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医药企业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其面临着市场需求波动、研发投入不确定性、竞争压力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此,通过对中医药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中医药行业发基本概况
2.1.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截止2020年,我国中医药企业已经超过五千多家,中医药品种已有上万个品种,这说明我国中医药行业规模一直在发展扩大中。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形成了有关中医药行业“一带一路”的发展格局。国家相关部门非常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与国外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40多家中医药研发中心与60多家中医药对外交流示范基地,并注册了200多种中医药新产品 [1] 。2021年,国家进一步落实支持中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颁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将重点放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上。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医药行业在长远一段时间内会不断突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真正的国民行业。
2.2. 中医药行业财务风险特点
中医药行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影响或者企业内部管理失误,中医药企业出现财务状况变差、营业收入降低以及企业收益远低于预期目标等情况,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防范财务风险,实行有效的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带其特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 筹资困难
中小型企业在整个中医药行业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中小型企业一般资产规模较小,成立时间不长,没有可以向外融资的信用条件,并不容易吸引到外部投资者的投资,所以大部分中小型中医药企业会面临融资困难的处境,只能依靠企业的内部融资,企业面临一定的筹资风险。
2) 投资周期较长
一般来说,中医药企业会更倾向于对优质的新产品进行投资,以期获得高额收益。但是,对于中医药企业来说,在研制出新型中医药产品之前,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与技术,并且通常药品的研发周期很长,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收益,企业很可能出现资金周转无法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另外,在产品较长的研发周期内,中医药企业所处市场环境随时可能在改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医药企业很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3) 产品成本较高
企业要想生产大量中医药产品,首先需要购入大量原材料。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无法较为准确的预估企业所需原材料,则很有可能造成库存堆积,增加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成本。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相应的存货管理,避免由于管理者或者采购人员的疏忽,导致企业生产、销售以及管理相关成本的增加,避免企业面临一定的营运资金风险。
4) 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行业投入的增加,大量中小型中医药企业涌入行业,中医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另外,我国中医药市场上存在很多仿制药品,各产品之间替代性较强,这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中医药企业之间发生恶性竞争,使中医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5) 缺少完善的监管机制
我国中医药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一般以并购其他中小型企业的方式,扩大自身企业规模。对于大型中医药企业来说,拥有一个完善健全的监管机制以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及时规避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但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大型中医药企业的监管机制不健全,有关部门无法监管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这会给企业增加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3. 财务风险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3.1.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与财务相关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其性质和来源的不同,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资金风险三大类。
3.2. 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1)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研究中医药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2) 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是对中医药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3) 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是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计算评价对象各项指标的功效系数,并转化为相应的功效评分值,作为指标的评价值。然后参照各项指标的权重比例,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得分,再加总求出各类指标的总得分,即综合评价分数。综合评价分数越高表示企业的绩效越好。
本文依照《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第二十五条规定进行分析:绩效定量评价基本指标计分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上档基础分 = 指标权重 × 上档标准系数;本档其础分 = 指标权重 × 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 = (指标实际 − 本档标准值)/(档标准值 − 本档准值),当本档高于优秀档时功效系数为1,低于很差档时功动系教为0;调整分 = (上档基础分 − 本档基础分) × 功效系数;单项指标得分 = 本档基础分 + 调整分;指标总得分 = Σ单项指标得分;指标评估得分 = Σ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指标权数 [2] 。
4. 财务风险分析
4.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医药制造业的5家知名度较高的中医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国泰安CSMAR以及《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所公布的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全行业2021年的数据。
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经营状况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状况 [3] 。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值见表1。

Table 1. Financi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standard valu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2021
表1. 2021年中医药行业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值
4.3. 中医药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和分析
4.3.1. 中医药企业财务对比分析
1) 偿债能力分析
如表2所示华润三九的资产负债率低于白云山,和同仁堂比较接近,在行业第一梯对企业中处于中游水平,相对比较稳定,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太极集团短期偿债指标流动比率在五家中药企业中排在最后,表现出其偿债能力与其他企业有较大差距;现金流量比率华润三九在第一梯队中基本处于中间位置,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最近几年相对比较稳定,处于较为健康水平,并有更加向好趋势;同时,与华润三九最近两年并购支出现金较多有一定关系。总体华润三九偿债能力在第一梯队中药企业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指标处在健康合理水平,偿债能力有保障 [4] 。

Table 2. Debt repayment capa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terprises from 2018 to 2021
表2. 2018~2021中医药企业偿债能力
2) 盈利能力分析
表3所示华润三九的盈利能力在四年大部分时间里在五家对比企业中都处于领先位置,而太极集团始终处垫底位置,并没有因新冠疫情而使产品销售增加。

