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碎片化、表层化、标签化的问题突出,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1]。而在一直以来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重教不重学,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2]。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无法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无法达成。
随着课改的深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使学生逐步构建起对单元主题的完整认知,促进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3]。相较于传统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为解决教学碎片化、单元教学目标缺乏、教学设计缺乏纲领性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法[4],是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5],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然而,在当前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文本解读存在不足、主题意义确立模糊,学习活动设计缺乏情境性、层次性、整体性以及单元结构化中的要素失衡[6]。一些教师对主题意义的提炼脱离语篇分析,所创设的单元学习活动或是缺乏关联性和整合性,或是与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及语言学习规律不吻合[5];对语篇研读不到位,单元教学无主线,所制定的单元教学目标缺乏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无法实现结构化知识的生成、迁移与创新[7]。种种问题之下,导致最终无法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于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学习过程,国内外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合英语课堂教学角度,笔者支持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深度参与学习过程,深入加工知识,灵活运用学科中心思想,积极建构知识体系,创造性地利用知识,最终实现深度学习体验和深度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8]。在此基础上,深度学习以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内化与交流六个特征以及与《新课标》契合的理念(深度学习是指学生有意义的、主动的学习,其核心特征是高阶思维,注重对人的培育) [9],为优化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方向。
因此,笔者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结合具体初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探讨如何结合深度学习,优化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提倡教师对教材等教学资源深入解读并结合学生需求,将碎片化的知识点纳入由单元主题统领、内容相互关联、逻辑清晰、完整、系统的教学单元,并从不同角度或深度对同一主题多元化解析[9]。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该整体把握单元内容,掌握单元核心要义,深度解析主题,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继而设计具体课时目标及探究活动。
初中学生能够获取、梳理文本显性信息,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却在对理解其深层含义上存在困难。因此,笔者将以译林版教材八年级Unit 3 A day out为例,结合具体课时教案,探究日常话题背后的深度。
2.1. 把握整体,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Unit 3 A day out这一单元指向“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的“旅游与跨文化沟通”,由7个板块组成,涉及不同类型语篇。
语篇是用来传递完整和连贯意义的语言单位,既有书面形式,也有口头形式,往往具有特定交际目的[10]。因此,笔者认为,该单元Study skills并不是语篇。Task分为Part A与Part B,Part A为日程表,Part B需要根据Part A补全内容,因此,笔者认为,Part B本身并非是语篇,但能够帮助学生产出语篇。
通过对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本单元内容围绕旅行展开。课程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11]。然而,一些教师却忽视了对“主题”意义的挖掘,忽视了引领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12]。深度学习避免知识的碎片化与孤立化,以知识间的关联来深化对该主题的理解与认识[9]。单元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具体语篇的教学为途径,落实在每一个课时的教学中[13]。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必须把握意义主线,注重各语篇之间的关联以及语篇主题上的深浅程度。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减少单纯学习语言而产生的枯燥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14]。
经过学情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对本单元的话题相对比较熟悉,能够简单的谈论相关话题。但,学生在用英语连贯地表达在某个景点中的所见所感及自己的日程安排等还相对较难。
基于上述内容及对本单元内容的整体解读,笔者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见表1),继而设计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一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描述如何选择旅行地点,谈论在旅行中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二是了解景点知识,交流分享曾经去过的国内外景点,说一说自己在景点中的所见所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多元文化。三是描述自己理想的周末安排,并写下周末安排日程表,感受生活的意义;写一封邀请信,邀请班级同学与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一同出游一天,并写明旅行中的日程安排。
这三个目标体现了“联想与结构”(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课堂知识联系等,逐步深化)、“本质与变式”(深度理解,表达了学生自己的观点)、“迁移与创造”(将所学运用到了真实情境中)以及“价值与评判”(发挥了学科育人价值)。
Table 1. Integrated content mapping for Unit 3: A day out
表1. Unit 3 A day out单元内容整合关联图
构建对旅行的认知、收获与未来规划 |
旅行的
基础认知 |
旅行从“小”开始(Comic strip);学会如何选择旅行地点(Part B-Integrated skills);在旅行中,要注意安全(Grammar)。 |
旅行的
体验与收获 |
了解旅行的景点知识(Part B-Welcome to the unit);了解旅行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art A-Welcome to the unit);在旅行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并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Reading) + Study skills。 |
旅行的
未来规划 |
合理规划行程,学会日程安排,如旅游日程安排等(Part A-Integrated skills) + Task。 |
2.2. 基于单元目标,设计具体课时目标及探究活动
深度学习的实现,要求对语篇进行深入研读。笔者将以本单元的Reading这个阅读语篇为例,探讨如何深入研读,并基于单元目标,如何设计具体的Reading部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这是一篇电子邮件,笔者将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出发,深入研读语篇内容。
What:本文是一封Linda写给父母关于世界公园之旅的电子邮件。该文介绍了Linda在旅行前所做的出行准备,旅行中参观世界标志性景点建筑,体验不同文化的经历以及旅行后的分享。
How:本文是一封电子邮件,按照旅行前、旅行中及旅行后的时间顺序展开。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记叙了Linda和八年一班的同学一起乘坐两小时的大巴去世界公园,路上交通拥挤,众人感到无聊;第二部分(第3~5段)记叙了Linda在世界公园的所见所闻,参观了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建筑的模型及欣赏了歌舞秀;第三部分(第6段)记叙了Linda在旅行结束后与父母的分享。重点词汇涉及旅游相关的词汇,如journey,sights等以及表达感受的词汇,如fine,boring等。句式涉及It takes/took sb. + 时间 + to do sth.,couldn’t wait to do sth.等。语法点涉及as…as同级比较结构以及反身代词的用法。
