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世纪50年代,索洛等人 [1] [2] 提出形如 
  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其中 
  为 时期的总产出, 
  为 
  时期投入的资本量, 
  为 
  时期投入的劳动量, 
  代表 
  时期的技术水平,由于具有预见性与实用性,该模型被众多学者所关注。Day [3] [4] [5] ,Puu [6] ,Bischi [7] 等人进一步研究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等非线性经济动力系统,并对之有极大的创新和发展。依据经济学原理,为描述长时间经济行为,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劳动力和资本充分;二是输出市场的即时调整。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时滞的不可避免,所以这种理想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合理的,因此有必要考虑时滞系统。
时期的总产出, 
  为 
  时期投入的资本量, 
  为 
  时期投入的劳动量, 
  代表 
  时期的技术水平,由于具有预见性与实用性,该模型被众多学者所关注。Day [3] [4] [5] ,Puu [6] ,Bischi [7] 等人进一步研究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等非线性经济动力系统,并对之有极大的创新和发展。依据经济学原理,为描述长时间经济行为,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劳动力和资本充分;二是输出市场的即时调整。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时滞的不可避免,所以这种理想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合理的,因此有必要考虑时滞系统。
2011年,Matsumoto和Szidarovszky [8] 首次介绍了如下的时滞新古典增长模型
  (1.1)
其中 
  是人均资本, 
  为平衡储蓄倾向, 
  ,其中 
  为资本折旧率, 
  为劳动增长率,生产函数 
  ( 
  和 
  是正参数), 
  为生产过程中的时滞。2013年,Matsumoto和Szidarovszky [9] 将模型(1.1)修改成如下形式
 (1.2)
(1.2)
其中 
  为正参数, 
  代表资本集中度提高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强度, 
  代表生产规模报酬率,且 
  , 
  为正常数。Matsumoto和Szidarovszky考虑了模型(1.2)分别在 
  时的局部稳定性。
现实生活中的系统会受到各种突发状况的影响,因此脉冲在动力系统中需加以考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可以参看文献 [11] [12] 。
本文将考察一类具有脉冲项的时滞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正周期解问题,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2. 预备知识
考虑如下脉冲时滞新古典增长模型
  (2.1)
其中 
  , 
  , 
  , 
  为正参数, 
  为脉冲点。
模型(2.1)具有初值条件
  (2.2)
其中 
  。
对于(2.1)与(2.2),提出如下假设:
H1) 
  是以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
H2) 
  , 
  为给定的脉冲时刻, 
  ;
H3) 
  为实数列, 
  ;
H4) 
  为以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这里作一个标准的假设,若因子个数为0,则乘积为1);
H5) 
  。
定义2.1:称定义在 
  上的函数 
  为模型(2.1)在初值条件(2.2)下的解,若 
  满足如下条件
i) 
  在 
  与 
  上绝对连续;
ii) 
  与 
  存在且 
  ;
iii) 
  在 
  上几乎处处满足方程(2.1),在 
  满足脉冲条件;
iv) 
  。
在假设条件(H1)~(H5)下,考虑如下模型
  (2.3)
其中 
  , 
  。
模型(2.3)满足初值条件
  (2.4)
  是模型(2.3)在初值条件(2.4)下的解,是指 
  是定义在 
  上,在 
  上是满足(2.3)的绝对连续函数,且在 
  上满足初值条件(2.4)。
定义2.2 [13] :设 
  为Banach空间, 
  称为 
  中的一个锥,如果它是 
  的非空闭子集,且满足条件
i) 
 
ii) 
  蕴含 
  。
引理2.1 [13] (锥拉伸与锥压缩不动点定理)
设 
  为Banach空间 
  中的有界开子集, 
  , 
  为 
  中的一个锥, 
  为全连续算子,若 
  满足条件:
i) 
  (即范数锥拉伸);
ii) 
  (即范数锥压缩)。
则 
  在 
  中必存在不动点。
3. 主要结果
引理3.1:假设(H1)~(H5)成立,则
i) 
  为模型(2.3)与(2.4)的解,则 
  为模型(2.1)与(2.2)在 
  上的解;
ii) 
  为模型(2.1)与(2.2)的解,则 
  为模型(2.3)与(2.4)在 
  上的解。
证明:i) 设 
  为模型(2.3)与(2.4)的解,易知 
  在 
  及 
  上绝对连续,且对 
  ,有
 
