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对乡村社会的价值研究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Rural E-Commerce to Rural Society
DOI: 10.12677/ecl.2024.132379, PDF, HTML, XML,   
作者: 陈舒舒: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电子商务农村电商乡村社会价值乡村振兴E-Commerce Rural E-Commerce Rural Social Value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发展迅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社会发展,大力宣传电子商务对农村发展的作用,为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转型、农民收入提高、农村人才资源回流、精准脱贫等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所发挥的作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农村物流系统的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的监管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等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commerce as a new way of trade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vigorously publicize the role of e-commerce in rur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faces new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role of rural e-commerce in solving a series of rural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rur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return of rural talent resources and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ural e-commerce,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ogistics system, the supervision of rural e-commerce and the training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s.
文章引用:陈舒舒. 农村电子商务对乡村社会的价值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2): 3077-3081.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379

1. 引言

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笔者较为认同康春鹏的观点,他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不同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观念更广泛一些,“只要是贸易对象或者贸易主体中涉农即可,因此贸易的产品既可以是农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在农村加工出来的其他产品,亦可以是贸易双方中有一方来自农村” [1]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投入到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关系的研究当中,如陈志雄研究了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转型的作用,他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村与时代发展之间实现了有效接轨,提升了对于外界信息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抓住经济转型发展机遇,最终实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目标” [2] 。庞爱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他认为农村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全面脱贫和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保障” [3] 。张喜才对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对策。他认为:“在电子商务进农村过程中,政府应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监督。” [4] 但是这些方面的研究内容只是涉及农村社会的一方面,并未全方面、具体地分析农村电商对乡村社会的价值。因此,本文拟就此展开研究。

2. 农村电子商务及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2.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成果显著。“1998~2005年,粮食与棉花在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标志着电子商务开始进军农村市场;2013~2014年,农村电商发展步入成熟期。” [5] 2014年“农村电商”被写入我国农业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并将其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网络平台的交易量分析,农村地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总量自2014年起一直处于攀升状态,“2014年时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仅为1800亿元,而到2021年时竟达到了2.05万亿元,年均增减率为41.55%。” [6] 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经达到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可见,农村经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得以快速增长,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挖掘农村经济的新引擎。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壮大,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电商,截止到2022年,“全国的淘宝村、淘宝镇分别达到了7780个、2429个” [7] 。为了更好的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质量,2023年8月商务部等9个部门发布了《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计划着眼于推动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了“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培育‘土特产’电商品牌,以及鼓励农村电商创业就业” [8] 三项重点任务。农村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对改变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子商务在农村社会发展迅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农村居民更容易接受电子商务,同时也提高了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便捷性。最后,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力支持,政府通过激励等政策,吸引鼓励大量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开展电子商务。

2.2.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有待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农村的人才流失严重,大量土地处于无人耕种的状态,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较差乡村文化建设也比较滞后,城乡差距较大。三是农村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不突出、销售渠道单一、生产方式不集中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从而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农村电子商务对乡村社会的价值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参与电子商务的农户已超过1300万户,数量和规模相当可观,各类农产品的销售额也稳步提升,可见电子商务在农村作用越来越突出。具体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不仅有利于认识电子商务对农村社会的积极作用,更能明确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进步的方向。电子商务对乡村社会的价值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农村电子商务改善了农村的社会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三是促进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回流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四是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3.1. 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农村电子商务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在不断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使其朝着现代化农业发展。据2021年《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数据显示,粮油、茶叶、奶类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幅度较大,分别达到了10.2%,11.8%和29.9%。“2021年国家部分乡村县城实现网络零售额697.9亿元,同比增长36.4%,比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速高12.5%,2021年农村电商就业人数超2800万,近300万农户受益于农村电商。” [9] 由此可知,农村电子商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网络零销售的模式促使传统农业经济转型,其方式一是通过缓解农户和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因地理和空间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生产者难以了解市场真实需求,消费者也需要出高昂价格去购买商品,导致部分消费者人数减少。而电子商务使得农户打破了由于地理和空间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降低了销售的成本,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的过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户在传统商业中的劣势地位,同时由于没有中间的差价,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也降低了,从而使需求量增加,促进了销售量的提高,促使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创造看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地区就业结构的转变。此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带动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改变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在优化传统农业经济的销售模式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促使传统农业经济朝着现代化农业迈进。

