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 [1]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供了法律保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做好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3] 。2023年2月茂名市人民政府以茂名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题,总结了近年来,茂名聚焦县镇村联动,推进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市城乡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关注农村,发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满足人们迫切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亟待解决。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乡村体育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与农村体育发展的辩证关系,发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可以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发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
茂名市地处中国南海之滨,广东省西南部,背靠祖国大西南,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级经济区的交会处,地理位置优越,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2020年茂名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茂名常住人口617.4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有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48.45万人,占56.44%;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0.2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4.5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茂名市市农村人口比较多,更渴望有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 。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国家政策和时代背景,研究茂名市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剖析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问题的措施,推动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发展,建设完整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查阅了最近二十年体育公共服务文献,还没有专门研究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文章。本文以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体育的发展瓶颈为切入点,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探究其实现进路,结合国内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情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发展,提出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合理化建议。本课题研究可以弥补学术界对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研究的空白,为新时期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2. 相关概念界定
1) 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21世界发展新农村的伟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宗旨是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美丽乡村,让青山绿水吸住乡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 体育公共服务
体育公共服务是为了社会公民的体育需求的一种公共服务,有政府、事业单位、等为公民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增强体质健康为目的,由镇府部门、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体育器材、体育经费、体育知识等服务。
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乡政府的主导下与村委会和体育组织等协调配合,合理利用现有农村体育资源,指导村民开展体育运动,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质健康水平。
3.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现状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研究。部分学者对于国家政府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包括政策制定背景、政策实施情况以及政策效果等。这些研究旨在了解政策的价值和局限性,为政策改进提供参考。
2) 社区需求与资源调查。研究者通过社区问卷调查或深入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村居民对体育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调查了农村体育资源的供给情况。这些研究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体育资源,满足农村居民对体育的需求 [4] 。
3) 农村体育项目开展与管理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关注农村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和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如何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如何组织群众性健身活动、如何建立和完善村级体育组织等。
4) 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研究。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体育发展现象和案例的比较研究,寻求适合农村的体育发展模式。这些研究有助于总结农村体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5) 社会参与与政府监管研究。这类研究关注社会力量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旨在促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推动政府的监管。例如研究非政府组织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以及政府部门如何加强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以上只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现状的一些方面,随着中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不断推进,相关研究还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一)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取得的成果
经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果。
1)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通过研究调查农村地区体育设施的现状和需求,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为农民提供更好的运动场所和设备。
2) 农村体育项目开展和普及。通过研究分析不同地域、不同农村群体的体育需求和兴趣,推广适合农村的体育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使农民能够参与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
3) 农村体育人才培养。通过研究制定针对农村体育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包括选拔优秀人才、提供培训机会和改善待遇等,以培养更多的农村体育专业人员,提高体育教练和组织者的水平。
4) 农村体育政策和法规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农村体育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情况,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保障农民在体育活动中的权益和利益,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5] 。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建设了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在资金支持方面,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村体育项目提供了资金援助,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还加入了健身游戏、运动竞赛等元素,满足了农民群众对多样化体育活动的需求。
