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体系建设与质量发展[1]。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2]。因此,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发挥的党建引领作用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其实际成效和存在的现实困境及成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供具有时效性的指导保障和针对性的理论参考。
本文选取了黑水县红星村(以下简称“红星村”)进行实地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实地走访观察为辅。目前对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既有研究多聚焦于一般城市地区这一实际情况下,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研究较少,究其经济水平、地理环境、民族属性等方面皆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红星村是阿坝州藏族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发展成效。但是,红星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状况到底如何?有没有存在现实困境?造成其现实困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未来的提升路径又在何方?这是红星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本文将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2. 文献综述
2.1.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研究
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有关农村基层党建的既有研究中得到关注和聚焦,也为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界定、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首先,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关键主体。夏银平,汪勇(2021)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所有农村组织中最具坚强战斗力和引领力的组织[3]。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具有的地位属性和应具备的组织职能,周永伟,李彦霖(2023)认为其主要承担着领导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是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和组织核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力量[4]。其次,对于基层党建这一实际抓手。何得桂,韩雪(2022)认为基层党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5]。周辉(2018)阐述了基层党建的基本原则遵循,要做到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6]。最后,对于乡村振兴这一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7]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概念是指作为我国基层重要治理主体的基层党组织在遵循各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发挥自身各项基层党建职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融合,进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
2.2.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进路的研究
对于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研究,为本研究在实际调查分析后的实践进路探索指明方向,对于后文分析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中可能存有的现实困境、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提供理论借鉴。在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指引方面,周辉(2018)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层党建变革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以及新方法[6]。在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方面,田华(2019)认为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各项能力和乡村治理能力[8]。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方面,潘传辉(2019)认为唯有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够充分激发新农村建设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9]。由此可见,在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持续增强各项能力建设,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的协调长效发展提供保障。参考上述已有研究,并结合实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和优化对策,以期为红星村基层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更具现实价值的参考借鉴。
3. 问卷设计与调查分析
3.1. 问卷设计思路
首先,为了更好地了解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按照调查样本的政治面貌,将问卷分为了“黑水县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查问卷(党员)”和“黑水县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查问卷(群众)”2类问卷。其次,“党员”和“群众”2类问卷在结构内容方面均设置了“基本情况调查”“基层党建调查”“关于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本情况调查”和“政策建议调查”4个部分的调查内容,其中第二个部分“基层党建调查”的调查题目内容有所区别差异。再次,数量方面,“党员”问卷有31个问题,其中2道多选题,26道单选题和3道填空题。“群众”问卷有30个问题,其中2道填空题,28道单选题。“党员”问卷在第一部分“基本情况调查”中,多设置了1道“入党年份”题目。最后,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了对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5个方面的评价,以期真实反映出红星村村民对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用成效的评价。
3.2. 问卷调查实施
