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数字贸易化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鼓励各业务环节探索创新,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相较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其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但物流运输、海外仓、跨境金融等仍需要一定资本,这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仍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窘境、促进跨境电商多元发展。2021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要求构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拥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有助于当前中国经济对普惠性和精准性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可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1] 。数字普惠金融以数字技术与金融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这对中小企业融资、参与跨境电商具有重要意义。
2. 数字普惠金融与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状况
2.1.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
2.1.1. 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不断提升
为观察中国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变化过程,通过计算2011~2020年各省份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指数的平均数,以此来反映我国2011年至2020年间整体的数字金融覆盖广度。
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省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平均值在不断上升,这也表示我国总体的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在不断提升。2011年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的平均值仅有盖广度指数的平均值仅有33.69,在2020年其平均值已经达到326.44,是2011年的9.69倍,可见在这十年间我国整体的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这一维度上,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在不断上升。

Figure 1. Average coverage breadth of digital GSP by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20
图1. 2011~2020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覆盖广度平均值
2.1.2. 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不断增加
其次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程度层面来分析。为了体现我国近年来整体的数字普惠金融使用程度的变化,仍然取2011~2020年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使用程度的平均值。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平均值在2011~2020年间总体上不断上升,可见近年来我国整体的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在不断增加。

Figure 2. Average usage depth of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by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20
图2. 2011~2020年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平均值
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平均值由2011年的46.93发展为2020年的338.05,增长率为620.33%。因此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使用深度这一维度上在不断上升。
2.1.3.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增长迅速
接着从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指数的平均值。
从图3中可以看出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的平均值由2011年的46.32增长到2020年的395.82,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总体上提升较大、增长速度较快。

Figure 3. Average digitalization degree of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in each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20
图3. 2011~2020年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平均值
2.2.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2.2.1. 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规模大
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在近年来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起来,具有发展速度快、发展规模大、跨境电商业务种类繁多等诸多特点。本文参考李如秒 [2] 对跨境电商运行成效的实证评价模型的做法,采用各城市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数量来衡量各城市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根据我国284个城市2013~2019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数据来分析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选取各城市2013~2019年每年的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数量的平均数来作为反映我国总体上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
如图4所示,2013年我国各城市国际快递数量为80.92万件,2013年以后至2019年国际快递数量都在逐年增长,至2019年国际快递数量增长至508.20万件,国际快递数量多,说明至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规模巨大,2013~2019年间国际快递数量增长率为528.03%,相对于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的规模已有巨大增长。
在2015~2018年间我国国际快递数量增长较快。这说明我国跨境电商近年来一直在扩大发展规模,且发展速度也很快,在2018~2019年增长率略微放缓,但所增长的国际快递数量仍很大,说明我国跨境电商规模较大。2018~2019年增速放缓也可以解释为我国跨境电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模式有所转变,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2.2.2. 跨境电商发展地区差异较大
我国跨境电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如东、中和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分析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各自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及对比不同地区差异,将284个市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数量的数据进行分类,同样按照中国行政划分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来进行城市的分类,按照东部城市、中部城市及西部城市将国际及港澳台的快递数量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Figure 4. The avera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and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express deliveries in 284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19 (10,000 pieces)
图4. 我国284个市2013~2019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平均数量(万件)
如图5所示,东部地区城市2019年平均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数量为1341.44万件,中部地区为62.99万件,西部地区为37.05万件。在2019年,东部地区城市的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数量比中、西部地区高许多。这说明东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最高。

Figure 5. The avera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and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express deliveries of cities in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from 2013 to 2019 (10,000)
图5. 2013~2019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国际及港澳台快递平均数量(万件)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区国际及港澳台的快递数量在近年间都在快速增加,且快递数量也较多。其中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平均快递数量非常多,发展规模最大。可以说明我国东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大多靠近海岸,方便开展对外贸易和货物进出口,由于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原因,东部地区跨境电商行业起步早,且凭借其地里优势迅速发展跨境电商,在2013~2019年间规模得以迅速扩大。而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虽有较大进步,但与东部地区城市的差距较为明显。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2013~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快,但东部地区发展规模最大,中部、西部地区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3.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3.1.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如图6所示,数字普惠金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跨境电商的发展产生影响:第一,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促进小微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第二,促进企业创新,增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第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综合以上三个层面,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Figure 6. Impact mechanism of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图6. 数字普惠金融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机制
3.2. 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角度
吴庆田(2019)等学者研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并促进中小企业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3] 。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利用其信息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因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普惠金融更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从而对跨境电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如图7所示。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参与的主体大多为大型企业,开展跨境电商需要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而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金融门槛,若中小企业无法负担成本或无法通过金融服务负担成本,则中小企业无缘参与国际贸易,中小企业的产品也无法在国际贸易中流通。而数字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题,有利于促进更多中小企业参与跨境电商,更加多种多样的商品得以在国际贸易中流通、交易,丰富了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产品多样性。同时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商中,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多元性和竞争水平。
3.3. 从促进企业创新角度
学者孙继国(2020)研究指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4] 。学者曾之明(2021)也指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没有丰厚的资本及庞大的规模,因此中小企业想要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就需要中小企业自身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以此在跨境电商中长远发展 [5] 。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掌握独具特色的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中小企业也应当将数字普惠金融当作发展机遇来提升自身企业的创新能力。

Figure 7. Effect of corporate financing environment
图7. 企业融资环境效应
如图8所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可以提升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利于跨境电商的多元化发展,也有利于打破跨境电商的资本、技术垄断,提升中国跨境电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以此提高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
3.4. 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角度
数字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能够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徐铭,沈阳(2021)等学者指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6]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有利于该地区开展对外贸易,因此也能够促进该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
如图9所示,数字普惠金融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对中国跨境电商发展产生影响。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及使用深度,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不仅是普及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该地区基础设施的提升,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因此想要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首先要提升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也是提升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促进该地区的跨境电商发展。

Figure 9.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
图9. 区域经济发展效应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2011~2020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2013~2019年284个城市国际快递数量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及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发展成果显著,但跨境电商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数字普惠金融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这也为如何提高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积极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程云鹤(2023)等人指出,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由此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多样化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跨境电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 [7] ,也可以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加强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由文中分析可知,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及使用深度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张玲(2023)等人指出,应当提升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鼓励地方建设数字普惠金融企业类基础设施,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各类普惠金融服务资源,建立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处理中心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8]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以此来促进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数字信息行业发展水平。数字普惠金均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得以开展和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也有利于跨境电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对数字普惠金融及跨境电商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第四,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发展政策及监管方式。数字普惠金融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服务,应注意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监管体系,防范保证其平稳有序发展。刘金杭(2023)指出,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评级,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9] 。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为中小企业及落后地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第五,缩小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及跨境电商发展差距,加快全面均衡发展。据文中分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及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发展水平高,但东、中和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应颁布落实相关政策为数字普惠金融及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相关政策支撑,鼓励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及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张龙健(2023)等人建议,各个省份要采取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要从“量”上出发,扩大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群体,增加数字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并完善信息化建设,降低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成本。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要从“质”上出发,强调发展质量,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防止数字普惠金融“脱实向虚”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