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式探索中医药院校健康教育类别专业限选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的创新与实践
Exploring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Nutrition and Heal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Curriculum Teaching Based on ADDIE Learning Mode
DOI: 10.12677/ae.2025.1581627,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于 漫:辽宁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辽宁 沈阳;陈 峣, 隋国媛, 张艺馨, 任 航, 刘映杰, 王 梅*: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 沈阳
关键词: ADDIE学习模型课程思政营养与健康ADDIE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Nutrition and Health
摘要: 以营养与健康课程为例,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课程思政教学主线,以“全民健康、德才双修”为育人目标,顺应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行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确立“思政统领、医防结合、多元教学、德才双修、三全评价”课程思政改革目标,以搭建中西结合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双轨并行的新教学体系为目标,将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与多口径的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并整理形成思政案例库,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实践,借助ADDIE学习模型,实现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育人范式,进而提高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人才,促进中西医结合专业全面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Taking the nutrition and health course as an example, the main 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the educational goal is “national health and dual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and talent”. In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for “new medical” talents and keeping up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industry,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course is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medical prevention integration, diversified teaching, dual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and talent,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focus is on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system that combines Chinese and Western elements”,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and practical skill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system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deeply excavated and a case library is formed through a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approach. Teaching Innovation Reform Practice, Using ADDIE Learning model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alizing the “all staff full process all-round” education paradigm, and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ing high-level and high-quality composite applied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majo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文章引用:于漫, 陈峣, 隋国媛, 张艺馨, 任航, 刘映杰, 王梅. 基于ADDIE模式探索中医药院校健康教育类别专业限选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的创新与实践[J]. 教育进展, 2025, 15(8): 1661-166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81627

1. 引言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1]中明确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养成平衡膳食的习惯”。在此大背景下,营养卫生领域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必将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战略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营养与健康》是我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及护理学3大主干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是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治疗实践和食品营养的桥梁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有效巩固医学基础、提升学生合理膳食意识和完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是积极推广营养健康理念、发展健康产业、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中医药传统文化自信的主战场。ADDIE作为系统化设计教学模型,已经在我国教育教学多场景进行了深度的开展及融合,但已有研究多为理论探讨,缺乏系统性模型指导或多集中于必修课程,对选修课关注不够,并且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应用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课程应用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本研究将为后续同类教育改革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后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2.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中的意义阐释

(一) 政策需求激发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模式改革持续创新

1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反思教育意识形态属性与挖掘课程德育功能的一种新探索[3]。其本质是“育人”先“育德”,实现人才培养在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4]

2高等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有效途径

我国教育部在202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5]“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课程特点”。课程作为关键载体,打造出专业特色突出、思政融入全程自然,并且适用性广、形式多样且评价多元的优质课程体系,必将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探索热点[6] [7]

(二) 课程定位与专业发展需求激发课程思政创新动力

1课程具有自然科学属性与社会科学属性双重属性,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

该课程主要包括食物、营养、卫生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教学内容。课程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方面达到统一,是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治疗实践和食品营养的桥梁课程,在帮助学生巩固医学基础、提升合理膳食意识和完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8]

2课程主体知识框架结构比较类似,在思政内容和教学设计上具备一定的共通性和可移植性

结合教学团队在中医、中西医及护理等学科,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改革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发现,许多课程思政元素或内容能在不同课程间互通使用。在当前营养失衡导致慢性代谢疾病高发、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日益上升的状况下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9]

3专业特点与人才需求锚定课程整体改革方向

课程使命在于培养有爱国情怀并且具备优秀医学专业素质的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业人才,是积极推广营养健康理念、发展健康产业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于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提升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0]。由此可见,《营养与健康》课程具有构建课程思政模式的必要基础。

4提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始终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守正创新,在专业知识理解和技能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展爱党和爱国主义、职业素养提升、信念和科学精神等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教育学生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教学真实痛点问题思考

本课程面对的是已完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二年级的本科学生,此阶段学生智能、思维进一步成熟,求知欲旺,参与意识强。通过调查行业需求、调研兄弟院校和学生反馈,发现课程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一) 课程内容与临床、营养产业连接度低,教学内容偏重传授知识技能,高阶性内容设计不足,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生硬,跨学科知识应用与实践脱节,缺乏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培养

通识课学生的专业差异性大,部分学生专业认同度较低,对医学生就是临床治病的固有刻板印象较深,缺乏对营养健康现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认知[11]。教学内容缺乏高阶性内容设计,忽视学科交叉融合,因此,存在教学内容深度不够、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新医科人才、创新人才、大健康人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足。

(二) 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不充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能力较弱,探究性学习没有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知行合一的引领与提升不足

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课程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已落后于现代临床医学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将来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 评价体系单一,缺乏高阶评价与双向反思渠道,对学生能力思维与素质评价不足,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的闭环质量控制机制有待完善

传统以教材目录为线索线下教学,内容整合度较差,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学生获取知识碎片化、习惯死记硬背、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差,应变和综合分析问题较弱,难以解决生产实践的复杂问题,虽然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但无法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创新路径探索