首先,调查对象为在红星村生活居住的村民,即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样本根据政治面貌细分为“党员”和“群众”两类。其次,本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是在2023年5月17日前往红星村开展党建指导工作过程中完成,过程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采用匿名自主填写或者当面问询两种方式完成,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最后,本次累计回收各类有效问卷数额符合预计目标,2类问卷共实际发放50份,各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份,共计40份,有效率80%。
3.3. 问卷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的数据录入与分析,主要采用Visual Fox Pro数据软件进行纸质问卷数据的录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问卷中的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进行整理,检查并修正数据中的错误、缺失值、异常值等,对数据进行编码、分类、标准化等处理。其次,根据研究需要筛选出符合分析条件的数据集,数据描述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来描述“党员”和“群众”2类问卷数据的基本特征,对部分数据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和帕累托分析。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和研究背景,解释数据分析的意义和可能的原因,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对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关认识结论和针对性建议。
4. 结果分析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中,其中政治面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有20名。从表1可知,男性占比最高为90.00%。从学历分布上来看,“初中”比例是90.00%,样本数为18。就从业类型来看,样本中“种植业”相对较多,样本数为11,其次是“养殖业”,选择“其他”的样本数为3,均为“务工”。根据问卷调查数据,51岁~60岁年龄段占比最多,为50.00%,31岁~40岁年龄段占比为25.00%,41岁~50岁年龄段的样本量为4,在18岁~30岁年龄段的样本量仅为1。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urvey sample of party members in Hongxing Village
表1. 红星村党员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变量 |
变量值 |
样本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性别 |
男 |
18 |
90.00 |
90.00 |
女 |
2 |
10.00 |
100.00 |
学历 |
小学及以下 |
1 |
5.00 |
5.00 |
初中 |
18 |
90.00 |
95.00 |
高中(含中专) |
1 |
5.00 |
100.00 |
从业类型 |
种植业 |
11 |
55.00 |
55.00 |
养殖业 |
4 |
20.00 |
75.00 |
林业 |
1 |
5.00 |
80.00 |
手工业 |
1 |
5.00 |
85.00 |
其他 |
3 |
15.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本次问卷调查中,政治面貌为“群众”的有20名。从表2可知,样本中60.00%为男性,女性样本的比例是40.00%。大部分样本为“初中”学历,比例是65.00%。样本中“种植业”相对较多,比例为60.00%,其次是“其他”,样本量为4,选择“其他”选项的从业类型均为“务工”。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在18岁~30岁年龄段的占比最多,为35.00%,31岁~40岁年龄段的样本量为4,41岁~50岁年龄段的样本量为4,在51岁~60岁年龄段的样本量为3,在60岁~70岁年龄段的样本量为2。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urvey sample of the masses in Hongxing Village
表2. 红星村群众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变量 |
变量值 |
样本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性别 |
男 |
12 |
60.00 |
60.00 |
女 |
8 |
40.00 |
100.00 |
学历 |
小学及以下 |
5 |
25.00 |
25.00 |
初中 |
13 |
65.00 |
90.00 |
高中(含中专) |
2 |
10.00 |
100.00 |
从业类型 |
种植业 |
12 |
60.00 |
60.00 |
养殖业 |
2 |
10.00 |
70.00 |
手工业 |
2 |
10.00 |
80.00 |
其他 |
4 |
20.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4.2. 黑水县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要实践成效
4.2.1. 强化政治建设,夯实工作队伍
从表3可知,chi = 0.323,p = 0.956 > 0.05,故而拟合优度检验没有呈现显著性,意味着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建活动的组织开展中,活动形式较为多样。
Table 3. Response rate and popularization rate of party building activities in Hongxing Village
表3. 红星村党建活动形式响应率和普及率
项 |
响应 |
普及率(n = 20) |
n |
响应率 |
主题党日 |
15 |
24.19% |
75.00% |
党员大会 |
17 |
27.42% |
85.00% |
党课学习 |
16 |
25.81% |
80.00% |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
14 |
22.58% |
70.00% |
汇总 |
62 |
100% |
310.00% |
拟合优度检验:χ2 = 0.323,p = 0.956 |
如图1所示,“党的政策宣传力度大”“党员教育和培训充分”“党组织管理严格”的累计比率均处于0%~80%区间范围内。“活动内容创新、形式多样化”的累计比率位于80%~90%区间范围内 “与高校、企业等群体联系紧密”的累计比率为100.00%。分析可得,红星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主要集中在“党的政策宣传力度大”“党员教育和培训充分”和“党组织管理严格”方面。
Figure 1. Pareto analysis chart of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rty building work in Hongxing Village
图1. 红星村党建工作优势和特色帕累托分析图
综上所述,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方面落到实处,党建活动形式分布较为均匀,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示范作用,从理论思想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方面,不断强化组织队伍政治建设,进一步夯实红星村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动力。
4.2.2. 打造示范产业,盘活乡村经济
