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邵甬, 胡力骏, 赵洁, 等. 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探索——以平遥古城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5): 94-102. | 
                     
                                
                                    
                                        | [2] | 姚轶峰, 苏建明, 那子晔. 以居民为核心的人居型历史街区社会变迁及其整体性保护探讨——以平遥古城范家街的实证研究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4): 112-119.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3] | 陈稳亮, 季佳慧, 周飞. 基于民生需求的米脂窑洞古城保护与利用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1): 44-51. | 
                     
                                
                                    
                                        | [4] | 唐婷婷, 吴兴帜.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置换研究——基于云南丽江的调查与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50(6): 109-114. | 
                     
                                
                                    
                                        | [5] | 苏卉. 文化遗产资源“活化”的动因及策略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1): 99-102. | 
                     
                                
                                    
                                        | [6] | 李万立. 历史文化名城收费分析及改进路径探讨——以凤凰古城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4(5): 98-103. | 
                     
                                
                                    
                                        | [7] | 张应梅.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云南丽江大研古城为例[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2(5): 134-139. | 
                     
                                
                                    
                                        | [8] | 李渌, 李晨宇, 徐珊珊. 记忆与空间: 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逻辑构建——基于贵州织金古城的实证[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3): 67-81. | 
                     
                                
                                    
                                        | [9] | 王维, 李梦垚, 李晶, 等. 历史文化名城更新保护方法探索——以苏州市CIM平台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3, 30(5): 96-102. | 
                     
                                
                                    
                                        | [10] | 杨滔, 李晶, 李梦垚, 等. 苏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数字孪生方法[J]. 城市规划学刊, 2024(1): 82-90. | 
                     
                                
                                    
                                        | [11] | 聂慧君, 王金平. 边缘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方略——以秀容古城为例[J]. 城市问题, 2018(9): 43-47. | 
                     
                                
                                    
                                        | [12] | 卓想, 高黄根, 岳波. 5C战略背景下古城边缘区保护与发展探索——以深圳市大鹏所城文化创意园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20, 44(6): 83-89. | 
                     
                                
                                    
                                        | [13] | 彭建东. 基于现代治理理念的城市更新规划策略探析——以襄阳古城周边地区更新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6): 102-108. | 
                     
                                
                                    
                                        | [14] | 吴志才, 陈淑莲, 郑钟强.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旅游规划决策研究——以潮州古城为例[J]. 旅游学刊, 2016, 31(12): 76-84. | 
                     
                                
                                    
                                        | [15] | 郑国, 刘舸, 杨秋生. 城市规划实施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聊城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实施之鉴[J]. 城市规划, 2018, 42(9): 135-138. | 
                     
                                
                                    
                                        | [16] | 李晨晨, 王晓. 历史街道立面空间保护与规划——以平遥古城“土字形”街为例[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 35(2): 304-311. | 
                     
                                
                                    
                                        | [17] | 邹利林, 王建英. 基于空间句法的老城区用地空间结构解析——以泉州古城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3): 63-70. | 
                     
                                
                                    
                                        | [18] | 刘军民. 古城保护与古城所在地协同发展的路径——以凤翔古城为例[J]. 城市问题, 2015(3): 37-41, 104. | 
                     
                                
                                    
                                        | [19] | 郭娟. 关于晋阳古城遗址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J]. 经济问题, 2016(7): 125-127. | 
                     
                                
                                    
                                        | [20] | 韩卫成, 高宇波, 要宇, 等. 基于功能复兴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方法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古城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12): 15-19. | 
                     
                                
                                    
                                        | [21] | 韩卫成, 高宇波, 要宇, 等. 基于整体保护的古城肌理修复方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6): 161-165. | 
                     
                                
                                    
                                        | [22] | 张薇, 严少飞, 袁荔, 等. 方志城图中的城市规划经验及其保护传承实践——以陕西榆林古城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3, 30(11): 16-22. | 
                     
                                
                                    
                                        | [23] | 何一民, 邓真. 岷江上游历史城市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思考[J]. 天府新论, 2014(4): 81-85. | 
                     
                                
                                    
                                        | [24] | 余浩然, 柏贵喜. 我国古城墙开发利用中的文化空间重构与意义生产——以南京、寿县、福泉古城墙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40(1): 36-43. | 
                     
                                
                                    
                                        | [25] | 毕丽芳.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大理、丽江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4): 489-493. | 
                     
                                
                                    
                                        | [26] | 白彦, 刘畅. 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效应研究——以枣庄市为例[J]. 湖南社会科学, 2021(4): 55-61. | 
                     
                                
                                    
                                        | [27] | 耿娜娜.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平遥古城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3(14): 78-80. | 
                     
                                
                                    
                                        | [28] | 董亚晖, 吕斌. 紫线弹性划定下的老城区可持续再生路径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J]. 规划师, 2019, 35(16): 17-22. | 
                     
                                
                                    
                                        | [29] | 王亚欣, 李泽锋, 史博鑫, 等. 扎根理论范式下社区居民对喀什老城区旅游开发的感知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 2017, 28(3): 122-126. | 
                     
                                
                                    
                                        | [30] | Hunt, J.D. (1975) 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3, 1-7.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31] | Grosspietsch, M. (2006) Perceived and Projected Images of Rwanda: Visitor and International Tour Operator Perspectives. Tourism Management, 27, 225-234.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32] | 王超, 骆克任. 基于网络舆情的旅游包容性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古城门票事件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 34(1): 161-167. | 
                     