基于以上痛点问题,在大健康、新医科及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探索,提出了如下几点创新实践路径:

(一) 细化课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课程需求

按照知识模块化进行教学内容重塑,录制短视频,重点突出“定制化”的教学资源及“差异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科研内容、社会实践、热点环境问题等融合,“同步化”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完成教学内容创新。

(二) 优化教学模式,探究式和个性化学习为主体,实现个性化与专业化融合培养

教学团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小组完成开放性综合作业,提高课程的挑战度;通过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策略共情化;通过动画库、科研案例库、课程思政案例库和线上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

(三) 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渠道反馈机制,多阶段跟踪调查,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

通过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考核知识;通过开放性大作业、综合性考试题目,专题研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考核能力;是通过课程思政小论文和多人参与的间接问卷,润物细无声地客观考核素养教育。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占30%,课程思政论文成绩占30%,教师问卷评价结果占20%,学生互评结果占20%,得到素养的评价结果。

5. ADDIE学习模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

(一) ADDIE模型的具体环节与优势探讨

ADDIE学习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在1975年与美国陆军合作的一个项目中首创的[12]。直到1995年ADDIE这个模型的缩略语才真正被广泛使用。这个模型是一种结构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包括ADDIE五个阶段,分别表示为:A-Analysis分析、D-Design设计、D-Develop开发、I-Implement实施、E-Evaluate评估。这种模型具有结构化优势,通过将“评价”环节贯通于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四个环节中,不仅可以倒逼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信息素养,促进教师课研水平的提升,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能让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任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过程“闭环”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 近年来ADDIE模型在国内教育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

ADDIE作为系统性教学设计框架,正与我国教育多领域研究深度融合,近年来尤其在数字化新兴技术领域、教师培训、职业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等多场景进行渗透,例如华中师范大学提出的“AI-ADDIE智慧课程开发框架”、周口师范团队构建的ADDIE生物学大概念教学模式、曲阜师范大学创新应用的“师德 + 能力”六个维度素养ADDIE模型等,但在中医药教育领域,尤其是选修课程中的应用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次教学改革,根据中西结合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分类管理,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实际教学环境,确定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资料的编写,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过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及反馈,并形成闭环,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三) 《营养与健康》课程思政ADDIE学习模型的设计与实施

1、A-Analysis分析: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及行业需求,构建“三个核心,五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夯实课程建设基础,革新教育服务需求,促进教学创新与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国家大健康战略政策指引下,结合最新的我国居民营养需求调查结果,以“价值统领、知识探索、能力培养”为总纲,从“理论–实践–能力–思维–素养”五个维度细化课程教学目标。打破传统课程壁垒,实现服务多层次需求、满足“学生–专业–社会–行业–学科”等多维度发展,融合知识应用与实践,促进课程整体教学创新与发展。

2、D-Design设计:聚焦学科前沿,模块化融合多元情境于教学内容,尝试性构建“医防结合”大健康在线学习空间,立体化扩增教学内容的深度、高度和广度

课程按照“三个总纲,五个维度”的创新课程目标,提取营养供给、营养素功能及营养与健康三大模块中的核心教学内容,在课程重难点教学中,以视频、链接以及前沿学术研究进展解读等形式,模块化融合多元化情境和热点问题点于各章节教学中,并尝试性构建“医防结合”大健康在线学习空间。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延伸,提升高阶性,开阔学生视野,立体化扩增教学内容的深度、高度和广度。

3、D-Develop开发:高阶能力驱动,推进多元化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团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小组完成开放性综合作业,提高课程的挑战度;通过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策略共情化;通过动画库、科研案例库、课程思政案例库和线上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设计教学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情景再现和模拟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拓展,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责任,全方位实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具体改革方式如下:

1) 打造“线上 + 线下”混合式课程形式

课程团队制作“营养与健康”线上课程已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线并运行3个周期,所有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也科学融合到网络教学资源和线下课堂中,学生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并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困惑及建议提交至学习平台,形成课前自主学习反馈。教师则利用超星学习通提供的课程讨论区,与学生进行同步/异步的交流与反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展社会实践并关注时政要闻。在课中的典型任务探究阶段,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探究问题,采用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之后便进入课中的成果展示和交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展览、限时演讲、辩论会等形式,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课中的展示和交流完成后,学生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提炼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反思总结并提交至超星学习通的课程章节互动中,后期由教学团队根据学生每学期的反馈,收集整理,形成课程改革基础数据,以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流和传播。

