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敦桢. 中国古代建筑史[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
[2]
|
石芹斋. 建筑风水理论与实务资料集[J]. 古建园林技术, 1995(3): 305.
|
[3]
|
余卓群. 简论建筑风水[J]. 长江建设, 1997(5): 37-38.
|
[4]
|
王永成. 老均州城、武当山古建筑群选址与建筑风水[J]. 长江建设, 2000(5): 43-44.
|
[5]
|
柯小杰. 鄂东南村落建筑风水探秘[C]//湖北省群众文化学会. 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 2001年卷. 香港: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1: 218-225.
|
[6]
|
黄春华, 唐飚. 论风水与居住外部环境[J].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 15(1): 32-34.
|
[7]
|
李秋香. 闽粤围龙屋建筑剖析[J]. 建筑史论文集, 2002, 15(1): 115-127+260.
|
[8]
|
贠顺吉. 泰山建筑风水述论[J]. 民俗研究, 2003(3): 131-139.
|
[9]
|
陈廓. 徽派建筑 风水之美与传统文化的交迭[J]. 中国建设信息, 2003(21): 49-51.
|
[10]
|
谈健. 岭南建筑是风水建筑的健康优选[N]. 广东建设报, 2004-10-19(A04).
|
[11]
|
唐航星. 中国古建筑选址研究——以桂林古建筑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西大学, 2005.
|
[12]
|
彭松乔. 诗意栖居: 中国古代住宅建筑风水观念的生态美诉求[C]//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卷.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57-364.
|
[13]
|
张春梅. 《日书》与中国古代建筑风水[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05.
|
[14]
|
评论员. 正视风水文化[N]. 人民政协报, 2004-09-17.
|
[15]
|
徐智鹏. 精华还是糟粕——漫谈中国建筑风水学[J]. 安徽建筑, 2004, 11(1): 19-20.
|
[16]
|
秦耕. “建筑风水培训班”风波[J]. 中国地产市场, 2005(9): 18-25.
|
[17]
|
东方愚, 舒圣祥, 钟选, 等. 建筑风水我们该如何看待[N].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5-09-20.
|
[18]
|
陈凡, 张冕. 风水是否具有科学性[N]. 北京科技报, 2005-11-16(009).
|
[19]
|
张红珍. 近期中国建筑风水之科学与迷信争议综述[J]. 民间文化论坛, 2006(4): 96-98.
|
[20]
|
边辑. 建筑风水: 离科学还有多远? [N]. 中华建筑报, 2006-12-26(009).
|
[21]
|
张红珍. 近期中国风水文化争议综述[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8(1): 126-129.
|
[22]
|
付颖. 建筑风水登堂入室[N]. 中华建筑报, 2004-09-17.
|
[23]
|
洛涛. 地产界又推新概念建筑易学风生水起[N]. 经济参考报, 2004-09-13.
|
[24]
|
马茜. 从我国传统建筑设计浅谈五行说[J]. 艺术百家, 2004(6): 145-147.
|
[25]
|
席睴. 生态建筑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J]. 建筑, 2004(12): 87-89.
|
[26]
|
金向农. 风水: 一种文化现象[N]. 江苏科技报, 2005-12-05(B07).
|
[27]
|
李道武. 弘扬建筑风水文化的辛勤耕耘者[N]. 建筑时报, 2006-06-12.
|
[28]
|
刘永青. 风水教你得“天地之灵气” [J].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06(2): 5-6.
|
[29]
|
孙宇. 易学、生态建筑学与和谐社会[N]. 中华建筑报, 2006-05-25.
|
[30]
|
李国远.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应用[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5(4): 35-38.
|
[31]
|
陈彦雄. 风水文化对和谐建筑和人居的影响[J]. 潮商, 2007(5): 79-81.
|
[32]
|
何铁恒. 风水与现代住宅的装饰[J]. 广东建材, 2007(9): 186-187.
|
[33]
|
张娟娟. 建筑风水学实战指导办公室的“迷信”八卦说批译[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4(12): 25-26.
|
[34]
|
米建菘. 建筑与风水营建思想探析——杨尚昆同志陵园建筑设计中的选址艺术与建筑风水营建思想[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8, 30(3): 17-21.
