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科研论文的题目能决定一篇文章的命运,在发表前,期刊编辑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文章的题目,通过文章的题目决定是否继续审稿,他们经常会基于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决定拒稿 [1] 。科研人员在浏览公开发表的文献时,文献题目是他们首先要看的内容 [2] ,通过题目决定了他们是否继续阅读这篇文献的内容,才有可能引用文献的观点。文献题目中的信息决定着它将被搜索到的概率,读者再通过题目中的信息快速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引用文献。
标题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包括主题、研究设计、方法、研究发现和结论,并告知审稿人、编辑和其他读者文章提供了新观点或新发现 [3] 。因此,题目应该简单明了,并且充分展现文章的亮点。虽然,作者对自己发表的研究成果未来引用率没有任何的把控权,但可以控制自己文章题目的格式,期刊文章的标题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它可以决定文章的引用率 [4] 。另外,每一个作者有权利来决定自己文章的题目,但文章研究价值是由读者决定的,被广泛阅读并引用的文献才有价值。所以,作者应该从读者的角度考虑,拟定一个有效的文章题目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兴趣,从而引用和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升文章学术价值。
Jamali,Nikzad (2011)表明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于文献的阅读量和引用量,并提出不同类型题目影响其阅读和引用量 [5] 。但目前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非常有限,且已有的文章也多为文献综述,缺少实证性论证 [4] 。另外,已有的实证研究也主要聚焦自然科学类,分析文献题目与引用量之间的关系 [6] ,且现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一些自然科学文献,比如,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 [7] ,有的研究样本主要来取样于少数期刊 [8] 。而当下关于社科领域的科研论文题目的最新动向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相关的中文文献更是屈指可数。
科研新手研究经验有限,需要更多的研究文献来学习并提升拟定文章题目的能力,特别是对社会科学(商业、经济、管理领域)的科研人员,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注重于研究发现,社会科学研究在注重研究发现的同时在论文的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另外,研究发现科研论文的题目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 [8] ,了解当前科研文章题目的最新发展方向以及出版社的选题新动向,了解读者的需求,对于科研新手来说是发表文章,提升文章引用率的首要因素。
基于此,本文通过取样2100个社会科学国际学术期刊文献,对这些文献的题目的表达方式和特点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来检验怎样的文献题目更能够吸引读者阅读,提升文章的引用量。本研究希望能为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一点学术贡献,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在学术论文题目的拟定上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研究提出的几点关于有效拟定文章题目的建议对于想要发表英文类国际期刊的科研工作者具有指导性的实践意义。
本文作者作为多年国际期刊编委和审稿人,从国际期刊论文题目的拟定角度提出四点有效建议,让作者对科研论文题目的选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拟定具有吸引力的文章题目,也让读者能够通过文献题目信息直接捕捉到文章的要点,也有助于中文文章作者了解国际学术动态。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从2018~2020年发表在100个SSCI期刊和10个非SSCI (Scopus检索)国际期刊,以及10个中文期刊共计2200个社会科学论文题目。由于需要统计文章的浏览量和引用量,所以,2020年后发表的文献未纳入样本中。SSCI检索期刊主要来自于四个国际著名的出版社(Elsevier,Springer,Wiley和Sage),同时,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22年期刊分区表对论文进行了分区。非SSCI数据中的中文文献主要来自于知网检索文献,英文非SSCI文献来自于Scopus检索的文献。
文献的浏览量来自文献期刊的官方网站统计数据,引用量的数据主要来自于Google Scholar的统计数据。对于不同文献题目的数据由作者进行分类统计,对于研究者其他控制变量的相关数据分别由作者采用人工收集和统计的方式获得。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于商业、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的文献,排除了文学艺术相关文献,因为这类文献在表达方式上更注重于个性化,大部分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本研究将采用多元回归法来分别检验这七种不同类型文章题目对文献学术价值的影响。文献学术价值设定为因变量,分别通过文章阅读量(dow)和引用量(cit)来进行衡量,上述七种类型题目分别设定为自变量(int, dec, cre, abs, sin, dua, mul)。由于文献的阅读量和引用量受到众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选择了九个重要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包括期刊影响因子if,作者赫尔希指数,期刊是否开源ope,作者数量aun,参考文献数量ref,题目长度titl,文章篇幅长度artl,发表年限year,国际合作者数量inn。因此,根据前人的研究,文献学术价值(Y)与文献变量因素(X)之间的基本回归关系表示如下。
(1)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以下多元回归方程来检验这七种不同类型题目对文献学术价值的贡献。
(2)
3. 建议讨论
基于前续研究Long (2023)的发现 [9] ,本研究提出四个有效拟定社会科学论文题目的建议。题目要做到大题小作,要具体而不笼统,要具象而不抽象,要体现研究价值或亮点。
1) 题目我们经常会提到要“小题大作”,不可“大题小作”。但到底何为“小题大作”?本文给出的方法是题目如体现出“两点成一线”的原则,那么基本达到“小题大作”的目标。例如:
题目一“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保障机制研究”,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如何将题目聚焦?有人提出改为以下两个题目。
题目二“IPO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保障机制研究”;
题目三“IPO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保障机制研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
其实,这三题题目都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题目二比题目一多了一个研究背景,题目三比题目只是缩小了样本范围,三个题目并没有实质性区别,都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因为三个题目都聚焦在一个点(图1的中心点):资本配置效率保障机制(即变量)。这个中心点可以与虚线圈上的任意一点发生关系,所以,作者和读者都很难捕捉到研究范围。再比如,数据资产统计与核算问题研究 [10] ,这种题目因为题目没有清楚的定位,研究的范围较大,不够聚焦,对于科研新手来说较难把握。根据“两点成一线”的原则,题目需要再增加一个研究的聚焦点(即自变量),这样题目就缩小了研究范围,聚焦到图中的实线上,而非代表其他研究范围的虚线,例如“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11] 。

Figure 1. Diagram of the principle of “two points make a line” in bivariate titles that featured “big” and “small” titles
图1. 双变量的两点一线图示题目得“大”与“小”示意图
