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传统的太赫兹光纤中 [1],由于两个正交偏振模的模式折射率很相近,很容易导致光纤的模场能量从一个偏振模耦合到另一个偏振模中去,光信号的模式之间产生串扰,而高双折射型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 PCF) [2]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其高双折射性可以降低偏振耦合。双折射型PCF是通过故意打破纤芯或包层的对称性 [3],让x和y两个方向的偏振模式之间产生折射率差,有利于光信号的偏振传输。除此之外,高双折射型PCF还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比如:无截止单模传输 [4]、大的模场面积 [5] 和低的限制损耗 [6] 等。因此,高双折射型PCF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高双折射型PCF有两种方法来实现双折射特性,一种是增加应力区域,另一种是通过破坏光纤的圆对称结构来实现高双折射特性。由于增加应力具有不可控性,主要是通过非对称结构来灵活设计PCF。前人已经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Kawsar Ahmed等人 [7] 在纤芯引入两层椭圆腔,在1 THz工作频率下,获得了0.0119的高双折射和0.0689 dB/cm的材料吸收损耗。Hasanuzzaman等人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孔结构的六边形PCF,通过旋转双孔结构来增强双折射,在0.85 THz获得了0.033的高双折射系数和0.43 dB/cm的材料吸收损耗。Raonaqul Islam等人 [9] 提出了一种基于TOPAS的高双折射型PCF,它利用中间气孔和非对称包层结构,获得了0.045的高双折射性,这种复杂的光纤结构是较难制造的。最近,Wang等人 [10] 设计了一种带有D型气孔的新型PCF,在基本模式传输时,光纤的双折射达0.0595,模场面积达105 μm2量级。以前的研究表明,通过灵活设计PCF的结构和改变气孔参数,可以有效调节损耗和双折射等光学特性参数。研制低损耗的高双折射型PCF,对于长距离的太赫兹波保偏传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受到前人工作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型光子晶体光纤,可灵活应用于太赫兹波的偏振传输。包层由传统的六角晶格排列的气孔组成,纤芯引入菱形、椭圆形气孔来获得PCF的高双折射性。PCF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和完美匹配层的边界条件来分析其传输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在500 GHz频率处,获得了0.062的高双折射和0.081 dB/cm的低材料吸收损耗。限制损耗为3.7 × 10−5 dB/cm,超低的限制损耗有利于太赫兹波的长距离传输。模场面积达105 μm2量级,大的模场面积有利于更好地传输光信号。简单的结构,容易利用现有的制造技术进行加工。
2. 模型设计
本文设计的新型PCF的横截面如图1所示。蓝色区域为光纤的主体材料,白色区域为空气。光纤的设计和模拟使用了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方法的软件COMSOL 5.6。包层区域为六角晶格排列的圆形气孔,其中包层区域的气孔直径d2 = 230 μm,Λ2为包层气孔间距,包层的空气填充率(d2/Λ2)在整个模拟分析中被固定为0.92,从而获得良好的封闭系数。纤芯引入椭圆、菱形气孔来破坏光纤的圆对称结构,从而增加PCF的双折射性,实现偏振模式是可分离的。a和b分别为椭圆的短半轴和长半轴,椭圆率被固定为0.5,a1和b1分别为菱形的短半轴和长半轴,纤芯气孔的直径d1 = 12.5 μm。最外层为完美匹配层,为纤维总直径的10%,用于吸收不需要的电磁辐射。本文通过改变菱形气孔的参数,分析PCF的重要特性参数。

