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等教育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务院提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的战略目标,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建设措施和支撑力量。而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对于公共项目必须加强管理,特别要增强公共项目的预算约束力和透明度,从而基于项目建设单位与政府资源配置这两个层面,对“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积极加强构建和完善,进而为深化“双一流”建设,加强“双一流”动态管理,做好基础保障。本文对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进行深入研究,立足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深化“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优化“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与管理,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a country to cultivate tal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level and potential. With the strategic goal of “promoting a group of high-level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to enter the world’s top tier or fore-front” propo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has become a key content of China’s current educatio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struction measure and supporting force for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projects, especially to enhance the budget constraints and transparency of public project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wo level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units and government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Double First Class” public projects should be actively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in order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 Class”, strengthen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Double First Class”, and provide basic guarantees. This article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ouble First Class” public project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entrusted responsibility, and propose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reality.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ptimizing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ouble First Class” public projects, and constructing a comple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1. 引言
基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出台了《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就加快“双一流”发展进程,给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设举措。随着“双一流”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基于受托责任,如何科学构建完善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从而使“双一流”建设工作能够达到理想的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好教育评价职能,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此,针对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进行深入研究,这不仅关系着“双一流”工程的建设效果,同时对国家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做好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工作,必须切实明白受托责任的内涵和意义。所谓受托责任,就是指那些行使政府或公司权力的人,必须为其行为承担说明义务。但目前我国针对受托责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绩效审计、政府会计以及政府治理等几个方面,对于受托责任在绩效评价中的研究项目较少,其相关文献也并不多见。因此,针对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可以说是填补了此方面的空白。由此可见,此项研究不仅对我国推动“双一流”发展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受托责任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价值
开展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工作,其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学术价值。通过系统研究,通过受托责任的方式,将政策公共价值与政府绩效管理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实现绩效评价功能。使绩与效、财务评价结论与项目评审结论、项目建设单位绩效评价与政府资源配置绩效评价、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之间乾地有效统一,从而使基于信息公开披露的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的作用充分凸显了出来,能够对于“双一流”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与应用,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1] 。
其次,是应用价值。即以受托责任界定作为基本前提,以评价信息质量作为要求,同时以评价指标设置与评价主体选择作为支持系统,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传统绩效评价的不足之处,使绩效评价不会因信息处理规范与信息披露制度问题,而对评价结果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工作,还能够为“双一流”绩效评价的有效实主季,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政府立项其他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经验。
3. 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策略
3.1. 把握核心使命
现代大学,应具备五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职能,也是大学的根本和第一任务;科学研究则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而后三项功能是前两项职能的拓展。
大学要充分履行第一职能,完成根本任务,就必须实现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基本教育要求。这也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在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双一流”大学是否把握了核心使命。而这一点,也是开展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 [2] 。
首先,要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立德树人内化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包括“双一流”大学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和环节,都需要切实内化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思想和教育任务,确保“双一流”大学切实做到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其次,基于国内国际经济,对“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评价,这一点比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评价更难。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需要对大学的核心使命进行精准把握,即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评价人才培养结果,也要对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完善的评价管理体系,从而让“双一流”大学能够真正回归教育本质和办学初心,同时也能够保证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能够切实发挥作用,使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3] 。
3.2. 突出服务需求
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必须充分突出服务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既是“双一流”绩效评价的必要前提条件,也是政府资源配置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而在服务大众需求的过程中,求得生存、发展和贡献,是建设“双一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路线。一方面,要针对“双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服务需求,构建和实证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则要以科学研究水平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除此之外,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工作中,还要关注“双一流”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产学研协同以及实践育人机制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切实提升“双一流”的教育服务水平,强化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能力,进而为政策公共价值与政府绩效管理充分结合,切实体现绩效评价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3.3. 注重内涵发展
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需要通过内涵式发展来实现。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指以提升质量作为发展的关键要点,进而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建设“双一流”公共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必须对参与“双一流”公共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等等,进行全面地考察,重点评价其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不能只看论文和项目,也不能只看奖励和少数几个优秀典型代表人物,从而使“双一流”公共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得到有效建设和实施,为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及政府公共项目投资,积累实践经验 [4] 。
3.4. 实施分类评价
“双一流”高校的基础就是加强人才培养,这也是高校的基本定位。目前,我国高校总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型。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主要为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的传统高校建设思维中,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大多是向着综合性和多学科性方向发展。但国际高校建设经验显示,学科小而精的特色高校,一样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基于国内国外经验,在开展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工作,必须根据大学类型的不同,构建分类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评价措施。除了针对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加强“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外,还应针对应用型与职业技能到显著高校,针对其“双一流”学科,基于受托责任,加强“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5] 。
在开展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工作时,需要对不同类型高校加强分类管理建设,深入推动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根据“双一流”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双一流”高校发展需求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而真正做到基于受托责任,对“双一流”公共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并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重要作用,对“双一流”公共项目建设单位与政府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评价指导,从而有效引导“双一流”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够实现科学定位,充分突出“双一流”高校的办学特色,进而逐渐形成多种类型的高校百花竞放、协同发展,同类型高校有序竞争、争创一流的新型教育格局。这对落实“双一流”政策,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项目投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5. 注重特色发展
随着“双一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党和国家对“双一流”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高校办出自身特色,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开展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进行深入研究工作时,也要充分考虑高校特色。“双一流”高校要实施特色化发展,根据其实际情况,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工作,也要富有特色。这个特色,既包括学校特色,同时也包括学科特色;既包括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同时也包括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具有不同特色的“双一流”高校,其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也应各不相同,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更符合“双一流”高校发展建设的实际要求,能够在实际应用“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时,更科学、更全面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双一流”高校建设以及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指导。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双一流”高校,其核心特色就是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不断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一宗旨,在开展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工作时,以受托责任的界定,推动“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特色发展,不仅要基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高等教育新格局,更要针对我国原有的行业特色高校,对其特色进行深入挖掘,进而针对此类特色极为突出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为推进“双一流”公共项目建设单位和政府资源配置科学化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6. 教参国际表现
近年来,我国有大量“双一流”高校及学科进入世界大学和学科榜单之中,而且排名越来越靠前。但是,对于“双一流”公共项目的评价,不能跟着国际排行跑,更不能唯排行榜是论。虽然排行榜可以作为“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不能局限于这单一因素。在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中,还要充分考虑“双一流”高校的师生比、社会声誉、国际教师以及国际论文等因素,通过全面参考,进一步完善“双一流”公共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也为相关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6] 。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是落实我国“双一流”政策实施和加强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研究工作。通过本项研究工作,能够从“双一流”项目建设单位与政府资源配置两方面,为“双一流”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指导,为政府资源配置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这对强化我国政府职能,推进高等教育建设,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受托责任的“双一流”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2YBA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