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和改革的方向 [1] 。在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本人经历了从单纯依靠书本及学习资料授课到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依靠书本和学习资料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效果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检验;采用多媒体课件之后,情况有所改善,多媒体可以将找到的影音资料、新闻报道等涉及专业知识及理论的东西添加到PPT中,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时间有限,资料的传播有限。2014年,东北林业大学开通了网络学习中心,课程实现了依托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教学的转变。经过实践,较之前两种教学方式形式灵活、考核方便、资料丰富多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指的是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的学习,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协作的交互学习,并对学习结果形成总结性评价 [2] 。这一自主学习平台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学与教的学习平台。该平台融入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理论与“主体–主导”模式的教学思想,使得学生的整个自主学习过程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过程。
2.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体系结构
东北林业大学课程学习中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学习中心,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可以进行相互协作,形成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学习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在这一课程学习中心,自主学习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两个子系统和“三库”组成:学生子系统、教师子系统以及公共资源库、私有资源库、个人资料库。在自主学习平台体系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站内短信、邮件、论坛等就与课程学习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 [3] 。
3.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教学的现状调查
本研究选取了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2012级和2013级两个年级开展网络自主学习教学的班

Figure 1. Network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system
图1.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体系
级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出100份,回收93份,问卷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为87份,问卷有效率为87%。
3.1. 问卷设计
针对学生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教学情况,选择了5个维度进行考察,分别为学习条件、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5个维度下设了23个指标进行考察。题目选项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和完全符合,给定选项答案赋分,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和5分,分数越高说明对此问题同意程度越高。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 调查结果
3.2.1. 学习条件
硬件设备拥有率:进行网络自主学习,首要的条件是有能上网的电脑,在被调查者中,92%学生拥有个人电脑,图书馆及学院机房可以保证学生的上网需求,这个问题不构成障碍性因素。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使用频率上,在被调查的学生中,70%学生一个月只使用2~3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使用频率较低,有12%学生一周使用2~3次,还有18%学生一学期才使用2~3次网络教学平台。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段集中教师要求进行网上讨论和提交作业,期中和期末复习阶段。在被调查者中,有80%学生只在上课的学期使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只有20%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2个学期以上。
平台使用的培训及问题解决方面,学校有专门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维护人员,并设有专门的办公室。调查中,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90%以上选择了不符合,说明有关方面对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介绍、培训以及相关宣传工作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缺失。学生在平台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大部分是求助于课程的主讲教师。

Table 1. Learning index system of network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表1.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学习情况指标体系
3.2.2. 学习能力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低不同。只有不到5%学生在开展网络自主学习前能够制定学习计划。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没有在网络学习前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在应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学习时,能将学习任务分解完成的比例为35%,有60%以上学生不会分解任务,喜欢在连续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学习任务。还有5%左右学生会在本次任务最后期限那天突击完成。在完成任务的时间段中,能有计划并合理利用时间的比例只有23%,多达55%学生不能够有计划的利用时间,还有22%学生对此问题不确定。在应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学习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比例有67%,有10%左右学生不能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另外有多达23%学生对此问题不确定。
在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93%以上学生知道采用哪些资源和工具来完成学习任务问题,说明学生对于利用网络检索资源的能力较高。在这些学生中,56%学生能够自如应用网络进行学习,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有12%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原因有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偏差,也有自身平时对网络的使用频率较低。通常对网络资源和工具使用效率高,能力强的学生,遇到障碍快速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也较强。
3.2.3.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部分考察的主要是教师上传资源、发布参与讨论及作业,设置课程内容和重难点的情况。从统计数据来看,教师网上提供的重难点指导及课程任务设置方面,学生的满意度很高,56%学生选择了完全符合,37%学生选择了符合。说明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使用中,能很好的掌握平台模块,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的特征,准确给定任务内容。
教师网上发布讨论和作业频率方面,以每个单元发布一个讨论题目,发布一次作业为频率较高。从数据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学生认为不符合(48%),选择符合的占10%,选择完全符合的有6%。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作业或讨论的发布并不是每个单元或者章节都有设计的,这可能是出于课程教授内容的限制,以及学生做出判断是由于教师对于讨论和作业参与互动的频度不够,以致学生做出不符合的选择。