|
[35]
|
赵复才, 卲中华. 玄关与玄关风水[J]. 中华建设, 2017(9): 5.
|
[36]
|
徐坤. 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 [J]. 当代经理人, 2006(12): 1.
|
[37]
|
亦心. 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引起激辩[J]. 中华建设, 2005(7): 36-38.
|
[38]
|
刘国昌. 官场流行风水学? [J]. 中国经济周刊, 2010(24): 62.
|
[39]
|
贝津铭谈建筑风水[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4(10): 31-32.
|
[40]
|
冯书剑. 张开济: 建筑“风水”怎么看[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4(11): 32-33.
|
[41]
|
卢冰. 浅析建筑风水的双刃性[J]. 科技资讯, 2010(31): 69-70.
|
[42]
|
赵晓勇, 夏丹, 李玲, 朱新法. 申遗的风水能否脱去玄学外衣[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0(7): 59-61.
|
[43]
|
顾介铸. 建筑风水是玄学还是科学? [N]. 新华日报, 2010-12-31(A09).
|
[44]
|
张虎林, 范观澜. 辩证对待建筑风水文化[N]. 泰州日报, 2010-08-12(002).
|
[45]
|
蒋诗贤. 建筑风水理论合理性解读[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
[46]
|
刘或颖, 郑馨滨. 浅析建筑风水的科学性[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年卷, 2010: 731-733.
|
[47]
|
王冠, 赵鹏.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J]. 山西建筑, 2009, 35(22): 64-66.
|
[48]
|
张晓云, 李宝, 武欣, 等. 论建筑风水的科学性[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9(2): 53-55.
|
[49]
|
蔡长志, 杨光强. 建筑风水文化的哲学思考[J]. 林业科技情报, 2010, 42(3): 65-66.
|
[50]
|
张虎林. 中国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开馆[N]. 泰州日报, 2010-12-29(002).
|
[51]
|
刘常秀. 住宅建筑风水文化的生态学解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52]
|
黄萍, 王凯荣, 黄志军. 浅谈建筑风水、景观[J]. 广东建材 , 2011, 27(7): 175-176.
|
[53]
|
戴瑛东. 建筑设计与建筑风水的科学性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2(14): 284.
|
[54]
|
潘昀利. 浅析建筑风水文化[J]. 科技企业, 2012(16): 357.
|
[55]
|
辛松. 中国园林建筑风水观[J]. 农业与技术, 2013(5): 143-144.
|
[56]
|
谢岩. 园林与风水[J]. 现代园艺, 2013(16): 166.
|
[57]
|
吴昊, 詹秦川. 探讨传统建筑风水理论与现代景观设计学说的映照[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 2(7): 83-85.
|
[58]
|
韩增禄. 建筑与养生[J]. 居业, 2015(5): 61-66.
|
[59]
|
苏波, 李小燕, 张序彦, 齐冠. 传统建筑风水学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启示[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2015年卷, 2015: 112-115.
|
[60]
|
汤雪峰. 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J]. 建筑材料, 2016(11): 41+45.
|
[61]
|
李昊, 夏绪键. 建筑风水学理论在节能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株洲市车管所地块规划设计为例[J]. 建筑与装饰, 2017(18): 89-91.
|
[62]
|
刘小椿. 风水与周易预测原理初探[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1年卷, 2011: 649-653.
|
[63]
|
于灿.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藏风得水[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14.
|
[64]
|
庄乾阔. 基于王家大院中所蕴含的风水理论的建筑物理环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
[65]
|
何伟. 科学划界标准变迁与风水科学性评判[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 2018年年卷, 2018: 822-826.
|
[66]
|
陆毓晗. 风水理论影响下的内向空间初探[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67]
|
万路明. 易经风水研究地磁场与生命场的关系学[J]. 中华建设, 2019(1): 44-47.
|
[68]
|
刘梦捷. 传统风水中体现的美学特征[D]: [硕士学位论文]. 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 2015.
|
[69]
|
天人合一: 闽南建筑风水学[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 2015年01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 2015年卷. 广州: 《神州民俗》杂志社, 2015: 61-62.
|
[70]
|
李玲.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