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与应用
Song Brocade Innovative Design in Fashion
DOI: 10.12677/arl.2025.14304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周姗姗, 朱雅倩, 孙志芹: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盐城
关键词: 宋锦图案现代服装设计创新Song Brocade Pattern Modern Clothing Design Innovate
摘要: 宋锦是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它质地柔软坚固、图案精美绝伦、耐磨并且可以反复洗涤,实用性强,因此在现代服装中拥有较广的适用面。本文从纹样创新、色彩提取、面料创新分析宋锦元素在现代服装上的创新应用,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分析设计方法,总结出宋锦在当代设计中所承担的重要地位。
Abstract: Song brocade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brocades in China. It has a soft and sturdy texture, exquisite patterns, and durability, and it can be washed repeatedly. It is highly practical and therefore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modern cloth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Song brocade elements in modern clot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ttern innovation, color extraction, and fabric innovation. Combining with my own creative practice, I analyze design methods and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Song brocade plays in contemporary design.
文章引用:周姗姗, 朱雅倩, 孙志芹. 宋锦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与应用[J]. 艺术研究快报, 2025, 14(3): 291-296.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5.143045

1. 宋锦的起源与发展

宋锦,是指宋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经线和彩纬同时显花的具有宋代典雅遗风花色的艺术风格的织锦,元、明、清三朝以后所形成的以经面斜纹作地,纬面斜纹显花的锦又称宋式锦、仿宋锦,但统称宋锦[1]。宋锦起源于宋代,主要产地是中国苏州,所以也被称为“苏州宋锦”。苏州宋锦是在唐代的蜀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2]。宋、元时期,为了使宫廷服饰和装帧的需求得到满足,宋锦得以发展。康熙、乾隆年代,由于装裱、装帧业的快速发展,宋锦形成了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繁荣时期。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其织造技艺于2006年选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2. 宋锦元素在现代服装上的创新应用

宋锦在现代服装上的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可以从色彩、面料、图案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出的新思路、新想法,而且需要经过设计、改进、完善的过程,才能取得新的设计效果。

2.1. 色彩的创新

传统宋锦古朴典雅,对于利用传统宋锦配色特点来追求中式典雅格调的现代服饰,应当注意遵循颜色与传统宋锦面料相互调和的原则,或者通过无彩色系列和传统宋锦的颜色对比,按照设计效果的实际要求做出相应的调节与修改。如,吴江市鼎盛丝绸文化有限公司打造的“上久楷”宋锦精品服饰中,将古典的民国旗袍改造成宋锦新中式风格旗袍;还有经过重新设计的宋锦婚服、晚礼服,以及新式西装等,这些宋锦服装色彩风格颇具现代性,和中国传统的宋锦服装设计相比有很大变化。尤其是色彩上从原来的高纯度、高色调改良成了现在灰色调,这种大胆尝试的服装创新与应用,也证实了苏州宋锦文化在逐步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

2.2. 面料的创新

传统宋锦的织物通常由精制的蚕丝所织造,其织造技法难度远远大于电脑平台操作键盘去控制电子织机的难度,并且现在能用传统的花楼木织机的纯手工艺人又非常少[4]。所以在现代生活中,需要运用新材质的织造,提高宋锦服装的适应性。如2014年APEC领导人欢迎宴会上,参与大会的各国家领导人在身穿宋锦服装,面料中加入了少量的羊毛纤维、富于色彩变化的纱线,既能体现丝绸服装的靓丽质感,又能适应北京11月份的气候,使其更为挺括、保暖、鲜亮。总体感觉上看上去气势恢宏,仪式感很强,展现了具有浓厚中国意蕴的衣着与服装,是宋锦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之一。

2.3. 图案的创新

宋锦传统的图案题材大多以几何纹为外部轮廓,八达晕、龟背纹、万字纹等纹样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强烈的节奏感。现代设计师则运用了中国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元素并加以创新改造,艺术作品区别于中国传统小型四方连续纹样的宋锦,但宋锦的基本结构、工艺及精致典雅的基本格调未曾改变。在“好客山东穿越中国”曾凤飞专场的华服发布会上,对提花式宋锦旗装面料进行了重新设计之后,将图案提取骨架简洁的设计运用在廓形简单利落的服饰中,节奏感非常鲜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师李薇不久前举行了一场极富“新东方意蕴”的高定大秀“锦瑟华年——李薇宋锦服装秀”,以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文化为基础,将宋锦运用到服装艺术作品中,推陈出新,将中国水墨韵味体现到宋锦图案中,打造了一场极富“新东方意蕴”的视觉盛宴。主题“锦瑟华年”的灵感来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寓意青春年华,也寄托着对宋锦服装秀美好时代的向往。此次宋锦服装秀,更加凸显了宋锦这一传统织造工艺在时尚领域的艺术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3. 宋锦在个人作品中的创新应用