Figure 1. Cross-section of the highly birefringent PCF
图1. 高双折射型PCF的横截面
设计的高双折射型PCF的电介质材料是环烯烃共聚物TOPAS。相比于其他聚合物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PTFE),TOPAS具有0.2 cm−1的低吸收系数 [11],且它在0.1~2 THz频率范围内折射率恒定为1.53,从而获得忽略不计的材料吸收损耗和色散。TOPAS为非结晶的热塑性塑料,不吸收水蒸气,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耐热性,从而灵活应用于复杂的工作环境 [12]。加工方法有注塑法、钻孔、挤出法、堆积等,PCF可以用这些先进技术来制造。
3. 仿真和结果
采用COMSOL软件来模拟计算光纤的特性。图2显示了在500 GHz频率下的电场分布图。由于纤芯引入了不对称结构,产生了x和y的两种极化模式。我们分析了不同参数b1下的电场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基本模式的功率被很好的限制在纤芯,更加有利于太赫兹信号的传输。
(a) 160 μm, x-pol
(b) 160 μm, y-pol
(c) 250 μm, x-pol
(d) 250 μm, y-pol
Figure 2.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图2. 电场分布
双折射性是PCF的重要光学特性,双折射系数越高,对于实现低串扰可分辨的光信号传输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非圆对称结构,光纤中基本模式传输时产生x和y两个方向的正交偏振模,从而获得了模式双折射系数B。双折射系数B [13] 可以用以下公式(1)计算。
(1)
式中:B为双折射系数;Re为有效折射率实部;nx和ny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偏振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图3(a)显示了不同菱形参数b1下的双折射系数与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折射系数随着b1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并在250 μm处获得最大双折射。如果再增大b1的长度会导致纤芯气孔混叠,从而造成制造的困难。图3(b)显示了b1在250 μm时,有效折射率和双折射系数随着频率变化的关系,x和y偏振模式的有效折射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500 GHz频率处,太赫兹波正交偏振极化传输时的双折射系数最大为0.062,比文献 [7] [8] [9] [10] [13] 报道的双折射性能有所提高。
(a) 不同b1时的双折射系数与频率关系
(b) b1 = 250 μm时的有效折射率与双折射系数
Figure 3. Birefringence coefficient and effective refractive index
图3. 双折射系数与有效折射率
设计太赫兹PCF的难点在于降低损耗,损耗分为材料吸收损耗EML和限制损耗,EML [14] 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
(2)
式中,αeff是材料吸收损耗,ɛ0和µ0分别是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nmat是主体材料的折射率,αmat为主体材料的吸收损耗系数(0.2 cm−1),E是模式电场,SZ是Z向的波印廷矢量(
)。公式中分子部分的积分区域为聚合物材料部分,分母的积分区域是PCF的整个横截面积。如图4所示,选定不同的菱形参数b1 (115 μm和250 μm),分析其在两个极化方向的EML。结果表明,PCF的EML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菱形气孔参数b1较大时,PCF的EML反而较小,原因是纤芯固体材料变少,降低了材料吸收损耗。所以我们选取了250 μm作为最优设计,500 GHz获得了0.081 dB/cm的低EML。材料的EML相比较与文献 [8] [13] [14],有明显的降低。

Figure 4. Material absorption loss versus frequency
图4. 材料吸收损耗与频率的关系
PCF的限制损耗是衡量太赫兹波传输距离的重要特性参数。它表示光纤对能量传输的封闭效果,主要受包层结构的影响。光子晶体光纤的限制损耗 [15] 可以通过公式(3)计算。
(3)
式中,Lc是限制损耗,f是工作频率,c是真空中的光速,Im(neff)代表有效折射率的虚部。在b1为250 μm下,三维电场模分布如图5(a)所示,包层很好的将能量束缚在核芯中。x和y偏振方向的限制损耗随频率变化关系如图5(b)所示。在500 GHz时获得的限制损耗为
,限制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显著减小。这是因为,随着频率的增加,更多的光收缩在核芯。如此低的限制损耗,更有利于太赫兹信号的长距离稳定传输。
光纤的有效模场面积(Aeff)是分析光纤中模态场所覆盖面积的重要参数,有效模场面积 [16] 可以通过公式(4)计算
(4)
式中,
表示光纤横截面上的横向电场强度。基模传输情况下x和y极化的有效模场面积如图6所示,有效模场面积随着频率的不断增大而减小,y极化时的模场面积略低于x极化的模场面积。光功率能量更聚集在纤芯,有利于光信号的传输。设计的高双折射型PCF模场面积为105 μm2量级,与之前文献报道的量级类似 [15] [16]。
(a) 三维电场模分布图
(b) 限制损耗与频率的关系
Figure 5. Three-dimensional electric field mode and limiting loss
图5. 三维电场模和限制损耗

Figure 6. Effective mode field area versus frequency
图6. 有效模场面积与频率的关系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损耗的高双折射型光子晶体光纤模型。通过灵活设计纤芯结构,引入菱形和椭圆气孔来破坏PCF的圆对称性,具有较高的双折射。文章采用有限元法对其模场分布、双折射、材料吸收损耗、限制损耗和有效模场面积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500 GHz频率处,PCF可以获得高达0.062的双折射系数和低至0.081 dB/cm的材料吸收损耗。与传统光纤相比,本文设计的PCF可以实现光信号高质量的偏振单模传输。限制损耗低至3.7 × 10−5 dB/cm,基模能量大部分被限制在纤芯,有利于太赫兹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其单元尺寸为毫米级,简单的气孔结构更易于制造。因此,本文所设计的高双折射型PCF有望用于太赫兹偏振保持和通信传感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