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绍
本文在文献 [1] 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非均匀复变函数的积分理论,将会为文献 [2] [3] [4] 解决生物学的一些反应扩散模型建立更合理的数学方法。我们知道,原来的复数空间瑞士数学家欧拉在1777年系统地建立了复数理论,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创立了复变函数论的一些基本定理,用符号“ ”
” 作为虚数的单位,建立了复数,随后发现复数与调和函数有密切的联系 [5] [6] [7] ,在文献 [8] [9] 建立了广义解析函数理论,这些问题自然与扩散问题也有紧密联系,从而可以用复变函数理论解扩散问题的解,但当空间非常不均匀,扩散也不均匀时,解决问题会非常繁琐,鉴于上述问题,作者们在文献 [1] 中引入非均匀复数和非均匀复变函数,并且建立了非均匀解析函数与非均匀C.-R.方程组的关系,本文在 [1] 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非均匀复变函数的积分理论,利用这些理论讨论非均匀拉普拉斯方程的解析解。
作为虚数的单位,建立了复数,随后发现复数与调和函数有密切的联系 [5] [6] [7] ,在文献 [8] [9] 建立了广义解析函数理论,这些问题自然与扩散问题也有紧密联系,从而可以用复变函数理论解扩散问题的解,但当空间非常不均匀,扩散也不均匀时,解决问题会非常繁琐,鉴于上述问题,作者们在文献 [1] 中引入非均匀复数和非均匀复变函数,并且建立了非均匀解析函数与非均匀C.-R.方程组的关系,本文在 [1] 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非均匀复变函数的积分理论,利用这些理论讨论非均匀拉普拉斯方程的解析解。
2. 预备知识
下面给出非均匀复数、非均匀复变函数的一些基本定义及性质,具体参考文献 [1] 。
2.1. 非均匀复数的定义
考虑到复数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对复数单位做进一步推广,定义非均匀复数。
定义集合 ,其中
,其中 为实数
为实数 ,
, 。
。
在 中引入数乘
中引入数乘

在 中引入加法
中引入加法

定理 2.1在上式数乘和加法运算下,Ck为R上的一个线性空间。
定理2.2 为
为 上的一个域。
上的一个域。
2.2. 非均匀复变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非均匀复变函数的定义,类似于复变函数的定义,形式上和数学分析中函数定义相同,此时自变量和函数的取值均为新定义的非均匀复数。在定义函数之前,根据复平面点集的几个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推广到非均匀复平面上。
定义2.1由 由不等式所确定的平面点集(简称点集),就是以
由不等式所确定的平面点集(简称点集),就是以 为圆心,以
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称为点
为半径的圆,称为点 的
的 邻域。
邻域。
注2.1:考虑点集E,同样也有聚点或极限点、孤立点、外点、闭集、内点、开集、边界点、边界的概念,与复变平面定义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定义2.2设f:从Ck到Ck的映射,则称为f为Ck上的非均匀复函数。
非均匀函数的导数,解析的定义及与偏微分方程组的关系在文献 [1] 中给出,本文在下面给出结论:
定义2.3 设函数 于点集
于点集 上有定义,
上有定义, 为
为 的聚点,若存在非均匀复数
的聚点,若存在非均匀复数 ,对任给的
,对任给的 ,有
,有 ,只要
,只要 ,就有
,就有

则称函数 沿
沿 于
于 有极限
有极限 ,并记为
,并记为

定义2.4 设函数 于点集
于点集 上有定义,
上有定义, 为
为 的聚点,且
的聚点,且 ,若
,若

即对任给的 ,有
,有 ,只要
,只要 ,就有
,就有

则称函数 沿
沿 于
于 连续。
连续。
2.3. 非均匀复变函数的导数
定义2.5 设函数 在点
在点 的邻域内或者包含
的邻域内或者包含 的区域
的区域 内有定义,考虑比值
内有定义,考虑比值

如果当 按照任意方式趋于
按照任意方式趋于 时,即当
时,即当 按照任意方式趋于0时,比值
按照任意方式趋于0时,比值 的极限都存在,且其值有限,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的极限都存在,且其值有限,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在
在 的导数,并记为
的导数,并记为 ,即
,即

这时称函数 于点
于点 可导。
可导。
设函数 在点
在点 可导,于是
可导,于是

即是

其中 为比
为比 高阶无穷小。
高阶无穷小。
我们称 为
为 在点
在点 的微分,记为
的微分,记为 或者
或者 ,此时也称
,此时也称 在点
在点 可微,即
可微,即
 .
.
特别,当 时,
时, ,于是上式为
,于是上式为 ,即
,即

