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广军 (2001)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长江建设, 2, 16-17.
|
|
[2]
|
王婧, 方创琳 (2011) 中国城市群发育的新型驱动力研究. 地理研究, 2, 335-347.
|
|
[3]
|
方创琳 (2011)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 地理科学, 9, 1025-1034.
|
|
[4]
|
顾朝林 (2011)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研究, 5, 771-7 84.
|
|
[5]
|
姚士谋 (1998) 关于城市群基本概念的新认识. 城市研究, 6, 15-17.
|
|
[6]
|
侯启章 (1993)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中山大学, 广州, 3-7.
|
|
[7]
|
吴启焰 (1999) 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 人文地理, 1, 11-16.
|
|
[8]
|
王兴平 (2002) 都市区划: 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 城市规划汇刊, 4, 56-59.
|
|
[9]
|
景哲 (2005) 关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 57-76.
|
|
[10]
|
庞晶, 叶裕民 (2008) 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 生态经济, 2, 97-99.
|
|
[11]
|
汤放华, 陈修颖 (2010)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 机制、特征、格局和模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
|
[12]
|
张会清, 王旭 (2005) 城市群内部副中心城市间的合作关系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 8, 48-50.
|
|
[13]
|
余初亮 (2009) 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杭州.
|
|
[14]
|
徐昌华 (2010) 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芜湖市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
|
|
[15]
|
牛文元 (2003) 城市群向组团式城市群跃升. 中国建设报.
|
|
[16]
|
孙森, 卢紫 (2007) 论城市群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与环渤海城市群的发展. 现代财经, 4, 52-56.
|
|
[17]
|
陈秀山, 张岩 (2007) 国外沿海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领导之友, 3, 49-50.
|
|
[18]
|
陆大道 (2009) 城市群发展的空间战略影响国家未来发展.
http://www.china.com.cn/news/2009-12/30/content_19156088.htm
|
|
[19]
|
方创琳 (2011)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 地理科学, 9, 1025-1034.
|
|
[20]
|
吴福象 (2012) 城市群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社会科学报.
http://www.csstoday.net/fukan/quyu/17042.html
|
|
[21]
|
Ebenezer, H. (2000) 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 商务印书馆, 北京.
|
|
[22]
|
Gottmann, J. (1957)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Economic Geography, 33, 189-200.
|
|
[23]
|
Ullman, E.L. (1957) American commodity flow.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
|
[24]
|
Friedman, J.R. (1966)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MIT Press, Cambridge.
|
|
[25]
|
Pyrgiotis, Y.N. (1991) Urban networking in Europe. Ekistics, 50, 350-351.
|
|
[26]
|
Kazuaki, T. (1995)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Antiquity and Contemporaneity College, Tokyo, 14-79.
|
|
[27]
|
Lang R.E. and Dhavale, D. (2005) Beyond megalopolis: Exploring America’ s new “Megapolitan” geography. Metropolit an Institute Censu’s Report, 5-6.
|
|
[28]
|
Hall, P. and Pain, K. (2006)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 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 Earthscan, London.
|
|
[29]
|
赵勇, 白永秀 (2007) 城市群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城市科学, 7, 6-11.
|
|
[30]
|
周惠来, 郭蕊 (2007) 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地域研究与开发, 5, 55-60.
|
|
[31]
|
苗长虹, 王海江 (2006) 中国城市群发育现状分析. 地域研究与开发, 2, 24-29.
|
|
[32]
|
王红霞 (2006) 城市群的发展与区域合作: 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研究热点综述. 上海经济研究, 12, 115-123.
|
|
[33]
|
徐清梅, 张思锋, 牛玲, 雍岚 (2002) 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述评. 城市科学, 1, 18-22.
|
|
[34]
|
裘丽岚 (2011)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观察, 5, 164-173.
|
|
[35]
|
宋智勇 (2011) 中部六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研究. 宏观经济管理, 8, 33-37.
|
|
[36]
|
郭更臣, 彭代彦 (2011) 湖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39-42.
|
|
[37]
|
丁叶 (2011) 江西财政支出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东方企业文化, 8, 57-58.
|
|
[38]
|
王吉林 (2011) 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居民消费需求探讨. 商业时代, 27, 18-19.
|
|
[39]
|
李季, 赵放 (2011) FDI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基于中日统计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 世界经济研究, 7, 81- 86.
|
|
[40]
|
缪建营, 李治国 (2011) 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484-488.
|
|
[41]
|
Sims, C.A. (1972) Money, income, and causal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 540-552.
|
|
[42]
|
Sims, C.A. (1980) Comparison of interwar and postwar business cycles: Monetarism reconsidered.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 250-257.
|
|
[43]
|
王瑜, 王世杰 (2011) 我国产业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协整分析. 西部金融, 9, 65-66.
|
|
[44]
|
赵爱文, 李东 (2011)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1, 1297-1303.
|
|
[45]
|
高铁梅 (2009)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180-181.
|
|
[46]
|
吴振信, 薛冰, 王书平 (2011) 基于VAR模型的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中国管理科学, 1, 21-28.
|
|
[47]
|
杨爽, 刘萍, 周星 (2011) 基于VAR模型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福建省数据检验为例. 社会科学辑刊, 2, 98-102.
|
|
[48]
|
刘宏杰, 李素娜 (2009)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经验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经济计量分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53-56.
|
|
[49]
|
柳彬德, 张丽峰 (2009) 中国能源需求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 85-91.
|
|
[50]
|
莫力科, 乔雪 (2011) 城市住宅价格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工程管理学报, 4, 443- 448.
|
|
[51]
|
王海兰, 牛晓耕 (2011) 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优化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9, 69-74.
|
|
[52]
|
陈平 (2008) 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技术分析. 北方经济, 5, 74-86.
|
|
[53]
|
孙海涛, 宋荣兴 (2011)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生态经济, 8, 61-63.
|
|
[54]
|
张晖, 唐沿源 (2011)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VAR模型的分析. 经济与管理研究, 7, 17-23.
|
|
[55]
|
关浩杰 (2011) 中国农民收入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 24-28.
|
|
[56]
|
查道中, 吉文惠 (2011)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经济问题, 7, 19-22.
|
|
[57]
|
朱孔来, 李静静, 乐菲菲 (2011)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统计研究, 9, 80-87.
|
|
[58]
|
吕素香, 汪增群 (2009)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检验.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4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