教师网上发布课件详实生动,提供的资源内容丰富新颖方面,获得的数据显示,网络资源丰富新颖占78%,课件内容详实占59%。可以看出,网络资源的提供方面,教师自己搜集以及通过学习平台拓展的资源比较丰富,新颖性较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传播及分享内容的有限性,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了获取更多资源甚至利用国内外优秀相关资源的途径 [4] 。课件内容的详实方面,有41%学生认为不够详实,原因可能是由于教师考虑课件的下载及传播的不可控性,所以网络上传课件会选择精简版。
3.2.4. 学习意愿
对于是否是教师明确要求学习者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情况,被调查者中有94%学生参与学习是因为教师明确要求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学习。
在教师要求进行网络自主平台学习的前提下,“愿意参加教师在网上布置的作业、测试及讨论内容”一项,学生选择符合和完全符合的比例总计63%,可见,学生还是愿意参与交互学习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互动中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能够从网络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可以部分解释学生的参与意愿,一方面是由于在网络互动中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比较及时的得到来自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这一选项选择完全符合和符合的占68%;另一方面,帮助了别人的同学能够在网络学习活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获得帮助的同学能够享受解决难题的满足感,这一项选择完全符合和符合的也占到57%。“课余时间会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补充学习上课时不懂的知识”这一选型选择符合的占46%,说明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使用中,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还需要进一步激发。
3.2.5. 学习效果
对自身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及效果的评估,被调查者中有70%学生认为自己完全具备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适应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3.5%被调查者选择不符合,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能很好检测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完成程度”,“能很好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这3个题目,被调查者的认可度较高,分别为77%和73%。对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能提高学习效率”这一题目,选择完全符合和符合的占53%,选择不确定的占34%,选择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13%,说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5] 。
4. 提高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使用效率的途径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如运用得当,能更加丰富师生交流,实现学习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学习条件、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意愿、学习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完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和培训制度
第一,学校应根据需要做好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硬件配置。可以开放学校或学院的固定机房作为没有私人电脑的同学自主学习的教室,保证这部分学生学习的条件和稳定的学习环境。应加大对教师教学设备的投入,让教师可以随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第二,开发新的学习媒介或学习APP。随着校园无线信号的覆盖,可以考虑开发新的学习APP,使得学生和教师通过手机就能链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更加方便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第三,要根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反馈的意见,不断完善和规范平台的使用。第四,学校要加大对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使用的培训,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培训,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高效地通过平台获取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平台的使用频率、效率,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4.2. 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愿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主体意识,学会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首先,在学习前,要做出学习计划或制定小的学习目标,选择实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具有自我规划的能力。其次,在学习计划执行阶段,要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习计划,达到学习效果。会根据自己实际水平和自己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追求知识。最后,在学习结束后,能根据知识点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监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4.3. 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内容和效果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自主学习资料的提供者、方向的掌握者、效率的衡量者,教师的组织和监督极大地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 [6] 。因此,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模式中,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提供应该注重时效性、新颖性及广泛性。对于课件资源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知识产权,为开课学生提供丰富详实的课件资源。教师可以采取积极干预的原则,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实践中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如目标设置、计划拟订、自我监控复习等,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
5. 结语
东北林业大学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网络学习平台,不仅支持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协作讨论学习,而且有比较好的交互平台可以支持教师在线指导、评价。东北林业大学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中有数据统计模块,教师通过这一模块可以获得如下数据:学生浏览网络课程资源、完成作业、参与讨论,在线测试,参与答疑等情况。教师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获得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情况等,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辅导,能较好的满足教学需求。在今后的平台使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主动自觉参与。学生要形成使用网络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增加参与答疑、互动、在线交流的频率,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解,从而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和监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高等院校文科双语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探索”(DGY2014-16);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