最后,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得到了加强。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农村居民普及农村体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不足之处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研究内容相对较少。相比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研究,对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资源匮乏等实际情况导致的。
2) 数据收集困难。农村地区的数据收集往往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例如信息不对称、统计手段不完善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分析。
3) 体制机制不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与协调,但是现有的体制机制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尚不完善。缺乏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供给不充分。
4)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也限制了相关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体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
5) 研究主题限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主题相对狭窄,往往只关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忽视了更加深入的问题探讨,如农村体育发展与健康促进、社会融合等相关议题。
6) 缺乏实证研究。大部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和理论推测的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这导致研究结论欠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难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7) 资源匮乏。农村地区资源相对有限,并且面临着用于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这制约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研究成果的输出。
8) 缺乏跨学科合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需要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目前缺乏跨学科合作的研究机制和平台。这导致研究结果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不足。
为破解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力度,提高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需要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学术机构建设,加大对该领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鼓励学者开展实证研究,促进跨学科合作。同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改进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指导,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6] [7]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促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推动城乡体育发展的均衡与协调。
4. 茂名市特色体育资源简介
(一) 茂名市滨海体育资源丰富为农村体育发展助力,以澳内海社区为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发布了《2030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强调与关注国民健康问题,将全民健康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茂名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连接的中心位置,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沿海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图1),以海滨特有的沙滩、海上船舶、摩托艇等环境条件为载体,开展潜水运动、沙排运动、摩托艇竞速等各种时尚体育休闲活动。

Figure 1. Ao Neihai community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Tongziwan)
图1. 澳内海社区体育旅游资源(童子湾)
茂名市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打造电白区、滨海新区滨海体育休闲带,发展体育旅游。如下图2。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体系将在乡村体育旅游业生产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9] ,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乡村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实现年接待游客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年均增速为3.8%的发展目标。澳内海社区体育旅游资源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助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8] 。
(二) 茂名“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露天矿生态公园发展势不可挡,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增活力
2019年6月茂名市茂南区“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文旅项目正式签约,核心区总投资43.6亿元,规

Figure 2.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of ao neihai community,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图2. 广东省茂名市澳内海社区体育旅游资源
划核心区面积3万亩,辐射区达5万亩,覆盖茂南区金塘镇、山阁镇的8个村委会(含3个省定贫困村),受益群众达3万人。该项目将让生态旅游、自然教育、康养度假、体育旅游与现代农业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得到最大的发挥,融合“农业 + 文化”“农业 + 体育旅游”“农业 + 文创”,利用乡村生态景观和农耕文化吸引旅游者进行观赏、采摘、休闲、娱乐。茂名“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图3)、露天矿生态公园(图4)的建设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最好体现,积极推动乡村体育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民生问题,让其成为茂名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张靓丽名片。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碧波荡漾、苍翠欲滴、繁花似锦、鸟儿啾鸣、文化荟萃、游人如织的休闲体育娱乐美景,园区可以徒步、骑行、放风筝等体育活动,是茂名市精品旅游线路打卡景点之一,也是周边村民休闲、娱乐、锻炼的好地方。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178359492576999&wfr=spider&for=pc)
Figure 3. “Good heart lakeside” pastoral complex
图3. “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 word=%C3%AF%C3%FB%C2%B6%CC%EC%BF%F3%C9%FA%CC%AC%B9%AB%D4%B0&fr=ala&ala=1&alatpl=normal&pos=0&dyTabStr=MTEsMCwxLDIsMyw0LDYsNSw3LDgsOQ%3D%3D)
Figure 4. Maoming open-pit mine ecological park
图4.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
(三) “年例”文化助推乡村体育蓬勃发展,打造体育特色品牌,助力乡村体育振兴繁荣
茂名市地域较广,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而且当地风俗较多,例如有一项风俗传统就是“年例”。高州“四大园年例”文化有500年以上历史。今年三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例”在高州市沙田镇举行,各村分别抬出菩萨巡游地界,举行打醮、舞狮、舞龙、八音锣鼓,游花船祈福等民间文化系列活动(图5),现场人山人海,据不完全统计,足有三万人前来观赏“四大园年例”。茂名地区的“年例”比较具有地方特色,茂名民俗体育依托“年例”得以发展与传承,将这些独特的民俗风情融合在一起,实现茂名地区民俗传统体育和休闲体育相融合,乡村体育蓬勃发展 [5] [6] [7] [8] 。
(四) 茂名市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鲜明,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体育品牌
茂名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主要有秋千、陀螺、飘色、春牛舞、鳌鱼舞、“化州跳花棚”、行彩桥、踢毽球、高脚狮舞、香火龙、禾楼舞、狮子舞、跳花棚、龙舟、舞武术、双凤舞、龙船舞、押加、传统武术等等 [7] [8] 。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gaozhou.gov.cn/mmgzwhgdj/gkmlpt/content/1/1153/post_1153274.html#3205)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gaozhou.gov.cn/mmgzwhgdj/gkmlpt/content/1/1151/post_1151630.html#3205)
