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年会不能停》作为一部在2023年12月29日上映的喜剧电影,凭借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演绎,在元旦跨年档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了近三年元旦档影片累计观影人次第一名、中国影史元旦档影片累计票房第三名的电影,同时入选了《中国影视蓝皮书》2023年度十大影响力电影,这足以证明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影片的故事围绕钳工胡建林展开,他因一次意外被调入总部,连升三级,这本应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然而他却发现自己与大厂环境格格不入。面对种种挑战和困境,胡建林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了贪腐高管,最终保住了工厂。这个故事不仅充满了喜剧元素,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了职场正能量,让观众在欢笑中产生共鸣,并引发社会对现存的职场怪象进行深刻的思考。
目前,有关该电影的研究少之又少,经文献检索发现,仅有的几篇文献也是集中在对《年会不能停》的喜剧电影成就的剖析之上,如夏清泉对电影情景并置和怀旧主义的研究([1], pp. 29-32)。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来分析该电影的研究还处在空缺阶段。而电影充满喜剧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这种幽默效果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呈现出来。因此很值得对其进行分析。语用学对于言语的幽默效果,主要借助礼貌原则来分析。因此,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Leech的礼貌原则理论,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中的人物对白进行幽默效果的探讨。
2. 礼貌原则概述
礼貌原则是Leech为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而提出来的一项言语交际原则。他指出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就是用语言传递信息,达到话语双方的互动。他认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应以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为基准[2]。在人们日常的交流中,有时候会出现背离合作原则的现象,但这样做反而是为了维护双方的面子,从而达到“礼貌”的效果。
索振羽介绍Leech的礼貌准则主要包括六条准则:1) 得体准则,即在强制和承诺中,要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受益;2) 宽宏准则,即在强制和承诺中,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受益,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3) 赞誉准则,即在表态和断言中,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4) 谦虚准则,即在表态和断言中,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5) 一致准则,即在断言中,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小限度,使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6) 同情准则,即在断言中,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3]。
本文将在这六条准则的框架下,对《年会不能停》中的人物对白进行语用分析,以研究其中蕴含的幽默效果。
3. 礼貌原则视角下《年会不能停》对白分析
3.1. 遵循礼貌原则
3.1.1. 遵循得体原则
得体原则的核心在于在言语交际中应尽量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尽量增加有益于他人的观点。换言之,我们在言语交际中应该充分尊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以维护听话者或第三者的面子。遵循得体原则,就是为了减少冲突和误解,增强言语交际的有效性,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这部影片当中这一点有很好的体现。如:
例1:Mark是一个职场老手,对拍好领导马屁这一学问颇有研究。在与领导的一次会谈中,领导口渴,于是端起茶杯喝茶。Mark见状也连忙喝起茶来。正当他想要感叹“好茶”之时,领导却因为觉得茶水温度太高,把茶水都吐了出来。Mark迟疑了一会儿,也学着领导把茶吐了出来,并说道:“这茶是有点烫嘴,有点烫嘴。”
Mark的行为和言语充分体现了得体原则中的“尊重他人”的核心理念。当领导因茶水过热而意外吐出时,Mark没有公开指出领导的失态,而是选择模仿领导的行为,并说出“这茶是有点烫嘴,有点烫嘴”。这一行为巧妙地避免了领导陷入尴尬境地,维护了领导的尊严和面子,体现了对领导的高度尊重。他在交际过程中敏锐地捕捉了领导的情感状态,并通过模仿和共感的方式,为领导的失误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这种策略性应对也展现了Mark高超的社交技巧和智慧。
从电影表达效果上看,Mark的“遵循得体原则”行为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他确实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维护了领导的尊严,避免了尴尬局面的发生,这体现了他对职场礼仪的掌握和尊重。另一方面,这种得体原则的运用又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即为了讨好领导、获取好感,从而在职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机会。这种双重含义的叠加,使得Mark的行为具有了反讽的幽默效果。
电影通过这种反讽的幽默手法,不仅成功地塑造了Mark专业职场马屁精的形象,还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游戏。同时,这种手法也使得电影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例2:胡建林入职后,马杰克首次将胡建林介绍给他们部门的上头领导Peter。
胡建林:哎呀,领导好!以前就知道咱们集团好,没想到这么好。我现在是小刀割屁股,我开了眼儿了我。
马杰克:啊!幽默!