3.2. 农村电子商务改善了农村的社会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电子商务让乡村生活更为丰富多彩。通过电子商务,农民可以接触更多的消费市场。农民通过互联网可以购买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用品,品尝到全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产品,还可用互联网在线参与休闲娱乐,如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记录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丰富了农民的社交生活。农村的空巢老人也通过这些网络平台,为空虚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农村的学生也可通过网上教育平台,收看名师的讲解视频,提高自己的认知,收获更多的知识,促进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消息闭塞、交通条件是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消息闭塞被打破,为保证农村电商的顺利运行,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的支持下,大力改善农村的道路建设,从前坑坑哇哇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为农民的出行带来的极大的便利。农民通过电商平台,打破了与外界联系的阻碍,使其通过互联网在家就可以知晓国内外大事,开拓了自己眼界的同时也增强了农民个人的素质。利用电商的农民也越来越多,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网民达到10.67亿,其中农村网民达到3.08亿,占网民整体的28.86%,普及率达62.85%” [10] 。

3.3. 促进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回流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农村人才流失、城乡发展差距拉大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追溯至清朝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废除后,开始实现新式学堂教育,大量的教育资金投入城市,乡村精英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11] “士绅阶层在农村的消失,促使农村的文化生态持续退化与空洞化,” [12] 造成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改革开放后,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缩小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直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政策对于乡村社会经济的腾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下,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迅速。

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回流,也逐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使其逐渐形成了“生产、代理、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从而产生了大量加工、包装的工作岗位,吸引了大量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其次,农村电商公司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对返乡创业的农村人才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回流,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态。截止到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名义增长3.9%,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名义增长6.3%,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4和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0降至2.45,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13] 。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务工,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受电子商务的影响,农村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被推向更广的市场,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增加了农民自身的收入,促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3.4. 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自发布以来,精准脱贫工作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作为工作重点进行开展。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农产品供给过剩、农户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价格被压低,贫困户的收入增长不明显等问题突出。精准脱贫不同于粗放扶贫,精准脱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家庭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方式” [14] 。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农村电商有利于帮助贫困家庭利用电商平台,提升家庭收入,同时也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销售渠道,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农村。根据《2023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133万人” [10] 。由数据可知,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农村的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在增加,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较大收获。其次,农村电子商务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多样的致富方式,为贫困地区打破信息的桎梏。如贫困地区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发展旅游业、特色的农副产品等,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从而提高该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以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三建乡为例,通过“农村电商经济人 + 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以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等形式,使电商企业与贫困户达成利益联结,让本地农特产品进驻网店销售,此外,还引导传统企业积极转型,本地商超等线下实体逐步转向“线上 + 线下”融合发展,依托扶贫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再比如四川三台县在县城南部大力建设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综改区),在政府的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综改区在产业改革和农村基础设施上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改区自建设以后,近三年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综改区的融合发展,“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2,000万元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45亿元” [15] 。

4. 结语

农村地区是我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电子商务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突破点。农村电子商务正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对于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物流系统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农产品的冷链运输建设,农村的物流配送系统等。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问题也应加以重视,这是农村电子商务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后,农村电商平台的监管问题,只有科学有序的管理,农村电子商务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春鹏.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J]. 农业网络信息, 2014(12): 82-85.
[2] 陈志雄. 农村电商对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作用[J]. 现代商业, 2018(15): 26-27.
[3] 庞爱玲.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困境与路径[J]. 农业经济, 2019(7): 123-124.
[4] 张喜才. 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3): 71-80.
[5] 夏伟. 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J]. 商展经济, 2022(17): 57-59.
[6] 郑桂玲, 高杨, 徐洁, 等. 农村电子商务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办公自动化, 2023(10): 24-26.
[7] 阿里研究院. 2022年“淘宝村”名单正式发布[EB/OL].
http://www.aliresearch.com, 2024-03-0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EB/OL].
http://www.gov.cn, 2024-03-10.
[9] 王萍, 葛金宝. “互联网 ”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 支点, 2023(6): 140-142.
[10] 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所. 2023中国农村品发展报告[EB/OL].
http://www.sgpjbg.com, 2024-03-11.
[11] 萧功秦. 危机中的变革[M]. 上海: 三联书店, 1999: 238.
[12] 楼清清. 乡村社会的衰败-科举制度的废除对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消极影响[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21-2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EB/OL].
http://www.gov.cn, 2024-04-01.
[14] 谢甜. 河南农村电商茶业精准扶贫发展路径分析[J]. 福建茶叶, 2020(12): 87-88.
[15] 杨露, 冯径平. 三台县综改区农村电商发展现状[J]. 现代商业, 2018(15):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