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粗钢产量已经达到了7.82亿吨,超过了全球产量的50%,按照钢渣产量占粗钢产量20%(15%~20%) [1] 计算,钢渣的产量达到了1.564吨,而我国转炉钢渣的利用率只有21% [2]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在我国转炉钢渣主要用于制作水泥、铺路或者直接废弃[3] ,然而转炉钢渣含有CaO、SiO2、Fe2O3等成分,与脱磷剂的成分比较相似,因此可以将转炉钢渣用于脱磷[4] 。
本文研究了将转炉渣、CaO、Fe2O3通过不同比例配成脱磷剂用于脱磷,实现了转炉渣的再利用,提高了转炉渣的利用率,与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会降低很多。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原料
实验所采用原料为预脱硅处理后的铁水,其成分见表1。
脱磷剂由马钢某钢厂转炉钢渣、CaO和Fe2O3配制。钢渣经机械破碎,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至200目以下,120℃干燥处理12小时。钢渣化学成分如表2所示。
2.2. 实验设备和方法
脱磷实验是在硅钼棒加热电阻炉内进行,炉温可达1650℃,采用的刚玉坩埚,用于充当反应的容器,同时采用石墨坩埚提供保护,防止刚玉坩埚热裂漏钢。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先设置加热炉升温程序,将盛有生铁的坩埚放入炉内,加热至300℃保温30 min,同时通入氮

Table 1. Simulation composition of hot metal
表1. 铁水成分

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nverter slag
表2. 转炉渣化学成分
气作为保护气体。继续升温达到设定温度1400℃以后,加入磷铁搅拌均匀并保温30 min,再用石英管取出部分铁水化验其成分,作为初始成分,按渣金比1:6.67加入脱磷剂并搅拌均匀,保温、取出坩埚空冷,作成分检测。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转炉渣的成分和物相分析
本实验对转炉渣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渣中主要物相为Ca2SiO4,CaFe4O7以及少量的Fe3O4、Ca3SiO7、Ca2Fe2O5等,其中Ca2SiO4可以跟3CaO·P2O5形成磷的富集相5CaO·SiO2·P2O5,使铁水中的磷进入渣中。
为了进一步确定钢渣中的物相,进行了SEM分析,其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渣中主要有灰色区域和黑色区域两部分,其中黑色部分为A相,其主要物相为硅酸二钙,并固溶了少量的磷酸三钙,硅酸二钙被B相所包裹;灰色部分有B相和C相,B相为典型的RO相,其主要成分为FeO、MgO、MnO的固溶体,RO相填充在A相和C相中间;C相为铁酸钙,它的含量相对较少。
1氮气瓶 2流量计 3硅钼棒 4刚玉坩埚 5熔铁 6导气管 7热电偶 8内炉壁 9温度控制仪。
Figure 1. Experimental setup figure
图1. 实验装置图

Figure 2. XRD figure of converter slag
图2. 转炉渣XRD图
3.2. 纯转炉渣脱磷能力的理论分析
转炉渣中虽含有一定量的P2O5,但转炉渣中含有游离的CaO和Fe2O3,转炉渣的物相中含有Ca2SiO4,它和3CaO·P2O5可以富集成5CaO·SiO2·P2O5,所以转炉渣在理论上可以用于脱磷。表3为转炉渣组分及其光学碱度
[5] 。
表中,
为氧化物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光学碱度。
由表4可以得到转炉渣的光学碱度为:

Table 3. Th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basicity of converter slag
表3. 转炉渣组分及其光学碱度

Table 4. Formula of converter slag dephosphorizing agent
表4. 转炉渣脱磷剂配方
(1-1)
根据公式:
(1-2)
可以计算出转炉渣的磷容量为:

将Fe2O3按公式:
(1-3)
折算成FeO,运用炉渣的完全离子溶液模型[5] 可以计算出FeO的活度为:
(1-4)
得到在1400℃时,转炉渣中FeO的活度为0.207,同时采用FactSage软件模拟了熔渣的组成,如图4所示,在1400℃时用平衡法得到FeO的活度为0.284,二者接近。
磷的分配比公式为:
(1-5)
其中
,
为氧的活度,
为磷的活度系数,
(1-6)
(1-7)
式中LO为氧在熔渣–铁水间平衡分配常数。

Figure 4. Simulation of slag composition with FactSage
图4. FactSage模拟熔渣组成

Figure 5. The influence of converter slag ratio to dephosphorization
图5. 转炉渣配比对脱磷的影响
由式(1-5)、(1-6)、(1-7)可以得到磷的分配比为:

由上述分析可知,转炉渣的磷容量较大,在吸收了一定量的P2O5后,仍然具有脱磷能力。同时,渣铁之间的磷分配比很大,铁液中的磷含量可以降至很低的水平。
3.3. 脱磷实验结果
实验所用脱磷剂的成分配比见表4。
先采用纯转炉渣作为脱磷剂进行实验,再依次减少转炉渣的量,同时增加CaO、Fe2O3和CaCl2的量来进行8组实验。依照表4配制脱磷剂进行实验,得到了图5所示的实验结果。
实验的第一组为纯转炉渣脱磷,其结果表明纯转炉渣也具有脱磷能力,脱磷率达到了29.41%,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从图5可以看出,当转炉钢渣含量低于30%时,脱磷率能够达到90%以上,随着转炉渣含量的增加,脱磷率开始降低,当转炉渣含量为70%时,脱磷率仍达到了50%以上,这表明脱磷剂有很好的脱磷效果。
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转炉渣含量的增加,脱磷率逐渐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1) 转炉渣中虽然含有大量的CaO和Fe2O3,但是通过SEM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物相是硅酸二钙、RO相和铁酸钙,游离的CaO和Fe2O3含量很低,当转炉渣含量增加时,配入的纯CaO和Fe2O3量就会降低,这就导致脱磷剂中自由态的f-CaO和f-Fe2O3含量减少,而Fe2O3是脱磷的氧化剂并且可以促进CaO的溶解,脱磷的动力学条件会随Fe2O3的减少而恶化,所以脱磷率就随着CaO和Fe2O3含量的降低而下降。2) 随着转炉渣含量的增加,脱磷剂的含量就会降低,使得CaCl2的含量也降低,这就导致脱磷渣的流动性变差,脱磷的动力学条件恶化,脱磷率也随之下降。
4. 结论
1) SEM分析的结果表明转炉渣的主要物相为硅酸二钙、RO相和铁酸钙,Ca2SiO4与3CaO·P2O5形成磷的富集相5CaO·SiO2·P2O5,使铁水中的磷进入渣中。
2) 纯转炉渣具有一定的磷容量,渣铁之间磷的分配比也很大,可以用于脱磷,在用纯转炉渣进行脱磷的实验中,得到了29.41%的脱磷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3) 转炉渣脱磷实验中,在转炉渣中配入和不同量的CaO、Fe2O3,转炉渣的含量在28%,CaO含量27.88%,,Fe2O3含量36.63%,CaCl2含量7.48%时脱磷率达到了最高。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H20131036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