大公司的白领们,显然还不适应从小地方来的胡建林开如此“低俗”的玩笑,所以在场的人都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但由于此时胡建林身上的误会还没有解开,大家都还以为他是尊贵的“关系户”,所以大家也不想他难堪,于是马杰克接上一句“啊!幽默!”避免了长时间沉默的尴尬局面,保住了胡建林的面子,给他一个台阶下。
在案例中,胡建林的玩笑虽然引起了短暂的尴尬,但马杰克通过一句“啊!幽默!”表达了对胡建林个性和表达方式的尊重。他没有直接批评或纠正,也没有选择利用沉默来逃避,而是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应对,这正是“得体原则”中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马杰克的反应不仅为胡建林解了围,也维护了在场所有人的面子和团队的和谐。这符合得体原则中减少表达利己观点、多让他人受益以及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准则。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社交情况,得体原则也要求个体在社交交往中具备适应性与灵活性。而马杰克面对尴尬局面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用一句轻松的话语化解了紧张气氛,显示了他在社交场合中的灵活应变能力。这也是得体原则所倡导的,即要根据场合、氛围等因素调整自己的言行。
从电影表达效果的角度来看,胡建林初次与部门领导Peter见面的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和幽默感。胡建林通过一句“我现在是小刀割屁股,我开了眼儿了我”试图展现自己的幽默和亲切,但这句话在正式的职场环境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低俗”的玩笑。这是由于胡建林来自小县城,他的文化素养还没有与现代都市的“文明”接轨,所以他的言行显得“格格不入”,造成了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的冲突,在电影中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意外的幽默效果。
此时,马杰克的反应“啊!幽默!”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幽默感。他试图通过认同胡建林的幽默来化解尴尬的气氛,但实际上这种认同可能更多地是出于一种礼貌和无奈。马杰克的这句回应,既展现了他作为同事的包容和善意,也暗示了这种幽默并不完全符合职场环境的正式性。
3.1.2. 遵循宽宏准则
宽宏准则是指在交际中,一方在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得失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受惠程度,同时增加自己的受损程度,以达到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效果。如:
例3:胡建林:Peter啊,咱们部门我最信任你。
Peter:哥!我为你肝脑涂地!
胡建林:你愿意当我徒弟那太好了!我下个礼拜有个报告要交。
Peter:我知道啊!这报告是交给我的。
胡建林:那你能替我写吗?
Peter:您这地位还需要自己写吗?我写好,您过目,对齐一下颗粒度。您要没问题了再交给我,我们一起形成套组合拳。
在这段对话发生时,胡建林已经误打误撞升职成为了部门经理,职位在Peter之上了。胡建林作为部门经理,他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工作,而不是将这些任务转交给下属。这种行为可能会让Peter感到被利用或不被尊重。
但Peter在面对胡建林的要求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没有直接拒绝或表达不满。相反,他以一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表示愿意承担这一任务。这种态度充分体现了宽宏准则中的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展现出了高度的职场素养和宽宏的胸怀。
然而,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动机,我们不难发现,Peter的这一行为可能并非仅仅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宽容,而更多地是为讨好领导以获利。种讨好领导的动机,无形中为这段对话增添了一层幽默讽刺的效果。Peter的言辞和态度,虽然在表面上显得毕恭毕敬,充满合作精神,但实际上,他可能更多地是在计算如何通过承担额外工作来赢得领导的赏识和好感。这种微妙的心态转变,使得原本应该是单纯的工作交流,带上了一种职场特有的功利色彩,让电影在反讽中增添了幽默色彩。
3.1.3. 遵循一致准则
一致准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应尽量表达与听话者相同的观点或立场,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4], p. 44)。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要尊重对方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通过语言表示你理解并接受对方有不同的观点。如:
例4:马杰克:您现在的职位是专员,职级是K7,按照集团的标准,您这个职位的年薪是税后24万。
胡建林(脸色一变):多少?
