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具有“滋阴健阳、生津明目、护肝利胆、养胃护肠、抗癌防老、延年益寿”等药用及保健价值,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1]。由于铁皮石斛野生资源自然繁殖率低,人为过度采挖导致生境破坏,现已日渐枯竭,被列入国家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只能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获取这种珍贵药材。目前,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主要有设施大棚栽培、仿野生生态栽培等模式。近几年来,贵州加大了对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已成为贵州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对促进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贵州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优势
贵州是石斛等兰科植物生长的天堂,是铁皮石斛的原产地。野生石斛(俗称黄草)主要分布在黔西南、黔南、黔东南。以黔西南最为丰富,兴义就因盛产石斛而得名“黄草坝”。贵州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石斛的生长,与浙江相比,贵州冬无严寒,有利于石斛过冬。与云南、广西等地气相比,贵州夏季气温不高,利于有效成分积累。此外,铁皮石斛野外原生境是附生于悬崖峭壁或树干上。贵州拥有丰富的喀斯特森林资源,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植被良好,有利于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据初步调查统计,贵州适宜发展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的森林面积约200万公顷。
3. 贵州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
3.1. 铁皮石斛种植情况
近十年来,贵州人工种植铁皮石斛发展迅速,为了保证药材质量安全与品质,贵州主要是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及地貌条件,把人工培育的铁皮石斛小苗回归于野外自然山林环境中,即发展石斛的生态栽培模式。目前,贵州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由表1可知,现有种植面积共计22,345.3亩,其中大棚种植3058.3亩,仿野生种植19,287亩。9个市州均有铁皮石斛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黔西南、黔南、黔东南和铜仁地区,生产组织形式以企业、合作社为主。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铁皮石斛仿野生岩石附生和活树附生种植基地。

Table 1. Status quo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industry in Guizhou Province
表1. 贵州铁皮石斛产业现状
注:此表为项目组2019年调研数据。
3.2. 铁皮石斛生产销售及品牌建设情况
贵州省现有85家企业,包括合作社、基地、种植大户开展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或销售。具有种苗生产能力的公司或合作社有23家,年生产能力17630万丛。“兴义黄草坝石斛”、“安龙石斛”获地理标志保护 [2]。安龙西城秀树公司、安龙利增农业公司、兴义首草公司、威门兴黔公司等通过有机产品认证。
销售方面规模较大的公司有安龙西城秀树、兴义首草公司等正设法开拓北京、上海等省外市场。其他公司多以本地消费为主。主要产品形式有鲜条、干条、干花、枫斗、石斛胶囊、石斛粉和石斛超微粉、石斛冲剂、石斛晶、石斛颗粒、石斛露、石斛茶、石斛红酒等产品。贵州威门、兴义吉仁堂取得1个保健食品和4个中药饮片批号。其他产品尚未取得批号。鲜条等多以农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初步培育了“首草”“西城秀树”“黔帝龍草”、“黔藏龍草”、“五代全草”等区域品牌。
4. 技术现状
4.1. 种苗培育和大棚种植技术
目前贵州在组织培养育苗和大棚种植方面技术已经成熟。利用共生真菌培育石斛种苗在实验室得到了一些突破,田间试验尚有技术难点还未突破,实现种子田间直播育苗的技术还有一段距离。
4.2. 仿野生种植技术
贵州仿野生种植技术领先于全国,突破了种植成活率低、长势差,解决了种植环境选择、种植方法、科学管护等问题,实现了石斛附树、附石种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3]。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标准操作规程,这些技术可大面积推广。收集优良种源30余份,野外种植3年以上的种苗超过1000万丛,为选育适合树干和石头种植的优良品种奠定坚实的基础。
5. 铁皮石斛产业前景分析
5.1. 铁皮石斛产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潜力
铁皮石斛作为一个有2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药用价值。随着铁皮石斛降血糖、抗衰老等功效的深入研究,产品的深度开发,“药食两用”的通过,铁皮石斛一定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5.2. 目前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痛点
铁皮石斛不是刚需产品,更多的用于保健,大棚种植的铁皮石斛滥用农药化肥,有害物质超标,影响了市场对铁皮石斛产品质量的认可度。此外,铁皮石斛与多种同属植物如齿瓣石斛、梳唇石斛、美花石斛等种,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加工成枫斗或其他类型产品后,从外观上更加难以区别。目前,市场上仍存在有将铁皮石斛近似种冒充铁皮石斛出售的现象。
5.3. 未来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方向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气候生态环境适宜铁皮石斛生长。发展仿野生种植模式,能在产品质量上远超浙江、云南等地区,获得市场的认可。而且,发展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模式,符合贵州的绿色发展理念,前景广阔。
6. 贵州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建议
6.1. 立足于贵州生态环境优势,进行铁皮石斛产业差异化发展
贵州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在全国石斛行业发展调整期,把贵州仿野生铁皮石斛定位于生态、优质、安全、高品质发展目标,完全能实现大棚种植看浙江、云南、生态种植看贵州的格局。
6.2. 加强铁皮石斛产业文化建设
古为今用,从经典本草挖掘铁皮石斛医药文化,从《道藏》中挖掘仙草文化、道教文化,挖掘“斛”文化。凝练贵州铁皮石斛文化,推动贵州生态文化旅游,促进消费者对铁皮石斛产业的了解。以贵州兴义黄草坝石斛、安龙石斛地理标志使用为载体,强化铁皮石斛文化产业建设,从而达到对贵州仿野生铁皮石斛品牌的宣传。
6.3. 加强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的科技创新
从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质量控制、产品精深加工等多方面加强科技创新。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
6.4. 加强仿野生铁皮石斛品牌宣传,以品牌营销带动产业发展
加强贵州铁皮石斛品牌的策划和推广,申报省级品牌和国家级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构建具有栽培品种标识、栽培产地标识、加工厂家标识以及明确的效用标识及可查可验可追溯的产品信息体系。
7. 结语
贵州是铁皮石斛生长的天堂,利用贵州的自然生态条件,发展铁皮石斛产业,能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基金项目
贵州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贵州石漠化地区特色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及示范”(黔科合支撑[2017]2856号),贵州农科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贵州药–草–果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黔农科院青年科技基金[2020] 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