Figure 5. “Four major gardens annual report” event site
图5. “四大园年例”活动现场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huazhou.gov.cn/mmhzgdlyj/gkmlpt/content/1/1201/post_1201537.html#6816)
Figure 6. Huazhou City’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Huazhou Flower Jumping Pavilion”
图6. 化州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化州跳花棚”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校教授邓永业和校非遗音乐传承与研究中心实践部副主任陈家标一行9人到化州市文化馆调研国家级非遗项目《跳花棚》(图6、图7),助推广大群众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化州跳花棚》的认识,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 [9] 。

Figure 7. “Huazhou flower jumping pavilion” research site
图7. “化州跳花棚”调研现场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xinyi.gov.cn/mmxywhgdj/gkmlpt/content/1/1184/post_1184312.html#14949)
Figure 8. Xinyi City holds the fifth dragon boat race
图8. 信宜市举办第五届龙舟赛
信宜市今年举办第五届龙舟赛活动(图8),参赛龙舟龙首昂然,飞离起点,劈波向前,彰显了信宜人民群众的干劲、闯劲、冲劲。据悉,近十万人齐聚锦江河畔,三百多万人次线上观赛。同时,信宜建成了集休闲绿道、观光碧道、古驿道和马拉松赛道四合一于一体的的“锦江画廊”碧道;建成全国首条贯穿老城区的生态绿道——“好心绿道”,辐射带动周边全民健身广场,丰富了周边村民体育锻炼场所。
电城镇《麒麟舞》(图9)流传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麻岗一带境内,现分布于电城镇楼阁村和麻岗的乡村,深受当地群众青睐。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dianbai.gov.cn/mmdblytyj/gkmlpt/content/1/1190/post_1190700. html#10357)
Figure 9. “Qilin Dance” in Electric Town,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of Guangdong Province
图9.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电城镇《麒麟舞》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huazhou.gov.cn/mmhzgdlyj/gkmlpt/content/1/1172/post_ 1172552.html#6816)
Figure 10. “Helou Dance” is a traditional folk dance in Huazhou and is a Guangdong provincial-level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图10. 《禾楼舞》是化州传统民俗舞蹈,为广东省级为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www.sohu.com/a/160052225_119778)
Figure 11. Aotou Tow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instructor Huang Geng)
图11. 鳌头镇传统武术(武术教头黄庚)
鳌头镇传统武术与茂名其他地方的传统武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群众基础、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利用节假日、各种庆典开展武术展演、比赛活动,是乡亲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之一,是农村体育活动锻炼不可或缺的运动项目(图11)。在鳌头武术中,“洪、刘、蔡、李、莫”等五派功夫和咏春拳(也称永春拳)、蔡李佛拳、长拳均各有所传,其中以洪拳流传最广泛 [8] 。近年来鳌头镇武术代表队参加全国、省、市比赛都取得了优秀成绩。
5. 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
本研究对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满意度调查,主要调研区域是茂名市茂

Figure 13. Survey on villagers’ satisfaction with sports activity organizations (N = 240)
图13. 村民对体育活动组织满意度情况调查(N = 240)
南区、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五个市、区(图12)农村地区的村民,随机在以上5各市、区抽取一个自然村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每个市、区自然村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通过问卷和访谈获得的第一资料,分析茂名市农村地区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境况和存在问题。
(一) 村民对体育活动开展满意度情况调查
通过对茂名市农村进行问卷调查,村民对所在村体育活动组织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上图13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组织表示满意的村民有48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20%;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组织表示基本满意的人数有60人,占总人数的25%;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组织表示一般满意的人数有76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31.6%;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组织表示不满意与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40人、16人;各占20%、6.4%。在本次调研中73%以上的村民对体育活动组织表乐观态度,得益于茂名市“体育健身下乡”活动,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及各区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建设和“百千万工程”,促进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旅游整合的结果。下面是各县市农村近期举办的各种体育特色活动。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 035929163972931&wfr=spider&for=pc)
Figure 14. “Sports and fitness going to the rural areas” activity in gaoliangxu, Caojiang Town, Gaozhou City
图14. 高州市曹江镇高凉墟“体育健身下乡”活动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www.sohu.com/a/668365341_1 00116740)
Figure 15. Xinhua Village, Yuntan Town, Gaozhou City holds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folk customs and fun games
图15. 高州市云潭镇新华村举办广东省乡风民俗趣味运动会
据悉,2023年茂名市“体育健身下乡”活动在高州市曹江镇高凉墟举办(图14),本次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举办多种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剑)、健身舞蹈等。
高州市云潭镇新华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力打造高山休闲运动乡村,成功举办2021年广东省乡风民俗趣味运动会(图15)以及登山节活动,融健身娱乐、表演观赏和比赛活动于一体,已成为我省乡村全民健身活动的“金字招牌”。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扩大云潭生态旅游业影响力,高州市云潭镇新华打造了高山休闲运动乡村新样板。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huazhou.gov.cn/mmhzgdlyj/gkmlpt/content/1/1211/post_1211379.html#6816)
Figure 16. Huazhou municipal bureau of culture, broadcasting, tourism and sports launched a series of “national fitness day” activities
图16. 化州市文广旅体局开展“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
活动包括健身跑、自行车、武术、太极拳、健身球操、广场舞、大中学生男子篮球赛、球迷杯足球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图16)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624731677939482&wfr=spider&for=pc)
Figure 17. A basketball game is held in Lintou Town, Dianbai District
图17. 电白区林头镇举办篮球比赛
今年8月林头镇第四届会员杯篮球赛(图17)决赛在林头人民公园灯光篮球场打响,吸引了近两千名群众“围观”。这个被当地人称为“LTBA”的篮球联赛,每晚都有一两千村民来看,“有点‘村BA’的味道。”林头篮球协会会长马联明介绍,联赛有6支队伍,经过循环赛、淘汰赛,一个系列赛下来比了10天,相当热闹。七月末,在那霍镇水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一场乡村运动会激情上演。除了兵乓球赛之外,还有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吸引了一众水石村村民参与。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IBV1UO2H0553FN31.html)
