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东临鱼塘、西傍东江。面积仅2200余平方米,是晚清“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其名“可”,有可人意、合人心意之解。可园园主张敬修精通金石书画,擅长琴棋诗赋,时值战乱,投笔从戎。
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居廉是园主张敬修的幕宾,居巢、居廉客居可园多年,草草草堂为他们客居和作画的地方,据说当时兴建可园还曾参与其事 [1] 。二居的成就,可以说东莞可园为其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可园的花卉草虫与岭南田园浑然一体,深深影响了二居的画风。二居与可园交相辉映,流芳百世。
从绘画规格上看,居廉一生所作画,大多为扇面、团扇、纨扇、册页一类的小品画,条幅、中堂、手卷较为少见,高头大轴几乎没有。其原因与鬻画生活分不开 [2] 。首先,居廉晚年求画者日多,只能选用一种多快好省的题材形式来应付,小品画是最为经济、有力的选择。其次,居廉画小品游刃有余,以小见大。此外,东莞可园占地狭小,植物景观观赏尺度多属于近赏,这些特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居廉绘画的规格尺寸。
从绘画写生题材来看,二居绘画写生的题材跟岭南庭园可园的植物配置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居巢的花鸟草虫画中,为数最多的是岭南时卉、瓜果写生,其中尤以梨花、荔枝常见。张敬修《双清室题榜跋后》所述:“双清室者,界于筼筜、菡萏间,红丁碧亚、日在定香净绿中,故以名之也。”二居在曲池画的荷花游鱼,陶冶了岭南画派鼻祖的性情。花隐园是可园花圃的名称,不仅二居喜欢写生,园主张敬修也受其影响,绘画以画兰花为主,亦画梅花,不仅在可园种有佳品,而且基于写生。张敬修为购买兰花名种,常常不惜重金、不计路程在可园搜集各种奇花异草、飞鸟游鱼,供画家观赏、写生,且修筑滋树台。所谓:“性喜蕙,绘者蕙,植者亦蕙” [3] 。滋树台俗称兰花亭,其功能就是种兰花的台子,供二居、张敬修画兰写生之用(图1)。尔后,张敬修侄张嘉谟为使居廉安心作画,派人为居廉搜集奇花异卉,鸟雀虫鱼。居廉一住十年,所画画册十多册,为其画法打下重要的基础。
从绘画手法来看,二居深感前人抹粉、挞粉、钩粉法不足,为求真实表现动植物的质感,在前人的基础上参以写生,兼工带写,创造了撞水法和撞粉法。所画的花鸟画逼真传神,妍丽秀美,赋色华妍,一时成为中国的新画派,雄踞岭南。二居创造的没骨花鸟画几乎主宰了岭南画坛半个世纪,其撞水、撞粉花鸟画在近代岭南画坛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辟岭南画派先河。其在艺术风格追求和变革创新方面与岭南庭园艺术具有一定的共性。
3. 佛山梁园
佛山梁园是梁氏宅园的总称。先后建成于清嘉庆末年至同治末年期间(1820~1874年),总占地约16公顷。梁园创建人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叔侄四人均系清代岭南著名诗书画家。昔日与探花李文田、湖广总督骆秉章、湖南巡抚吴荣光、广东画坛怪杰苏仁山和粤东三子之张维屏、黄培芳等岭南政要名士相交甚密,雅集唱和。
梁园中名气最大的是无总懈斋、寒香馆、十二石斋和汾江草庐,园主人梁氏叔侄四人都是当地知名