由此可见, 在
在 处可导与
处可导与 在
在 处可微是等价的。
处可微是等价的。
2.4. 非均匀复变函数的解析性
定义2.6 如果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可微,则称
内可微,则称 为区域
为区域 内的解析函数,或称函数
内的解析函数,或称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解析。函数在某点解析,是指在该点的某一个邻域内是解析的:函数在某个闭域解析,是指在包含该闭域的某区域内解析。
内解析。函数在某点解析,是指在该点的某一个邻域内是解析的:函数在某个闭域解析,是指在包含该闭域的某区域内解析。
定理2.3 设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有定义,且在
内有定义,且在 内一点
内一点 可微,则必有
可微,则必有
1) 偏微分 在点
在点 连续;
连续;
2) 在点
在点 满足非均匀C.-R.方程。
满足非均匀C.-R.方程。
而且这是可微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的。
定理2.4 设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解析,则
内解析,则
1) 二元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解析;
内解析;
2) 在区域
在区域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
定理2.5 设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解析,则
内解析,则
1) 偏微分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连续;
内连续;
2) 在区域
在区域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
这也是可微的充要条件。
其中非均匀C.-R.方程为:

3. 非均匀复积分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3.1. 非均匀复变函数积分的定义
定义3.1设非均匀复数域 上的有向曲线
上的有向曲线 :
:

以 为起点,
为起点, 为终点,
为终点, 沿
沿 有定义,顺着
有定义,顺着 从
从 到
到 的方向在
的方向在 上取分点:
上取分点: ,这样可以将曲线
,这样可以将曲线 划分为
划分为 个弧段,在从
个弧段,在从 到
到 的每一个弧段上任取一点
的每一个弧段上任取一点 ,那么
,那么 

当分点增多时,弧段逐渐加细,如果和数 极限存在且为S,则称
极限存在且为S,则称 沿
沿 (从
 (从 到
到 )可积,
)可积, 为其上的积分,记号为
为其上的积分,记号为 ,其中
,其中 为积分路径。
为积分路径。
定理3.1若函数 沿曲线
沿曲线 连续,则该函数沿曲线
连续,则该函数沿曲线 可积,且
可积,且
 .(3.1)
.(3.1)
证明:设
 ,
,  ,
,  ,
,
 ,
,  ,
,  ,
,
则

右端的两个和数是对应的两个曲线积分的积分和数。在定理连续条件下,函数的实部和虚部必沿曲线 连续,于是这两个曲线积分都是存在的。因此,积分
连续,于是这两个曲线积分都是存在的。因此,积分 存在。
存在。
例3.1 令 是非均匀复数域
是非均匀复数域 上的表示连接点
上的表示连接点 及
及 的任一曲线,证明:
的任一曲线,证明:
1) ;2)
;2) 。
。
证明:
1) 注意到: ,由定义可知
,由定义可知 ,为定值,只与起点和终点有关,从而
,为定值,只与起点和终点有关,从而 。
。
2) 因 ,首先选
,首先选 ,则得
,则得 ,
,
又选 ,则得
,则得 ,
,
由定理3.1可知积分 存在,因而
存在,因而 的极限存在,且应与
的极限存在,且应与 及
及 的极限相等,
的极限相等,
从而应与 的极限相等。
的极限相等。
令 ,所以
,所以 。
。
3.2. 非均匀复变函数积分的计算问题
设有非均匀复数域 上的光滑曲线
上的光滑曲线 :
:
 ,
,
这就表示 在
在 上连续且有不为零的导数
上连续且有不为零的导数 ,又设
,又设 沿
沿 连续,令
连续,令
 ,
,
根据式(3.1)

即
例3.2 证明 ,
,
其中, 为复数单位,
为复数单位, 表示以
表示以 为心,
为心, 为半径的圆周。
为半径的圆周。
证明:设圆周 参数方程为:
参数方程为: ,
, 。
。

