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英语写作能力制约着其它英语技能的发展,那么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地位则不言而喻。近年来,英语写作评价作为英语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阐述了英语写作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模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时间进行并完成写作评价[1]。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英语写作评价仍然存在不及时、效果差及模式单一等问题,写作课堂采用较多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机器评价等评价方式又都各自存在缺陷。面对写作评价的困境,文秋芳教授团队创设的师生合作评价如同一剂良药,结合了上述评价方式的优点,有效地弥补了其缺点,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大的启示。
2. 师生合作评价概述
师生合作评价(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TSCA)是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为解决“产出导向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教师工作负担重,对学生产出成果评价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而创设的一种新的评价形式([2], p. 37)。它首先被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之中,而后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逐步被应用到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评价中去。
TSCA与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机器评价等评价方式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他们的一种有益补充。与其他评价方式相比,TSCA有三大优点:一是TSCA不是评价主体的简单相加(教师一稿、学生二稿、机器三稿),而是各评价主体有机结合。各评价主体要完成各自的任务,例如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学生作文进行批阅,选择典型样本,而课中师生需要共同评价典型样本,课后辅以自评、互评和机器评价。二是在TSCA中,教师的关注点不仅仅是输出产品本身,而且要考虑语言类和交际类教学目标的是否得到了良好的实现。三是TSCA不满足于课内的评价活动,它囊括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2], p. 39)。
文秋芳教授提出TSCA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阶段。孙曙光教授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证研究,提炼出全流程的实施原则:课前准备阶段要目标导向,重点突出;课内实施阶段要问题驱动、支架渐进;课后修改阶段要过程监控、推优示范[3]。
3. 师生合作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3.1. 对于教师的意义
3.1.1. 减轻评价压力,点燃教学热情
传统的教师评价流程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提交的产出成果进行仔细的阅读,然后对错误进行批注,最后给予一定的评语。以当前国内高中配额为五十名学生的一个班级为例,教师需要几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来完成作文的批改,这巨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个本就承担着繁重的备课与上课任务的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长此以往,这种状况影响的不仅是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将被消磨殆尽。师生合作评价的出现使教师将重点转移到写作评价任务设计、评价环节指导和评价效果反馈上来[4],将教师从繁重低效的评价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了他们的评价压力,释放了他们的教学热情。
3.1.2. 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写作评价课堂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大量输出自己对于学生习作的看法,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这带来的后果是学生课堂专注度不高,学生对于自己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修改没有清晰的认知等,教师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这一恶性循环既不利于教师的教也不利于学生的学。而师生合作评价存在的课堂则有所不同,教师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认知评价焦点,学习巩固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评价,学用结合,这一良性循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也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2. 对于学生的意义
3.2.1. 激发内在动机,提升写作兴趣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长期重复的教师批阅学生修改的评价模式并不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师生合作评价这一创新的评价形式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可以使学生的产出成果获得有效的评价,也可以学生带来良好的评价体验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姜发兵从问题解决视角下探究师生合作评价对写作讲评课的有效性,结果证明师生合作评价可以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增强,明确自身写作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得到增强[5]。
3.2.2. 提高写作成绩,发展写作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评价中,教师更多地采用明示式的批改方法,也就是老师在批改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标记,并给出相应的改正建议。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但是在师生合作评价中,学生也能参与其中。在评价典型样本、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时,学生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在不断地深化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另外,在评价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写作的评价准则,从别人的好文章中汲取经验,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许多国内学者都通过实验证实了师生合作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发展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例如李晓菲通过实验证实了相比单一教师评阅反馈模式,师生合作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和英语写作能力[6]。
4. “师生合作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本次教学实践在新疆省某所高中展开,来自高二某班的55名同学参与了该课堂教学实践。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写作产出能力较弱。教学材料为《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二》(人教版)的第五单元FIRST AID,对学生撰写的题目为“An Experience About Providing First Aid”的作文进行师生合作评价。本实践严格遵守师生合作评价的实施原则和教学流程,按照课前准备、课内实施和课后修改三个阶段设计教学活动,以下是对本次教学实践的详细阐述。
4.1. 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评价焦点
本次课程课前准备分为五步:第一步,教师先对所有学生的产出成果进行仔细阅读,然后根据典型性、可教性、渐进性和系统性原则确定了评价焦点是语法问题,主要体现为主谓不一致、多个谓语动词和动词时态误用等三大方面,55份样本中有49份存在语法问题,占比高达89%,教师选择该评价焦点的目的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作文中最突出、最影响交际有效性的问题。第二步,教师将本次评价的目标定为发现作文中的上述三大类语法错误并进行修改,从而正确使用语法描述急救经历。第三步,根据选择写作质量可改、可评的中等质量产品的原则,教师选择3份典型样本,样本涵盖了上述的三大方面语法问题,并对选择的典型样本进行详细的修改,以便课上为学生进行展示。第四步,复印典型样本的原始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在样本上列出评价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或者突出评价重点。第五步,设计课内活动的具体步骤,保证师生合作评价有序进行,并根据评价焦点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4.2. 课内实施阶段:以问题为驱动搭建渐进式支架
