识,先解决冠词“有没有”的问题。教师在进行首次冠词介绍时,可以给学生两个短句对比,如:“I have a book. (我有一本书)”;“The book is on the desk. (书在桌子上)”,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出英语冠词,让学生直观的发现,在英语中,名词前,尤其是单数可数名词前,常需要冠词“占位”。其次,在学生对冠词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英语冠词的语义差异,解决“用哪个”的问题。比如,可以为冠词加上功能标签,将冠词的功能和作用更清晰直接地展示给学生,例如:“a/an表示第一次出现的、泛指的单数可数名词”(如a dog, an apple);“the则指双方都知道的、特指的、唯一的‘限定词’”(如the dog (特指),the sun (唯一))。最后,呈现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实现从机械记忆到自由输出,解决“何时用”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先设置段落改错,如让学生互评,互相改同学作文中的冠词误用错误,并说明错误原因。再布置情境写作或自由对话练习,并强制使用冠词,比如,描述家庭合照。

5.3. 设计冠词针对性练习,冠词混用从易到难层层突破

首先,在学习冠词的初级阶段,可以制作“元音–辅音/独一无二类词–普通名词”分类转盘,帮助学生建议冠词使用快速反应机制,学生转动转盘后快速说出对应单词的冠词[15]。比如,转盘停在apple,学生需要说出an apple;停在sun,学生则需说出the sun。其次,在对冠词的基本用法有了清晰的界定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境填空题并进行翻译对比,更直接地帮助学生区分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比如:“中文:请给我一杯水。英文:Please give me ___ cup of water.”(a表数量)。“中文:请给我桌上的那杯水。英文:Please give me ___ cup of water on the table.”(the特指桌上那杯水)。最后,在冠词训练有了一定的输入后,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能自由输出的任务。比如:教师投影一张照片,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使用冠词来进行描述。

6. 结论

本研究对重庆市万州区某初级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冠词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冠词使用错误类型主要为遗漏、冗余和混用,其中遗漏错误最为突出(占81.92%),尤以不定冠词a的遗漏最多;冗余错误中定冠词the的冗余占比60%;混用错误较少,以不定冠词an与a、the与a的混用为主。通过分析学生冠词误用的成因,本研究还针对中学教师在进行冠词教学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教学中需利用母语正迁移、对比消除负迁移,循序渐进开展冠词教学,设计针对性练习等。本研究为初中英语冠词教学提供了实践参考,有助于提升学生冠词使用正确率。

参考文献

[1] 毛梅兰. 对英语冠词误用的考证[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8(11): 36-37.
[2] 郭奕勤. 结合语境语篇阐述冠词功能——评介《冠词》(《英语系列丛书之三》) [J]. 外语研究, 2002, 19(1): 76-79.
[3] 商云香. 论英语冠词的类指用法[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4): 202-203.
[4] 李景泉, 蔡金亭.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冠词误用现象——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4(6): 58-62.
[5] Alhaysony, M. (2012) An Analysis of Article Errors among Saudi Female EFL Students: A Case Study. Asian Social Science, 8, 55.
[6] Alhaisoni, E., Gaudel, D.R. and Al-Zuoud, K.M. (2017) Article Errors in the English Writing of Saudi EFL Preparatory Year Students. Advances in Language & Literary Studies, 8, 72.
[7] 贺志宏. 英语学习者冠词误用分析及解决策略[J]. 现代交际, 2020(14): 155-157.
[8] 戴炜栋, 束定芳.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4, 17(5): 1-7.
[9] Corder, S.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RA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5, 161-170.
[10] Corder, S.P. (1981)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刘秋芬. 中国学习者有定性表达的概念性迁移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2(1): 29-35.
[12] 侯民吉.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3): 159-162.
[13] 闫丽莉. 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初探——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5(3): 210-214.
[14] 王萍. 论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及其对策[J]. 品位·经典, 2023(20): 76-78.
[15] 刘秋芬. 母语迁移和普遍语法可及性视角下的二语冠词习得研究述评[C]//上海理工大学. 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5年第2期 总第2期). 上海: 上海理工大学, 2015: 39-5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