Figure 18. National Fitness Day event scene
图18. 全民健身日活动现场
2023年广东省全民健身日暨体育宣传周系列活动8月8日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镇启动(图18),包含村BA篮球赛揭幕战、骑行活动、乡风民俗趣味运动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展示,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健身大课堂、骑行活动、公益体彩进社区宣传活动等7大活动。
(二) 村民对体质监测服务满意度情况调查

Figure 19. Survey on villagers’ satisfaction with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services (N = 240)
图19. 村民对体质监测服务满意度情况调查(N = 240)
通过对茂名市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村民对所在村体质监测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上图19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对本地区农村体质监测服务表示满意的村民有21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8.75%;对本地区农村体质监测服务表示基本满意的人数有65人,占总人数的27%;对本地区农村体质监测服务表示一般满意的人数有72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30%;对本地区农村体质监测服务表示不满意与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60人、22人;各占25%、9.15%。通过上图数据得知茂名市各地区农村体质监测服务只有60%左右的村民达到基本满意,后期任需不断加强农村体质监测服务。以下是近期茂名市各农村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现场。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035929163972931&wfr=spider&for=pc)
Figure 20.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of “Sports and Fitness to the Rural Areas” in Gaoliangxu, Caojiang Town, Gaozhou City
图20. 高州市曹江镇高凉墟“体育健身下乡”体质监测
据悉,2023年茂名市“体育健身下乡”活动在高州市曹江镇高凉墟举办(图20),本次活动包括国民体质监测、卫生健康知识宣讲等。据了解,目前电白区体育馆、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等公共体育场馆推行免费。2023年广东省全民健身日暨体育宣传周系列活动8月8日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镇启动,其中包含国民体质监测服务。

Figure 21.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activity in Shiwanqi Village, Gongguan Town, Maonan District
图21. 茂南区公馆镇十万七村体质监测活动
上图21我我校体育学院师生在茂南区公馆镇十万七村为村民进行体质监测服务。
体育健身指导与体质监测方面,全市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工作得到全面普及,形成了结构合理、服务到位的体育健身指导志愿服务队伍。国民体质测定工作卓有成效,总体优秀率达到省级要求,全市《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已达93.4%。市社体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每年定期通过抽样方式对市直属各单位干部、厂区工人、市民以及农村群众进行免费国民体质监测,为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内容摘自https://sports.sohu.com/a/504723495_121106875)
体育培训指导
(三) 村民对体育指导服务满意度情况调查

Figure 22. Survey on villagers’ satisfaction with sports guidance services (N = 240)
图22. 村民对体育指导服务满意度情况调查(N = 240)
通过对茂名市村名进行问卷调查,村民对所在村体育指导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上图22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指导服务表示满意的村民有15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6.25%;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指导服务表示基本满意的人数有55人,占总人数的22.9%;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指导服务表示一般满意的人数有60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25%;对本地区农村体育指导服务表示不满意与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72人、38人;各占29%、15.75%。通过上图数据得知茂名市各地区农村体育指导服务只有50%左右的村民达到基本满意,后期任需不断加强农村体育指导服务。以下是近期茂名市各农村开展体育指导服务活动现场。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308/30/158551_54551018.htm)
Figure 23. Swimming training in Heshui Town, Xinyi, Maoming
图23. 茂名信宜的合水镇游泳培训
据悉,今年8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梁栋彬与一众有心人发起体育欢乐梦农村水安全推广活动,实现了信宜市村镇学校水上安全教育突围进乡村,已经连年迎来了这一幕,超过一千名学生完成了水上安全知识普及。(图23)
2023年暑期广州体育学院的在校学子们兴致勃勃地拉开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粤西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开展排球、羽毛球(图24)、跳绳等项目的教学指导,促进乡村留守儿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求知欲,拓展和深化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IA76260M0530QRMB.html|)
Figure 24. Badminton technical guidance
图24. 羽毛球技术指导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近日,广东省茂名市组织“体育健身下乡”品牌活动连续走进茂南区金塘镇油城墟,开展体育指导的项目有毽球、健身气功、广场舞、武术、溜冰等(图25)。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2/c7556436.html)
Figure 25. Sports project guidance
图25. 体育项目指导
上图26我校体育学院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在高州市某村进行游泳项目的技术指导。
(四) 村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情况调查

Figure 27. Survey on villagers’ satisfaction with sports facilities (N = 240)
图27. 村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情况调查(N = 240)
通过对茂名市村名进行问卷调查,村民对所在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上图27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对本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表示满意的村民有55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23%;对本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表示基本满意的人数有83人,占总人数的34.5%;对本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表示一般满意的人数有72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30%;对本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表示不满意与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18人、12人;各占7.5%、5%。通过上图数据得知茂名市各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80%以上的村民达到基本满意。茂名市各区市农村正在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大力建设城区体育健身场(景)点、镇村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俱乐部、农村体育指导中心等体育服务设施,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据悉,曹江镇党委政府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继续完善深化“高凉墟10分钟健身圈”,推动农村体育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促进茂名市农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高州市云潭镇新华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力打造高山休闲运动乡村,已成为我省乡村全民健身活动的“金字招牌”。高州市云潭镇新华致力打造高山休闲运动乡村新样板。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www.sohu.com/a/668365341_100116740)
