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且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优势明显。利用贸易强度指数和HM指数,分析2008~2019年山东省与东盟国家贸易格局,并分析其演化规律,得出山东省同东盟地区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且16年以后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从进口格局来看,逐渐从泰国、印度尼西亚转变为泰国和马来西亚;从出口格局来看,逐渐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转变为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同时山东省对东盟国家贸易市场重要性不断上升,但依赖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结论。并且总结出影响山东省与东盟国家贸易格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与交通因素、政策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人才文化交流因素等,以对推动山东省与东盟地区贸易格局提供更具效率的决策和手段支撑。
Abstract:
Shandong Province, as a coastal province in the east of China, serves as a maritime strategic fulcrum for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and a key point along the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Economic Corridor. Regions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Using the trade intensity index and the HM index to analyze the trade pattern betwee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SEAN countries from 2008 to 2019, and analyze its evolutionary law. It is concluded that Shandong Province has increasingly close trade relations with the ASEAN region, and has been in a trade deficit after 16 years; In terms of import pattern, it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ailand and Indonesia to Thailand and Malaysia; in terms of export pattern, it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Singapore and Malaysia to Indonesia and Thailand. At the same time, Shandong Province has been increasing in importance to the trade market of ASEAN countries, but its dependence has always been conclusion at a lower level. And summari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de pattern betwee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SEAN countries, mainly including geographical and transportation factors, policy factors, industrial structure factors, and talent cultural exchange factors,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efficient way to promote the trade pattern betwee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ASEAN region for decision-making and means support.
1. 绪论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中,分别提出和明确了关于如何建设“一带一路”的原则和要求,要遵循开放包容原则,努力促进共同发展、争取实现共同繁荣。当前,由于受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趋势的影响,全球经济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衰退。但中国、东盟国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积极进行两者之间的贸易交流。2020年上半年,东盟首次超过了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山东省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交流,也因此获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东盟及东盟国家与山东省进出口贸易额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未来,东盟与山东省的经贸合作仍然持有乐观前景,交流将日益紧密。
学术界关于对外贸易格局的研究不断增多,已有大量学者研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空间格局。这其中主要分为三类,首先在宏观尺度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区域进行整体研究分析。例如,通过对两者之间的贸易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研究 [1] ;主要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敏感性行业度量 [2] 、HM指数 [3] 等计算方法与模型,深入分析了两者间贸易的商品结构。还有学者对中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格局进行了整体分析。主要包括中南半岛 [3] 、东南亚国家 [4] 、南亚国家 [5] 等。而对于影响因素的探究,利用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借助Eviews等工具进行了研究 [6] 。还有许多学者对不同行业门类的商品贸易格局进行了分类探讨。例如农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 [7] 、因钢铁贸易格局的动态变化 [8] 、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9] 、技术供给和技术销售层面上的技术贸易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过程 [10] 、林产品贸易格局与发展趋势 [11] 等。在研究尺度上,现有的文献的关注多停留于国家层面上的整体情况,而对更微观的层面上研究关注较少。只有少部分文献涉及到了省域范围与沿线国家的研究,研究区包括广东省 [12] 与重庆市 [13] 等。
加强山东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研究,对推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有强大助力。本文主要是在地理学视角下研究国际贸易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对贸易格局的研究加上山东省区域尺度的限制,使研究决策和成果更加具体化,更具有实践意义,以期为推动山东省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提供更高效率的决策和理论支撑。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山东省统计年鉴》(2008~2019),同时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际贸易数据主要来自国际贸易中心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包括2008~2019年内所需的所有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贸易强度指数
贸易强度指数(Trade Intensity Index)是用于衡量某一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联系紧密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公式如下:
式中:Eij表示i地区到j国出口额;Ei表示地区i地区出口总额;Iwj表示j国进口总额;Iw表示世界贸易进口总额。
2.2.2. HM指数
HM指数(Hubness Measurement Index)是用于衡量贸易相互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Eij表示i地区到j国出口额;Ei表示地区i出口总额;Iij表示i地区从j国进口额;Ij表示j国进口总额。HMj表示i地区出口对j国贸易市场的依赖程度,HMj的值位于区间(0, 1)。
3. 山东省与东盟国家贸易格局演变
3.1. 山东省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变化
自2008年以来,山东省明确了关于“深化日韩、提升东盟、突破欧美、拓展欧洲”的全面开放战略(以下简称“全面开放战略”),东盟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截至2019年,东盟国家与山东省进出口额已经达到349.53亿美元,相较2008年的150.94亿美元已经增长1.3倍。根据总额来看(图1),山东省同东盟地区的贸易进出口总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这代表山东省同东盟国家贸易愈发密切,从进出口额来看,山东省同东盟地区贸易进出口额基本处于一直增长阶段,2008~2015年,山东省同东盟地区贸易处于逆差地位,而2016年之后,山东省同东盟地区由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这代表着山东省的商品竞争力不断上升。