马杰克:24万。每年15薪,加上奖金、各种补助补贴,一年到手大概36万左右。
胡建林:请稍等。(拿出手机,对准马杰克录像)我保留一下证据。
马杰克:这只是集团的普通标准,对于你这样重要的人才,我觉得年薪应该上调到最高标准40万。
胡建林(猛拍桌子):这可是你说的。卖身契拿出来。
马杰克:您是指聘用合同?
胡建林:对,早买早踏实。
由于一系列的误会,标准件厂工人胡建林阴差阳错地被调进了总部。总部的人都以为他是那个花钱走后门的关系户,身份地位很高。马杰克被指派来接待胡建林入职,当然“知晓”胡建林的身份,于是好言好语地伺候着。
马杰克在发现胡建林对初始薪资反应强烈后,迅速提出加上奖金、各种补助补贴后,一年到手大概36万左右的薪资水平。这一调整旨在减少与胡建林之间的分歧,体现了一致准则中的减少分歧原则。
当胡建林进一步掏出手机录像时,马杰克认为胡建林对薪资仍不满意。为了进一步减少分歧,他提出将年薪上调到最高标准40万。这一提议显然是为了靠拢胡建林(尽管是误解中的)的薪资预期,体现了一致准则中的靠拢对方观点原则。马杰克不断调整自己的话语内容,其沟通策略始终围绕着减少分歧、增加共识这一目标展开。
从电影表达的幽默效果来看,在本案例中,两人的错位对话导致了薪资不断的上调。这种情境发展就充满了荒谬性和戏剧性,为后续的幽默效果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强烈的喜剧张力,让故事走向了意想不到的设定之中。这种反转不仅增加了情节的趣味性,也强化了幽默效果。
3.1.4. 遵循同情准则
同情准则抽象地说,是指尊重人、关心人、热爱人,以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宗旨的一种信念。它要求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要表现出关心、理解和同情的态度,以此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理解。如:
例5:胡建林:工厂和工人,那就跟两口子过日子一样,得相互体谅。不能说工厂发展越来越好了,然后嫌工人年老色衰,始乱终弃。
胡建林的这句话是说在一次谈判中。当时公司因为大规模裁员,引起了许多员工的不满,很多被裁员工都在准备闹事、抗议。而要与胡建林谈判的徐永森就是准备带头闹事的头子,他们计划直播谈判过程,让全公司的人看看公司“资本家”的嘴脸。哪知,不懂职场礼仪的胡建林并不懂得“优化”就是裁员的意思,以为要给徐永森涨薪,于是在谈判的过程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胡建林在这次公司谈判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同情准则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他用了一句简单而深刻的话,通过“工厂和工人,那就跟两口子过日子一样”的比喻,与在场的员工和观看直播的观众建立了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使得员工们感受到公司对他们处境的理解和同情,从而减少了他们的不满和敌意。
虽然胡建林对“优化”的理解有误,但这种误解却产生了正面效果。他的话语无意中传递出了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和支持,在场的徐永森以及正在观看直播的员工们,在听到这句话后,原本激动的情绪得到了平复。他的这场“误解”不仅拉近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也让他们看到了公司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从而平息了抗议活动,挽救了公司危机。这证明了同情准则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误解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3.2. 违背礼貌原则
3.2.1. 违背宽宏准则
我们在前文中说到,宽宏准则是指在交际中,一方在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得失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受惠程度,同时增加自己的受损程度,以达到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效果。
但在实际交际中,也会出现违背宽宏准则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的错误或失败持不容忍的态度,不给予理解和支持,而是一味地进行批评和指责;同时,在交际中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即使这些意见是合理和有益的。
例6:胡建林:三百人的工作,因为你,说没就没了。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马杰克:卖职位的是托马斯;掉错人的是皮特;偷换零件的是庄正直;膨胀了、签字把厂子遣散的是你。对不对?没说错吧?这里面就我什么错都没犯,怎么就我一人站在道德最低点上了?