Figure 28. Xinhua village football stadium, Yuntan Town, Gaozhou City
图28. 高州市云潭镇新华村足球场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maonan.gov.cn/zwgk/content/post_1181954.html)
Figure 29. Guangzhou sports institute assis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sketball court in Hengling Village, Yangjiao Town, Maonan District, Maoming City
图29. 广州体育学院帮扶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横岭村建设的篮球场
该村在帮扶单位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的帮扶下,建成粤西地区首个村级11人制标准足球场,已投入使用。(图28)同时,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将村道照明置换为太阳能路灯,拓宽村道和运动场地并进行硬底化,增设休闲运动器材,积极倡导运动健康快乐理念,吸引大批村民及周边游客前来游玩、运动。
广州体育学院进一步抓实党建结对共建,构建立体式的帮扶工作机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与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横岭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为羊角镇横岭村修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图29)。
近年来,电白全区46个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290个行政村均建成农民健身工程,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达到93.5%以上。据悉,电白总投资3亿元打造位于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由甘格田村、坡田村、马路头村(陂头坡水库圈–垌子农场–鸡笼尖岭–牛栏山–磨镰坑水库圈)地段体育生态公园优化公共体育健身服务水平。茂名市不断完善乡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628个行政村均实施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市、县、镇、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和科学健身指导网络正在逐步完善。乡村振兴背景下茂名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建设成果显著,极大推动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内容摘自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2/c7556436.html)
(五) 村民对体育赛事组织满意度情况调查

Figure 30. Survey on villagers’ satisfaction with sports event organization (N = 240)
图30. 村民对体育赛事组织满意度情况调查(N = 240)
通过对茂名市村名进行问卷调查,村民对所在村体育赛事组织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上图30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对本地区农村体育赛事组织表示满意的村民有25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10.5%;对本地区农村体育赛事组织表示基本满意的人数有55人,占总人数的22.9%;对本地区农村体育赛事组织表示一般满意的人数有68人,占整体调查对象的28.4%;对本地区农村体育赛事组织表示不满意与非常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52人、40人;各占21.6%、16.6%。通过上图数据得知茂名市各地区农村体育赛事组织60%左右的村民达到基本满意。贵州村BA成功地将农村篮球赛事推广给了全国人民,展现了农村的文化、体育和经济发展。同时,它也成为了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种方式,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到农村,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贵州村BA还具有社会价值,它展现了农村人民的健康和精神面貌,展示了农村地区的活力和潜力。总之,农村开展体育赛事对于当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提高当地的社会形象和知名程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金塘镇党委、政府对此次赛事高度重视,积极动员,组建了一支15名队员均为金塘镇户籍的球队,经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精心从各个县级市(区)挑选,决定由茂南区金塘镇代表茂名市参赛(图31)。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www.sohu.com/a/701163452_100116740)
Figure 31. Maonan jintang town represents maoming in the national village BA provincial selection competition
图31. 茂南金塘镇代表茂名参加国家村BA省级选拔赛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1/c7553999.html)
Figure 32. Football match scene
图32. 足球比赛现场
2023年电白区坡心镇乡村振兴“村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开幕(图32),全镇21间学校共36支队伍(小学一二年级)参赛,设立四个分赛区,校园足球在坡心镇全面普及,遍地开花!通过足球比赛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让更多同学走到阳光下,走向绿茵场,享受运动的快乐。
广州体育学院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组成篮球队,与当地的农民篮球队进行了一场“乡村振兴杯”篮球赛(图33),以体育为切入点,让体育赛事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和闪亮名片。助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增光添彩。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www.sohu.com/a/701163452_100116740)
Figure 33. “Rural Revitalization Cup” basketball game
图33. “乡村振兴杯”篮球赛
6. 乡村振兴背景下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
(一) 依托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特色体育产业发展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体系将在乡村体育旅游业生产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9] ,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乡村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实现年接待游客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年均增速为3.8%的发展目标。同时,随着“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和“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及逐步实施,体育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2] [13] [14] 。茂名市茂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体育事业“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不断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形成“体育+”融合发展态势,构建高水平体育赛事平台,带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体育 + 旅游 + 产业”齐飞的多赢项目,繁荣体育文化旅游市场,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促进体育消费升级。用好用活各级体育产业政策及资金支持,做好休闲体育运动产业文章,促进体育产业增长 [8] 。
首先,发挥茂名市农业优势推动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体育旅游是依托“农业 + 文化”“农业 + 体育旅游”“农业 + 文创”等资源进行多元组合,利用乡村生态景观和农耕文化吸引旅游者进行观赏、采摘、休闲、娱乐的一种旅游业的新型业态 [9] 。
其次,借助茂名市滨海优势,打造滨海体育特色小镇。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手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科学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对于推进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产业融合新业态具有重要意义。茂名市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打造电白区、滨海新区滨海体育休闲带,发展体育特色小镇。茂名市滨海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是指在茂名市滨海地区发展体育产业,并以体育为核心,以打造一个具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为目标的工作。茂名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有助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休闲、娱乐和文化的多元化需求,能够推动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的长期发展,增强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的市场竞争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小镇已不再以孤立的形态存在,产业融合是新时代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必由之路 [9] [10] 。