3.1. 宋锦纹样的创新

创作灵感来自玉兔、立鸟和自然风景纹样进行衍生设计,三个系列服装的目标定位人群主要在22-28岁之间的青年人。图案总体上的特征主要给人以恬静幽美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宁静素雅、高贵的氛围,使服装能够达到古朴中透露出时尚的效果。

3.1.1. 玉兔纹样

传说玉兔居住在月宫里,于是人们就将玉兔作为月亮的象征,为玉兔的形象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兔纹通常以侧面的形象出现,具有毛发短而密集、耳朵长尾巴短小、体形娇小等形象特征,赋予兔子活泼可爱的形象,经常以团窠形式表现在织锦中(如图1),采用错落交替的设计方法,表现出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在色彩上选取了黄色、灰色等色系,黄色与灰色搭配,低调的灰色能够减少黄色的亮度,使整个系列看起来明亮又不失和谐,活泼而蕴含沉稳。将玉兔宋锦面料运用于服装的局部,或加上玉兔盘扣装饰,体现出典雅的美感。采用了不对称的手法,打破了中国传统服装的观念。

Figure 1. Jade rabbit pattern

1. 玉兔纹样创新

3.1.2. 立鸟纹样

选用的是一个商代的青铜器。一只青铜鸟立于铜花卉的果实上,鸟的头顶扬起着三支冠羽,冠羽之间都穿插着一条小孔,鸟的尾部上翘,从尾部羽毛向上向下各分为三组,像一只开了屏的孔雀。由这个青铜器文物元素,采用重新组合的方式,设计出新的纹样。

具体设计思路是首先提取铜神树枝头花蕾及立鸟的纹样线稿,在图案的配色上参考了传统宋锦面料——金地六合同春纹宋锦,提取了棕色、黄色、灰色等颜色。然后将提取的几种颜色填充到铜神树枝头花蕾及立鸟的纹样线稿上,将纹样做成对称纹样。传统纹样中的如意纹寓意着吉祥、称心、事事如意,在优美的形式之下饱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图案中还增加了祥云纹样,图案具有富贵吉祥、好运连连、祥瑞之云气的寓意,有着独具代表性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内容,还存在着生命力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3.1.3. 风景纹样

自然风景的题材选择,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情怀。将中国画中的自然风景纹样再创作应用于宋锦中,表达清新的自然风情。如虎年春晚中的《只此青绿》节目中,体现出人们对原画《千里江山图》的真实山水的生活向往追求,营造出一种意向氛围,展现出中国的山河之美和文化之美。自然风景给人以一种身心宁静、赏心悦目的感觉,风景纹样更趋向于清新脱俗,强调出平淡的自然之美。古代的风景纹样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古人向往田园山水的风光,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等方面压力大,自然风景的元素在服装中体现可以适当缓解压力,让人心情愉悦。把中国的丹青山水融入宋锦中,山水祥云都寓意着吉祥、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山水人家,将日常生活写照与自然风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透露出一种世外桃源的境界,表达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流露出东方美学特色。

3.2. 宋锦纹样创新在系列服装设计中的探索

根据前文图案的设计,结合当下服装流行趋势,思考宋锦创新纹样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营造新的时尚气息,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3.2.1. 宋锦在服装设计中的搭配技法

搭配技法在服装设计中占据重要位置,巧妙的搭配,能够提升设计的品味,彰显宋锦面料的特征。(如图2)所示,这一系列尝试对传统的旗袍进行改造,并且搭配上宋锦面料,展现出一种摩登风情。第一套女装运用奢华的皮草面料与宋锦面料相结合,在廓形的设计上加入新中式的元素,华贵而不失优雅的同时也顺应了现在的流行趋势;第二套运用了叠穿的设计手法。在运用宋锦面料制成的旗袍外面,搭配上一层透明的水光纱,让宋锦产生一种若隐若现的效果,为其增添含蓄的朦胧美;第三套运用了特殊的立体裁剪手法,在上半身中加入大胆的设计,打破衣服常规的对称形态。下半身的长裙整体开叉,用盘扣的形式将其扣合在一起。同时结合宋锦面料,展现含蓄的同时又不失华贵;第四套服装采用了立裁当中立体花纹的手法,将相对轻薄细锦面料,经过特殊的手缝技法,使其呈现出一朵朵立体的花纹。大胆的手法尝试也是对宋锦面料的又一次创新;第五套服装在廓型上,严格采用了不对称的形式,使其整体廓形更加有设计感。加入西方元素,结合旗袍的廓形。加入宋锦面料,在视觉上给人们较强的冲击感。