所以, 
  在 
  上几乎处处满足方程(2.1)。
对每个 
  ,有
 
因此,对于每个 
  有 
  。
且在 
  上,有 
  。因此 
  为模型(2.1)与(2.2)在 
  上的解。
ii)设 
  是模型(2.1)与(2.2)的解,所以 
  在 
  与 
  上是绝对连续的。因此, 
  在 
  与 
  上也是绝对连续的。
对 
  ,有
  ,
且 
  ,则 
  是连续的且易知在 
  上绝对连续,由(i)类似可证 
  为(2.3)在 
  上满足初值条件(2.4)的解。
推论3.1:假设条件(H1)~(H5)成立,则
i) 
  为(2.3)与(2.4)的 
  -周期解,则 
  为(2.1)与(2.2)在 
  上的正 
  -周期解;
ii) 
  为(2.1)与(2.2)的 
  -周期解,则 
  为(2.3)与(2.4)在 
  上的正 
  -周期解。
证明:由引理3.1以及假设条件(H1),(H4)即可得证。
注3.1:由推论3.1可知,讨论具有脉冲影响的时滞新古典增长模型(2.1)的 
  -正周期解,只需要转化为讨论不具有脉冲的时滞新古典增长模型(2.3)的 
  -正周期解。
为应用引理2.1,令 
  ,赋予范数 
  ,则 
  为Banach空间。
令 
  ,其中 
  为后面所定义的正常数,则 
  为 
  中的锥。定义算子
  (3.1)
其中 
  , 
  , 
  。记
 
以下为方便计,对于 
  -周期函数 
  ,采用如下符号 
  , 
  。
注3.2:由引理2.1知,对于 
  , 
  是 
  上的全连续算子,且易证模型(2.3)的正 
  -周期解的存在性等价于求 
  在 
  上的不动点。
注3.3:引入函数 
  ,则易知 
  在 
  上严格单调递增,在 
  上严格单调递减,则知 
  在点 
  取得最大值,且存在唯一的 
  ,使得 
  。
引理3.2:假设条件(H1)~(H5)成立,则 
  为全连续算子。
证明:由假设, 
  为连续的 
  -周期函数。且易验证
  ,
  ,有
 
  ,
所以, 
  。因此 
  。
下证 
  为全连续的。显然 
  是连续的。又,可得
  ,
以及,
 
因此 
  是紧的,从而 
  为全连续的。
定理3.1:假设条件(H1)~(H5)成立,再假设条件(H6) 
  成立,则方程(2.3)在初值条件(2.4)下存在两个正周期解。
证明:因为 
  ,则存在两个正常数 
  Math_190#,以及存在一个充分小满足 
  的 
  ,使得
  (3.2)
  (3.3)
定义 
  ,当 
  时,有 
  且 
  ,由(3.1)和(3.2),得
  ,
因此, 
  , 
  。
定义 
  ,当 
  时,有 
  , 
  ,因为 
  ,从而由条件(H6),有
 
因此, 
  , 
  。
定义 
  ,其中 ,
,
  ,当 
  时,有 
  , 
  。则由(3.1)和(3.3),得
 
因此, 
  , 
  ,其中 
  , 
  。
因为 
  ,且由引理3.2知, 
  , 
  是全连续的,因此,由引理2.1,得到 
  在 
  上存在不动点 
  ,在 
  上存在另一个不动点 
  。又因为 
  , 
  ,因此 
  与 
  为模型(2.3)在初值条件(2.4)下的两个不同的正周期解。
由引理3.1,可知模型(2.1)在初值条件(2.2)下存在两个不同的正周期解。
4. 具体实例
考虑下列脉冲时滞新古典增长模型
  (4.1)
其中取脉冲 
  ,脉冲时刻为 
  。令 
  ,则有
 
因此 
  是以 
  为周期的函数。
由 
  , 
  , 
  , 
  , 
  , , 
  , 
  ,易知, 
  是以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 
  , 
  , 
  , 
  , 
  , 
  ,则有 
  ,从而定理3.1的条件满足。因此,由定理3.1,知模型(4.1)存在两个 
  -正周期解。
, 
  , 
  ,易知, 
  是以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 
  , 
  , 
  , 
  , 
  , 
  ,则有 
  ,从而定理3.1的条件满足。因此,由定理3.1,知模型(4.1)存在两个 
  -正周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