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出勤率既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秩序,也影响着教学的进展 [1] [2] 。与此类似,大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创新实践的出勤情况,对个人创新实践效果和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还对他人的学习和实践有着间接的影响 [3] ,稳定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严格创新实验室的考勤制度,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实践出勤率的管理,保证考勤的准确性和公平性,维持创新实验室较高的出勤率,对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保障创新实验室竞赛和项目的顺利开展是必要的 [4] [5] [6] 。
2. 考勤过程实施
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河北某高校大学生航模创新实践团队的指导过程中,从不执行考勤制度到执行严格考勤,共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不考勤、过度期、严格期。考勤过程采用指纹机进行,涉及8个学院13个专业共计50名学生,其中大一学生24人,大二学生17人,大三学生9人,男生40人,女生10人。10月份未进行考勤,仅在周例会时检查学生的进展汇报情况,通过进展大致估计学生的出勤情况,基本依靠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同时,通过航模创新实践团队的学生负责人了解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结果不够理想,出勤率较低。11月份开始进行指纹考勤,分早中晚三次,根据学生的无课情况,分别记录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出勤时间,统计迟到、早退和缺勤的情况。12月份开始考勤的正式运行阶段,执行更为严格的考勤和退队制度,强化考勤的重要性。
3. 考勤数据分析
按照预先设计的考勤过程,对每个月的学生出勤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2016年10月份,不对航模创新实践团队进行考勤,仅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出勤情况。在每日上午8:30~9:00,下午2:30~3:00期间,完成观察过程,学生出勤较为随意,基本没有固定的出勤人群和规律。2016年11月份开始,启动考勤工作,11月份第1周的考勤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以数字序号表示学生,低年级学生在前,高年级学生在后,以下类同。从图1(a)中可以看出,在启动考勤工作的第一周,属于考勤过度期,学生还没有适应考勤制度,整体出勤不高,但高年级的学生考勤效果较好,表现出高年级学生对大学生航模创新实践团队管理要求的认同,以及在团队中的带动作用,对于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强,更多的参与了团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但是,在迟到累计时间方面,也表现出不好的一面,迟到累计时间较多,通过了解得知,原因涉及四、六级考试复习、高年级专业课程较多等诸多方面。
通过在11月份的考勤过度期内,不断强调考勤制度,并将学生的考勤作为学生阶段性考核的内容之一,学生逐步适应考勤制度。图2展示了12月份前两周的出勤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整体出勤较好,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均有较高的出勤次数,表现出大学生航模创新实践团队对严格的时间管理已逐步认同和
(a) 出勤次数
(b) 迟到累计时间
Figure 1. Attendance in the first week of November
图1. 11月份第一周出勤情况
(a) 出勤次数
(b) 迟到累计时间
(c) 早退累计时间
Figure 2. Attendance in the first 2 weeks of December
图2. 12月份前2周出勤情况
适应。但是在迟到、早退累计时间方面,低年级学生的表现较好,基本能按照要求的时间在实验室开展工作,对制度要求严格执行。而高年级学生迟到、早退现象仍如从前,迟到、早退累计时间较高,说明高年级学生在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违反考勤制度之间摇摆,一方面由于严格的要求,提高了不同考勤时段的签到次数,按规定完成签到考勤,另一方面学生保持了原有不良的出勤习惯和作风,在出勤制度要求的时间段内,无法保证全勤,迟到早退现象明显。
学生在执行新的考勤制度方面,执行力度和效果与所在年级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对12月份前2周各年级学生的平均出勤天数进行统计,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平均出勤天数呈递减的趋势。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高年级学生在执行新的考勤制度方面不如新生,执行力度和效果也不够好。对其他考勤周的数据统计后也基本符合这个规律。
团队成员的性别差异,在严格考勤制度执行过程中,未呈现出明显的影响。图4左下角的子图展示了12月份整月中男女学生平均出勤天数的差异。男生5.006天,女生5.143天,基本持平。与此同时,本文还按照周进行了统计,计算得到男女学生平均出勤天数的曲线。在各周中,男生的平均出勤天数较为平稳,女生的平均出勤天数存在一定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在航模创新实践团队成员中,女生人数较少,导致计算出的平均出勤天数不够稳定。
4. 存在的问题
1) 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自于8个学院13个专业,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导致各自的课程安排、课外活动等不统一,实验室的整体出勤情况也无法做到全勤。
2) 除了正常的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外,学生还参与其他社团活动、兼职等,影响了创新实践活动的出勤。
3) 高年级学生在在团队中有带动作用,对于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强,更多的参与了团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但是也存在对一些已习惯的行为不想改变的想法。
4) 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有监督管理作用,但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监督能力较弱。
5) 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6) 对考勤情况没有奖惩,导致学生在每周内的出勤情况变化不大。
5. 提高出勤率的措施
针对以上对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出勤数据的分析和存在问题的总结,为了提高出勤率,可以采取的

Figure 3. Average attendance days for students in every grade in the first 2 weeks of December
图3. 12月份前2周各年级学生平均出勤天数

Figure 4. Average attendance days for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December
图4. 12月份男女学生平均出勤天数
措施包括:
1) 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性的意识。并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 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运行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的训练外,还需经常设置交流活动,促进高低年级学生交流,师生座谈等多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对所开展的创新实践活动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热爱程度,使之更主动地参与创新实践。
3) 严格考勤,完善奖惩措施,结合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其他方面表现,综合评价学生。
4) 鼓励高年级学生的在活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带头做用,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实践环境,同时,也需让高年级学生更加严格的执行规章制度。
5) 对低年级学生应更多开展指导,并制定更为精细的培养计划,使之在保证较好的出勤情况下,能更好的锻炼成长。
6) 与相关专业的辅导员老师、专业教师保持信息通畅,及时将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的情况与相关教师共享,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成长。
6. 结束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增多,学生在日常出勤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通过对学生的考勤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日常出勤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全面掌握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帮助的,也是稳定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通过解决学生出勤考核暴露的问题,严格创新实验室的考勤制度,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纪律性,引导学生顺利开展创新实验室竞赛和项目,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过程的管理水平。
致谢
感谢“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6GJJG127)”、“河北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G2016026)”对本文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