Figure 1. The Zishu Platform in Dongguan Keyuan Garden (The flowers of the four seasons are Cymbidium goeringii, Cymbidium faberi, Cymbidium ensifolium, Cymbidium sinense)
图1. 东莞可园滋树台(四季分别为春兰、蕙兰、建兰、墨兰)
的诗书画家,名气很大。梁九图与当时的岭南名人张维屏、吴荣光、陈璞、吴炳南、岑徵、黄培芳等诗酒唱酬,与岭南画坛的宗师辈居廉、居巢、苏六朋、苏仁山等交往密切,曾经邀其居此作画 [4] 。“画坛怪杰”苏仁山应邀绘有《十二石斋图》。所谓:“自道平生作画逾千,以此图最为得意。”从14世到18世的梁氏族人中,种兰、写兰的就有数人。梁蔼如入选《清代广东书画名家录》,尤其对于兰花的热爱。梁九图、梁九章都是绘兰画梅的高手。尽管至今仍没有发现群星草堂主人梁九华的书画作品,但从群星草堂的植物品种分析和在园子里设置书屋来看,应该是擅书能画的。梁纪为著名的花鸟画家,其作品设色艳丽、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水乡风韵。
梁园的植物配置与诗书画都有密切的联系。寒香馆、菊花楼主人梁九章对梅花情有独钟,寒香馆里,树石幽雅,古梅奇石环列左右。梁蔼如其无怠懈斋占地仅一亩左右,园中设有药栏、花坞,曲折幽翳。梁九仪爱好盆艺,尤爱兰花,拥有的瓷盆、石盆数以千计,台榭轩琅堂室到处摆放兰花。梁纪喜种兰花和绘画,筑有三百平方的兰苑,栽种了数十种名兰。梁园的主人种花、爱花、赏花、画花,从中寄托自已的理想与追求。园中植物配置也颇具画意,或绿树一角,或蕉叶几丛,俱能入画。庭院古木蕴秀,芳香四溢,松梅苍虬,竹屋蕉窗,松堤柳岸,三五奇石,或卧或立,墙角幽篁一丛,仿如枯木竹石图 [4] 。
4. 顺德清晖园
顺德清晖园位于顺德县大良镇华盖里,占地约3500平方米,始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以明清文化和珠江三角洲水乡风貌著称,为晚清“岭南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基址为明朝万历丁未状元黄士俊府邸废园,后于乾隆年间龙应时购得,其子龙廷槐、其孙龙元任世代书香,能诗能文,以“一门三进士”享誉顺德。
清晖园园主龙家是当时大良有名的书香门第,龙氏家族的成员多能吟诗作画,成为秀出岭南的书香世家。龙应时为博学之士,龙廷槐儿子龙元任能文章、工声律、善书画。同时,清晖园更是社会贤达,文人雅士酬唱交流的广阔天地。诗书画三绝的才士黎简,受龙家邀请游览清晖园,但见荷花池芙蓉吐艳,小阁亭玲珑风清。写就的“白菡萏开含露重,红蜻蜓去带香飞”对联,成为园中佳作之一。清代书法名家探花李文田是龙元任孙子的泰山大人,在清晖园留下大量碑帖和墨宝,如风台、归寄庐等。
清晖园原占地只有五亩多,但仅书斋便建了笔生花馆、真砚斋、惜阴书屋三座。清晖园植物配置不以量取胜,不仅仅着眼于绿化,更重要的是具有画意。因此,园内栽种野芋头、野蕨、水葵、千日红、龟背竹、美人蕉、石榴等植物,不但具有强烈地方植物特色,而且能够入画。花卉的选择上力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以达风花雪月、光景常新之效果 [5] 。龙氏绘画的题材除了传统山水外,花鸟绘画多与清晖园的植物相关。正如林家强先生所总结:“龙迪猷工画梅竹,龙天保善画花鸟,龙世权善画梅兰竹,龙锡桢工画山水,龙光庆工画花鸟草虫,龙寿年画山水笔墨苍浑,龙凤镳画山水秀逸。”
5. 番禺余荫山房
番禺余荫山房,始建于清同治六年,落成于同治十年。占地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之南粤庭园著称于世。园主邬彬、长子、次男前后中举,邬氏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折桂”之誉 [6] 。
邬氏家族,多有精通书画。园主邬彬,平常勤奋好学,琴棋书画,多才多艺,常与省内骚人墨客雅集园中。邬继枢,素精青鸟术(堪舆风水术),嗜书画金石,搜罗富而鉴别精 [7] 。陈澧昔年尝客其家,书其庐曰:“乐耕草庐”,题其轩曰:“评茶、读书之轩”,一时名流题赠络绎云。邬庆时,学识渊博,著述甚多,少年便精于书法,受书法名家封道生笔诀启发,至心领神会,创出“菊梅兰竹”执笔法 [7] 。而园内植物配置,自然成为舞文弄墨的题材。余荫山房玲珑水榭,又称闻木樨香水榭,是园主人邀集骚人墨客挥毫雅叙的地方。临池别馆,原为书斋,因前临四方荷池,池中荷花盛开,田田荷叶,翠盖红裳,

Figure 2. Lotus Square Pond of the Linchi Villa in Yuyin Garden
图2. 番禺余荫山房临池别馆的四方荷池
故称临池别馆。同时,古时候的文人雅士以墨砚为“池”,蘸砚挥毫成为“临池”,以临池来命名体现了园林植物配置景观与书画创作活动的息息相关(图2)。
6. 广府十香园
广府十香园位于河南隔山乡,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为清末著名画家居廉、居巢兄弟居住、作画及授徒之所。世称“二居”为岭南画派之启蒙鼻祖,誉十香园为岭南画派之发祥地。为临摹写生,园内点缀景石,莳载素馨、茉莉、瑞香、夜合、珠兰、鹰爪、含笑、白兰、夜来香、鱼子兰等10种香花,故名“十香园”。啸月琴馆室内有居廉写生用的草虫标本,馆外有奇石花草,居廉留下的传世画稿中多在此间创作。
7. 结语
综所上述,清代岭南庭园的植物配置文化内涵与岭南绘画艺术尤其花鸟画,具有诸多的关联,主要有以下五个各方面的认识:
其一是岭南庭园植物配置以花卉观赏为特点,不仅具有画意,而且能赏诗入画,甚至作为绘画写生

Figure 3. “Hydrangea Butterfly” painted on the fan by Juchao
图3. 居巢《绣球蝴蝶》扇面

Figure 4. “Grasshopper pumpkin flower” painted on the DouFang by Juchao
图4. 居巢《草蜢南瓜花》斗方
的题材而存在。所谓:“两处园林都入画,满庭兰玉尽能诗。”其二是岭南庭园占地规模狭小,植物配置的视觉空间和景深距离也相对缩短,观赏尺度也多属于近赏。这些特征影响到岭南绘画的题材和规格尺寸。从上述岭南庭园案例中可以充分体现(图3、图4)。其三是岭南庭园的主人,有不少本身就是诗书画家,或者作为画家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园林的营造。如东莞可园的二居、潮阳西园的萧眉仙等;或作为应邀游览和赋诗作画者参与到园林的活动中,如黎简、苏仁山等,其美学思想和审美倾向影响到造园活动和植物选材。其四是以二居为代表的岭南绘画,注重写生,锐意创新,创造了撞粉、撞水的花鸟画技法,其绘画风格影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岭南画派的 “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和“关、黎”(关山月、黎雄才),其作品堪称东西方画技之结晶。在务实求真和变革求新的风格内涵上与岭南庭园艺术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五是岭南绘画艺术讲究“疏不可以跑马,密要通风”原则,正是岭南庭园繁杂纷陈、玲珑通透的植物配置风格特征的写照。
项目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一般项目(编号15BG085)。
参考文献