此案例中,胡建林与马杰克的对话明显体现了对宽宏准则的违背。胡建林在指责马杰克时,使用了强烈的言辞,如“三百人的工作,因为你,说没就没了”。这种缺乏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违背了宽宏准则中要求的“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损最大”的原则。
此外,胡建林在指责马杰克时,也其实在暗示了他自己的无辜和正确,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这种自我中心的态度,也违背了宽宏准则的核心原则。
3.2.2. 违背赞誉准则
赞誉准则要求我们通过直接赞誉和间接赞誉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认可和尊重,用积极的语言评价来营造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而在对话中,违背赞誉原则通常表现为对他人进行贬低、不给予应有的称赞,或者直接说出不友好的话语。
例7:胡建林:叛逆,那你说说马杰克的缺点。
叛逆:那可就太多了,说话不够直接,七绕八绕的,工作上的事情总是说不明白。
在这个例子中,叛逆的直言不讳违背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因为她没有选择以一种更委婉或积极的方式来表达她的观点,而是直接指出了马杰克的缺点。叛逆没有选择以一种更尊重、更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直接贬损了马杰克。
然而,这段对话的特殊背景是在一次工作讨论中,而且从描述中可以看出,叛逆和马杰克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基于互损的友好关系。
在这种情境下,叛逆的直言不讳可能并不是出于恶意或不尊重,而是他们之间一种特有的交流方式。通过互损,他们可能能够更直接地表达彼此的观点,同时也为工作环境增添了一些轻松和幽默的氛围。
3.2.3. 违背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要求个体在描述自己的能力或贡献时,避免夸大或自夸,也就是要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夸大对自己的贬损([5], p. 219)。相反,应该尽量以客观、实事求是的方式来介绍自己,不把自己的成就过分夸大。同时,谦虚准则也需要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在交流中要避免过于自我中心,不要总是把话题聚焦在自己身上,应该多关注他人的优点和成就,并给予适当的赞誉和肯定。通过肯定和赞美他人,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和谐的交际氛围。
而在交际中,违反谦虚原则则体现为过于强调自己的优点,缺乏自我反思的态度,对自己的行为、观点或贡献持有过于乐观的看法,不愿意承认或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或忽视轻视他人的贡献,从而给人一种傲慢和自大的印象。如:
例8:在一次Peter (马杰克的上司)找马杰克的谈话中。
马杰克:Peter,您开口之前我想先说三点。
Peter:你说。
马杰克:第一,我很忠诚。两周前我们组组长薇薇安带着全部组员集体跳槽,只有我一个人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第二,我很勇敢。勇于直面自己的缺陷。不懂人情世故、不会讨领导欢心、不该问的喜欢瞎打听,这都是你在团建喝醉之后对我进行的客观中肯的评价,我都虚心接受。第三,我很乐观,凡是我都能看到积极的一面。
Peter:薇薇安跳槽之前又跟你说过吗?