师生合作评价课内实施包括四个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修改问题样本;完成针对评价焦点设计的练习。在此过程中要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以及评教结合和评学融合的评价理念[7]。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次评价内容,并点明此次的评价目标:发现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并进行修改,从而正确使用语法描述急救经历。随即教师将提前打印好的材料分发给学生,并在幻灯片上呈现选取的典型样本,给予学生时间独立思考样本中出现的语法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问题,最后教师对问题类型进行总结。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无法顺利找到或找全问题,教师需及时提供支架,利用将问题出现的词句加粗或加下划线等方式协助学生发现问题。
第二步:对于写作中的问题,发现难,解决更难[8]。这就需要教师辅以必要的讲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学生意识到样本中存在的主谓不一致、多个谓语动词和动词时态误用等问题后,教师对这三方面语法问题进行逐一讲解,并播放短小的微课视频作为辅助,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地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步: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让其讨论典型样本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复印件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修改。然后教师随机选取两到三组,派每组代表将修改稿投屏,分享修改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修改成果做出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产生获得感。最后教师展示自己对三份典型样本的修改稿,并与原稿进行对比,此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对学生的回答起到补充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更好地内化。
第四步:学生在完成对典型样本的修改后,需要完成的教师提前设计的针对性训练。本次实践中,教师设置的两类练习为单句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题目中涵盖了上述提到的三大语法问题。学生完成后教师订正答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
4.3. 课后修改阶段:以监控促进自评或互评、以推优增强动机
本次师生合作评价实践的课后阶段一共包含四个步骤,教师与学生需各自发挥作用以完成此阶段。第一步,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包括评价焦点在内的评价清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的修改;第二步,学生按照教师的分组根据评价清单进行互评,面对面进行讨论并对作文进行修订,在以上两步中,教师要求学生保留纸质版的修改痕迹,以便后期对该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第三步,学生将自评和互评后修改完成的作文提交批改网进行机器评价,学生再根据系统提供的修改建议进行修改,最后按时将终稿提交给教师。第四步,教师要对学生的修改成果进行抽查,总结修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适当建议,同时教师要选出2~3份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不仅是对提供优秀作文学生的激励,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5. 师生合作评价的实施难点及对策
5.1. 师生合作评价实施难点
目前,将师生合作评价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难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处于摸索与尝试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的难点如下:一是在课内实施阶段,教师很难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整个评价活动过程中来,那么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当前教师在师生合作评价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二是在课后修改阶段,教师难以确保学生自评或互评的质量,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怠于自评,部分学生碍于同学关系等各种主观因素不能在互评时客观评价,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提高自评与互评质量,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三是根据典型样本的选取原则,选取的是中等质量产品,范围较小,作文被选为典型样本的同学,可以得到清晰且充分的评价,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进行修改,而中等质量以上与中等质量以下的作文都得不到充分的点评,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写作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难以发挥。
5.2. 解决对策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课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即精心设计课上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思考如何导入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评价焦点,如何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如何分组讨论并分享成果,如何练习以巩固知识等,例如评价焦点的讲解环节教师不应进行枯燥的知识点灌输,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有趣的知识点讲解视频,边播放边讲解,如此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在组织分组讨论并分享成果时一定要及时对学生给予强化,无论是口头表扬还是物质奖励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提供专业引领。在课程起始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就评价方法和内容等进行培训,让学生对师生合作评价有初步的了解;教师选择典型样本带领学生进行评价,经过多次的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前,需要向学生提供评价清单,并讲清楚评价的标准以及重难点。这样学生在评价时才会更有侧重点,避免学生无厘头地盲目评价[9]。以上步骤中教师提供的专业指导有利于逐步提升学生自评或互评的质量。
再次,教师要发挥好监督作用。实施师生合作评价的初衷之一是减轻教师负担,需要强调的是,减轻负担只是从评价需要的总时间来考虑的,而绝不是削减教师的评价责任。针对上面提到的课后学生自评或同伴互评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课后评价清单,讲解评价要求和步骤,而且要承担起监督职责,对学生课后的自评和互评进行普查或抽查、点评、总结、归纳,甚至可以制定适当奖惩措施以确保自评和互评的质量。
最后,结合学情、教情等各种因素,教师需探索科学的分层次的师生合作评价模式,逐步对师生合作评价模式进行更深入的调整、修改与完善。针对上述提到的选取的典型样本范围小的问题,教师在课前选取典型样本时可以尝试选择优、中、劣三种不同等级的作文样本;课上讨论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班级学生情况选择分层次分组或混合分组模式进行讨论,以求取得最好的评价效果。课后进行同伴互评之前,教师为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同层次学生组队与一对一帮扶相结合的方式,以避免盲目分组导致的评价质量不佳。
6. 结语
将师生合作评价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减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综上所述,师生合作评价这一创新的写作评价方式激发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尝试与探索的热情,但是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难点,未能广泛应用于各阶段的英语教学之中,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仍需共同努力,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建构起一套科学完整的师生合作评价体系,真正达到高效率高产出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