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发的慢性进展性肾脏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肾单位功能的逐步衰退,病程延续较长,最终可能进展至慢性肾衰竭。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不同年龄层均可出现,尤其以青壮年为主,且男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据一份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十大死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全世界成年人中约有13%的人患有慢性肾脏病[1]。降压药及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免疫抑制及抗过敏等药物,但其副作用大,疗效欠佳[2]。中医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CKD)是由脾、肾两脏亏虚,水不化,瘀滞于内,久浊成毒,对肾脏造成损害[3]。健脾益肾方为传统名方,其临床疗效确切,可益脾益肾,益气养血,清热化湿,利尿通淋,临床疗效确切。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方能改善肾功能[4]。本研究针对本院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评估了健脾益肾方联合甲泼尼龙丁二酸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其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联合疗法在提升肾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我院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 40)和对照组(n = 40),旨在比较和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组:男、女各为22、18例,年龄25~69 (41.36 ± 5.85)岁。对照组:男、女各为18、22例,年龄24~70 (41.98 ± 5.01)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 0.05),有较好的比较性。研究目的已向患者家属详尽说明,所有参与者均表示理解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研究。
该研究纳入的患者需符合以下标准:首先,依据《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且证候以脾肾气虚为主;其次,年龄范围设定为18至75岁;此外,患者在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健脾益肾方时无禁忌症;同时,患者对研究内容充分理解并自愿参与;最后,本研究方案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 并有其它肾、输尿管病变;② 对照组:对照组在研究前已进行过同类药物干预;③ 入组后没有按照预先制定的用药方案进行用药;④ 一般情况下病人基本信息不全;⑤ 伴有肝功能不全者;⑥ 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发现漏检病例。
2.2. 方法
2.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
该研究采用重庆华邦药业生产的40 m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批号:HB20180905,国药准字H20143136),根据治疗需要,将80 mg药物溶于1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每日两次静脉滴注,连续三周治疗。自第四周起,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完全停药。减量过程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监测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和任何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治疗过程。
2.2.2. 观察组
观察组增加健脾益肾汤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健脾益肾汤由黄芪、党参、白术各15克,及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骨脂、牛膝各10克组成。每日配制一剂,经煎药设备加工成300毫升的药液,以备临床使用,患者每天服用一次,早晚各服用一次,即每日分两次服用,持续时间为4周,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同时进行,甲泼尼龙丁二酸同对照组。
2.3. 观察指标
研究中,使用Biocen16R离心机(安赛斯,西班牙)在25℃条件下以3000 r/min的转速对5毫升血样进行15分钟的离心处理(离心半径8 cm)。血清样本的肌酐、尿酸、胱抑素C (CysC)及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的测定是通过MS-1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浙江美康医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的,相关检测所使用的试剂由上海艾迪抗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2.4. 统计学处理
在本研究中,数据处理采用了SPSS 25.0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Mean ± SD)表示,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数据则以百分比(%)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比较。差异的统计学显著性以P < 0.05为准。
3. 结果
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levels of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 after treatment (
)
表1. 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
组别 |
Scr (μmol/L) |
UA (μmol/L) |
CysC (mg/L) |
α1-MG (mg/L) |
观察组(n = 40) |
92.33 ± 9.85 |
324.56 ± 34.11 |
3.12 ± 0.68 |
28.12 ± 3.98 |
对照组(n = 40) |
108.36 ± 11.25 |
368.01 ± 39.51 |
3.98 ± 0.81 |
34.12 ± 4.36 |
t值 |
6.780 |
5.265 |
5.143 |
6.428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4. 讨论
近年来,由于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以及多种基础疾病的相互作用,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肾脏疾病之一[5]。慢性肾小球肾炎(CKD)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病,若发展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将面临极大的风险[6]。临床上,对肾病的治疗主要侧重于预防或延缓疾病的进展、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7]。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干预手段,其中人工合成的甲泼尼龙丁二酸盐能够通过与细胞内的特定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并与DNA相互作用,启动mRNA的转录过程,进而合成多种酶类蛋白,发挥抗感染、免疫抑制及抗过敏等作用[8]。然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心血管系统、肌肉及免疫功能可能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体液及电解质紊乱、水肿、高血压、某些敏感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钾血症、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理性骨折、肌无力、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胰腺炎、食管炎、皮肤瘀点、紫斑、伤口愈合延迟、颅内压升高、假性脑肿瘤、眼内压升高及眼球突出、月经失调、库欣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引发潜在的糖尿病、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需求及儿童生长受抑等,从而对其临床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中医健脾益肾方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甲泼尼龙作为临床应用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及抗免疫损伤效应,可抑制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9] [10]。然而,单一西药治疗往往只能缓解症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热点[11]。
从传统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慢性肾病可归类为“腰痛”、“虚劳”和“水肿”等范畴[12]。中医学者认为,这类疾病的发生与外邪侵袭、先天不足、生活不节制等因素密切相关,最终导致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13]。具体表现为脾肾功能衰退,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水肿、蛋白尿和血尿等[14]。基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研究者提出了“正气亏虚,脾肾亏虚,湿浊瘀阻络”的病机理论,并据此制定了以健脾益肾、益气养阴、化瘀为核心的治疗策略[15]。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了健脾益肾方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案。
健脾益肾方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复方,包含多种中药材。其中,黄芪、党参、白术被视为君药,主要发挥补气健脾的作用[16]。茯苓、山茱萸、补骨脂等作为臣药,辅助君药并增强利水渗湿的功效[17]。山药、薏苡仁、川芎等佐药则进一步增强方剂的整体效果[18]。这些药物通过协同作用,旨在实现全面调节机体功能的目标。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肾功能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单一治疗的对照组(P < 0.05)。研究者推测,这种优异效果可能源于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协同作用,既发挥了西药快速控制症状的优势,又通过中药调节整体功能,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强调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潜在价值,为相关疾病的未来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不仅有望提高临床疗效,还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慢性肾病的长期管理开辟新的途径。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