                                
                                    
                                        | [33] | 周智, 黄英, 黄娟. 基于居民感知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云南大理古城周边地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5): 112-118. | 
                     
                                
                                    
                                        | [34] | 程惠珊, 曾真, 李卓霖, 等. 基于Q方法的漳州古城居民旅游感知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1): 97-104. | 
                     
                                
                                    
                                        | [35] | 李娅菲.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以“丽江古城形象”研究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1(2): 42-50. | 
                     
                                
                                    
                                        | [36] | 白艳, 安星宇. 古镇景区投射与感知形象偏差分析及优化路径——以平遥古城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12): 101-111. | 
                     
                                
                                    
                                        | [37] | Sun, X., Lin, B., Chen, Y., Tseng, S. and Gao, J. (2017) Can Commercialization Reduce Tourists’ Experience Quality? Evidence from Xijiang Miao Village in Guizhou, China.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43, 120-140.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38] | 佘凯旋.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湘西凤凰古城文化资源保护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 38(1): 194-197. | 
                     
                                
                                    
                                        | [39] | 王志标, 黄大勇. 民族文化资源化陷阱的表现、症结及应对策略——以大研古城和喜洲古镇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6(5): 29-36. | 
                     
                                
                                    
                                        | [40] | 李显正, 赵振斌, 刘阳, 等. 基于街景图像的古镇旅游地商业同质化空间测度——以大理古城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 104-115. | 
                     
                                
                                    
                                        | [41] | 张大钊, 李显正, 赵振斌, 等. 基于LDA制图分析的古镇旅游地游客商业化体验及空间结构——以大理古城为例[J]. 经济地理, 2023, 43(8): 200-209. | 
                     
                                
                                    
                                        | [42] | 赵桅. 遗产地旅游商业化比较研究——以中国丽江古城和法国里昂老城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6(6): 110-114. | 
                     
                                
                                    
                                        | [43] | 黄大勇, 文雪. 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居民满意度测评及驱动机制研究[J]. 西部论坛, 2015, 25(1): 102-108. | 
                     
                                
                                    
                                        | [44] |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等. 旅游地社会责任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J]. 经济地理, 2017, 37(8): 207-215. | 
                     
                                
                                    
                                        | [45] | 吴玉宝, 梁正海. 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吸引物与游客满意度关联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 36(11): 170-174. | 
                     
                                
                                    
                                        | [46] | 程娇娇, 陈志钢, 袁超, 等. 旅游企业主移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地方认同关系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8, 45(5): 634-641. | 
                     
                                
                                    
                                        | [47] | 李从治, 潘辉, 潘滢.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景区解说设施优化研究[J]. 包装工程, 2021, 42(14): 388-394. | 
                     
                                
                                    
                                        | [48] | 张晓梅, 程绍文, 刘晓蕾, 等. 古城旅游地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平遥古城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 36(7): 196-202, 207. | 
                     
                                
                                    
                                        | [49] | 李雪, 杨远祥. 历史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多模式交通系统研究[J]. 城市规划, 2017, 41(8): 116-120. | 
                     
                                
                                    
                                        | [50] | 罗许伍, 徐秀美, 李幼常. 拉萨古城居民地方依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4): 66-70, 77. | 
                     
                                
                                    
                                        | [51] | 张春慧, 洪晓. 三大古城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5): 703-708. | 
                     
                                
                                    
                                        | [52] | 李燕燕, 李曼. 游客信息行为对文化遗产旅游难忘体验的作用路径及调节效果——以平遥古城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 37(1): 79-86. | 
                     
                                
                                    
                                        | [53] | 刘海洋, 付雨鑫, 殷铭徽. 东北地区唐代渤海古城遗址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2, 42(6): 1005-1014. | 
                     
                                
                                    
                                        | [54] | 孙堃喆, 周凯琦, 王勇, 等. 苏州古城区空间碎片化现象的表征和解构[J]. 工业建筑, 2019, 49(10): 54-59. | 
                     
                                
                                    
                                        | [55] | 陶慧, 张梦真. 乡村遗产旅游地“三生”空间的主体价值重塑——以广府古城为例[J]. 旅游学刊, 2021, 36(5): 81-92. | 
                     
                                
                                    
                                        | [56] | 苗红培. 空间生产视野下我国古城更新的演进机理与路径展望[J]. 东岳论丛, 2022, 43(6): 156-162. | 
                     
                                
                                    
                                        | [57] | 席鸿, 肖莉, 桑国臣. 古城边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以陕西韩城庙后村为例[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6, 42(4): 124-128. | 
                     
                                
                                    
                                        | [58] | 石谦飞, 景一帆, 张潇宁, 等. 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的空间文化特征[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6(6): 119-126. | 
                     
                                
                                    
                                        | [59] | 张杨, 何依. “破立之间”: 历史城区街巷空间的开放性研究——以平遥古城书院街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10): 110-115, 122. | 
                     
                                
                                    
                                        | [60] | 王庆歌. 以文化为导向的古城空间生产研究[J]. 东岳论丛, 2023, 44(7): 182-190. | 
                     
                                
                                    
                                        | [61] | 安宁, 朱竑, 刘晨. 文学旅游地的空间重构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J]. 地理科学, 2014, 34(12): 1462-1469 | 
                     
                                
                                    
                                        | [62] | 何韶颖, 杨爽, 汤众. 传统信仰场所的空间叙事——以潮州古城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6(8): 1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