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迪波. 还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的本来面目[J]. 农业经济问题, 1987, (8): 49-51.
|
|
[2]
|
安希极. 论土地国有永佃制[J]. 中国农村经济, 1988, (11): 22-25.
|
|
[3]
|
李永民, 李世灵. 农村改革的深层障碍与土地产权构建[J]. 中国农村经济, 1989, (4): 43-49.
|
|
[4]
|
魏正果. 我国农业土地国管私用论[J]. 中国农村经济, 1989, (5): 15-22,34.
|
|
[5]
|
党国英.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5, (4): 8-18.
|
|
[6]
|
杨小凯. 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J]. 战略与管理, 2002, (5): 1-5.
|
|
[7]
|
杨小凯. 中国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的意义[J]. 信报财经月刊, 2001, (4).
|
|
[8]
|
李庆曾. 谈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改革[J]. 农业经济问题, 1986, (4): 26-28.
|
|
[9]
|
刘国臻, 刘东汉. 论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巨大政治风险[J]. 政治学研究, 2006, (1): 61-70.
|
|
[10]
|
陈剑波.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 经济研究, 2006, (7): 83-91.
|
|
[11]
|
杨成林, 何自力. 土地职能和土地产权制度选择[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10): 22-30.
|
|
[12]
|
陈志刚, 曲福田, 黄贤金. 转型期中国农地最适所有权安排[J]. 管理世界, 2007, (7): 57-65.
|
|
[13]
|
刘书楷. 构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思路[J]. 经济研究, 1989, (9): 56-62.
|
|
[14]
|
骆友生, 张红宇, 高宽众. 土地家庭承包制的现状判断与变革构想[J]. 经济研究, 1988, (2): 68-72.
|
|
[15]
|
杨勋. 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 1989, (5): 23-29.
|
|
[16]
|
Douglass C. North.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杭行(译), 上海: 三联书店, 2008: 1.
|
|
[17]
|
刘守英. 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J]. 中国农村经济, 1993, (2): 3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