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1],具有喜湿、喜阴等特点,是山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对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魔芋产业是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 [3],最近几年,魔芋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发展农业经济的新宠 [4]。
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毗邻云南省,是云贵高原核心区域,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年日照时数1812小时,年降雨量926毫米,夏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低纬度,高海拔,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雨热同季,夏无酷暑的气候十分有利于喜凉作物的生长发育。近年来,依托优越的气候环境,威宁县魔芋栽培面积逐年增加,魔芋已成为威宁县境内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哲觉镇以其独特的小区气候、肥沃的耕地、充足的农家肥、丰富的水资源成为威宁县魔芋栽培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的重要区域。但作为较早栽培魔芋的区域,随着逐年复种且缺乏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哲觉镇魔芋产业已凸显出品种退化、连作严重、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急需有效解决。
2. 哲觉镇魔芋产业现状
2.1. 种植规模
哲觉镇魔芋种植分布于全镇25个村(社区),主要种植在海拔相对较高的高山丘陵地区,但各村(社区)的种植面积存在一定差异。(详见表1)
由表1看出,2020年哲觉镇全镇魔芋种植面积为9528亩,其中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村社有22个,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公平村910亩,其次是和平村、对格村和哲觉社区,都在600亩以上。此外,哲觉镇种植的魔芋种类主要以花魔芋为主,有少量白魔芋零星种植。
2.2. 种植模式
哲觉镇的魔芋种植模式主要有单作、套作和林下种植等几种。其中单作的土地利用率高,每亩种植株数相对较多,群体产量高,如果播种时按照4~6行开厢,厢面之间少种植一行(作走道用),管理特别方便,病虫害发生也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效益显著;套种主要是用高杆作物如玉米、向日葵等为魔芋遮阴,降低田间温度,但高杆作物易争肥水,玉米叶片还会导致魔芋地上部产生新鲜伤口而易感染软腐病;林下种植主要是在林木幼齢期进行,可以充分利用林木行间空地,实现以短养长,但播种时也不能过分靠近林木植株体。

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cultivation of konjac in each village (community) of the town in 2020
表1. 2020年全镇各村(社区)魔芋种植情况统计表
2.3. 种子选用
哲觉镇的魔芋种子主要是就地取材,自繁自用。其中部分农户用子芋加密栽培繁殖种子,是次年的良种来源之一。从种子年龄看,农户所用种子一般都在1~3岁之间,年龄过大易抽薹开花,影响魔芋产量。从种子大小看,农户所用种子一般都在100~200克之间。种子过小,少生或不生子芋,增长系数不大,总产量不高;而种子过大,会加大种子成本投入,而且种芋自身的增长倍数不高,影响经济效益。无论选用多大的种子,首选都必须保证种子不带病虫源,种皮无损伤,不失水,具有较强的发芽和出苗能力。
3. 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3.1. 发展优势
3.1.1. 经济效益明显
魔芋种植周期短,见效快。魔芋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春种秋收,一代种子当年种植当年收获作种芋销售,二代种子当年种植当年收获作商品芋销售。哲觉镇传统种植业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马铃薯平均产值为2000元/亩,玉米平均产值为1000元/亩,经济效益较低 [5]。而魔芋种植经济效益高,种植不同重量的种子,亩产都在3吨以上,价格按5元/公斤计算,纯收入均在10,000元以上。
3.1.2. 资源优势突出
气候优势明显。哲觉镇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适宜魔芋生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是威宁魔芋的优质产区,全镇25个村(社区)均有种植。另外,哲觉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多且有着丰富的魔芋种植管理经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魔芋种植中的管理成本。
3.1.3. 产品附加值高
魔芋是一种加工原料型产品,一般要经过3次以上精加工才能成为商品销售,因此产品附加值提升空间大。魔芋主要利用成分为葡萄甘露聚糖,该化合物在降糖降脂 [6]、排毒通便、养颜瘦身等方面有良好功效。此外,葡萄甘露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石油、钻探、环保、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7]。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健康观念的改变,魔芋这种具备诸多保健功效的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此外,魔芋主要是销售到加工市场,采收后可直接就地销售,降低了运输及贮藏成本。
3.2. 制约因素
3.2.1.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芋质量难以保障
良种是魔芋产业发展的基础,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哲觉镇魔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魔芋扩繁主要是依靠无性繁殖,但受土壤中真菌、细菌、病毒的不断侵染,造成带菌、退化种芋大量存在,种芋质量难保证,发病率高,进而导致生产中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目前,哲觉镇没有专业化、规范化的魔芋良种繁育基地。种芋主要靠自留或者从外地采购,严重制约着魔芋产业的良性发展 [8] [9]。
3.2.2. 缺乏高效栽培技术
魔芋生物学特性较为特殊,种植过程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广大农户缺乏对魔芋生长特性的认知,照搬马铃薯等其它农作物的栽培方式进行魔芋种植。其次,缺乏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尤其是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在病害发生时束手无策或者盲目用药,常因病害导致减产,有的甚至绝收。高效栽培技术的缺乏严重降低了魔芋栽培的经济效益。
3.2.3. 加工环节滞后
哲觉镇乃至威宁县境内的魔芋多以商品芋和种芋销售为主。只有少数初加工设备,更没有任何精加工设备,严重制约着该产业链的长效发展。
4. 发展建议
4.1. 健全魔芋良种繁育体系
引进专业的良种生产企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种芋繁育基地,制定出台种芋生产、储藏、销售标准。加强良种检测技术水平,保障良种质量。
4.2. 掌握高效栽培技术
要实现魔芋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目的,科学技术是关键。首先必须把好选地、选种、种子消毒关;其次做好整地、肥料、填充料的充分准备;第三,要掌握好挖穴、摆种、基肥、填料、覆土的程序和技术指标;再者要重视田间管理,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控;最后要做到适时采收、科学贮藏 [10]。
4.3. 重视魔芋采后加工
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在于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魔芋产业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产业,哲觉镇魔芋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初加工或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助推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随着魔芋相关保健食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魔芋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魔芋产业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却是高效益、高税收的产业,也是很好的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具有较大产业优势,在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在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失业率走高的大环境下,发展魔芋产业可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哲觉镇山地资源丰富,农业种植传统好,环境无污染,适合魔芋产业发展,以“魔芋”为依托,与“互联网+”、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和精深加工相结合,因地制宜、物尽其用,能够走出一条特色的路子来 [11]。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