根据表4可得,20个群众样本中,从“村党组织带领农民成立互助组织或合作社打造示范性产业项目”分布上,“完全符合”占比是65.00%。“村党组织充分利用线下线上渠道积极推广本村特色产业及其产品”分布来看,样本为“完全符合”的有13个,占比为65.00%。样本中有60.00%为“完全符合”。“村党组织充分引领村内闲置土地资源流转”上,大部分样本为“完全符合”,比例是65.00%。综合来看,红星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形式,在红星村打造了一批示范性产业,同时盘活了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为加快实现当地乡村振兴发挥了有力助推作用。
Table 4. Evaluation of Hongxing Village residents 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 in revitalizing rural industries
表4. 红星村群众对村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情况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带领农民成立互助组织或合作社打造示范性产业项目 |
基本符合 |
3 |
15.00 |
15.00 |
比较符合 |
4 |
20.00 |
35.00 |
完全符合 |
13 |
65.00 |
100.00 |
充分利用线下线上渠道积极推广本村特色产业及其产品 |
比较不符合 |
2 |
10.00 |
10.00 |
基本符合 |
2 |
10.00 |
20.00 |
比较符合 |
3 |
15.00 |
35.00 |
完全符合 |
13 |
65.00 |
100.00 |
经常组织村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
基本符合 |
4 |
20.00 |
20.00 |
比较符合 |
4 |
20.00 |
40.00 |
完全符合 |
12 |
60.00 |
100.00 |
充分引领村内闲置土地资源流转 |
基本符合 |
2 |
10.00 |
10.00 |
比较符合 |
5 |
25.00 |
35.00 |
完全符合 |
13 |
65.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4.2.3. 坚持以民为本,提高生活水平
据表5可得,群众样本中有80.00%对于“村党组织积极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如林长河长制度、森林防火巡视队等”的分布为“完全符合”。“党组织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如生态种养殖业、生态观光产业等”中超过七成群众样本选择 “完全符合”。从“村党组织积极推动村内卫生设施建设”分布上,群众样本中“完全符合”的比例为75.00%。
Table 5. Evaluation of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 in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by the masses of Hongxing Village
表5. 红星村群众对村党组织引领乡村生态振兴评价情况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积极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如林长河长制度、森林防火巡视队等 |
基本符合 |
1 |
5.00 |
5.00 |
比较符合 |
3 |
15.00 |
20.00 |
完全符合 |
16 |
80.00 |
100.00 |
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如生态种养殖业、生态观光产业等 |
比较不符合 |
1 |
5.00 |
5.00 |
基本符合 |
2 |
10.00 |
15.00 |
比较符合 |
2 |
10.00 |
25.00 |
完全符合 |
15 |
75.00 |
100.00 |
积极推动村内卫生设施建设 |
基本符合 |
1 |
5.00 |
5.00 |
比较符合 |
4 |
20.00 |
25.00 |
完全符合 |
15 |
75.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从表6可知,在“村党组织积极丰富村内文化生活,举行知识宣讲、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的群众样本中选择“完全符合”的比例为70.00%。从“村党组织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乡村文明新规”来看,群众样本中有65.00%选择“完全符合”。
由表7可以得知,在群众样本中,“您对本村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评价”中“十分优秀”的比例为60.00%。从“您是否支持村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项决策”来看,超过七成的样本为“十分支持”。从“您在向本村党组织寻求帮助和解决困难的感受如何”来看,样本中“非常满意”比例为60.00%。从“您对本村党群关系整体情况(是否团结、和谐)的评价”来看,样本中有超过七成的样本为“团结和谐”。
Table 6. Evaluation of Hongxing Village residents 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 in revitalizing rural culture
表6. 红星村群众对村党组织引领乡村文化振兴评价情况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积极丰富村内文化生活,举行知识宣讲、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 |
比较不符合 |
1 |
5.00 |
5.00 |
基本符合 |
4 |
20.00 |
25.00 |
比较符合 |
1 |
5.00 |
30.00 |
完全符合 |
14 |
70.00 |
100.00 |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乡村文明新规 |
基本符合 |
4 |
20.00 |
20.00 |
比较符合 |
3 |
15.00 |
35.00 |
完全符合 |
13 |
65.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Table 7. Evaluation of the work of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 by the masses of Hongxing Village
表7. 红星村群众对村党组织工作开展评价情况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向村党组织寻求帮助和解决困难的感受 |
非常满意 |
12 |
60.00 |
60.00 |
较为满意 |
3 |
15.00 |
75.00 |
一般满意 |
4 |
20.00 |
95.00 |
不太满意 |
1 |
5.00 |
100.00 |
村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项决策 |
十分支持 |
14 |
70.00 |
70.00 |
较为支持 |
2 |
10.00 |
80.00 |
中立态度 |
3 |
15.00 |
95.00 |
比较反对 |
1 |
5.00 |
100.00 |
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 |
十分优秀 |
12 |
60.00 |
60.00 |
较为优秀 |
3 |
15.00 |
75.00 |
能力一般 |
4 |
20.00 |
95.00 |
水平欠佳 |
1 |
5.00 |
100.00 |
本村党群关系整体情况 |
团结和谐 |
14 |
70.00 |
70.00 |
比较团结 |
6 |