Table 3. Profita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terprises from 2018 to 2021
表3. 2018~2021中医药企业盈利能力
3) 营运能力分析
表4所示华润三九总资产周转率在第一梯队5家中药企业中排在中游,但企业间总体差距不大;存货周转率方面,华润三九落后白云山处在第二位置,主要原因在于白云山有一定比例的快消品,如王老吉饮料和商业,导致白云山的存货周转率比较高;单纯从中药产品制药看,华润三九存货周转率最高。

Table 4. Operational capa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terprises from 2018 to 2021
表4. 2018~2021中医药企业营运能力
4) 成长能力分析

Table 5. Growth capa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terprises from 2018 to 2021
表5. 2018~2021中医药企业成长能力
表5所示2020年受新冠疫情突发影响,大部分企业在营收增长率方面出现负增长;相比其他四家中药企业,华润三九在营收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上,除2020年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以上较好增长,成长能力优异;而太极集团的营收增长率与及利润增长率波动巨大,尤其在2019与2021年发生巨大财务亏损等问题,财务存在较大风险。
4.3.2.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得分结果
利用功效系数法对公司的财务基本指标进行综合绩效评价,考核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依据总得分对5家中医药企业进行排序,具体如表6所示。

Table 6. Comprehensive scorecard of bas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enterprises in 2021
表6. 企业2021年绩效评价基本指标综合计分表
4.3.3. 总体情况分析
同一行业同一时期中医药上市公司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存在显著差距。企业综合财务绩效评价中规定以85分及以上为优(A),不足85分且达到70分为良(B),不足70分且达到50分为中(C),不足50分且达到40分为低(D),不足40分为差(E)。根据表2的评分结果发现,其中有1家达到良好等级,3家达到中等等级,只有一家处于低等级。总体来说,中药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水平一般,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债务风险状况方面,3家都达到了单项满分,但在资产质量状况普遍表现一般,这也是中医药的行业特征所决定的。
总得分最高的前2名为片仔癀、云南白药和同仁堂。云南白药产品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单品种出口创汇前列,因此盈利能力也高居榜首,其他三方面也都处于行业前列;云南白药和同仁堂作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前列的老牌企业在四个方面表现比较均衡,都保持在较高水平。
得分最低两家企业为太极集团白云山。白云山的主要问题在于经营增长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较差,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18年收购了医药公司和王老吉药业,这俩公司本身的应收账款和负债率拖累了公司的财务表现;而太极集团则是4个方面表现都不乐观。下文将会计算太极集团近5年的财务绩效得分,具体分析其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5. 案例企业分析
5.1. 太极集团公司介绍
太极集团成立于1993年,1997年上市,拥有10多家制药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10000多家药房及两大研发机构,是集医药研发、工业生产、医药商业、大健康产业于一体的全国性医药产业链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的经营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医药工业,指的是中成药和西药的生产,公司主要采用自营、代理销售两种模式。公司目前处方药主要通过医院销售,非处方药主要通过OTC终端销售,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药品营销网络。二是医药商业,分为药品的批发和零售。药品批发指向上游企业采购药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通过公司的销售网络,供应给医疗机构或社会单体药店等。药品零售则是通过公司自有的药品零售直营门店、加盟连锁药房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公司主要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产品家喻户晓,另外,太极集团还有零售药房两大品牌“太极大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综合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居第一。
由介绍可知,太极集团本身质地并不差,甚至是实力雄厚。但在过去的十年中,公司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59.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21.5亿元,而净利润却一直维持在盈亏平衡线,扣非净利润更是十年九亏,靠着补助和卖地度日。以下将基于太极集团的盈利能力问题、资产质量问题、债务风险问题和经营能力问题做出分析。
5.2. 太极集团财务风险识别
5.2.1. 盈利能力问题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7年至2019年太极集团的盈利能力处于下降趋势,2020年有些许提高,2021年大幅度下降,单项指标得分均为0分。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的实际值在近5年的趋势差不多,都大致呈现下降趋势,并在21年大幅下降至最低值。同时两个指标也都处于行业较差值和较低值之间,表现不佳。说明企业自有资本对收益的贡献能力和资产获利能力都不强。

Figure 1. Trend chart of profitability score
图1. 盈利能力状况得分趋势图
5.2.2. 资产质量问题分析
图2所示太极集团的资产质量指标在行业5家企业中排最后,表现较差。根据表可以看出,太极集团资产质量总得分的趋势变化与总资产周转率评分的变化几乎趋于一致,同时其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为稳定且指标在行业良好值上下浮动,应收账款管理能力比较好。

Figure 2. Trend chart of asset quality status scores
图2. 资产质量状况得分趋势图
5.2.3. 债务风险问题
图3可以看出太极集团的资产负债率5年来都处于较差值附近,说明了太极集团资产结构不合理,企业还本能力差,且资产质量指标在行业5家企业中排倒数第一,表现极差。并且于2018年以来指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说明太极集团的财务状况不太乐观,存在一定的问题。太极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比较依赖借贷资本,不能对偿还水平有清楚的认知,那么会导致企业的利润都用来偿还债务,甚至通过变卖土地等方式偿债,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企业管理层的战略部署和决策能力不足。