2) 题目要具体而不笼统,题目明确体现所要研究的问题,使得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你要研究的问题。这类题目以疑问句的形式体现,例如Does Venture Capital Reputation Contribute to Entrepreneurial Firm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12] ,题目明确提出在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是否能够有益于创业公司的发展?文章通过大量数据来论证这个问题。Do Firms’ Pension Contributions Decrease Their Investment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Listed Firms [13] ,这个题目提出中国的上市公司的为公司员工缴纳的社保是否会降低它们的投资绩效,该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另外一种形式采用陈述句的形式清楚表达研究的问题,例如Linking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14] ,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研究问题创业导向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副标题又明确是从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绩效的角度。或者,直接表达所研究的观点或研究结果。例如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hould Aim to Make Closed Contexts More Open: A Meta Reaction to Wang and Doty, Russ-Eft, and Yoon [15] ,这个题目就清楚表达了研究结果,指出人力资源发展应该改变目前这种封闭式的管理而构建一个开放的环境。
相反,有些题目看似很具体,但读者并不能准确明白研究的具体问题,必须通过阅读下文才能逐渐了解研究内容,这种题目很常见。比如Political Connection, Family Involvement, and IPO Underpricing: Evidence from the Listed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of China [16] ,虽然很长的题目试图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读者还是很难了解到作者要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再比如Digitalization of Public Diplomacy: Concept, Trends, and Challenges [17] ,这样笼统的问题对于一个研究新手来说就很难把控,因为没有明确自己具体的研究问题,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也就很难突出自己的研究重点。
3) 要具象而不抽象。题目要实质性地表达出要研究的问题,体现科研的严谨性,避免使用比喻或文学性语言来表达,容易让读者产生奇异。为了避免读者理解出现异议,这类题目往往会跟上一个副标题来进一步解释主题。例如Talking about the Near and Dear: Infants’ Comprehension of Displaced Speech [18] ,题目中的前半部分(Talking about the Near and Dear)采用一种意会的方式在表达要研究的问题,就比较抽象,读者很难理解这个研究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通过后半部分实质性描述(Infants’ Comprehension of Displaced Speech)才能猜测到可能研究的问题。而要搞清楚具体的研究内容,读者就需要继续阅读文章的内容才能逐步了解,这就很难激起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再如,Fixing Work, and Moving beyond It [19] ,仅看题目,读者很难猜测到这篇文章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另外,题目中也不要出现无法衡量的形容词或副词,比如The Pittsburgh Transition: Not Quite So Simple [20] ,题目中的形容词Quite和Simple很难有具体的标准去衡量,有悖于科研的严谨性。再如,Speculate a Lot [21] ,读者即不知道研究内容,题目中的a lot不能被准确衡量,带有一定的个人感情色彩,这些题目都不是科研新手所能驾驭的。
4) 题目能够体现研究的亮点。如果文章有一些创新点、新发现、社会热点等,要在题目中体现出来,这样能激起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对于科研新手来说,题目如果能够紧扣当前最新社会热点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比如新馆疫情相关的研究。对于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作者,则更需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点。比如,Revisiting the Return-Volatility Relationship of Exchange Rates: New Evidence from Offshore RMB [22] ,这篇就突出了自己的新证据来自于离岸人民币(New Evidence from Offshore RMB)。同样,Tax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Update on the State of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23] 和Apply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to Conduct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quiry: An Update [24] ,这两个研究都体现出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更新(An Update)。还有些题目能够体现该研究弥补某个研究空白,例如Addressing the “Research Gap” in Special Education through Mixed Methods [25] ,该题目清楚地指出通过混合方法来解决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空白。此外,科研经验较丰富的研究者能够提出一些有趣的或者新观点。比如,The 1 + 1 = 3 Integration Challenge [26] ,这个研究突破1加1等于2的常识来探究1加1等于3的可能性。最后,更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能够将研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样的亮点也要在题目中体现出来。例如,Theoriz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actices in Extended Contexts [27] ,该研究在一个更宽泛的背景下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融入到相关的理论体系中。虽然这种创新点的题目对于科研新手来说是一种挑战,但要有这种创新认知,并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4. 结论
疑问式文献题目在社会科学领域目前是作者普遍采用的方式,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此类文献的学术价值一般,并未获得较高的引用量。创新性题目虽然很少被作者采用,但此类文献获得了读者最高的关注度,且此类文献的学术价值最高,得到同行学者的广泛引用。其次,结论式题目对文献的学术价值有着显著的贡献,能够提升文献的引用量。再次,描述式的题目中带有双变量的题目的文献比单变量和多变量题目的文献更有吸引力和学术价值,有着更多的浏览量和引用量。而抽象题目的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较低,且此类题目对文献的学术价值没有显著贡献。单变量的描述式题目受到中文文献的作者和读者普遍欢迎,此类文献在文献数量、浏览量和引用量上都高于其他类型的题目。与国际期刊不同的是创新性的题目在中文文献中很少被采用,说明此类题目对中文文献作者的挑战性非常大。这些研究结果告诉科研工作者们在拟定社会科学文章的题目时要体现其研究的创新性,或充分展示研究成果,这样更能吸引同行读者的关注并提升文献引用量。尽量少采用抽象性的词语来表达题目,要采用双变量的方式来聚焦研究问题,避免单变量和多变量题目对读者产生的干扰。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大学生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研究”(编号:2021jyxm055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