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红叶樱花(Prunus serrulata Lindl. “roya burgundy”)是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 (Lindl.) G. Don ex London)的栽培变种,叶终年呈现紫红色,花重瓣、大型、玫红色。樱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原产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落叶乔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是日本的国花 [1]。我国的长江流域、华北地区、台湾省都有栽培,其中以西南地区最为丰富 [2]。自古以来,樱花都深受广大民众所喜爱,也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素材之一。红叶樱花树形挺拔、枝干苍劲,既可观形,也可观叶、观花,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名贵观赏彩叶树种,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首推彩叶树种之一,也是深受百姓喜爱、园林建设者欢迎的樱花新品种。
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红叶樱花的研究较少,李艳敏、吕月良 [3] [4] [5] 等从红叶樱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面,高崇辉、佘萍 [6] [7] [8] [9] 等从红叶樱花的引种及栽培方面进行了探索。
2. 试验地概况
红叶樱花引种栽培试验地块位于29.5737~29.5799N、106.2969~106.3068E的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大学城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内。试验地气候呈冬暖夏热状态,全年平均温度约18℃,最冷的1月最低气温5℃~8℃,7~8月高温时数较多,温度时常高于35℃,极端气温甚至超过40℃。全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总时数约1000~1200 h,常年降雨量约1000~1450 mm,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红叶樱花素材为2011年引种自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花木基地,均为2年生扦插繁殖苗木,苗木中心干粗约2 cm,高度80~100 cm,分支较少,但苗木长势健壮,无明显病虫危害。栽种成活后视作母株,于2015年5月下旬开始取半成熟枝条做接穗进行扦插繁殖,次年秋季移栽。
3.2. 试验方法
试验地块位于缓坡地带,沙壤土、土层较浅。栽种前对试验地进行改良,即深挖扩穴,补充菜园土、增施有机肥,确保土壤中菜园土与沙大致比例在2:1左右,土质较为疏松、肥沃、透气。于2016年11月将上一年5月扦插成活的红叶樱花小苗采取带土球移栽,按照株行距3 m × 2 m将苗木种植于30 cm × 30 cm的方形种植穴中。
第二年春季开始进行日常的浇水、施肥、清除杂草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秋季施用腐熟农家肥为基肥。确保苗木生长正常,且无病虫危害等。每年的3~8月为红叶樱花的旺盛生长期,每隔3~5 d观察测量一次,其余时节每隔2~3周观察测量一次,主要针对苗木的生长情况、物候期和适应性进行观察记载。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长量
自2017年春季萌发后进行观测,定植当年,幼树年萌发枝条超过8枝,此后逐年增加。枝条的加长生长方面,中心干年均生长长度约47 cm、主枝的年平均生长长度超过31 cm、侧枝的年均生长长度差异较大,但均在15 cm以上;枝条的增粗生长方面,中心干的年增粗生长量超过0.76 cm、主枝的年增粗生长量超过0.69 cm、侧枝的年增粗生长量超过0.65 cm (见表1红叶樱花枝生长发育情况)。

Table 1.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oya burgundy
表1. 红叶樱花枝生长发育情况
4.2. 物候期
红叶樱花在重庆地区的萌芽期多在3月中旬,展叶期一般在萌芽后1周左右,十月下旬落叶准备进入休眠。具体的物候时间受各年份气象资料影响略有差异(见表2红叶樱花叶生长发育物候记载表)。

Table 2. Lea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henology of roya burgundy
表2. 红叶樱花叶生长与发育物候
4.3. 观赏特性
红叶樱花作为蔷薇科樱属山樱花的变种,经过多年的选择、育种和驯化,其观赏性状已日渐稳定。经过多方观测,红叶樱花在试验地块呈落叶小乔木性,其花期3~4月。根据在成都温江苗木基地观察结果可知,红叶樱花花朵较大、颜色淡红、重瓣、花梗长。其叶终年紫红色,与紫叶李、红叶桃之色甚为相似,观赏期很长、观赏价值甚高。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可把红叶樱花作为彩叶植物加以推广应用,尤其适合群植、丛植庭院、公园,或列植道路两侧,或与山石相配,景观效果极好。
4.4. 苗木繁殖
红叶樱花是近些年出现时间不长的新品种,种苗来源不广泛。苗木繁殖可用嫁接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方式进行,尤以嫁接繁殖应用较为广泛。嫁接繁殖因砧木培育需要较长时间,故我们采取扦插的方式进行试验,取得一定效果。
4.4.1. 扦插方法
