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具有重大意义,脱离贫困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的使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带领着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最终在近8年的努力奋斗下,取得了伟大成就,使得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奇迹。
新华网作为中国最具全齐影响力的网络媒体,是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其有关扶贫的新闻报道不仅详细地记录了我国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为,也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仅激发了人民的国家自豪感,鼓舞了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几年,对扶贫主题新闻报道的分析多来源于新闻学,政治学等学科。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个较新的视角。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方面:一,通过对扶贫新闻话语的分析,凸显中国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努力及成果,以此来促进中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的构建。二,通过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资源分析扶贫相关报道,丰富积极话语分析体系的路径与模式。
2. 理论基础
(一) 评价理论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语言学家James Martin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理论(The Appraisal Theory),以此来填补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层面赋值语义的缺失。其理论主要关注不同话语语篇是如何通过词汇、语法的使用来展示态度、表明情感及传递价值观念。
评价系统主要包含三个大系统:介入系统、态度系统和级差系统。其中每个系统又有其对应的子系统。作为整个评价理论的核心,态度系统在语篇分析中有着更突出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选取态度系统来进行分析研究。态度系统又可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情感子系统作为态度系统的核心,主要表达说话人的个人情感。判断系统主要从道德法律层面来评价一个人的言语行为。而鉴赏系统则侧重于评价整个事物过程 [2] 。
(二) 积极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主要可以分为批评呼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1999年,Martin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与批判话语分析多侧重于社会消极面不同,积极话语分析更加侧重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各类社会现象 [3] 。Martin认为,用积极的态度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社会环境。
3. 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在扶贫相关新闻报道中,态度资源的分布是怎样的?具有怎样的特征?
2、作者如何通过扶贫新闻语篇构建积极话语的?对读者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二) 语料收集及方法
本研究从新华网进行语料检索,将关键词限定为“扶贫”“脱贫”“减贫”“脱贫攻坚”,根据主题相关性排名,选取近三年10篇报道导入研究工具UAM Corpus Tool软件中,使用其中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作为研究分析框架,再对所选新闻语料进行人工标注,最后经UAM Corpus Tool自动分析得出研究数据。
4. 态度系统下扶贫新闻报道的积极话语研究
态度系统侧重于表达人的个体感受,可以进一步分为: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子系统。通过分析整理,统计出10篇新闻报道语料中态度资源分布和占比情况,如表1所示:

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attitude system resources
表1. 态度系统资源统计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知,语篇表达积极态度的词汇有221个,占比96.1%,远多于消极词汇。其次,在态度子系统中,语篇使用最多的是判断资源,共使用107次,占比46.5%;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的使用则相对较少,分别占比31.3%和22.1%。
(一) 情感资源
情感是一种主观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主要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4] 。Martin将情感子系统分为四个方面:高兴/非高兴(happiness/unhappiness)、满意/非满意(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安全/非安全(security/insecurity)、倾向/非倾向(inclination/disinclination)。
例1:脱贫地区面貌彻底改变,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情感:快乐]越来越灿烂。
例1中的“笑容”是一个积极正面的情感词语。得益于政府的扶贫工作,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日子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灿烂”反应了村民对扶贫结果的欣喜、高兴之情,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例2: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替女儿戴上了大红花,并洒下泪水[−情感:不快乐]。
例2中的“泪水”是一个消极的情感词语。黄文秀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年仅30岁的她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父亲黄忠杰在表彰大会上落的“泪水”虽然是一个消极词汇,但是它在表达父亲对女儿思念之情的同时也生动地体现出了对女儿的自豪与骄傲及对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满意与激动。
例3:搬到县城后,4个孩子有的上了大学,有的读寄宿制高中。不用操心孩子的刘志平,平常就带着患病的婆婆在小区边上的扶贫车间做工,和丈夫一起做完保洁工作,一有时间就到面塑老师设在小区的操作间学习面塑。“虽然我没有文化,但我跑得快,不怕苦[+情感:满意]。”刘志平笑[+情感:快乐]着说,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好多了,孩子们上学也争气,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情感:满意]。