下面我们利用留数定理可以证明它的值是 。令
。令 ,则,
,则,

因此有,

在 分别讨论,利用留数定理得
分别讨论,利用留数定理得
注3.1:当 时,我们获得的结论与复变函数中的结论是一致的,那么当
时,我们获得的结论与复变函数中的结论是一致的,那么当 为其它自然数结论是否与复变函数中的结论一致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利用留数理论讨论。
为其它自然数结论是否与复变函数中的结论一致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利用留数理论讨论。
3.3. 非均匀复积分的基本性质
设函数 ,
, 沿曲线
沿曲线 连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性质:
连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性质:
1) ,
, 是复常数;
是复常数;
2) ;
;
3) ,其中
,其中 由曲线
由曲线 衔接而成;
衔接而成;
4) ;
;
5) 。
。
4. 非均匀复变函数的柯西积分定理
4.1. 非均匀柯西积分定理
我们在上一节例题3.1中,可以发现被积函数在非均匀复数域 上的单连通区域
上的单连通区域 内处处解析,则积分与路径无关,或者说沿区域
内处处解析,则积分与路径无关,或者说沿区域 内任何闭曲线的积分为零;而例题3.2中,被积函数有奇点
内任何闭曲线的积分为零;而例题3.2中,被积函数有奇点 ,也就是说,被积函数
,也就是说,被积函数 平面上除去点
平面上除去点 后的非单连通区域内处处解析,积分结果为
后的非单连通区域内处处解析,积分结果为 ,
, 是圆周,从而说明在此区域内积分与路径有关。
是圆周,从而说明在此区域内积分与路径有关。
由此可见,非均匀复积分值与路径无关的条件,或沿区域内任何闭曲线积分值为0的条件,可能与被积函数的解析性及解析区域的单连通性有关。
1825年法国著名数学家柯西给出研究复变函数的钥匙——柯西积分定理,经过验证,该定理同样适用非均匀复变函数 情形。为了做一些区分,我们称为非均匀柯西积分定理。
情形。为了做一些区分,我们称为非均匀柯西积分定理。
定理4.1 设函数 在非均匀复数域
在非均匀复数域 上的单连通区域
上的单连通区域 内解析,
内解析, 为
为 内任一条周线,则
内任一条周线,则
 .
.
直接证明该定理是有困难的,从德国数学家黎曼对原柯西积分定理的证明角度出发,我们在附加假设“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连续”的条件下,得到简单证明。
内连续”的条件下,得到简单证明。
借助黎曼证明:令 ,
, ,由公式(3.1),
,由公式(3.1),
 ,
,
在附加条件下,偏导数 ,
, ,
, ,
,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连续,由非均匀复变函数C.-R.方程(参见文献 [1] ):
内连续,由非均匀复变函数C.-R.方程(参见文献 [1] ):
 ,
,  ,
,
再由格林定理,
 ,
,  ,
,
故得
 .
.
由定理4.1,可以得到
定理4.2设函数 在非均匀复数域
在非均匀复数域 上的单连通区域
上的单连通区域 内解析,
内解析, 为
为 内任一条闭曲线(不必是简单的),则
内任一条闭曲线(不必是简单的),则
 .
.
证明:因为任意闭曲线 总是可以看成区域
总是可以看成区域 内很多条周线衔接而成,由非均匀复积分基本性质及非均匀柯西积分定理4.1,即可证明。
内很多条周线衔接而成,由非均匀复积分基本性质及非均匀柯西积分定理4.1,即可证明。
推论4.3 设函数 在
在 平面上的单连通区域
平面上的单连通区域 内解析,则
内解析,则 在
在 内积分与路径无关,即对
内积分与路径无关,即对 内任意两点
内任意两点 与
与 ,积分
,积分 之值,不依赖于
之值,不依赖于 内连接起点
内连接起点 与终点
与终点 的曲线。
的曲线。
证明:不妨假设在区域 内有任意两条连接起点
内有任意两条连接起点 与终点
与终点 的曲线
的曲线 与
与 ,定义曲线
,定义曲线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正方向曲线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正方向曲线 与负方向曲线
与负方向曲线 就衔接成
就衔接成 内的一条闭曲线
内的一条闭曲线 。由定理4.2与非均匀复积分的基本性质,有
。由定理4.2与非均匀复积分的基本性质,有
 ,
,
因而
 .
.
4.2. 不定积分
在4.1节中,非均匀柯西积分定理说明了积分与路径无关。也就是说,若函数 在
在 平面上的单连通区域
平面上的单连通区域 内解析,则沿
内解析,则沿 内任意曲线
内任意曲线 的积分
的积分 只与其起点和终点有关,当起点
只与其起点和终点有关,当起点 固定时,积分在
固定时,积分在 内定义了一个变上限
内定义了一个变上限 的单值函数,我们把它记成变上限积分
的单值函数,我们把它记成变上限积分
 . (4.1)
. (4.1)
定理4.4 设函数 在
在 平面上的单连通区域
平面上的单连通区域 内解析,则由式(4.1)定义的函数
内解析,则由式(4.1)定义的函数 在
在 内解析,且
内解析,且 。
。
定理4.5 设
1) 函数 在单连通区域
在单连通区域 内连续;
内连续;
2) 沿区域
沿区域 内任一周线的积分值为零,则函数
内任一周线的积分值为零,则函数
 (为内一定点)
(为内一定点)
在 内解析,且
内解析,且 。
。
定义4.1在区域 内,如果函数
内,如果函数 连续,则称符合条件
连续,则称符合条件 的函数
的函数 为
为 的一个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且
的一个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且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解析。
内解析。
如果在定理4.4或者定理4.5的条件下,式(4.1)应该就是函数 的一个原函数。这一系列原函数可以表示为:
的一个原函数。这一系列原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
,其中 为常数 (4.2)
为常数 (4.2)
定理4.6在定理4.4或者定理4.5的条件下,若 为函数
为函数 在单连通区域
在单连通区域 内的一个任一原函数,则
内的一个任一原函数,则
 (4.3)
(4.3)
定理4.6与积分基本定理,即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类似。
例4.1 在单连通区域 内:
内: 内,函数
内,函数 是
是 的一个原函数,而
的一个原函数,而 在单连通区域
在单连通区域 内解析,故根据定理4.6有
内解析,故根据定理4.6有
 .
.
4.3. 非均匀柯西积分公式
根据非均匀柯西积分定理,我们可以导出对应的非均匀柯西积分公式。
定理4.7 设区域 的边界是周线(复周线)
的边界是周线(复周线) ,函数
,函数 在
在 内解析,在
内解析,在 上连续,则有
上连续,则有
 (4.4)
(4.4)
证明:任意固定 ,
, 作为
作为 的函数在区域
的函数在区域 内除点
内除点 外均解析。今以点
外均解析。今以点 为心,充分小的
为心,充分小的 为半径作圆周
为半径作圆周 ,使得
,使得 及其内部均含于
及其内部均含于 。对于复周线
。对于复周线 及函数
及函数 ,有
,有
 .
.
因此我们只需要证明
 . (4.5)
. (4.5)
在第三节例题3.2中,当 时,
时, ,那么
,那么
 (4.6)
(4.6)
根据 的连续性,写成
的连续性,写成 语言形式,即对任给的
语言形式,即对任给的 ,存在
,存在 ,只要
,只要 ,就有
,就有