重庆地区红叶樱花的扦插,可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采集半木质化的当年生健壮枝条,剪截成枝段为插穗,确保每条插穗至少有2个节、长约6~8 cm,仅保留顶端节上的2~3片半叶,剪去其余叶。剪切插穗时,剪口要光滑平整,上端剪口平整、下端剪口呈马蹄形最佳。将剪截好的插穗用橡皮筋按50条/捆扎好、下端剪口置于100 mg/L的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 h,待其充分吸收生根粉溶液后即可扦插。
为提高工作效率,扦插时可借助铁铲、锄头等农用工具在扦插苗床中横向开沟,沟深约5~10 cm、沟斜面与水平面呈25˚左右的夹角即可。随后将充分浸泡过生根液的插穗摆放在沟面上,插穗间距8~10 cm,插穗可以适当倾斜,并确保相邻插穗的枝叶互不交叉、重叠。接下来可在平行方向开取第2条扦插沟,掏出的土壤覆盖在第一条沟中的插穗之上,插穗最上端的节露出苗床,再适当用力压实土壤,确保插穗中下部与土壤接触密实,有利于生根。如此循环处理,直到将所有插穗扦插完毕。
4.4.2. 扦插后管理
插穗扦插完毕后,即刻用清水浇透苗床,注意采用喷雾器具或细孔洒水壶浇水,同时搭建遮阳网遮阳防晒。此后的管理中,温度调控在25℃~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佳。同时每1~2周用百菌清、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性药剂对苗床、插穗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及时拔出苗床杂草以及干枯死亡的插穗。插后1个月左右,结合插穗成活情况,逐渐减少、撤除遮阳网,可先早晚撤除,后逐渐加长撤除时间,不宜强光暴晒,以增强红叶樱花幼苗适应环境的能力,以达到锻炼苗木之目的。
4.5. 病虫害防治
4.5.1. 褐斑病
红叶樱花的褐斑病多于生长季节,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苗木生长旺盛时期最为容易发生。褐斑病一般先是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后期穿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并逐渐落叶,导致树势衰弱,严重者甚至死亡。
褐斑病的防治,除加强栽培养护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及时清除病源外,也可于新梢萌发前喷洒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
4.5.2. 叶枯病
红叶樱花叶枯病多夏季发生,削弱树势。叶枯病一般是先在叶片上出现黄绿色的圆形斑点,随后逐渐变呈灰褐色,同时散生黑色小粒点。患病树叶易于枯死,且多数病叶残留树上而不脱落。
红叶樱花叶枯病的防治,病征出现时即刻摘除并集中焚烧病叶,以减少病源。旺盛生长的5~6月可以喷洒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4.5.3. 介壳虫
介壳虫主要吸食红叶樱花枝叶汁液,致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泌液,易诱发煤污病。介壳虫的防治宜在出现相应症状之时选用速扑杀等药剂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如是家庭盆栽植物中少量出现,可人工抹除,避免农药污染。
4.5.4. 螨类
危害红叶樱花的螨类害虫主要有红蜘蛛、黄蜘蛛等,尤以夏季的6~7月最易发生。螨类害虫主要刺吸红叶樱花叶片的汁液为害,导致叶片逐渐失绿,严重者枯焦并提早落叶。螨类的防治可喷洒溴螨酯乳剂、三唑锡、三氯杀螨醇等药剂进行防治。注意药剂使用时应交替使用,避免螨类产生抗药性。
4.5.5. 蚜虫
蚜虫主要以刺吸植物体内汁液的方式危害花芽、新叶及花蕾等,受害植株生长逐渐变缓,幼嫩是叶片皱缩、卷曲,花蕾萎缩,甚至脱落。受到蚜虫危害的植物,还容易出现煤污病,严重者叶表、枝表被黑色煤污覆盖,既影响植株生长,也降低植株观赏性。蚜虫的防治可选用灭蚜松、溴氰菊酯等药剂喷洒防治。
5. 小结与建议
5.1. 加强栽培养护管理
红叶樱花属浅根性植物,生长速度较快,较耐寒、不甚耐旱、极不耐涝 [5],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且病虫害较多。重庆是樱花的适生区域,但夏季炎热以及易受雨涝等不良天气的影响。为此,生产中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不易积水的适宜栽培环境,并加强栽培养护管理,除增施有机肥,促进其健壮生长、尽早展现红叶樱花景观效果之外,尤其应注意雨季开沟排水等常规管理工作,以培育健壮的树体,增强抵抗能力。
5.2. 合理的整形修剪
红叶樱花观赏价值很高,在园林建设中适宜用作为小乔木,或花灌木加以利用,可做园路行道树,也可丛植、林植等。为增强其观赏性,须加强造型造景,如通过整形修剪,促发分枝,塑造出丰满圆润的树冠,花期则繁花满树、其余时节则彩叶纷飞,甚是漂亮。
红叶樱花的造型造景方式,尤其是整形修剪方面应根据树体处于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于红叶樱花幼时开始整形,根据树形塑造需要,在主干上适宜高度选留均匀分布的3~5个健壮主枝后进行定干,即剪去分枝点上方的中心主干以促发侧枝。同时剪除其他的病虫枝、徒长枝、下垂枝、密生枝、重叠枝等扰乱树形的枝条。此后,红叶樱花进入青年期,该期可塑性大、修剪量不宜过重,注意调整枝条方向与部位,为塑造良好的奠定基础。进入壮年期后,红叶樱花的观赏特性达到最佳,此期注意调控树冠花量、做好树冠的调整,确保花量适中,避免大小年现象,以延长观赏盛期年限。针对树龄久远,已进入衰老期的红叶樱花树体,则采取可回缩更新的修剪方式,配合精心的栽培养护管理措施,促其更新复壮,延长树体寿命。
5.3.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美化、香化、彩化”一直是园林工作者的追求目标之一,红叶樱花树形美观、花朵美丽、叶色终年紫红,观赏价值极高,是彩叶观赏植物中的新丁,可大力推广应用。除传统的作为庭院观花灌木、园景树等使用外,也可用作行道树,打造樱花大道等富有区域特色的植物景观。近年来,亦有盆景工作者将之盆栽甚至作为盆景进行观赏,受到民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