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战略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农村电商作为“互联网 + 助农”的重要表现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社会工作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的路径,包括完善宣传与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等,希望通过该路径,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strate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bring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transformations to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Internet + assistance to agriculture”, rural e-commerce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social work, as an essential force in solving social problems and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plays a irreplaceable rol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expound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and rural e-commerce under the “Internet+”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and rural e-commerce. It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 work and rural e-commerce under the “Internet+” background, including improving publicity and training, enhancing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ntroduction, and perfecting policy support and regulatory system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path,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can be promoted.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农村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单元,起着“固本培元”的作用。强国必基于强农,农强则国家昌盛[1]。当前,“互联网+”战略以其强大的融合能力和创新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头等大事[2]。在农业领域,农村电商作为“互联网 + 助农”的生动实践,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拓宽了销售渠道,还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专业视角和人文关怀,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社会工作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帮助农村贫弱群体改善生活中的困境问题,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增强其内生动力,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 社会工作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2.1. 社会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人们生活的各领域都呈现了不一样的面貌和发展趋势[3]。近年来,社会工作正不断发展。社会工作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党和国家对发展社会工作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发展社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发展路径。互联网的非物质属性与社会工作的实践性相互融合,构建出一种专业服务中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独特局面[4]。
我国社会工作历经发展,虽源自西方,但自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宏大社工队伍”后,已步入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新征途[5]。至2020年末,持证社工人数已达约66.9万[6]。实践证明,社会工作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在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反贫困等事业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加高效化,同时,对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要求更高。社会工作者要深入的和服务对象交流沟通,充分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提供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服务方案。现时代的社会工作者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践行其专业使命,从满足人们群众的角度出发,促进其内生动力的发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总之,“互联网+”技术应被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以更高效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2.2. 农村电商现状
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下,农村电商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农村电商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时空界限,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这些政策为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激发农村电商活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据权威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淘宝村”数量已激增至7780个,相比前一年度新增了757个,这一数字持续攀升的趋势,无疑彰显了农村电商蓬勃发展[7]。随着农村网民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加入农村电商的行业,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和优秀人才的加入,将不断的地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双赢[8]。
3. 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认知与观念差异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认知与观念差异。一是社会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旨在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境问题,而农村地区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不高,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何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是和志愿者是一样的性质吗?二是社会工作者平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对于农村商务的运作模式、市场规律和技术手段了解不足。三是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多为农民或小型商户,他们可能更关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服务内容缺乏深入认识。这种认知差异导致两者在融合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影响了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此外,部分农民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接受度较低,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交易方式,对电商模式的信任度和参与度不高。在农村,很多居民拒绝用“电子支付”的方式收付款,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有限,使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农村电商所带来的积极效益,所以这种认知和观念上的保守性也制约了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的融合进程[9]。
3.2. 基础设施薄弱
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发展农村电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除了需要完备的互联网设施之外,对农村物流运输体系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地理条件太差,有的交通路况不好,有的网络不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根据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23年12月为止,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6.5%。同时,物流体系的落后也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此外现在留在农村生活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的操作。总之,由于农村地区的网络设施、交通不便等问题,使得社会工作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3.3. 专业人才匮乏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需要具备社会工作和电子商务方面的专门人才,而这却是目前农村所缺乏的。一是从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有限,且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导致城乡发展极度不均衡,农村地区社会工作的人才匮乏;二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促使电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据最新数据统计,当前电商领域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总数已超过200万,具体表现为:19.77%的电商企业缺乏客服人员,22.86%面临推广人才短缺,24.29%的运营岗位空缺,以及24.86%的美工职位亟待填补[10]。展望未来,预测至2025年,农村电商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350多万,凸显了该领域对多元化、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11]。从当前从事农村电商的人才来看,大多都是返乡创业的青年和农民,他们的能力和技术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4. 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不健全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需要有力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支持体系。但是目前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和监督体系尚不健全,严重地制约了二者的融合发展。一是社会政策因素。社会政策,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行政与立法双重手段,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有效消除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公与弊端[12]。社会工作是以某种专业的方法和技术由政府、民政部门、社会组织以及相关机构向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的活动[13],推动社会工作和社工人才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当前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与发展滞缓,部分归因于政策支持的不足与部门间协作的缺失。同样,农村电商的发展亦亟需政策助力,虽已有多项政策出台,但部门间横向沟通不畅、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导致资源重叠投入,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削弱了政策实效。此外,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亟需加强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政策支持效率。随着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存在社会工作提供服务质量和电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不仅可能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还可能损害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4. 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的路径
4.1. 完善宣传与培训
当前农村居民对社会工作和电子商务存在认识误区。“互联网+”背景下要促进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对二者的认识和了解。一是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公众号等传播渠道,让人们进一步地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和实践案例,让人们对其有正确的认识。二是加强农村居民对农村电商的认识,让其了解农村电商是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总之,通过加强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深农民对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了解,从而推动二者更好地融合发展。
4.2. 完善基础设施
俗话说:“要致富,得先修路”。农村物流建设和网络建设决定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政府和相关企业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解决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不高、交通不便、物流运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一是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想促进农村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要将农村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纳入乡村发展规划中,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网络覆盖率,为农村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保障。二是企业和社会组织应积极地参与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社会工作可以利用其相关的专业知识,整合资源帮助农民了解电商,企业还可以和当地农户、小微企业建立合作,通过电商实现二者互利共赢。总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非一日之功,要合理规划,循序渐进,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交通设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4.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对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从事农村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无非就是四类群体:农村居民、返乡农民工、基层干部和高校大学生。如今因为才人引进的政策吸引力不够,导致这四类群体都没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互联网+”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无论是在管理效率还是服务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3]。为了加强二者的融合发展。一是要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社工人才、农村电商带头人。二是加强对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电商技能的培训。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晋升渠道、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的事业中来。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4. 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
“互联网+”的背景下,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是推动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强化政策支持,政府要根据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现实的发展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人的角度出发,做人的工作,一切政策都要符合实际,不能脱离需求。政策的制定要涵盖多个方面,例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二是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结合发展的需求,制定统一、规范、科学的监管体系来保障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监督体系,例如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对产品质量监测的时效性。总之,只有完善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才能促进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5. 结论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二者的融合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各方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协同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共同解决二者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推动社会工作和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这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农村发展格局,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