30.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基于上述表格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红星村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三个方面的实践成效。综上所述,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内容,积极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坚持以民为本,多措并举,使红星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4.3. 黑水县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4.3.1. 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根据表1可以得知,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文化水平不高。在20个党员调查样本中,高中(含中专)学历的样本仅为1,有90%的党员样本为初中学历。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发展不足。在20个党员样本中,2021年~2023年入党的样本量为4,大部分样本的入党年份基本在10年之前。再者,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年龄结构失衡。20个党员样本中,有五成以上的党员年龄在50岁以上,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呈现出偏老龄化的结构。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性别比例单一。20名党员样本中,男性的样本量为18,女性的样本量为2,超过九成的样本性别为男性,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性别比例失调。
4.3.2. 农村基层党组织产业引领能力不足
由表8和表9可知,在党员和群众2类的共计40个样本中,从“您认为哪一项措施最能够推动本村产业振兴”的分布来看,其中对于“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的样本量为20,“吸纳优秀技术人才”的样本量为11,“发展集体经济”的样本量为9。
Table 8. Selection of measures for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by party members in Hongxing Village
表8. 红星村党员对实现产业振兴举措选择情况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哪一项措施最能够推动本村产业振兴 |
发展集体经济 |
5 |
25.00 |
25.00 |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
8 |
40.00 |
65.00 |
吸纳优秀技术人才 |
7 |
35.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Table 9. Selection of measures for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by the residents of Hongxing Village
表9. 红星村群众对实现产业振兴举措选择情况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哪一项措施最能够推动本村产业振兴 |
发展集体经济 |
4 |
20.00 |
20.00 |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
12 |
60.00 |
80.00 |
吸纳优秀技术人才 |
4 |
20.00 |
100.00 |
合计 |
20 |
100.0 |
100.0 |
红星村在本村产业发展的因地制宜和特色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需要重点关注红星村村民对于“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中“打造”二字的现实需求和真实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产业引领能力不足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专业能力欠缺。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整合有限。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淡薄。虽然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对上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颁布的具体工作举措落实到位,但也因此更倾向于对现成品牌技术的依赖。
4.3.3. 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持续发展不乐观
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作用发挥方面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考评机制不健全。由表7可知,虽然整体上大部分红星村群众对于本村党组织的干部能力水平和各项决策表示肯定,但仍有20.00%的群众样本认为党员干部“能力一般”,有5.00%的样本认为党员干部能力“水平欠佳”。对于村党组织在工作中的各项决策而言,有15.00%的群众样本选择“中立态度”,还有5.00%的群众样本选择“比较反对”。另一方面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人选不到位。在前文既有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素质良好的后备干部人才是紧缺有限的。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本村内部培养选拔的意识较为淡薄,需要加强从村子内部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4.4. 影响黑水县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因素分析
4.4.1. 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缺乏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青年力量缺乏。红星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年龄结构呈现出偏老龄化的趋势,由于村内年轻人外出务工等现实原因,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的新生青年力量较少,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新时代活力不足和前进步伐缓慢。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知识人才缺乏。红星村农村基层党组织现有的队伍文化知识水平基本上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技术型和知识型的乡村本土人才匮乏。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骨干力量缺乏。由于知识文化水平、身体年龄状况等原因,红星村农村基层党组织骨干力量相对缺乏,不利于长效发展。
4.4.2. 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优势薄弱
