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梨属蔷薇科(Rosaceae),梨亚科(Pomaceae),梨属(Pyrus)植物,是落叶乔木或灌木 [1]。梨果实营养丰富、果肉脆内多汁、风味极佳。梨果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因此被誉为“百果之宗”。梨的起源中心有三个,分别是:中国中心(主要栽培砂梨、白梨、秋子梨等类型)、中亚中心(包括阿富汗、印度、天山西部等地区,主要栽植欧洲梨)、近东中心(主要位于小亚细亚等地,有部分欧洲梨的栽培)。其中中国中心是三大起源中心中最大的起源中心,梨品种较多。全世界的梨起源种大致有32种左右,中国中心就占据了将近一半左右。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分属于白梨、砂梨、新疆梨、秋子梨、西洋梨栽培种,其中白梨、砂梨较多。河北省是梨果生产大省,梨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地方品种多,种质资源丰富 [2]。但随着新品种梨的不断出现,一些梨的老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栽培区域和栽培面积正不断减少,但作为种质资源仍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众多科研单位和科研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并不断对古老品种和传统优良品种进行调查、保护、梳理。本文将对河北燕山地区栽培的传统优良品种“水红宵”从品种特性到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3],其栽培历史不详,是经过长期自然和栽培选择生存下来的优良、耐贮、晚熟红皮梨品种。
2. 品种特性
单果重331.4 g,纵径8.296 cm,横径8.028 cm,倒卵圆形;果皮黄色,盖色深红色;果心小,5心室;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汁液多,味酸甜,微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2.77%;品质上,常温下可贮藏120天(见图1)。
树势中等,萌芽力中等,成枝力中等,丰产(见图2)。一年生枝红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叶片椭圆形,长9.517 cm,宽6.687 cm,叶尖急尖,叶基宽楔形;花蕾粉红色,每花序4~7朵花,平均5.3朵;雄蕊22~25枚,平均23.8枚;花冠直径4.194 cm。在河北抚宁地区,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
特殊性状描述:耐瘠薄、耐盐碱、极耐贮,窖藏条件下可贮存到翌年6~7月份。

Figure 2. Yanshan area 70 years of “Shuihongxiao”
图2. 燕山地区70年生水红宵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授粉品种选配
因为梨大多数品种都表现为自交不亲和性,所以需不同的品种首份才能正常结果。一般可选择蜜梨、雪花梨、鸭梨、京白梨、红霄梨作为授粉品种。常用的授粉方法有:人工辅助授粉、蜜蜂授粉。授粉时期在初花期至盛花期,选择无大风、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环境下授粉。为了降低授粉的成本,一般可选择滑石粉、淀粉等与花粉混合,降低花粉用量。人工授粉一般采用气门芯、细毛笔进行点授,其优点是花粉用量少、授粉效果好、坐果率高,但速度慢,相对蜜蜂授粉和液体授粉成本高。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但需合理配置授粉树,蜜蜂一般14℃开始活动,一般在开花前2~3天左右蜂群入园。注意:在花期切忌喷农药,以免蜜蜂中毒死亡。可在放蜂前10~15天左右打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止授粉期间病虫害严重。
3.2. 栽培模式
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宜采用纺锤形或圆柱形密植,栽植密度宜为1.0 × 3.0~4.0 m (见图3)。幼树期采用轻剪技术,多缓放,同时配合支、拉等人工开张树姿的方法,开张角度90˚,枝条半木质化状态即用牙签开角,木质化以后即用线绳拉枝,整个生长季要不断移动拉枝的部位,使枝条平展。树高控制在4 m左右,在中心领导干上轮生10~15个大型结果枝组,在生长期进行多次摘心,缓和生长势,三年完成整形工作,5年可进入盛果期。在达到盛果期后要稳定住树体生长势,防止树体大小年产生,达到连年稳定结果。
