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开启了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对我们全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等教育改革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广大高校教师的支持与践行 [1]。因此,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办好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学校?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出一支全面过硬的教师队伍,以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断满足全国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日益增长满意度。
2. 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信念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打铁先要自身硬”,高校教师队伍政治理念过硬,就是要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理想信念状况看,总体上是良好的,是比较过硬的,但与新时代新思想提出的新要求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有些高校教师“远大理想”信念缺失淡化,认为共产主义离现实社会太远,遥不可及,难以信仰和实践;有些高校教师“共同理想”信念软化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和光明前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时间有差距;有些高校教师对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言行不一致,嘴上讲的很过硬,实践上做的不过硬 [2]。这些问题和差距,需要在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信念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 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铁一般信念的队伍。铁一般的信念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从头脑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但能从深入持久的学习、实践、锻炼、锻造中得来。因此,高校教师队伍要带头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模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武装,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现实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通过不断学习和武装,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统一地铭记在脑海里,落实到行动上,并将它作为铁一般的信念 [3],信念永久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毫不懈怠、毫不含糊。
(二) 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铁一般自信的队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观点,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信仰的集中体现。因此,要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铁一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队伍。
(三) 带头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铁一般良好价值取向的队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观点,也是检验高校教师队伍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过硬的具体方法 [4]。高校教师队伍理想信念过不过硬,只要看这支队伍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能衡量和检验出来。因此,高校党组织要教育广大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引导他们树立铁一般良好的价值取向,担当起当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的重任。
3. 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政治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要,政治过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一再强调的重要理论观点,为我们加强高校教师队伍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政治建设状况看,总体上是好的,但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过硬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有的高校党组织政治站位不高,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得不够,导致教师队伍怠懈、淡化政治的想象时有发生;有的高校教师队伍缺乏政治自觉,在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方面做得不够,导致个别高校教师出现一些政治问题;有的高校教师队伍缺乏坚守,在讲纪律守规矩上当先锋、作表率做得不够,导致一些高校教师甚至高校领导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出现问题。这些差距和问题,需要在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政治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高政治站位的队伍。肩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使命,踏上教育强国新征程,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标准抓好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建设。要使高校教师队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要使高校教师队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从而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用“四个意识”牢固支持、具有较高政治站位的队伍。
(二) 切实做到“四个认同”,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高政治自觉的队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世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理论体系必将深入持久地引导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对此,高校教师队伍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不断增进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对于广大高校教师来说,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时一事局部的,而是一以贯之全局的;落实讲政治的要求,最根本的是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自觉。高校教师队伍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四个认同”落细落小落实,从而把自身锻造成具有高度政治自觉的队伍。
(三) 遵纪守规率先垂范,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良好政治坚守的队伍。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全党要坚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住思想道德底线,不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压线”。这对于我们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在讲纪律守规矩上当先锋表率,切实做到守纪律、守规矩、守“底线”,不碰“高压线”;切实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政治原则不丢、政治道路不错。从而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良好政治坚守的队伍。
4. 按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责任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5]。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 [6];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教育战线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责任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担当尽责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有的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校领导班子“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理念树立不牢,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担当尽责不到位;有的高校教师队伍担当尽责缺乏钉钉子精神,抓工作不狠不实,不愿较真碰硬,不愿接“烫手山芋”;有的高校教师队伍担当尽责仅限于表态调门高,不善于抓落实,“雷声大雨点小”。这些问题和差距,需要在按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责任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思想,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大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新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教师队伍要坚持把“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责任扛在肩上,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贡献。从而把自身锻造成具有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队伍。
(二) 坚持弘扬钉钉子精神,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铁一般担当、尽责的队伍。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人民尽责、让人民满意。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又一重要思想观点。对于我们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责任不仅要扛在肩上,而且更要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教师队伍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中,要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把责任尽到,真正把工作做实,真正让人民满意。从而,把自身锻造成具有铁一般担当尽责的队伍。
(三) 坚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善于抓落实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责任过硬”时,明确要求“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这对高校教师队伍在教书育人工作实践中担当尽责,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教师队伍要切实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担当尽责上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进而把自身锻造成为善于抓落实的队伍。
5. 按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能力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提“本领恐慌”,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领导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本领恐慌”问题在我国教师队伍中也客观存在,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文化科学专业素质、思政理论素质、执教施教能力水平,还不适应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世界一流现代教育的客观需要。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能力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十分紧迫。
(一) 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世界一流文化科学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队伍。要引导高校教师队伍贯彻落实教育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更新文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科学专业素质和水平,以适应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日益增长的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世界一流现代教育的需要。要引导高校教师队伍熟悉国内外教育领域创新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熟悉国内外其他文化科技领域创新发展状况。使其从更宽广的视野、更渊博的学识、更高强的本领,把自身锻造成为具有国内外一流文化科学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队伍。
(二) 不断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理论水平,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高思政理论素质和能力的队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崭新的创新发展的事业,它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崭新的理论思想,成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高校教师队伍要率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理论水平,把自身锻造成具有较高思政理论素质和能力的队伍,以适应新时代高校一流现代化教育的工作需要。
(三) 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水平,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强执教任教能力的队伍。“使命需要担当,担当需要本领”、“没有金刚钻,干不成瓷器活”。高校教师队伍只有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水平,把自身锻造成具有较高执教任教能力的队伍,才能适应新时代突出中国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需要。要按照国家“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建设高校一流人才队伍。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学校领导人员队伍,培养造就一支能力高强的学校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学校长和教育家,来提升我国高校现代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世界一流现代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
6. 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作风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高校教师队伍作风要过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看,尽管总体向好,但与新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有的高校党组织思想作风建设抓得不到位,致使一些高校教师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方面出现问题;有的高校党组织纪律作风抓得不到位,做得也不到位,致使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的问题,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身上时有发生;有的高校教师队伍工作作风不够过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和问题时有发生;有的高校教师队伍生活作风也不够过硬,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或明或暗地存在并时有发生。这些差距和问题,都需要在按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锻造作风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工作中去解决。
(一) 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能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就是让高校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因此,高校党组织要把加强教师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坚持立德树人、以德育人两手抓两手硬,进而把高校教师锻造成思想作风过硬的队伍。
(二) 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能够以良好的师风带教风带学风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坚决防止回潮复燃;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把手负总责;要靠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这为我们全面加强高校教师纪律作风建设提供了遵循。我们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提出的新要求,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抓落实求实效,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纪律作风过硬的队伍。使其以良好的师风带教风带学风,全面加强高校的作风建设。
(三) 全面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队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急切要求高校党组织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坚持真管真严,教管教严,长管长严的扎实举措,全面加强对作风的组织引导,把高校教师队伍锻造成作风过硬的队伍。使这支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世界一流现代教育作出新贡献。
基金项目
2021年广西社科界智库课题“广西高校壮族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四史三情’教育的意义与对策研究”(Zkzdkt-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