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彤楼. 四川盆地北部陆相大气田形成与高产主控因素[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 (2):139~149.
|
|
[2]
|
盘昌林,刘树根,马永生,等.川东北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 (3):27~34.
|
|
[3]
|
淡永,林良彪,钟怡江,等. 米仓山大巴山前缘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砾岩特征及其对物源的指示[J]. 地质论评,2013,59(1):15~23.
|
|
[4]
|
蒋裕强,陶艳忠,沈妍斐,等. 对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六段砂岩沉积相的再认识[J]. 天然气工业,2011,31(9):39~50.
|
|
[5]
|
郭正吾,邓康龄,韩永辉,等.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
|
[6]
|
淡永. 川东北须家河组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
|
[7]
|
谢继容,李国辉,罗凤姿.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 (1):13~18.
|
|
[8]
|
杨秋莲,李爱琴,孙燕妮,等. 超低渗储层分类方法探讨[J]. 岩性油气藏,2007,19 (4):51~56.
|
|
[9]
|
彭嫦姿,彭俊,陈燕辉,等.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气“甜点”地震预测[J]. 天然气工业,2014,34 (6):42~47.
|
|
[10]
|
林煜,郁智,徐樟有,等. 应用地震多属性反演与随机模拟技术预测砂体展布———以川西丰谷构造须四段为例[J]. 科技导报,2011,29 (10):45~48.
|
|
[11]
|
彭杰,彭立才,林年添,等.地震多属性反演在巴气田八道湾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 (7):36~41.
|
|
[12]
|
金吉能,潘仁芳,王鹏,等. 地震多属性反演预测页岩总有机碳含量[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2,34(11):68~72.
|
|
[13]
|
印兴耀,韩文功,李振春,等. 地震技术新进展(下)[M].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
|
[14]
|
焦李成. 神经网络的理论和实践[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