马杰克:没有
Peter:这不就完了!说得好像你自己要留下来似的。
马杰克:我就是想说我还有存在的价值,请您千万不要优化我。集团给我一个机会,我还集团一个奇迹。
在Peter找马杰克谈话的时候,正值他们集团大规模裁员之际,他们对话中的“优化”,就是裁员的意思。马杰克在这个时候被约谈,心里很是忐忑。于是,在这个对话场景中,马杰克在与上司Peter的交谈中就多次违反了谦虚准则。按照谦虚准则的要求,个体在交流时应避免过度赞誉自己,不夸大自己的优点或成绩,而是以谦逊、低调的态度来展现自己。然而,马杰克却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策略。
首先,他宣称自己“很忠诚”,并举例说明在团队大规模跳槽时他选择了留下。这违背了谦虚准则中不过度夸大个人重要性和贡献的原则。其次,马杰克称自己“很勇敢”,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接受了Peter在酒后对他的评价。这里他巧妙地将原本可能是负面的评价转化为展现自己勇敢和虚心的证据,这种自我夸赞的方式同样违背了谦虚准则。最后,他宣称自己“很乐观”,总是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显然不符合谦虚准则中的低调要求。马杰克的这些表述,不仅过度赞誉了自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自夸和炫耀,这明显违反了谦虚准则。
然而,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集团大规模裁员,他的行为变得容易理解。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调自己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以期能够保住自己的工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就在这场对话中违反了谦虚准则,“费尽心思”地夸赞自己,把本应是他的缺点,都说成了他的优点。这种不同寻常的自夸方式,在这种特殊的职业生存环境中,透露出了职场人的无奈与挣扎,为电影增添了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让观众对他这个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4. 礼貌原则下的电影语用效果
在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中,人物对白的巧妙设计不仅为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情节,更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精准运用,成为了电影艺术表现力和情感传达的重要手段,凸显了电影的喜剧效果。电影中的对话既遵循又违背礼貌原则,每一种选择都服务于电影的叙事和喜剧氛围的营造。在本电影中,从礼貌原则角度出发,其语用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礼貌原则的违背强化了喜剧效果。当电影中的对话违背礼貌原则时,它打破了传统社交礼仪的束缚,让角色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直接、真实且富有冲击力。这种反常规的交流方式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因为它挑战了观众的预期,打破了语言的常规使用模式。这种出其不意的表达方式增添了电影的喜剧张力,让观众在这种意想不到的幽默中,享受到了欢笑与放松,这也正是喜剧电影的魅力所在。
二是礼貌原则的遵循展现了独特的讽刺艺术。尽管礼貌原则要求我们在交流中保持尊重、谦逊和赞誉等态度,但电影《年会不能停》的设定为现代都市职场,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以“趋利”为导向,让其礼貌的言行染上功利的色彩。这样,角色就常常以礼貌的方式传递出讽刺的意味。而这种讽刺并非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微妙的语气、措辞和语境来体现,让观众在品味对话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隐藏在礼貌背后的深意。
这种讽刺艺术更加高级且有趣,因为它在尊重的表面下揭示了人物性格或行为中的荒谬之处,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思考,对角色和情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是礼貌原则的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在电影中,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精准运用,电影创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角色形象。有的角色以粗鲁、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展现了其直率、坦荡的性格特点,如叛逆;有的角色则善于运用礼貌的言辞来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展现了其狡猾、机智的一面,如Mark和Peter。这些角色形象通过对话的语用效果得以凸显强化,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了对角色的认同感和共鸣感。
四是礼貌原则营造了轻松的喜剧氛围。《年会不能停》中的对话设计在礼貌原则的框架下,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喜剧氛围。这种氛围既轻松又愉快,既富有幽默感又不失深刻性。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灵活运用,电影创作者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笑声和欢乐的世界,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和智慧。同时,这种喜剧氛围也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传达力,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情感共鸣和心灵触动。
总的来说,《年会不能停》通过精心设计的对话和对礼貌原则的巧妙运用,成功地达成了一种独特的喜剧效果。电影中运用的这种策略不仅展现了电影创作者对喜剧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更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和智慧。
5. 结语
本文以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为例,运用礼貌原则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语用分析。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从遵循礼貌原则的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电影中如何巧妙运用“得体准则”“宽宏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这些准则在电影对白中的体现,不仅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还通过反讽手法为观众营造了幽默的喜剧氛围。
随后,笔者又从违背礼貌原则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电影中如何故意打破“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这种有意的违背,不仅为电影注入了强烈的喜剧元素,还巧妙地展示了角色的个性和情感。
希望本文的研究不仅能为电影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激发更多学者对电影语言艺术的关注和研究,还期望能够为语用学在电影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进一步丰富语用学的应用领域。
致 谢
本论文由四川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学生欧阳玥琳在通讯作者四川师范大学王飞华老师指导下完成,特此致谢。
基金项目
本论文受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汉英情态对比之留学生汉语情态系统习得研究》(项目批准号:22YJA740027)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