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共中央宣传部 (201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北京.
|
|
[2]
|
李华 (2014) 高职院校“佛教文化概论”选修课教学设计研究. 职教通讯, 18, 14-18.
|
|
[3]
|
许涛 (2015) “慕课” (MOOCs)专家访谈——全球视野下的“慕课”发展与未来. 现代教育论丛, 3, 2-6.
|
|
[4]
|
邵燕楠, 黄燕宁 (2013) 学情分析, 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 中国教育学刊, 2, 60-63.
|
|
[5]
|
印光 (2014) 印光法师文钞(七卷本). 灵岩山寺弘化社, 苏州.
|
|
[6]
|
印顺 (1998) 佛学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
|
[7]
|
赵朴初 (1999) 佛教常识答问.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
|
[8]
|
圣严法师 (2014) 印度佛教史. 灵岩山寺弘化社, 苏州.
|
|
[9]
|
南怀瑾 (1996)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
|
|
[10]
|
僧祐 (1922) 释迦谱. 大正新修大藏经, No. 2040.
|
|
[11]
|
丁福宝 (1991) 佛学大辞典.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上海.
|
|
[12]
|
元音老人 (2004) 心经抉隐. 宗教文化出版社, 北京.
|
|
[13]
|
陈兵 (1994) 新编佛学辞典.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北京.
|
|
[14]
|
周叔迦 ( 1999) 法苑谈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
|
[15]
|
慧能 (1922) 坛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No. 2007.
|
|
[16]
|
元音老人 (2004) 略论明心见性. 宗教文化出版社, 北京.
|
|
[17]
|
魏磊 (1996) 净宗法语大观.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南昌.
|
|
[18]
|
林世田 (1999) 净土宗经典精华. 宗教文化出版社, 北京.
|
|
[19]
|
金梅 (2010)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 福建教育出版社, 福州.
|
|
[20]
|
赞宁 (1992) 宋高僧传. 中华书局, 北京.
|
|
[21]
|
善导大师 (2012) 善导大师全集. 岳麓书社, 长沙.
|
|
[22]
|
玄奘译 (1922)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No. 251.
|
|
[23]
|
鸠摩罗什译 (1922)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正新修大藏经, No. 260.
|
|
[24]
|
实叉难陀译 (1922) 藏菩萨本愿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No. 412.
|
|
[25]
|
鸠摩罗什译 (1922) 佛说阿弥陀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No. 366.
|
|
[26]
|
鸠摩罗什译 (192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No. 235.
|
|
[27]
|
江味农 (2013) 金刚经讲义. 齐鲁书社, 济南.
|
|
[28]
|
南怀瑾 (1993) 金刚经说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
|
|
[29]
|
吴信如 (1998) 地藏经法研究.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
|
|
[30]
|
汤用彤 (1991)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上海.
|
|
[31]
|
蒋维乔 (2011) 中国佛教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
|
[32]
|
释慧皎 (1992) 高僧传. 中华书局, 北京.
|
|
[33]
|
钱文忠 (2007) 玄奘西游记.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上海.
|
|
[34]
|
何明栋 (2000) 虚云年谱. 宗教文化出版社, 北京.
|
|
[35]
|
彭绍升 (2000) 居士传. 成都古籍书店, 成都.
|
|
[36]
|
凌海成 (1995) 什么是佛教音乐——佛教音乐的界说与现状. 佛教文化, 1, 10-12.
|
|
[37]
|
邹燕凌 (2005) 略论梵呗. 宗教学研究, 1, 159-162.
|
|
[38]
|
吴言生 (2000) 禅诗审美境界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61-67.
|
|
[39]
|
康锦屏, 张盛如 (2009) 论禅宗之美与禅诗之美.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 34-39
|
|
[40]
|
文师华 (1996) 佛教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98-102.
|
|
[41]
|
辞海编辑委员会 (2009) 辞海(第六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
|
|
[42]
|
韩伟, 王占奎, 金宪鏞, 曹玮, 任周芳, 淮建邦, 傅升岐 (1988) 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 文物, 10, 1- 28.
|
|
[43]
|
邱宣充 (2008) 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国文化遗产, 6, 58-62.
|
|
[44]
|
胡秦洁 (2011) 近年来的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西藏艺术研究, 3, 31-36.
|
|
[45]
|
牟钟鉴 (2014) 人文与宗教的互补——儒释道融合的重要经验. 探索与争鸣, 4, 72-75.
|
|
[46]
|
徐季子 (1991) 佛教思想对《红楼梦》的影响. 文艺理论研究, 5, 46-51.
|
|
[47]
|
陈红玉 (2012)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6, 13-15.
|
|
[48]
|
朱瑞玟 (2006) 佛教成语.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上海.
|
|
[49]
|
李芳萍 (2013) 佛教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 黑河学刊, 1, 35-36.
|
|
[50]
|
卢祥之 (2003) 佛教与中医体系形成的重要联系. 河南中医, 5, 17-18.
|
|
[51]
|
范敬 (2005) 佛教文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4, 13-14.
|
|
[52]
|
胡世林, 唐晓军, 王谦 (1996) 试论汉化佛教对中医药学术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 18-20.
|
|
[53]
|
李清, 梅晓萍, 吴鸿洲 (2009) 魏晋南北朝僧医的医学成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 24-26.
|
|
[54]
|
陈拯民 (1998) 萧山竹林寺女科僧医的渊源. 中华医史杂志, 1, 21-24.
|
|
[55]
|
李四龙 (1996) 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55-60.
|
|
[56]
|
中国宗教编辑部 (2004) 如何识别社会上的假冒僧尼.中国宗教, 7, 66.
|
|
[57]
|
显密文库网 http://read.goodweb.cn.
|
|
[58]
|
显密文库网 http://xmwk.zgfj.cn.
|
|
[59]
|
佛缘网 http://www.foyuan.net.
|
|
[60]
|
佛缘网(辞典) http://cidian.foyuan.net.
|
|
[61]
|
香港宝莲寺网站 http://www.plm.org.hk.
|
|
[62]
|
百度图片 http://www.baidu.com.
|
|
[63]
|
金相成 (1988) 改革传统讲述法赋予教学新内容. 课程•教材•教法, 11, 33-36.
|
|
[64]
|
李熙灿, 林辉 (1999) 片论直观教学法在立体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2, 9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