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痹证”是临床上重要的一类疾病,其概念经历了“痹—痹证(症)—痹病—风湿病”的演变过程。其英译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英文书籍和双语教材中。但自1925年以来,《黄帝内经》已有十余个英译版本,各版本对“痹证”相关语句的翻译各不相同。各英文书籍和双语教材对该疾病的定义、病因、辨证、治疗等方面认识也比较混乱,术语和语句的翻译亟待统一。本文追溯“痹证”概念之演变,比较中外之异同,分析翻译之差别,最后探讨临床英译策略,架构中外交流、理论临床的桥梁。
2. 中医“痹证”
中医“痹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系统的记载,全书出现“痹”字169次,以痹命名病症20余个,对概念、病因、病机、病位、症状、鉴别、预后等有详尽记载 [1] 。《素问·痹论》提出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成为后世认识“痹证”的纲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医家又从临床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痹证”经历了病名的演变和病症种类的重新划分过程,涵盖内容得以外延。只有正确理解中医“痹证”之概念,运用中医英译之技能,才能地道地进行翻译。
2.1. 病名演变
中医“痹证”的概念经历了“痹–痹证(症) –痹病–风湿病”的演变过程。
“痹”字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写作“畀。”“痹”字的含义比较丰富,既可以表示病名和症状,又可以表示病机。
“痹证”原作“痹症”,如《玉机微义·痹症门》,是目前比较通用的病名,1983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成立“痹证学组”。但以“证”作为病名易被混淆。
“痹病”首见于宋·窦材《扁鹊心书·痹病》。全国第3次痹证学术研讨会上“痹证”更名为“痹病”。但其仍易与其他病种交叉,如“喉痹”虽有“痹”字,但不属于痹病,“鹤膝风”、“腰痛”虽无“痹”字,但属于痹病 [2] 。
“痹病”更名为“风湿病”是在1993年全国痹病学术研讨会,其概念内涵外延有了明确标准 [3] 。“风湿”作为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从“痹证”到“痹病”再到“风湿病”,是中医学术发展中,对同一类疾病在病名研究认识上的再提高。
2.2. 现今中医对“痹证”的认知
现代中医专家们认为:“痹证”是风湿性疾病的同义词 [4] ,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2] 。几乎囊括了美国风湿病协会确认的10大类,100种风湿病或关节病 [5] 。
由于认识到“痹证”涵盖的疾病非常多,疾病间差异非常大,中医专家新创了顽痹、燥痹、产后痹等二级病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现代疾病进行系统论述,丰富了中医对“痹证”的认识。
3. 英文文献中对“痹证”的翻译和认知
笔者在英文文献中查找了论述“痹证”的相关资料,发现相关书籍甚少。仅在上海图书馆现有的藏书中收集到10种书目,其中英语母语者编写2种,海外华人者编写2种,其他主要为国内高校编写的中医药双语教材。通过分析发现,语言上,英语母语和海外华人编者的多符合西方表达习惯;内容上,国内译者更加准确全面。
英语母语者在语言上更加流利,如:“Bì syndrome is caused by pathogenic Wind, Cold, Dampness or Heat leading to obstructions of the meridians and sluggish circulation of qi and Blood. Treatment is focused on expelling the invading pathogens followed by strengthening the Blood and zang-fu organs, especially Spleen, Liver and Kidney since these are the organs associated with, respectively, muscles, tendons and bones.” [6] 。
国内译者在内容上力求更加准确表达出中医概念内涵,例如:“Bi syndromes are caused by obstruction of qi and blood due to 1. invasion of 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by pathogenic wind, cold and damp; 2. general weakness of the body with deficiency of yang qi; and 3. dysfunction of the pores, and weakness of defensive yang.” [7] 。
但是,国内外的译者,对“痹证”的概念、病因和辨证等方面认识却不统一,尤其是辨证,容易引起国外读者理解的混乱。一类将“痹证”按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风、寒、湿、热四个证型,如:“There are four type of Bi syndromes, namely Wandering-Bi, Painful-Bi, Fixed-Bi, and Febrile-Bi.” [8] 。一类将“痹证”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久病正虚,四个证型,如:“Wind-Cold-Dampness arthralgia, Wind-Dampness-Heat arthralgia, arthralgia due to stagnation of phlegm, weaken body resistance due to protracted arthralgia” [9] 。还有的根据部位不同,分为皮、肉、筋、骨等证型,如:“Total body Bi, Bone Bi, skin Bi, Muscle Bi, Sinew Bi, Bi of Zangfu” [10] 。总之,各种辨证分型方法基本都源自“三因痹”、“五体痹”、“脏腑痹”等,但是没有统一标准,有必要加以说明,如:“Bi syndrome is a very broad topic. It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many sub-typ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 [11] 。
4. “痹证”英译
在中医病名中“痹”字也许是最难译的 [12] ,“痹证”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词 [13] ,以下从术语和句式两个方面讨论“痹证”的英译。
4.1. “痹证”术语英译