3.3. 花果管理
水红宵为自交不结实品系,容易成花,花粉量大,坐果率高。盛果期需要疏花疏果,疏花疏果是梨栽培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梨树疏花疏果能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防止大小年的产生。还可维持树体健壮,增强树体自身的抵抗能力,延长树体经济结果年限。留果标准每隔20 cm留一个果,亩产量控制在4000 kg左右。一般确定负载量主要是三种方法:叶果比法(即多少片叶片留一个果,一般30个叶片左右留一个果较好,但也分果实大小,果实大的需要多些叶片少些果;果实小的可以少些叶片多些果)、枝果比法(即枝条的数量与果实的个数之比,一般枝果比为3:1较合适。对于树势强的树可多留些果,减弱树体生长势;对于弱树要少留些果)、间距法(即两个果之间的距离,一般果实间的距离在25 cm左右为宜,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一般在5月下旬左右进行套袋。幼果大小如拇指般就可进行套袋,套袋前打一次药。水红宵在河北抚宁、青龙等地无需套袋,9月末到10月初疏除果实附近叶片,便于果实充分接触阳光而上色,也可在树下铺反光膜助其着色。

Figure 3. “Shuihongxiao” dense planting mode (2 *2 m)
图3. 水红宵密植模式(2*2 m)
3.4. 水肥管理
灌溉视生长季土壤墒情及当地灌溉条件而定,漫灌和滴灌均可。一般一年中需灌水4~6次左右。第一次为早春需灌萌芽水,萌芽水是保证果树发芽、开花、新梢生长和根系生长的关键,灌水量的多少根据当地的墒情。最后一次为果园的防冻水,在温度在零下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灌一次防冻水,减弱低温对树体的影响。中间的几次灌水根据具体的果园干旱程度以及每次施肥后要灌水。基肥于每年秋季10月中旬一次性施入,施肥量以3~5 m3/667m2为宜。肥料以腐熟的鸡粪、羊粪或牛粪等有机肥均可,施肥方法视栽培条件而定;生长季内土壤追肥3次,花前追肥,果树的开花、坐果需要大量的氮素,所以花前追肥以尿素为主。每株施尿素1~1.5 kg,一般采取穴施或者环状沟施肥,施肥时间早些为宜,土壤升温后进行即可;花芽分化期适量施入三元素复合肥;果实膨大期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适量配以钾肥,株施1~1.2 kg。除了土壤施肥外,叶面喷肥也可提高果实品质。喷肥可选择0.2%~0.3%的尿素和氨基酸钙等肥料。喷肥要均匀,特别要注重叶片背面喷肥。叶片背面是叶面吸收的主要部位,较叶片正面吸收率高。叶片喷肥的时间一般选在早晨露水过后到中午11点前,下午两点之后至五点左右。避开早晚露水及中午高温。防止对叶片造成伤害。
3.5. 病虫害防治
“水红宵”抗病性较强,主要防治梨木虱、梨小食心虫等。一般全年喷药5~6次左右。早春清园需喷一次,可于萌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基数,为以后的病虫害防止打好基础;对梨干枯病、纶纹病、腐烂病等,及时发现,即使用刀片彻底刮除病部,并涂腐烂敌50倍液。梨花后要防治梨锈病、黑斑病、梨小食心虫、梨木虱,可用甲基托布金1000倍液配合亩旺特及阿维菌素进行防治。套袋前喷布吡虫啉2000倍液、800~l000倍40%多菌灵及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在果实采收后,要注意清理越冬性害虫,及时清除园内落叶落果,剪除病虫枯死等枝条。主干绑缚瓦楞纸吸引越冬害虫。当遇到树体缺素症,可采用叶面喷肥进行防治。一般叶片含氮量低于1.8%为缺乏,缺氮叶片变小,并呈淡绿至黄色,可喷施0.3%~0.5%的尿素溶液;一般磷元素含量在0.14%左右为宜,若过低会出现叶片小而厚,呈紫红色,可喷施0.1%~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矫正;钾元素一般1.5%左右为适宜,低于1%或出现老叶叶缘变黄,甚至出现焦枯现象。但老叶焦枯后仍能发出新叶,建议喷施0.3%的硫酸钾溶液进行矫正。
4. 结语
水红宵梨作为河北燕山地区广泛栽培的地方优良品种,其品种抗性较强,耐瘠薄、盐碱,可溶性固形物较高,外观较好、耐贮性强,无论是作为品种推广,还是作为育种的父母本,都是上佳选择。
基金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8301032),河北省科学技术支撑项目(16226312D-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C19R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