Figure 1. Changes in the total trade volume betwee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SEAN from 2008 to 2019
图1. 2008~2019年山东省同东盟地区贸易总额变化图
因此,山东省同东盟地区贸易增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缓慢增长阶段(2008~2010),山东省同东盟地区贸易总额较低且在2010年达到最低点;第二部分为高速增长阶段(2010~2011),此时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贸易壁垒的打破,导致贸易往来迅速增长第三阶段为稳定发展阶段(2012~2019),这个阶段山东省同东盟地区贸易总额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两地区贸易往来不断密切。
3.2. 山东省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依赖格局演变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4个国家,是东盟十国中与山东省贸易总额较多,贸易进出口额占比较高的国家,从这四个国家入手,可以显著揭示它们的贸易依赖格局演变。近年来,山东省对东盟各个国家市场进口的重要性地位逐渐攀升,山东省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联系逐渐加强,新加坡的贸易强度指数一直未超过1。因此可以看出,新加坡于山东省之间的贸易往来程度中等,并不密切。而山东省出口同马来西亚间的贸易强度指数除2010年低于1之外,其他时间均高于1,这说明山东省对马来西亚的出口能力超过预期水平。山东省出口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强度指数一直高于1,且稳定增长,说明山东省在印度尼西亚的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不断增长。泰国在2010年后贸易强度指数高于1且不断增长。从此可以看出,山东省和东盟国家经济贸易交流十分密切,山东省出口在东盟主要国家市场之中的重要程度十分高。
从HM指数来看,山东省出口对东盟国家中四个主要国家的HM指数均小于0.03,这说明山东省出口对东盟国家的依赖程度比较小。具体来看,山东省出口对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依赖程度逐渐缓慢上升,山东省出口印度尼西亚的HM指数从2008年的1.13%到2019年的2.21%;泰国的HM指数也是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1.05%增长至2019年1.89%。而对马来西亚依赖程度一直处于小范围波动的状态下;山东省出口对新加坡的HM指数则是波动下跌,2015年达到峰值1.53%后,不断下降。
4. 山东省与东盟国家贸易影响因素
4.1. 政策因素
《愿景与行动》中关于指导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沿海节点城市建设,同时山东省位于新亚欧大陆桥的最东部,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的基本。2008年,山东省将东盟放在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位置,提出了“全面开放战略”;自2010年正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山东与东盟贸易交流从低速增长进入到快速增长的新阶段。2020年底,中国与东盟包括其他国家签署RCEP协议,将打造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两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所制定的政策越积极越完善,就会使两地之间的经济贸易便捷程度提高,效率越高,对双方的进出口贸易交流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而且,像东盟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经济贸易。
4.2. 地理与交通因素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山东省与东盟地区两地之间经贸往来基本依靠海运与空运。在海运方面上,山东省具有条件较好的深水港,拥有远洋航线约180余条。但山东省几大港口之间的距离较近,网络化和统筹化建设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东省对外贸易海上通道的发展。同时截止至2021年,山东省共拥有10个机场,济南遥墙、青岛流亭等国际机场可以基本满足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需要。从山东省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贸易额和地理距离来看,基本遵循着“贸易额与两地之间距离成正比”的规律。东盟国家位于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距离相对较近,两者之间商品需求也大,双方经贸往来同样密切。
4.3. 产业结构因素
山东省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传统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同时山东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常年稳居全国第一位,尤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近年来得到显著提升。山东省主营的轻工、化工、纺织、机械等工业产业多为能源产业,而山东省进口所需的金属矿砂、原油、棉花等能源资源的主要来源国家基本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20年《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可知,在工业领域上,山东省主要进口产品为多为初级原料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与东盟主要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相对应。而山东省所具有优势的轻纺产品与机电产品,也是东盟主要国家所需要的,具有一定互补性。
4.4. 人才与文化交流因素
根据教育部所公开的2014年和2018年这两年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来看,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从37.7万名增长至49.2万名,这说明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密切,文化交流也会促进贸易交流。同时,东盟国家的华人华侨人数众多,文化、风俗均一脉相承,成为两地之间经贸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华人华侨所成立的一些华人商会组织,能够促进两地之间的相互投资。例如新加坡作为华人华侨占比超过70%的国家,不仅与中国文化交流往来十分密切,新加坡也是东盟国家中对山东省投资最多的国家,2019年,还成为了山东省第二大外资来源地。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HM指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山东生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格局与影响因素,得出了结论如下:
1) 从贸易总额来看,山东省对东盟国家的贸易自2016年以来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商品贸易竞争力不断扩大。山东省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十分紧密,同时,大致可分为缓慢增长阶段、高速发展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共三个阶段。
2) 根据贸易强度指数来看,山东省出口对于东盟国家贸易市场重要性总体来看程度不断上升,而根据HM指数来看,山东省进口对东盟国家贸易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山东省出口对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强度来看,除新加坡低于预期水平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均高于预期水平且不断上升,与东盟国家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3) 根据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分为地理与交通因素、政策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人才交流因素等,它们均会对山东省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格局产生影响。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的后疫情时代,山东省同东盟地区的贸易格局将会产生新的机遇与影响,加强山东同东盟之间的合作交流,优化双方贸易结构,加强双方交流运输渠道的建设,拓宽交流模式,实现共同发展。
5.2. 展望
本文存在以下不足:
1) 本文共涉及东盟10个国家与山东省之间的进出口商品总值的数据,但由于山东省统计局及济南海关、青岛海关均不提供东盟10个国家完整的进出口额的数据,只提供与山东省贸易往来较为密切的少数国家的数据,这就导致一些东盟国家例如文莱、柬埔寨、缅甸等国家数据缺失,因此对于贸易格局演变的研究并不全面准确。
2) 关于山东省同东盟国家贸易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中,一些指标难以量化,同时总结出来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对贸易格局影响程度也没有做出更详细的探讨。未来将继续努力搜寻相关数据,使本研究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