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乡村人才的内涵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1],《意见》指出需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坚持把人才放在首位。那什么是乡村人才呢?根据对《意见》的解读,乡村人才是指在党的带领下,致力于农村农业发展,服务于农村公共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的乡村各行各业的组织者和建设者。乡村人才与乡村人才振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乡村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因此,一定程度上乡村人才的作用和人才振兴的作用可以等同,对乡村人才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以转化为人才振兴的作用机制研究。根据《意见》的解读,乡村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本土人才、城市下乡人才、专业人才等。乡村人才为什么在乡村振兴中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呢?乡村人才具有什么特性,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哪些支持呢?
乡村人才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乡村人才是经过培训培养或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下才被纳入乡村人才的队伍,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乡村发展和振兴的基石,可以使农业发展少走弯路,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乡村人才是乡村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保证。乡村人才虽然具有较好的全局观和大局观,但他们并不是站在高地搞理论说空话,而是真正地参与到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产业经营活动中来,是农村发展的第一劳动力和建设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基本的人力资本的保证。
乡村人才是现代化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 [2]。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实现。乡村人才的注入,可以为农村带去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方法方式等,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村现代化注入新鲜血液。
2. 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就是人才。习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建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关键。其重要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乡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是人才振兴的基本方式
乡村人才是情系农村,干在农村,致力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想要实现农村人才振兴,就要坚持乡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一要善于发现与挖掘本土乡村人才。由党组织和村委会牵头,讨论并制定乡村人才评定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挖掘培养本土人才。二要抓住与留住各类返乡人才。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城乡发展平衡,党和政府优惠政策倾向农村,倡导城市反哺农村,因此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回到农村。为促进人才振兴,需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节和工作氛围,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留住在政策优惠下的返乡人才。三要在需要岗位上适度引进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农村是现代化的农村,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与传统农村农业相比,现代化的农村农业在重视生态生产的情况下,更重视规模化和机械化,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人才予以人力的保证。在现代化农村农业的基础上,需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注重与相关农业研究所和高校的合作,加大人才优惠力度,实现高质量的农业生产。
2.2. 乡村人才是产业振兴的规划者和人力资源保障
乡村产业振兴是通过合理配置乡村资源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动与目标。乡村资源多种多样,乡村政策、乡村人才、乡村资金、乡村土地、乡村林业、乡村企业等。乡村政策施而不行,乡村老年人人力资源有而不用,乡村土地部分荒芜,乡村森林和自然风景存而不开发。绝大多数的乡村资源长期以来处于闲置与浪费状态,造成乡村资源浪费严重。产业振兴过程就是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乡村人才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利用其所学所见将乡村资源规划得更加合理科学,在坚持绿色生产前提下,使乡村资源效用最大化,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同时,乡村人才为实现生产稳定、产业融合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资源分配有人规划,乡村政策有人监督实施,产业链有人组织衔接。
2.3. 乡村人才是文化振兴的组织者与外在表现
乡村文化振兴是通过乡村文明建设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去其糟粕和取其精华,并不断创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国乡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巢现象,老人和孩子居多,对于文化振兴的内涵和意义不甚了解,需要一定的组织与引导。乡村人才在乡村文化系列活动、宣传活动、乡村文明建设活动、三农主题活动中不可或缺。他们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新时代下的乡村文化创新都离不开乡村人才的组织,他们可以通过系列活动、交谈劝告、行为榜样等形式让村民感知何为糟粕、何为精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农耕文化与乡风文明。同时,传统文化的继承、乡村文明的建设和乡村文化的创新也可以在乡村人才和村民的行为和思想中体现出来,拥有怎样的行为和思想就意味着背后是怎样乡村文化。
2.4. 乡村人才是生态振兴的参与者和生态文明的维续者
乡村生态振兴是高质量的农村农业发展,新时代倡导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前提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绿色生产是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乡村生态振兴要求转变生产方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美丽乡村。传统乡村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小范围的农耕活动,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生产方式主要包括规模化机械化的农耕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副产品加工、养殖业和企业经营,其中人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乡村人才是新形势生产方式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具有绿色生产发展的相关技术和实践动力,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当地资源和自身经验和技术进行清洁生产,特色生产,多层次生产,延长产业链附加值,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乡村人才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坚持做农村生态文明的维续者,通过科技和设备等对有破坏的生态进行追踪并修复改善,保证农村生态的文明;进一步对农村脏乱杂的环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机制并实施,新设垃圾点、道路清洁、厕所改革等,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5. 乡村人才是组织振兴的基层工作人员与后备力量
乡村组织振兴是乡村治理的核心,指构建以党委领导核心的基层组织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3]。乡村组织振兴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和优化组织管理体制体系。乡村振兴坚持党的领导是为了坚持党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优化组织管理体制体系是为了乡村振兴有人带头,有人负责。乡村人才是基层组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具有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便于更好的处理乡村相关事务;其次,在近几年村村合并的背景下,乡村管理幅域辽阔,事务繁多,基层工作人员呈现不足的情况下,乡村人才振兴可以作为组织振兴的后备力量,为乡村基层组织,党委和村委会等输送相关人才,避免基层组织人员不足的困境。同时,乡村人才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基层人才考评机制,完善基层组织管理体制机制。
3. 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产生作用的机制模型
乡村振兴中五大振兴各有其侧重点,其相互联系,具有总体性,都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人才振兴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人才振兴和其他四大振兴的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决定的。内在机制如图1所示:组织振兴居于领导和核心地位,产业、文化和生态振兴都需要乡村人才为其提供基本人力资源保障和实现路径,整个机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Figure 1. Framework diagram of the role of talent revitalization
图1. 人才振兴作用框架图