Figure 3. Trend chart of debt risk score
图3. 债务风险状况得分趋势图
5.2.4. 经营增长问题分析
如图4所示,太极集团在经营增长状况上在行业5家企业中排最末,表现不佳,说明企业发展前景一般。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来资本保值增值率都处于行业较差值附近,说明资本难以得到保全。除了2020年,可能是受疫情的影响,营业收入下降以外,太极集团的营收是一直在增长的,只是增长率除2018年以外,都是个位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Figure 4. Scoring trend of business growth status
图4. 经营增长状况得分趋势图
5.3. 财务风险点的发现
通过对以上中医药企业的财务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医药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点,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以下是对财务风险点的具体分析:
1) 资金风险:中医药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而资金来源受到外部融资渠道限制或市场变化的影响。因此,资金紧张、债务压力过大或资金效率低下成为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点。
2) 经营盈利能力风险:中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市场需求、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以上部分企业无法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或应对市场变化,面临着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3) 偿债能力风险:中医药企业可能面临着大额的短期和长期债务偿还压力,如果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或无法满足债权人的要求,将面临财务风险。
4) 资产负债风险:中医药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如果企业的负债过高,或者资产负债比例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或者资产负债异常波动。
5) 经营效益风险:中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益受到市场竞争、营销策略、产品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不强或者营销策略不当,面临着经营效益下降的风险。
通过对中医药企业的财务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点。在发现财务风险点后,可以针对性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加强资金管理、优化盈利模式、降低负债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提高经营效益等,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6. 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6.1.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对于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至关重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本节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来降低中医药企业的财务风险。
首先,加强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中医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数据收集体系,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各类财务数据。这样有利于企业对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可以及时发现和分析潜在的财务风险。
其次,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体系。中医药企业应完善财务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模型。通过比率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医药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制度。同时,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5] 。
6.2. 加强财务分析能力
加强财务分析能力是中医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各项财务指标和财务数据的含义,准确识别财务风险点,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中医药企业可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财务分析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财务知识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企业财务情况,并从中分析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其次,中医药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财务分析工具和技术,提高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可以采用财务软件来辅助财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模型建立来识别风险点,并及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指标。
此外,中医药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内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获取专业性的财务分析报告和建议。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企业能够获取更全面、客观的财务分析结果,从而更好地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最后,中医药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财务分析流程和标准,明确分析的目标和方法,规范分析报告的编制和使用。同时,定期进行财务分析的评估和改进,确保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持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加强财务分析能力,中医药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和控制财务风险,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同时,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6.3. 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在中医药企业中,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该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控制策略。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监督,以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制定财务审批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内部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此外,企业还应强化财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指标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行业信息等外部环境因素,做好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同时,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以便在出现风险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分析能力。只有财务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工作。
最后,企业还应建立与外部合作伙伴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共同应对财务风险的合力。通过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降低财务风险的承担程度。
总之,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中医药企业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至关重要。通过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人员培训和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医药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实现持续发展。
6.4. 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是中医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医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及时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预测和控制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医药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变化。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中医药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等方面的正常运营。企业需要定期关注政策变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稳定发展。
其次,中医药企业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医药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变化等都会对中医药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的趋势和变化,企业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新的市场机会,降低财务风险。
此外,中医药企业还需关注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医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紧密,原材料的供应中断或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定期评估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并积极采取措施稳定供应渠道,降低财务风险。
对于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中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定期的市场调研系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获得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深入理解。此外,企业还可以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获取行业动态信息,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综上所述,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是中医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及时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降低财务风险,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6.5.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中医药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应及时调整其经营策略,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的风险挑战。为了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以下措施可供中医药企业参考: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医药市场和政策环境经常变化,企业应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政策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其次,企业在调整经营策略时应充分考虑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例如,如果企业在特定市场存在财务风险,可通过选择更稳定的市场来减轻风险。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分析能力,企业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
另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建立风险警示机制、明确风险管理责任等。通过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范,企业能更好地预测和控制财务风险。
最后,企业在调整经营策略时应兼顾长期和短期的财务目标。企业应评估不同的经营策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选择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策略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中医药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是中医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7. 结论
通过对中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的深入分析和控制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中医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凸显。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的潜在威胁也日益增加。
2) 财务分析是评估中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并运用比率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等方法,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3) 通过对企业财务分析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出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点。针对这些风险点,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 中医药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波动、研发投入不确定性、竞争压力增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只有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控制财务风险。
5) 为了有效降低中医药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这包括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分析能力,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等。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应对不同的风险挑战。
通过科学合理地评估和控制财务风险,中医药企业可以更好地经营发展,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对中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管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