从而式(4.6)不超过 ,式(4.5)得证。
,式(4.5)得证。
定义4.2 在定理4.7条件下, 称为非均匀柯西积分。
称为非均匀柯西积分。
此外,式(4.4)又可写为
 (4.7)
(4.7)
在定理4.7下,我们将式(4.4)对 求导,得到
求导,得到
 ,(4.8)
,(4.8)
继续求导,可以得到
 , (4.9)
, (4.9)
如此下去,可得下面定理。
定理4.8 在定理4.7的条件下,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有各阶导数,且
内有各阶导数,且
 . (4.10)
. (4.10)
式(4.10)也可以表示为
 .(4.11)
.(4.11)
例4.2 计算积分
 ,其中
,其中 。
。
解:因 在
在 上是解析的,满足柯西积分公式定理条件,再利用式(4.11),得
上是解析的,满足柯西积分公式定理条件,再利用式(4.11),得
 .
.
5. 非均匀解析函数与非均匀调和函数的关系
在4.3节中,我们知道了在区域 内解析的函数有各阶导数,从而其虚部和实部都应有二阶连续偏导数。这里,我们可以将判断函数解析的一个充分条件弱化为充要条件。
内解析的函数有各阶导数,从而其虚部和实部都应有二阶连续偏导数。这里,我们可以将判断函数解析的一个充分条件弱化为充要条件。
定理5.1 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解析的充要条件是:
内解析的充要条件是:
1) ,
, ,
, ,
, 在
在 内连续;
内连续;
2) ,
, 在
在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
证明:
充分性 显然;
必要性 条件(2)的必要性显然;条件(1)因解析函数 的无穷可微性,
的无穷可微性, 必在
必在 内连续,从而
内连续,从而 ,
, ,
, ,
, 在
在 内连续。
内连续。
不妨设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解析,则由非均匀C.-R.方程 [1] 可知
内解析,则由非均匀C.-R.方程 [1] 可知