2) 建立“案例 + 视频 + 思政”多通道教学资源

课程以思政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现实实践应用相结合。目前,课程共引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养生防病》《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医传统功法》《中医传统大健康》等课程思政视频30余个;教学团队积极收集身边的真实发生的事件的新闻报道、影音等相关资料,结合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关专业问题1~2个,并让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及思考,例如根据2024年央广网报道的我校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成功救治心脏停跳150分钟的张先生的真实临床案例编辑而成《心脏停跳150分钟》案例,设置了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抱球辅助呼吸等若干紧急抢救措施的课前思考题,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案例分析汇报,通过学习小组间的延展讨论,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了专业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们体会到了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且要有不放弃一线希望的仁爱之心和用于担当的勇气,鼓舞了学生们的专业自信,坚定了学生救死扶伤的责任和使命;还有根据我校吕晓东校长亲自带队支援上海抗疫期间所发生的事件编辑而成的案例《援沪的日子》,涉及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领导干部亲自冲在一线的责任担当及医护人员面对疫情时的牺牲奉献的大医精诚精神;还有根据我校成功举办辽宁省内首个中医药文化夜市的视频资料编辑而成的案例《中医夜市》,通过让亲自参与其中的学生进行真实感想的开放性分享举证,完成师生协作的同时,以学生视角完成案例库持续更新迭代等,通过以上案例举证,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协作及创新意识,保证每个章节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真实案例出发,更具有说服性及启发性,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3) 推出“实验 + 实训 + 实习”全面实践模式

课程共设置“寝室中的膳食调查与评价”“你的日常膳食食谱打卡照”“中医药养生防病小妙招”“你会解读食品标签吗?”“药食同源知多少”“养好脾胃才健康”“营养与慢性病临证体验”“身边的看得见的营养素”等10个实践项目,涵盖基础实验、实训项目和临床实践等全方位教学过程,符合中西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I-Implement实施:情感熏陶,秉承“头脑和心灵双营养”思政理念,践行思政目标,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课程教学是在最新的国策和健康现状大背景下进行,在讲授中融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现代营养与食品行业前沿资讯,利用多媒体,通过案例分析、榜样人物、红色影视、时事前沿、健康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食品营养的学习兴趣,积极倡导自主自律的健康理念,强化健康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强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捍卫食品安全的使命担当。在课程每一个教学模块,践行“营知养性,健行康民,德才双修”思政目标,如在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模块中,通过结合“三减三健”国家政策,介绍市场上流行的减肥方法,剖析减肥产品市场乱象,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5、E-Evaluate评估:以高阶评价为导向,创新性构建基于直接定量评价和间接定性评价的多维反馈体系,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评价,采用云端化、交互化、过程化考核,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课程团队对标三维课程目标,借助超星学习通和学校门户教学评价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以高阶评价为导向的课前及时反馈、课中精准反馈、课后总结反馈的师生、生生交互化评价和反馈体系。课程成绩构成也采用了期末考试60%和平时考核40%的模式。主要包括基于期末测试、课前测试、课后作业等的直接定量评价,以及通过微信、腾讯文档、问卷星等手机移动终端建立的间接定性评价(学生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师生互评等)与反馈渠道(课程满意度调查、课程目标达成度调查、学习反思报告等),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保障教学活动的及时反馈与改进。通过随机对2022级的3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词云显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于健康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对合理膳食及预防疾病有了更加深刻的专业认同感,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6. 小结

本课程团队以本专业特色课程《营养与健康》为试点,以中医药养生防病为主线,利用先进的ADDIE学习模型,依托超星学习通线上平台,搭建了较为完备、教学资源丰富并且可持续迭代的线上课程,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内容自然地融入教学之中,并进行了预防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多主题与思政教育交叉融合的“闭环式”教学实践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3个轮次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中医药的认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自信,为后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基金项目

辽宁中医药大学202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营知养性,健行康民,德才双修——基于ADDIE学习模式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营养与健康》教学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LNZYJG2024044,主持人:于漫)。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向明. ADDIE教学设计模型在外语教学的中应用[J]. 现代教育技, 2008(11): 73-76.
[2] 李倩, 吴希颖.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高教学刊, 2025, 11(6): 193-196.
[3] 赵云峰. 思政课校内资源挖掘路径与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 2025, 21(2): 65-67.
[4] 曾春妹, 李金艳. 高校思政元素与教学设计融合路径探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 41(7): 154-157.
[5] 陈炳杏, 赵子瑄, 李会粉. “大思政课”建设视角下职业院校“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5(3): 77-79.
[6] 聂淑媛. “两融三混 五化并举”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构建与实践——以统计专业课程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3): 83-85.
[7] 陈菊英, 梁茼. 继续教育“大思政课”全面育人的实践逻辑继续教育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25(3): 80-84.
[8] 黄明睿. 课程思政背景下“1+X”证书制度育人提升策略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 41(2): 222-224.
[9] 程西慧, 何杭蓓, 李晓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特征及路径探索——基于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实证分析[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19(1): 62-69.
[10] 邹其彦, 林芸. 以“素能协同”为导向的外语ADDIE学习模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应用型技术高校《高级英语》课程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 38(8): 92-96.
[11] 余艳艳. 基于ADDIE模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实践——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为例[J]. 林区教学, 2024, 11(332): 44-46.
[12] 马志民, 董荣月. OBE视域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优化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 2023, 25(1): 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