Why: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感受到在旅行中的美好意义,能够更加热爱生活、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能够直观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开拓国际视野,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尊重理解多元文化。
在“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这一阅读语篇的教学中,需要实现的单元目标是“旅行的体验与收获”。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因此,笔者不将其单列,而将其融合体现在教学目标中。
教学目标的确定还需要结合所设计的探究活动。上文提及深度学习的特征有“活动与体验”、“内化与交流”,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注重互动与交流,而非教师的“满堂灌”。
因此,笔者设计,在本节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 获取、梳理Linda此次世界公园之旅中旅行前、旅行中及旅行后的相关信息,找出并总结Linda此次世界公园之旅中对所见景点的描述以及旅游过程中的感受,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2) 运用所学语言来描述、阐释Linda在旅游过程中感受的变化及其原因;(3) 以Linda此次世界公园之旅中对所见景点的描述以及旅游过程中的感受的描述为例,基于自己曾经去过的国内外景点,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4) 在模拟辩论(Is this World Park worth visiting?)中,意识到模型不仅是缩小的建筑,更代表不同文化特征,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美美与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尊重理解多元文化。
通过这些目标,能够使学生学习与理解课文内容,应用与实践所学内容,并实现迁移与创新,促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难发现,深度学习确实与《新课标》的理念(学习活动观强调通过三类相互关联的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教学,分别为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及迁移创新类活动)契合。通过这些目标,学生可操作也可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到及时调整;教师可检查,可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诊断学生的学习,做到及时提供帮助与反馈。
2.3. 基于深度学习,设计具体教案
基于上述内容,笔者设计Reading部分一课时的具体教案,探讨如何基于深度学习设计具体教学过程。
(1) Pre-reading:
Step 1, Ss watch a short video about tourist attrac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s have a free talk about places of interest they have visited in a group. 利用视频,创设语境,激活学生的已知。
Step 2, Ss are directed to notice the title and brainstorm: How can you visit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主题。
(2) While-reading:
Step 3, 1st reading, Ss are asked to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read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en and where did Linda go? Who did Linda go with? How did Linda go there? 获取关于Linda旅游的相关基本信息。
Step 4, 2nd reading, Ss are asked to read it carefully again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 Did Linda feel happy all the time? Next, Ss are guided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of the feelings of Linda and the reasons. Then, Ss are supposed to discuss about the structure map in groups and someone will be invited. Then, T will show the structure map. 进一步梳理细节信息,获取关于Linda在世界公园中心情的变化及原因(旅行前、旅行中及旅行后的相关信息),进而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Step 5, 3rd reading, Ss are supposed to find out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places of interest and of the feelings in the World Park of Linda. Next, Ss are supposed to use what they’ve learne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changes in Linda’s feelings during her travels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m. Then, Ss are supposed to discuss about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places of interest they’ve visited and of the feelings in groups. Then, someone will be invited to share with the whole class. 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并总结Linda此次世界公园之旅中对所见及旅游过程中所感的描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来描述阐释Linda在旅游过程中感受的变化及其原因以及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对曾去过的国内外旅游景点的所见所感,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3) Post-reading:
Step 6, Ss are supposed to think that, there are only models of various attractions in the World Park, and is this World Park worth visiting? And Ss are assigned to the pro/con positions to take part in a mock debate. Then, T will do a summary and guide Ss to respect diverse cultures. 模拟辩论,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模型不仅是缩小的建筑,更是代表不同文化特征的媒介、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美美与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尊重理解多元文化。
(4) Homework:
Write an email to Linda, sharing your visit with a certain attraction. It must include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attraction and of your feelings, 60~100 words. 帮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语言技能的“写”。
3. 结语
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为优化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及方向。笔者以译林版教材八年级Unit 3 A day out为范式载体,探讨如何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融合深度学习六个特征(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内化与交流),把握单元整体、构建意义主线、挖掘日常话题深度以及确定具体课时目标和设计可操作可检查的具体探究活动等,优化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设计上的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