由于中医英语翻译的历史较短,在术语翻译方面尚有许多不确定性和争论,难以达到统一 [14] 。
术语专家魏迺杰提倡用来源导向型(Source-oriented translation)翻译,主张少用音译,对于“痹”这样无法通过仿造法产生合理对应词的,提出应根据定义造新词,选用impediment [15] 。中西医结合专家谢竹藩提出“风湿痹”翻译为rheumatic arthritis,“尪痹”译为rheumatoid arthritis,“骨痹”译为osteoarthrosis [12] 。汉学家文树德提出“比喻”存亡原则,认为《内经》时代便存在的比喻就应该予以译出 [16] ,故翻译为block。中医英语专家方廷钰强调术语翻译的回译性,若翻译为arthralgia syndrome,回译过去就是“关节痛证”,不符合原意 [13] 。国内有学者建议用Bi (obstruction),简洁又能保留中医经典的古韵 [17] 。
“痹证”与rheumatism为同义词。Rheumatis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rheuma,是流动的意思,指湿冷的液体从头部下流至内脏、四肢发生病变,是一种古典的病理概念。16~17世纪,Baillou首先将这一概念转移至临床疾病和综合征,限定为运动系统疾病,以酸痛为表现。这与中医古代对“痹”的认识不谋而合,汉代《说文解字》及《神农本草经》都记载:“痹,湿病也。”
西医传入我国之初,rheumatism在中文中暂没有找到对应词语,当时将其按读音翻译为:“偻麻梯斯”。随着我国医生对西医知识的理解加深,人们逐渐意识到rheumatism在临床特征方面与中医“风湿”十分接近,遂译为“风湿病”,沿用至今 [18] 。这对“痹证”术语的英译有启示作用。
因此,关于“痹证”的术语英译,笔者主张区别对待。当翻译现今中医对“痹证”的认识,其作为一级病名相当于风湿病,可译为(TCM) rheumatic disorder。“痹”译为rheumatic,“证”译为disorder,代表一类风湿性疾病的总称,加上TCM体现中医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与西医相区别。
当翻译中医典籍中某一历史时期对“痹证”认识时,仍尊重前贤学者的术语,根据具体情况选用Bi、impediment、arthralgia等术语。
4.2. “痹证”句式英译
英文文献中,“痹证”的经典翻译集中在《黄帝内经》的译本中,一些国外书籍也有引用。本文以《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一句为例,选取《素问》全译本1和英文书籍,共8种译法,进行翻译比较(见表1)。
Table 1.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表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译文
上述8种译法各有特点。文树德在翻译时,采用与中国专家合作的方法,医、史、文并重,力求全面反映《素问》的价值 [26] ,术语也自成体系。李照国认为,当用直译意思不明,意译过于冗长,而音译又无法达意,音意结合可能是唯一可取之法 [27] 。倪茂新则采用释译结合的方法,从古文的白话解翻译到英文。杨明山采用的翻译原则为形式等效,句式与语序尽量尊重古文。朱明则采用逐字翻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反映古文原貌。
各版本对“杂”翻译差别较大,文树德译为arrive together,表示同时而至;李照国用的是interaction,表示相互作用;倪茂新、杨明山与Stevenson用combination(combine),表示结合。朱明、吴连胜和Velia分别用了mix、mixture和mingle表示混合,接近“杂”的意思,其中Velia译文appear mingled更接近原文的意思。
从临床角度看,“杂”字是此句的关键字,“杂”有错杂之意,强调风寒湿错杂而至,混合侵袭。一方面,由于风、寒、湿致病因素不同,所以形成的病理和反映的症状各不同 [28] 。风邪善行而数变,所以行痹表现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寒主收引,故痛痹表现为关节冷痛;湿性粘腻,故着痹表现为肢体重着,痛处不移。
另一方面,受邪次序有先后,可以是先久卧寒湿之地,后汗出当风而发病,也可先受风寒,后受湿邪而发病,风寒湿邪不一定同时而至。
此外,以上所说三痹只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一气偏胜的典型病证,临床上如若三气之中两气偏胜,表现出的症状就复杂了。例如风邪与寒邪两邪偏重的情况下,表现为风寒痹阻症候,关节不仅出现游走性疼痛,同时伴有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风、寒、湿邪气相当,合而为病的情况也会出现,形成风寒湿痹阻症候,具有关节冷痛,游走不定及沉重、肿胀三邪致病的表现 [2] 。
因此,“杂”字不仅是一个虚词作状语,而且反映出“痹证”临床上的多种变化,不可不译。上述8种译文中,Velia翻译的appear mingled表达出了“杂”字含义,且句式最接近原文。所以,笔者认为语句的翻译要抓住关键点,以便从临床角度解读和注释。
5. 结束语
“痹证”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其概念内涵已演变为“风湿病”,只有认识到这一发展过程,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通过分析10种英文书籍及6种《黄帝内经》英译本,发现中外学者对“痹证”的认知差异较大,尤其体现在概念、病因和辨证等方面。笔者认为翻译时,除尊重典籍外,还适当结合现今中医临床的认识,采用中外合作的翻译方法。
对于“痹证”术语的翻译,由于英文中没有对应词,“痹”字又具有多义性,所以不同译者采用不同译法。通过对“痹”和rheumatism的比较,笔者认为当“痹证”在作为现代一类病的总称时,术语建议翻译为(TCM) rheumatic disorder,当翻译中医古籍中对其认识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Bi、impediment、arthralgia等术语。
对于“痹证”相关的经典语句翻译,学者们采用了释译、形式等效、逐字翻译等方法,对经典语句做了不同的翻译笔者认为,要运用临床思路,突出关键点,比如上文提到的“杂”字可以体现出“痹证”临床的变化,应译为“mingle”,不可以忽略。
随着中医术语标准化建设的加速,中医英语翻译将迎来新的良机。当下,正确理解中医概念的内涵是翻译的基础,语言表达和英译技能则是翻译的引擎。要达到既能准确理解中医概念的内涵,又能用符合西方读者的语言表达这一目标,中外合作翻译必将成为新的趋势,定会促进中医英语跨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走出国门,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
NOTES
1版本选择说明:从1925年到2003年,出现了9种《素问》英译本 [19] ,2003年至今又出现3种,共12种。其中全译本6种,节译本5种,篇幅不详1种。本文选取6种全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