一是党建工作经费紧张有限。党建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需要经费的支持,没有活动经费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由图1可知,在党员样本对“您所在党组织在党建工作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特色”的回答中,“活动内容创新、形式多样化”的占比仅为13.33%,意味着红星村党建活动内容和形式还有待加强。二是特色资源发掘整合困难。红星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本村特色资源的认识发掘和利用整合存在一定困难。三是市场需求调研能力不足。红星村现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种类,基本依托于黑水县既有已具备市场销路的农产品进行推广种植和养殖。
4.4.3. 农村基层党组织机制建设不足
一是长效发展机制不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长效发展需要不断吸纳青年力量和新生党员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后备发展力量,青年力量和新生党员的缺少,不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的有效变革和长效发展。二是服务评价机制不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需要依靠群众,现阶段的阶段性成果或未来的成果评价更应该注重本村群众居民的评价意见。三是激励培养机制不足。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在对党员的培养方面虽然注重理论学习,但缺少激励性的培养举措。应当鼓励和激励组织内部成员多思考、多学习、多发言,为本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实践建言献策,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骨干。
5. 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结论
基于对红星村40名村民的问卷调查,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旨在多维度剖析红星村基层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现状、成效、挑战及其根源。首先,明确了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其次,深入探讨了基层党建如何引领红星村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最后,揭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红星村基层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一是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有效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与队伍力量;二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成功打造示范产业,激活了红星村的经济活力;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然而,研究也指出了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存在滞后现象;二是产业引领能力有待提升,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深层次需求;三是可持续发展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长期效果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归因于基层党组织后备人才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以及机制建设不完善等因素。为有效破解上述难题,进一步提升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效能,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5.2. 建议
5.2.1.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能力素养培训。要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上党课等方式途径,有计划地组织进行定期定阶段的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学习。二是要注重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吸纳。针对红星村党员干部队伍新生党员较少,青年骨干力量不足这一实际情况,红星村基层党组织要对村内入党意愿强烈和有技术能力的年轻人进行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等理论宣传,争取吸收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入党,不断加强红星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5.2.2. 强化组织产业振兴引领
一是要不断加强红星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成效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通过政府高校资源,加强村际、县际和省际交流,争取多“走出去”学习引入先进经验模式,因地制宜制定符合红星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红星村基层党组织乡村产业振兴引领能力。二是要充分利用高校对口帮扶优势专业资源。通过高效组建专业团队,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带头引领,对红星村特色资源进行发掘和整合,建立系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和配套经验技术支持,打造具有红星村特色的“一村一品”农特产品,实现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对产业振兴的长效引领。
5.2.3. 优化组织规范机制建设
一是构建基层党组织长效发展机制。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可以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规定,通过发动现有党员干部进行定期定阶段推荐本村思想觉悟高、能力素质好的村民进行入党。二是建立基层党组织激励培养机制。红星村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中,要鼓励组织内的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响应功能。三是建立基层党组织群众评价机制。可以建立群众评价机制,通过访谈、分数评价、意见收集等多种形式,定期定阶段面向本村群众在红星村基层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评价,进一步强化红星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乡村振兴工作能力。
6. 结语
农村基层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红星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入探索中可知,虽然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创新党建引领模式,深化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的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等多维度路径,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发展,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