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祝其丽, 孙辉, 何道文, 等 (2007) 植物篱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研究. 四川环境, 26, 41-45, 54.
|
|
[2]
|
林超文, 涂仕华, 黄晶晶, 等 (2007) 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生态学报, 27, 2191-2198.
|
|
[3]
|
涂仕华, 陈一兵, 朱青, 等 (2005) 经济植物篱在防治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及效果. 水土保持学报, 19, 1-5.
|
|
[4]
|
Lal, R. (1989) Conservation tillag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ropics vs. temperate environments. Advanced in Agronomy, 42, 85-197.
|
|
[5]
|
唐亚 (2001)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坡耕地可持续耕作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研究, 8, 104-109.
|
|
[6]
|
林超文, 庞良玉, 陈一兵, 等 (2008) 牧草植物篱对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的影响. 生态环境, 17, 1630-1635.
|
|
[7]
|
李新平 (2002) 红壤坡耕地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物篱笆水土保持效应及机理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16, 36-40.
|
|
[8]
|
黎建强, 张洪江, 程金花, 等 (2011) 长江上游不同植物篱系统的土壤物理性质. 应用生态学报, 22, 418-424.
|
|
[9]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978) 土壤理化分析. 上海科技出版社, 上海.
|
|
[10]
|
邵明安, 王九全, 黄明斌 (2006) 土壤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
|
[11]
|
魏孝荣, 邵明安 (2007)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坡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生态学报, 27, 604-612.
|
|
[12]
|
中国农学会 (200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
|
|
[13]
|
朱远达, 蔡强国, 张光远, 等 (2003) 植物篱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控制机理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2, 345-351.
|
|
[14]
|
孙辉, 谢嘉穗, 唐亚, 等 (2004)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干热河谷退化坡地土壤水分参数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11, 25-27.
|
|
[15]
|
孙辉, 唐亚, 陈克明, 等 (1999) 固氮植物篱改善退化坡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效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5, 473-477.
|
|
[16]
|
陈治谏, 廖晓勇, 刘邵权, 等 (2004) 三峡库区坡耕地持续性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 11, 85-87.
|
|
[17]
|
Charles, K. (1985) Perspective on hedgerow intercropping. Agroforestry Systems, 3, 339-356.
|
|
[18]
|
孙辉, 唐亚, 赵其国, 等 (2002) 植物篱枝叶有机碳分解研究. 土壤学报, 39, 361-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