通过滨海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希望通过开发体育场馆、提供体育培训和运动健康服务等手段,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挖掘茂名地区传统体育特色、非遗文化内涵,深度融合乡村滨海生态旅游开发与非遗文化、传统体育项目。共同促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全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增长。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吸引投资、发展体育相关产业以及提升基础设施。发展体育特色小镇不仅较好满足了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诉求,也满足了对于生态、文化、旅行休闲要求。
近年来,茂名突出多元结合,做足“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体育动力,全面加快乡村体育产品供给。通过对农耕文化、民俗体育文化、滨海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资源内涵挖掘,开展市级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工作。发掘山海兼优的全地形资源潜力,助力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 培育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依托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特色体育产业发展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激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提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机制。这种多元化的供给主体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更丰富、灵活和可持续的体育服务。首先,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鼓励体育社团、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团队等社会组织在农村地区开展体育活动和服务。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指导和场地设施协调等方面的支持,帮助社会组织扩大影响力和提高服务质量。其次,搭建平台促进合作:政府可以搭建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方式,引导各方共同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覆盖面和质量。其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政府可以积极推动农村体育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等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通过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转化,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再次,鼓励企业社会责任参与。政府可以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在农村地区开展体育公共服务活动。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捐赠、设施建设、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做出贡献。最后,加强培训和管理。为了保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需要加强对各供给主体的培训和管理。政府可以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各供给主体遵守法律法规,提供符合需求的高质量体育服务。总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能够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提供更丰富和灵活的体育服务。政府在引导和推动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通过多方参与,可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农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12] 。
(三) 充分利用“互联网 + 体育”平台惠及于民
近年来,“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实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建设“互联网 + 体育”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互联网+体育”平台提供在线体育教育内容。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的体育教学资源,包括运动技巧、训练方法等,帮助农村居民进行自主学习和培训 [8] [9] [10] [11] 。如通过健身APP、手机网络等媒体使农村体育生活化,使其成为居民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以及热爱体育的动力源 [12] 。同时,可以建立农村体育爱好者的线上社群,通过分享经验、组织活动等方式,让农村居民能够相互交流与合作,增加体育社交的机会。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并向农村居民推广参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丰富体育文化生活。此外,通过平台开展线上赛事、竞猜活动等也能够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和乐趣。同时,还能够提供健身指导、运动教学等内容,帮助农村居民正确理解运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此外,还可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体育器材租借服务,方便农村居民进行各类体育锻炼。建立一个集结体育场馆预约、运动器材租赁、专业教练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方便农村居民获取体育场馆和相关资源。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便捷性和多样性,推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最后,鼓励线上体育组织与平台合作。除了线上服务,还应该鼓励线线上育组织与“互联网+体育”平台进行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活动。比如,平台可以为体育组织提供场地、器材、后勤等支持,帮助组织方顺利开展体育赛事或活动。同时,平台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营销推广服务,帮助组织方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观众。
(四) 大力开展“徒步节”等大型体育活动,提高体育锻炼氛围
自2014年以来,茂名市相继举办了共8届全民健身徒步节(图34),从2014年徒步茂名森林公园、2015年徒步包茂高速、2016年徒步露天矿生态公园、2017年徒步潘州大道、2018年徒步中德大道、2019年徒步茂化快线东延线,徒步水东湾大桥,2020年“走水东湾大桥·游南海旅游岛”、2023年“逛晏镜·疍家墟”看茂名乡村振兴。每一届的徒步健身活动都与城乡发展紧密相连,已成为对外展示茂名城市发展新面貌、新成就的重要“窗口”,成为市民热捧的群众性大型体育活动。2023年年初至今,茂名市体育部门认真深化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群众体育与“百墟千村振兴计划”等工作结合起来,组织“体育健身下乡”以及茂名市第八届全民健身徒步节活动走进这些样板墟,用体育的形式喜看茂名乡村新变化,感受全民参与2026年在茂名举办的省运会营造浓厚气氛,推动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彼此赋能、相得益彰。(摘自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2/c7556436.html)。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2083960)
Figure 34. Maoming City’s 8th National Fitness Hiking Festival was held
图34. 茂名市第八届全民健身徒步节举行
