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相渗残余油饱和度确定的新方法———张型广适水驱曲线法
PDF, , ,
被引量
作者:
刘新光*, 田冀, 朱国金, 谭先红, 丁祖鹏, 张晓亮, 彭世强, 李卓林: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 北京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曲线;残余油饱和度;张型广适水驱曲线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相渗残余油饱和度外推求解方法,即通过张型广适水驱曲线计算残余油饱和度、通过指数式相对渗透率曲线外推计算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张型广适水驱曲线法很好地解决了行业标准中“截断法”应用于高油水黏度比时的残余油饱和度截断误差较大的问题。经过经典相渗实验数据及相渗数值模拟验证,该方法原理清晰、流程简单,残余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在±1%以内。
文章引用:刘新光, 田冀, 朱国金, 谭先红, 丁祖鹏, 张晓亮, 彭世强, 李卓林. 一种实验相渗残余油饱和度确定的新方法———张型广适水驱曲线法[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5, 37(3&4): 29-33.
参考文献
[1]
|
康大臣,郭占谦. 以理论创新支持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 (1):63~66.
|
[2]
|
王曙光,赵国忠,余碧君. 大庆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统计规律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2005,26 (3):78~85.
|
[3]
|
SY/T5345—2007,岩石中两相流体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S].
|
[4]
|
SY/T6315—2006,稠油油藏高温相对渗透率及驱油效率测定方法[S].
|
[5]
|
Jones S C, Roszelle W Q. Graphical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permeability from displacement experiments [J] .JPT, 1978(5): 807~817.
|
[6]
|
桓冠仁,沈平平. 一种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9 (2):54~58.
|
[7]
|
李克文,罗蔓莉,王建新.JBN方法的改进及相应的计算与绘图软件[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 (3):99~104.
|
[8]
|
Tao T M, Watson A T. Accuracy of JBN estimates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J] .SPE Journal,1984, 24: 215~223.
|
[9]
|
侯晓春,王雅茹,杨清彦. 一种新的非稳态油水相渗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 (4):54~56.
|
[10]
|
Shehadeh K.Masalmeh.The effect of wettability heterogeneity on capillary pressur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3, 39: 399~408.
|
[11]
|
张金庆. 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72~77.
|
[12]
|
张金庆,安桂荣,许家峰,等. 广适水驱曲线适应性分析及推广应用[J]. 中国海上油气,2013,25 (6):5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