则

因 与
与 在区域
在区域 内连续,必定相等,故在区域
内连续,必定相等,故在区域 内有
内有
 (5.1)
(5.1)
同理可得
 (5.2)
(5.2)
这里与拉普拉斯方程有所区别,即非均匀复变函数下, 与
与 不再满足拉普拉斯方程,我们定义一种新的算子:
不再满足拉普拉斯方程,我们定义一种新的算子: 算子,运算符号为
算子,运算符号为 ;
; 与
与 满足式(5.1)和(5.2),称
满足式(5.1)和(5.2),称 与
与 满足系数为
满足系数为 的非均匀拉普拉斯方程。
的非均匀拉普拉斯方程。
定义5.1如果二元实函数 在区域
在区域 内有二阶连续偏导数,且满足非均匀拉普拉斯方程,则称
内有二阶连续偏导数,且满足非均匀拉普拉斯方程,则称 为区域
为区域 内的系数为
内的系数为 的非均匀调和函数。
的非均匀调和函数。
定义5.2 在区域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的两个非均匀调和函数
内满足非均匀C.-R.方程的两个非均匀调和函数 、
、 中,
中, 称为
称为 在区域
在区域 内的系数为
内的系数为 的非均匀共轭调和函数。
的非均匀共轭调和函数。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得出下面定理:
定理5.2若 在区域
在区域 内非均匀解析,则在区域
内非均匀解析,则在区域 内
内 必为
必为 的系数为
的系数为 非均匀共轭调和函数。
非均匀共轭调和函数。
自然我们会想定理反过来是否成立,显然结论是不一定的。
若要 在区域
在区域 内非均匀解析,
内非均匀解析, 与
与 还必须满足非均匀C.-R.方程。由此,在已知某解析函数实部或虚部下就可以求出其虚部或实部。
还必须满足非均匀C.-R.方程。由此,在已知某解析函数实部或虚部下就可以求出其虚部或实部。
假设 是一个单连通区域,
是一个单连通区域, 是区域内的系数为
是区域内的系数为 的非均匀调和函数,则其在区域内有二阶连续偏导数,由式(5.1)可知
的非均匀调和函数,则其在区域内有二阶连续偏导数,由式(5.1)可知
 (5.3)
(5.3)
在数学分析中,表达式 是全微分,那么
是全微分,那么
 (5.4)
(5.4)
则
 (5.5)
(5.5)
类似地,
 (5.6)
(5.6)
 (5.7)
(5.7)
其中 是区域内的定点,在选取时,可以选择原点(0,0)这是因为单连通区域含原点;
是区域内的定点,在选取时,可以选择原点(0,0)这是因为单连通区域含原点; 是区域内的动点,
是区域内的动点, 和
和 是常数,积分与路径无关。
是常数,积分与路径无关。
由于任一个二元调和函数都可作为一个解析函数的实部或虚部,而虚部或实部自然可以由非均匀C.-R.方程确定,且得到的函数非均匀解析。可以得到下述定理。
定理5.3设 是在单连通区域
是在单连通区域 内的非均匀调和函数,根据式(5.5)可以确定出一个
内的非均匀调和函数,根据式(5.5)可以确定出一个 ,从而由
,从而由 与
与 确定出的
确定出的 是区域
是区域 内的非均匀解析函数。
内的非均匀解析函数。
例5.1 验证 (
( 为非零实数)是
为非零实数)是 平面上的系数为
平面上的系数为 的调和函数,并求以
的调和函数,并求以 为实部的非均匀解析函数
为实部的非均匀解析函数 ,使满足
,使满足 。
。
解:在 平面上任意一点,
平面上任意一点,
 ,
, 
满足: ,故
,故 为
为 平面上的系数为
平面上的系数为 的非均匀调和函数。
的非均匀调和函数。
根据非均匀C.-R.方程,可知 ,
,
根据式(5.4)和(5.5),得出 ,从而
,从而 ,
,
对 求
求 偏导,
偏导, ,得出
,得出 ,从而
,从而 。
。
因此 。
。
那么 ,这是通解,代入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一个满足条件的特解:
,这是通解,代入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一个满足条件的特解: ,那么
,那么 ,故
,故
 .
.
6. 结论
本文在文献 [1] 的基础上继续研究非均匀复变函数的积分,获得了解析函数的非均匀Cauchy积分公式和非均匀积分定理,建立了解析函数与非均匀调和的关系。还有很多进一步讨论的内容,如何建立非均匀复函数的泰勒展开和洛朗展开,奇点的分类,类似的留数定理;以及在物理,力学的应用。
基金项目
中国计量大学第十九届学生科研计划项目资助。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Y16A0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