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设施落后等因素,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茂名市作为一个农村地区,通过举办徒步节等活动,可以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首先,通过徒步节增加群众体育活动参与率。徒步节是一种简单且适合大众参与的体育活动形式。举办徒步节可以吸引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其中,尤其是年轻人。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村地区体育活动的参与率,还能激发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他们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同时,通过参与徒步节等体育活动,农村居民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健康状况。徒步是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随着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此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地区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和社会紧张情绪。通过举办徒步节活动,可以打破地域差异,让农民有机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增加相互交流和了解。这有助于弥合农村之间的隔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其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徒步节作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形式,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或参与,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茂名市作为举办徒步节的地方,可以通过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增强农村形象和吸引力。通过举办徒步节等体育活动,茂名市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形象和吸引力。由于徒步节具有特色和亮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和观看,提高了茂名市的知名度和声誉。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业增长以及城乡融合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信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信宜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信府办[2022]11号)文件提到要不断更新宣传内容和形式,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营造良好的健身舆论氛围,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茂名市茂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体育事业“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工作。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网络赛事活动,传播健身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在全区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热潮。健全运动健身休闲网络,鼓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运动会、体育比赛活动,探索打造品牌赛事活动,开展综合性运动会,群众体质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稳步增加。(摘自http://www.maonan.gov.cn/mmmngdlyj/gkmlpt/content/1/1171/post_1171255.html#11882)
茂名市徒步节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通过扩大体育活动的参与率、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增强农村形象和吸引力,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五) 利用乡村振兴人才优势,以地方高校培养为主体,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培养体医应用型人才,加强农村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医人才培养是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组织多样化的培训和选拔机制。为了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农村体育人才,应建立起多样化的培训和选拔机制。可以通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健康学院联合培养体医应用型人才,通过设立体育医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课程,培养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专业的体育医疗服务。同时,提供系统的体育培训和训练方案,包括培养更多的农村体育教师和训练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加强对农村体育教师和训练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供他们发展和学习的机会。其次,增加综合性技能培养。除了专业的体育训练,还应注重综合性技能的培养。农村体育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管理、组织、推广、竞赛等方面的能力。针对这些需求,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课程,使农村体育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次,加强政策和经费支持。为了促进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医人才培养,需要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人才从事农村体育教育和训练工作,并提供经费支持用于开展培训和设施建设。最后,引进外部资源。除了对内培养,还可以引进外部资源来支持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医人才培养。可以与城市的体育机构、学校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开展交流和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提升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 [5] [6] 。2022年10月31日,信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信宜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信府办[2022]11号)文件明确要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据了解,市区小区几乎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乡镇就更少有。因此,要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茂名市茂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体育事业“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工作。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懂业务、会管理、能组织的镇(街道)文化站站长和专(兼)职社区(村)体育专干队伍,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和技术等级制度,建设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从业者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医人才培养是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包括多样化的培训和选拔机制、师资力量建设、综合性技能培养、加强农村体育医疗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推动茂名市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医人才培养。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用乡村振兴人才优势并加强农村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加强高校培养。地方高校可以发挥其地域优势,积极作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通过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等,培养农村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其次,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让学生能够与实际工作场景有所接触。可以与当地农村体育组织、农业企业等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实施,培养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创新创业培训。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提供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和项目支持,帮助学生在农村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再次,加强合作交流。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乡村体育产业发展。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最后,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鼓励政府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提供资金和土地资源等扶持措施,为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5] [16] 。
(六) 构建农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机制,完善乡村测验条件
(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http://www.maonan.gov.cn/mmmngdlyj/gkmlpt/content/1/1163/post_1163203.html#11885)
Figure 35. Maonan District, Maoming City completed the 2022 Guangdong Province “National Physical Exercise Standards” compliance test