Figure 2. Personal creation I

2. 个人创作一

3.2.2. 宋锦在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提取

色彩的提取应用在服装设计中亦是重要环节,色彩搭配对服装的品质、服装风格起决定作用,而且色彩还起到协调着装者心情的作用,所以在色彩提取中,选取适合的色彩能够传递着装者的心情,体现服装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以这两个系列服装效果图来分析色彩的提取,第一系列的宋锦面料的原有底色是传统色米汤娇,考虑到服装的整个色系,将原有的宋锦底色米汤娇提高明度,暖黄色生机盎然,富有生命力。与酒红色结合,呈现一种优柔华贵的感觉。第二系列的设计仍然是运用了原色为传统颜色米汤娇的宋锦,结合藏青色,这次没有刻意的去提高亮度。将传统色系相结合给这次设计,提高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如图3所示。

Figure 3. Individual creation II

3. 个人创作二

3.2.3. 宋锦在服装设计中的比例设计

宋锦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广泛,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包括作为大面积应用、局部使用和细节点缀应用。由于宋锦面料的价格比较昂贵,在服装中常见的设计方法最多的就是宋锦的局部运用,这种手法可以节约成本,值得推广。宋锦的应用还可以在设计时选择人体的视觉上中心位置,从而构成了一种比较集中的装饰面,这种宋锦应用的方式不但适合高级成衣的设计需要,同时也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把宋锦用作服装上重点部位的点缀装饰,突出宋锦的独特性,同时在价位方面也具有优越性。

以个人创作二为例(如图3),尝试了将宋锦面料同民族服饰的设计相结合。灵感来源于湘西雨季——苗女伞下银冠折射的水光。这是一种灵动的美,运用在服装设计上让设计的整体看上去更加的有灵魂。这一系列当中有些服饰大面积运用到了宋锦面料,有些服饰局部运用到了宋锦面料。从左往右,依次来看,第一套服装将少量宋锦面料同其他面料进行拼接,运用玉兔纹样。制作而成一条百褶裙,穿叠在经过改良的凤尾马面裙之下;第二套服饰,在上装的选择上,整体运用了宋锦。宋锦面料的大面积使用使这一套服装看起来更加的华贵。夏装选用了苗族特殊的百褶,进行设计了一条裤子;第三套服装在外套上运用了局部的宋锦面料。通过和透明纱质面料的结合,大胆的创新设计,产生其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第四套服装在外套的选用上也是大面积运用了宋锦面料,结合经过苗冠流苏进行改造的流苏。使其产生一种更加灵动的效果;第五套服装也是相对少面积运用了宋锦,它更多的是对主体服装进行的一种陪衬效果。整套服装在外套上打破了常规的对称效果。在裤子上更是大胆的选用了马面裙进行改造。简单的内搭运用宋锦面料。少量的袒露,使其呈现出一种含蓄的感觉。

4. 结论

我国丝织工艺博大精深,宋锦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的一种象征,既是一种商品又是一种文化。当前,新国风服装备受欢迎,与时俱进的宋锦纹样被广泛运用到服装、配饰、箱包等产品中。虽然,在设计表达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在造型、色彩上单一化、设计手法同质化等,因此需要在设计表达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全新的拓展。即便对于同一个主题或者是同一个元素,也需尝试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创新设计,以提供丰富的设计路径。将宋锦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提高服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的意境美和文化内涵,对传统元素的创新既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设计实力,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时尚风貌。

基金项目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创作”(202410);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走进宋画——宋代服饰三维数字复原与创新设计基金项目”(2025377)。

参考文献

[1] 赵丰. 中国丝绸通史[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
[2] 吴玉青. 苏州宋锦的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成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 2013.
[3] 商大民, 熊丽珠. 执着追求: 宋锦传承与创新之路[J]. 江苏丝绸, 2014, 43(6): 7-9.
[4] 聂开伟. 传统宋锦面料开发的新思路[J]. 辽宁丝绸, 2015(4):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