例3中的“不怕苦”“笑着说”“有奔头”都是积极的正面短语。这个43岁的农村妇女一家在政府的帮扶下住进了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曾经生活困难的他们现在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不怕苦”展现了刘志平热爱当下的工作,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和干劲。“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则体现了刘志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热情,也使读者感受到了刘志平对当今美好生活的满意之情。
例4:在贵州省晴隆县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上,全县各级干部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情感:倾向]:“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此时,站在主席台上领誓的县委书记姜仕坤已经走到生命的极限。一个半月后,这位曾誓言[+情感:倾向]“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的共产党员,燃尽了生命之火,倒在了这片热土上。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起誓、宣誓的行为存在着一定庄严性,以上两个“誓言”展现了政府各级干部对克服绝对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表现了各级领导干部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姜仕坤书记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也不忘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职责,他的誓言也使读者对政府干部的扶贫工作产生深刻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二) 判断资源
判断系统作为态度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指依据法律法规或道德伦理对人的言语行为进行评价 [5] 。判断又分为两方面: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社会评判可以分为:常规(normality)、能力(capacity)和韧性(tenacity);社会约束可以分为:真实(veracity)、恰当(propriety)。
例5:在发挥行业作用的同时,他们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完成[+判断:能力] 833个易地搬迁扶贫点、4807个扶贫产业项目配套电网建设任务,保障[+判断:能力]搬迁群众1.98万人安全稳定用电……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因此得到大幅改善,4383名群众就此告别[+判断:能力]贫困。
例5中,“完成”“保障”“告别贫困”,这些词语都从正面肯定了我国的最终扶贫成果,肯定了国家政府的工作能力。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作为扶贫力量中的优秀基层代表,其团队先后建成青藏、川藏等3条“电力天路”,在世界屋脊织起一张坚强可靠的“民生网”“幸福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扶贫是上下同心的,从地方到国家,从各单位到各层政府,举国上下为如期完成脱贫目标而努力奋斗。在积极话语的角度,例子中的三个词语都从侧面赞扬了国家在扶贫工作上的能力,有利于增强读者的国家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
例6: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判断:韧性]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判断:韧性]奋斗。
例6的总结展现了举国上下对于扶贫工作的积极态度。“克服”一词体现出了我们对于扶贫的决心,不论有何困难都不会放弃扶贫工作。“接续”一词表明了我们的扶贫工作不会中断,尽管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我们也会积极维护脱贫成果。两个词都反映了全国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之深。以上例句可以使读者更深地感受到国家政府的可靠性。
例7:据悉,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中,都坪镇在法制扶贫工作开展中对阻扰[−判断:恰当]脱贫攻坚农村公路“组组通”建设的廖某某、雷某某、文某某等人分别处以行政拘留或警告的行政处罚[−判断:恰当]。
例7中使用了一个消极判断词汇“处罚”,谴责了某些阻碍扶贫工作的不当行为。“行政拘留”“警告”都从法律角度表明了扶贫进程中的不法行为都会受到制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政府对待扶贫工作的决心。虽然例句中的“行政处罚”作为消极的负面词语,传递的消极的信息,但是在积极话语的角度,对阻碍扶贫工作的人进行处罚同样具有积极意义。这让读者感受到了政府惩治乱象,树立正气的积极态度。此外,通过报道扶贫进程中的不当行为,可以使得读者更客观、全面地了解扶贫工作。对不法行为的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动读者。
(三) 鉴赏资源
鉴赏作为态度系统的子系统,也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它包含三个范畴:反应、构成和价值 [6] 。
例8:“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们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鉴赏:反应]的人间奇迹[+鉴赏:价值]!”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西武乡县故县乡五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张国田激动地说。
例8中,“彪炳史册”“人间奇迹”都是我们对脱贫工作成果的积极鉴赏,从这两个四字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次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通过这两个词语所表达的积极情感,可以使读者获得情感共鸣。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扶贫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资源、判断资源、鉴赏资源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在三类资源分布中,判断资源占比最高,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脱贫的坚定决心及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伟大成果。情感资源同样占比较高,使读者感受到了受到政府帮助的人们成功脱贫的喜悦和满意。此外,鉴赏资源虽占比较小,但是体现出了人们对政府扶贫工作的肯定与赞美,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总体来看,扶贫报道中多使用积极情感,传递了积极意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