图35. 茂名市茂南区完成2022年广东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等。2023年4月茂名市茂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进行2022年广东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图35),测试对象主要是城区居民。组别:青年组30壮年一组30、壮年二组30,老年组10人。每个人完成5项测验(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柔韧等五项)。茂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勇于创新,从健全机制体制、完善阵地建设、开展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多举措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加强全民健身推广传播,更好地发挥全民健身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赛的方式,来检验乡村居民体育锻炼效果,检测当地人民的锻炼效果和运动技能,提高自身体质,从而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功能、防止反弹返贫,用体育的力量丰富乡村人民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17] [18] 。茂名市茂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体育事业专项计划,加强群众体育工作,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为宗旨,从场地设施建设、达标测验、活动组织、健身指导、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服务于人民群众 [17] [18] [19] 。
为了更好推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走向茂名乡村,在乡村生根发芽,为了让农村居民更好地完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测验,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在农村社区、学校和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让农村居民了解该标准的内容、意义和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居民的认知和参与度。同时,创建良好的运动环境。在农村建设多功能健身房、运动场地等设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政府、学校和社团可以合作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加农村居民的锻炼机会和兴趣。其次,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完善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引进专业教练和体育教材,提供全面的体育教育服务。支持农村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激发农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农村居民参加各种健康促进活动,如卫生健康培训、健身指导和队伍建设等。鼓励居民互相监督和支持,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运动强度。再次,指导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提供体质测评和健康咨询服务,个性化编制健身计划,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适宜的锻炼方式和时长。同时,加强对农村居民的运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最后,增加政策支持。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农村居民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体育锻炼事业发展。鼓励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体育赛事,增强农村居民的参与和归属感。最重要的是,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注重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农村居民全面健康发展 [20] 。
(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强化体育院系专业技能认证与培训体系研究,科学规划体育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强化体育院系专业技能认证和培训体系研究是提升农村体育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首先,深入实践评估。了解农村体育的发展需求和现有资源,对体育人才供需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其次,完善培训体系。针对农村体育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建立全面的培训体系,包括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再次,加强认证机制。设立合适的专业技能认证机构,开展认证考试和评估工作,确保培训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再次,推进创新研究。加大对乡村体育发展的研究力度,推动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创新型农村体育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最后,加强合作交流。建立与城市高校、体育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和合作项目,提升农村体育人才培养水平。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体育院系专业技能认证与培训体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政府、学界和实践界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农村体育人才质量的提升 [18] [19] [20] [21] 。
7. 总结
研究茂名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构建农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机制、大力开展“徒步节”等大型体育活动、利用“互联网 + 体育”平台惠及于民、培育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依托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等途径 [15] 。确保茂名市农村地区为广大农民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体育服务和设施,确保有效供给的关键是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和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以满足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加强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确保农村居民便捷地享受体育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农田等场所的作用,组织和推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参与度和体育素养。此外,还需要加大体育资源的投入和调配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体育资源。要通过政府资金、社会捐助、企事业单位支持等多方面的手段,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茂名市还应加强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执行。要加强农村体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体育工作的专业性和能力 [20] [21] 。
总之,为了达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目标,茂名市需要加大力度在农村地区进行体育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利用“互联网 + 体育”平台、培育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发展体育休闲小镇、田园综合体、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等丰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同时,加强管理与监督,提高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茂名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基金项目
2023年度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YB06);《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2023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项目编号2023GXJK993;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23年度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体育院系专业技能认证与培训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GMYSZLGCJYJXGGYJYSJ202305);茂名市科技局2023年度一般课题《健康中国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产教融合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432);茂名市科技局2023年度一般课题《全民健康视域下茂名市社区体医结合现状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41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