3.1. 组织振兴与人才振兴相互影响,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健全的基层组织管理机制体制可以更好地响应党的号召,统领乡村振兴的各项事务,起到掌握全局,协调各方力量的作用。乡村人才就是基层组织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人员,参与到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乡村人才是人才振兴的基础,而人才振兴可以为组织振兴提供基本的人力资源和高质量的管理人才,从而健全基层组织体系,达到乡村组织振兴的目的。即组织通过其领导作用,因地制宜,制定该地人才培育和发展方向,构建完善的基层管理组织体系,为人才振兴的稳定提供基本的组织保障;同时,人才振兴可以为组织振兴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相关技术、理论和管理经验等,使基层组织构成更加科学完善。
3.2. 人才振兴是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必需要素
组织振兴通过基层组织管理响应上级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收集汇总村民关于乡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为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制定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其中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都需要在人才振兴的基础上实现,脱离了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就会变成一纸空谈。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业、生态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不同方面,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促进其发展。人才振兴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乡村输送人才,满足产业、生态和文化振兴对相应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其次,人才振兴进程中的人才是在不同时间段持续地输送人才,可以为产业、生态和文化振兴提供最新的相关技术支持、管理经验、理论构想等,使其跟上新时代新农村的步伐,更好地理解国家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促进乡村振兴。最后,产业、生态和文化在振兴过程中取得的进步需要由人才进行检测和总结,将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反馈于党和政府,作为今后的典型范例,以便在今后的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效率。
3.3. 人才在乡村振兴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
乡村振兴是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取得重大胜利后的另一个关于农村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分别以2020年、2035年和2050年为时间节点。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政治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完善乡村基层组织为侧重点,以脱贫攻坚为主要任务,比如乡村第一书记,第一责任人,完善乡村党委组织体系等措施,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第一阶段的目标。2035年之前,乡村振兴的目标为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是在第一阶段的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村农业的发展,乡村人才主要为乡村建设提供劳动力,成为第一建设者,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前线上去。2050年,乡村振兴要求实现全面振兴,这个阶段人才主要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乡村各种保障机制和体制机制,基本实现乡村强富美的目标。
人才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亦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 [4]。乡村振兴进程中应坚持人才强国、人才强村的发展理念,加强党对农村人才的领导和组织,健全乡村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评定机制与体系,建立一支强大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这块重力砖。
4. 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作用机制构建的现实应用
道孚县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于2021年8月,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根据线上访谈得知,道孚县特别是其乡村地区主要面临发展程度基础不够,项目建设难度较大,数字化发展进程缓慢,人才不稳定等困境,其中人才是阻碍道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点,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技术改进、管理经营等都需要人才为支撑点,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各方面才能真正起到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的积极施行者和最活跃的动力,根据乡村人才的作用机制可知,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想要实现道孚县乡村的振兴,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4.1. 丰富人才类型,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
强大的人才队伍是由数量适中、具有各方面技能和知识的专业性人才所组成的。根据访谈可知,道孚县乡村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欠缺。道孚县乡村人才的数量上不能满足道孚县乡村发展的需要,有时候造成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质量上也不能给乡村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和提高,主要体现在缺乏懂技术、懂经营能带头致富的产业发展类和职能性的专业型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阻碍了道孚县乡村振兴的进程。应该坚持党建引领,政府组织,民众参与,共同探讨道孚县乡村振兴人才的发展需求,再由党委和政府牵头,引进外来人才和培育本土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定体制机制,丰富人才类型,主要涉及与道孚县乡村相关的畜牧业、农业、教育、医疗和电商等方面的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队伍,为乡村振兴赋能。
4.2. 全面发展乡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发展环境是促进一个地区人才稳定的基本保障和前提。任何个人和机构都是理性的,都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或者对本机构有利的做法。良好的乡村发展的环境会对乡村人才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人才稳定主要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留住这三个方面 [5],建立一个良好的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为道孚县的乡村振兴提供基本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
全面发展乡村人才环境,应该作为道孚县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基本目标。首先应加强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为人才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其次,应该注重乡村文化与生态的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乡村环境。让乡村人才与乡村发展目标达成共识,看得见乡村建设的美好未来。
4.3. 制定科学指标,完善人才评估奖惩机制
人才评估奖惩机制可以使一个地区的人才保持应有的活力和基础。人才评估奖惩机制可以使乡村人才可以在竞争的环境下,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改进。进一步优化乡村人才的类型与层次,转变道孚县乡村人才固化的局面,提升乡村人才的质量与结构。
乡村人才的评估奖惩机制是一个复杂的人才评估循环过程。道孚县乡村振兴局需要根据乡村人才的具体情况和内在人才需求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和奖惩方式,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的评估与奖惩机制。实事求是地对乡村人才进行考核与评价。为乡村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评估奖惩机制,让乡村人才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推波助澜。
5. 研究结论
人才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第一资源,想要促进乡村振兴,就必须重视乡村人才的培养与乡村人才的振兴。基于乡村人才和乡村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对乡村人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乡村人才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关系,进而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与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的作用机制,进而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促进乡村振兴的进程。然后通过对甘孜道孚县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的个案访谈得知,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人才振兴的作用机制可知,乡村人才振兴极其重要。本文立足于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乡村人才发展环境、乡村人才评估奖惩机制提出了稳定甘孜道孚县人才的建议,希望通过促进乡村人才的振兴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